当前位置 首页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第12章 吴起献策

  “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听到赵弘明这么一说,吴起突然若有所思起来。

  赵弘明看向吴起说道:“吴屯长觉得不妥吗?”

  “殿下是想要怎样的势力,是和武道势力那般吗?”

  吴起知道眼前这位武王殿下武德丰沛,加上在皇家藏武楼学习了那么久,对于武学的学识必定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足以开宗立派。

  不过在他看来,这个组织的效率还是太低了。

  赵弘明轻轻颔首说道:“本王有这方面的意向。”

  正如吴起所言,他打算在颖郡另起炉灶,建一个属于他的武学势力,为其提供有力的支持。

  思考了一会儿之后,吴起说道:“卑职想问下,殿下可知道如今天下的兵源制度?”

  赵弘明眉头微微一皱,仔细回忆魏国中的兵源制。

  见赵弘明没有马上回答出,吴起主动解释道:“殿下,如今天下沿用的是前周时代的动员兵制,即士兵与武道势力、与农事并不分家。”

  “就拿这边魏国东军来说,大部分都是战士临时动员,其中一部分是农民,一部分是来自武学势力,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师门的江湖武夫。一旦战争结束,多数的士兵都会回到各自的武学势力、或就此散去,直到下次征召。”

  吴起说完之后,赵弘明才骤然回忆起来。

  如今魏国的确就是用的临时动员兵,这跟他后世所熟知的兵制截然不同。

  每次征战,都是魏王用愿石、金银为酬劳,吸引一些武学势力提供兵源,或者江湖上的闲散武夫、农民为魏国作战。

  见吴起提出这点,赵弘明觉得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追问道:“不知道吴屯长,有何高见?”

  吴起脸上闪过一丝激动,镇定住心神继续说道:“殿下,下属以为这样的制度太过简陋,一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不利于将官指挥;二来是士兵战斗力良莠不齐,心也不齐。若是顺风之战尚可,可若是遇到艰难之局,极易形成溃兵。”

  “如果想要士兵有战斗力,微臣以为,必须要将沿用前朝的动员兵制改革为募兵制,实现兵农分离、武学势力与士兵分离的政策才可。”

  赵弘明两世为人,经过吴起这么一提醒,他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吴起说的是“精兵战略”,以真正意义上的精锐士兵来代替原来的雇佣兵及动员兵。

  这一点或许放在未来的眼界来看,不足为奇。

  可若放在这个世界来说,简直就是个开天辟地的事。

  最起码,在吴起之前,没有人考虑这样的事。

  历史的惯性太大了。

  大家几百年,上千年下来都是这般做,很难有人能够从中跳出来,而吴起就跳出来了。

  不得不说,他是个人才,还是个大人才。

  赵弘明脸色一沉说道:“吴屯长所言的,孤是否可理解为‘精兵之策’?”

  精兵?!

  吴起心中骇喜。

  他知道武王殿下听懂了他的想法,一言中的。

  早在上次见到赵弘明大方神威之后,他就觉得五皇子赵弘明乃是人中之龙。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赵弘明不仅是在武学上有极大的天赋,在兵法上也有很大的智慧。

  吴起自认飘零半生,只是未逢明主罢了。

  今日遇到了懂他之人,恨不得要洒泪当场。

  吴起激动地说道:“正如殿下所言,是‘精兵之策’。”

  赵弘明点了点头,赞赏地说道:“孤觉得,吴屯长当屯长实在有些屈才,有此智慧该拜为大将军。”

  听到这话,吴起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忙说道:“殿下折煞下官,起何德何能可得将军之位?”

  “吴屯长有些过谦了。”赵弘明走上前说道:“吴屯长都能想得如此之远,想前人之未所想,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跪在地上的吴起听到这话,身子都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赵弘明主动将吴起扶起道:“吴屯长所设想的确是好的,有了这么一支强军,本王怕是能横扫六合。不过,眼下却有些问题。”

  “望殿下赐教。”

  赵弘明回忆上辈子一些兵道常识说道:“要建这样的一支专业军队,那么这些士卒必然是要脱产的,那么我们眼下在颖郡粮从何来,钱财从何来,愿石又从何来?”

  “如果孤没有记错的话,之前父皇是允许的这些边地留一半愿石,现在颖郡几乎都被这些武学势力所把控,所以落在本王手里的愿石,其实寥寥无几。”

  “不仅如此,既然要精兵,那么兵卒必然是要训练的,可本王现在只有这王府一亩三分地,又如何在这些武学势力的眼皮底下练兵呢?”

  对于现状,吴起不是没有想过,但他还没有特别好的破解之法,沉默了下来。

  赵弘明笑着看向他说道:“所以本王可以在外创建一个武学势力,用这个武学势力来建兵、练兵。另外既然精兵,那么就要全武夫才是。至于那些农夫,就让他们安然生产便可。”

  吴起疑惑道:“那就如殿下所言,钱粮、愿石、武夫都从何而来呢?”

  赵弘明哈哈笑道:“本王在来时曾听闻,这颖郡里面经过父皇之前的调动,足足过来近百家武学势力。”

  在场的几人听到赵弘明这般说,都面面相觑,不甚明了。

  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赵弘明开阖的嘴唇吐出森然的话语:“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些武学势力都已经积攒了不少底蕴。秋天快要到了,熟了的麦子,要尽快收割掉才对啊。”

  赵弘明最后一个字落下,一股杀意从他身上向四周扩散而去,仿佛大殿上的温度都好似降了好几度。

  “高延士,本王让你打听的事,可别忘了。如今已经过去了三日了,王府中的束缚本王也扫除了,你也该早点动起来才是。”

  赵弘明看了眼高延士,后者被盯的打了一个激灵,意识到自己做的事重要性,忙恭敬地说道:“奴明日一早就出去打听消息,会将颖郡上下事无巨细的汇报殿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