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朱棣震撼!李逍二十二岁封国公,你们呢?艺术就是爆炸!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朱棣震撼!李逍二十二岁封国公,你们呢?艺术就是爆炸!

  整个营帐,突然变得十分安静。

  随着这个军报的来到。

  把整个营帐的人都给整沉默了。

  这永乐公怎么从北平来了?

  来就来了,一来还要教太子殿下做事?

  这不是打太子的脸么?

  太子亲自督战,半月未下城池。

  而这个李逍说让太子明天在南城门等着,巳时入城??

  就算你是太子的女婿,也不该这般狂妄啊!

  这五年来,太子掌握朝政,国库税收翻倍,这样的成就已经盖过历史历代的君王了!

  而随着李逍回北平,销声匿迹,大家渐渐都把当年这个风云人物给忘记了

  大家都忘记了当年李逍有多么厉害,多么受朱元璋和朱棣的宠爱。

  “永乐公,简直是胡闹。”

  参将薛禄哼了一声道:“军中大事,岂能如此儿戏,如此传递军报,若是巳时开不了城,是要军法论处的!”

  参将陈亨也皱眉道:“永乐公不请自来,连兵部都未通报,就擅自从北平来到此地,虽贵为国公,但也不能这般胡闹啊.太子殿下还是多多约束为好”

  参将刘真摇了摇头:“这永乐公还是太年轻了,不知战争的艰难,若是轻易就能破城,我等还需要在此地鏖战这么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对于这种荒谬的军情表示怀疑的态度。

  而曾经受了李逍恩惠的老将顾成道:

  “众人也不必如此反驳,永乐公二十二岁封公爵,那是圣上亲封的爵位,自开国以来,谁能获得如此殊荣,圣上明断,永乐公若是没有过人的本领,圣上会随意给他封公?依我之见,明日巳时在南城门等待就好。”

  虽然他不太相信李逍能破城,但还是帮李逍说了句话。

  言外之意,那是圣上封的爵位,你们的意思是,圣上眼光不行?

  其实,李逍封了国公,大多数人是抱着羡慕嫉妒恨的想法。

  特别是朝廷呆着的那些武将们。

  洪武开国后,他们就没有封爵的机会了。

  而最近李逍被弹劾,大家有种幸灾乐祸。

  薛璐反驳道:“圣上明断,封国公自然有圣上的考虑,不过永乐公却不是凭借军功封的爵,他在治理方面的确有过人的天赋。但在打仗方面.末将不敢苟同。”

  说完,他拱手看向朱棣道:“请大将军速速传信,让永乐公速速停止用兵,以免造成莫大的损伤,士兵也是性命,不能随意拿去送命,让其与我等兵合一处,协力攻城即可。”

  其实他也是好心,虽然他不认识李逍,但李逍是太子殿下的女婿,让李逍停止用兵,以免损伤太重。

  到时候太子殿下是罚,还是不罚?

  参将刘真点头道:“末将认可薛璐的意见,李逍此番贸然用兵,损伤的无论是北平的兵,还是朝廷的兵,那都是大明的兵,养兵不易,要用在刀刃上,请大将军下令召回永乐公以及高燧将军,兵合一处。”

  很快又有几个将军认同这个意见。

  其实他们也并非针对李逍,而是就事论事,用他们的作战经验进行的判断。

  见状,顾成也不好说什么了,他也没有把握李逍能够破城。

  说多错多,特别是军事行动,一着不慎,那就是成千上万士兵的性命,谁也不能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战争的确是有损伤,无可避免,将领的作用就是在获得胜利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减少士兵的损伤。

  此时,朱棣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思索什么。

  反倒是顾成的儿子顾统站了起来,道:“大家说这么多,是不是忘记了,随着永乐公到来,那山寨一日便攻破,永乐公若是没本事,没些把握,会夸下如此海口?”

  这次出征,朱棣特意带了许多将领出来历练历练,将来北伐,才能用得上,因此很多年轻将领也在营帐之中。

  顾统也就是当年第一个给李逍开城门的那个人,跟李逍的交情算好,虽然许久不见,但情谊还在。

  按照正常的历史线,这个顾统早就在靖难中死了,不过因为李逍改变了历史,倒是让不少将领活了下来.

  此言一出,

  众将领有小声议论起来。

  刘真道:“小小营寨本就该拔除了,有什么好奇怪的,朱高燧统兵不利,若是换我,早就拔了营寨,何须等到现在?也就是小小胜利而已,才让永乐公觉得可以破城,骄兵悍将乃是兵家大忌。”

  谭渊不认同道:“话不能这么说,最近阴雨连连,那城寨又是立于半山腰,想要抬炮上去难上加难,也不能说皇孙朱高燧统兵不利,的确是有些难度。”

  刘真哼了一声:“这不是理由,难道没了大炮,就打不了仗了么,小小营寨而已。”

  顾统反驳道:“那你如何解释,朱高燧久攻不下,而永乐公一来便立刻破敌?”

  刘真道:“侥幸而已,想必是这几日天晴,才将大炮抬上去,永乐公来的正是时候,刚好轰破营寨攻进去罢了。”

  “你”顾统被怼的说不出话来。

  刘真笑道:“你还年轻,凡事不要乱发表意见,多跟你爹学学吧,若不是大将军特意培养你们这些小萝卜头,这个营帐你都进不来。”

  话音落下,一众将领哈哈大笑。

  顾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谭渊道:“有言道,学无长幼,达者为先。永乐公李逍二十二岁便被陛下封为公爵,你们呢??如今也不过二十有七,年龄小影响他封公么?”

  话音落下。

  一众人全部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好你个谭渊,你是真会讲话,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听到这话,朱棣看到众将领吃瘪的样子,有些想笑,不过还是憋住了,只是歪了歪嘴角。

  其实,这么多年没见李逍,方才听到李逍来此,他也有些想念了。

  同时,他心中琢磨,似乎李逍好像也从未说过大话。

  “好,诸位不要再争辩,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朱棣开口,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说完,朱棣看向那斥候道:“今日,是如何破寨速速说来。”

  斥候拱手道:“回大将军,是永乐公手持小炮,轰了一炮,直接将营寨粉碎,随后攻入营寨之中,那营寨虽然易守难攻,却也是一个口袋,无处可逃。进入便是瓮中抓鳖,一日内便将倭寇悉数剿灭。”

  话音落下。

  朱棣猛地站了起来,诧异道:“什么??”

  所有的将领都猛地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圆圆的一幅不可相信的样子。

  后面半句话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前面那句。

  轰了一炮,直接将营寨粉碎。

  这特么是什么炮啊,威力这么大???

  别人不知道。

  但是朱棣知道啊!

  李逍是有烟花技术的,他能研制火器啊!

  不过朱棣没想到的是,他以为圣上让他改革,就没太多时间去研发火器的事情。

  没想到,李逍这些年没闲着,研发火器的事情也没落下!

  他整个人震撼的头皮发麻!

  朱棣大声道:“快快说来,此炮的模样,规模,重量!”

  在他的意识中,这炮威力如此巨大,一定很重。

  其他将领也是眼睛瞪得圆圆的,死死盯着这名斥候兵。

  这斥候兵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被太子盯着,被一群将领盯着,整个人都慌了,支支吾吾的。

  “快说啊,你要急死个人。”顾成催促道。

  “是小炮,不是大炮.”

  斥候兵摸了摸额头的汗水,随后用手比了比,解释道:“这么大,这么长,重量的话,属下看永乐公一只手就拿起来了,扛在肩膀上。”

  话音落下。

  众人再次懵逼。

  这特么是炮?

  一只手拿起来,扛在肩膀上??

  参将薛禄瞪着眼睛道:“你没说错吧,你眼睛看清楚没有,军中无戏言,若是胡乱说,砍你脑袋!”

  斥候兵吓了一个激灵,再次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点头道:“属下这没看错,不止是属下,全军人都看见了。”

  说着,又比划了一下,“就这么大的炮,射出去的弹药笔直笔直的,还冒着烟,一发炮弹直接把营寨轰没了。”

  话音落下。

  整个营寨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嘶!!!

  整个营寨的将领都倒吸一口凉气。

  扛在肩膀上的炮弹,一发就能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若是真的,大明的军队岂不是无敌?

  “好!好啊!!哈哈哈!!”

  别人还不相信,朱棣第一个信了。

  他当年差点被老虎给干掉,就是李逍用那种小巧玲珑的火器救了他,当时他把玩过。

  没想到,五年过去,连大炮都变得这般小巧玲珑了。

  那以后行军,就不用运送沉重的大炮。

  开疆拓土,不在话下!

  “孤的好贤婿啊,孤有此贤婿,如有神助!”

  朱棣喜不胜喜,喜爱之色溢于言表。

  “恭贺殿下,有此良婿。”

  众将领拱手恭维道,同时心中震撼不已。

  朱棣眼眸微眯,一拍桌子,吩咐道:

  “众将士听令,明日卯时造饭,辰时拔营,巳时全军在南城门待命,待城门一开全军入城!”

  将领们拱手:“标下领命!”

  慈溪城此时。

  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倭寇之所以能壮大到这种程度,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朱元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常历史线,朱元璋的洪武时期直到朱棣时期倭寇的规模越来越大,而其背后的主因有三。

  其一,因为朝鲜承诺帮助倭寇消化从中国掠夺来的人、商品如丝绸以及各类东西,从而使得倭寇开始从生存问题转变为了商业问题,朝鲜为其销赃。

  其二:朱元璋似乎并不知晓朝鲜在其中的作用,朱棣也是在晚年才从朝鲜人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可以见的古代的消息有多么闭塞,并不是什么消息就能立刻查到的。

  其三:那就是花费太多了,国库支撑不起,从洪武七年开始,明朝与日本的南北朝两个政权的交往开始频繁起来。

  朱元璋也终于搞清了倭国的局势是怎么回事儿。

  对足利义满尚算客气,只是要求治理国家保境安民,对倭国的策略仍是防御为主。

  这三大原因导致了倭寇日益势力增大,直到永乐九年,朱棣发现倭寇已经太庞大了,才着手清理倭寇。

  不过这个问题,随着李逍占据了倭国一些政权后,提前出现在洪武三十年而已。

  而慈溪城,城之所以被破,全是因为有汉奸的存在。

  没错,在海上当倭寇的不单单有倭国人的存在,其实最厉害的一股倭寇反而就是华夏人。

  当年陈友谅兵败朱元璋,而陈友谅最擅长水师,麾下有大量的水师将领以及造船技术高超的工匠。

  其中一部分被朱元璋收编,增强了明朝水师的力量。

  但朱元璋并未太过重视,直到永乐年间,朱棣登基几年后才开始着手打造真正的大明水师。

  直到永乐十三年年时候,组建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舰队,从这点来看,朱棣要比朱元璋看得更远。

  可以说,当时的明朝水师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最为强大的舰队,郑和每逢下西洋都会令万邦来朝、四海宾服,将大明王朝的国威散播于海内外。

  而陈友谅另外一半部下,没有被朱元璋收编工匠和水师将领们,则是跑到海外去了当倭寇去了。

  虽然没有形成后世汪直那样规模的巨大倭寇团伙。

  但影响力依旧不小!

  设计夺下慈溪城的,就是这些华夏倭寇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少倭寇反而是附庸这群人的存在,也不知算不算倭寇了,说是海贼更为合适。

  他们会说汉话,懂计谋,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早在海上就集结大量倭寇,商量计策。

  先是安排一群汉人,用钱财收买商人帮他们伪造身份,然后偷偷进入了慈溪城,他们本就是汉人说着汉话,混进去并不难。

  随后大船靠海,大军压入,来没等慈溪城守将反应过来,里应外合,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控制了守军。

  然后控制了整个县城,之后就立马关闭城池,派人搜刮卫所的囤粮,周围村庄的粮食,以供持续作战。

  谋划这一切的事情,是这群倭寇的首领叫做张海阳。

  名字虽然不起眼,但他父亲的名字比较出名。

  他父亲的名字叫张定边,曾经是枭雄陈友谅手下一员悍将,当年鄱阳湖之战,带着船差点单杀朱元璋的狠角色。

  陈友谅战败后,张海阳就跟着舅舅溜到海上当倭寇去了。

  舅舅死后他开始发挥他的能力,在海上横行霸道,不少倭寇都被他打服了,跟在后面混饭吃,在倭寇当中是一股比较庞大的势力。

  这次占据慈溪城后,让张海阳起了一丝野心.

  他知道,固守一座城池是守不住的。

  迟早有被大明军吃下去的一天。

  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就只能一路打下去。

  打到南京城!

  光复陈汉,推翻大明!

  起义!

  贯穿洪武时期,大大小小的起义并不少。

  而张海阳也动了这个心思,他发现还真的有可能办到。

  这就是封建社会不停出现起义的缘故,即便是明朝也不例外。

  因为土地是生产力的根本,而土地不可避免的都集中在小部分人的手中,洪武时期虽然不严重,但依旧存在。

  只需要煽动那些穷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无田无地的佃户们,还有那些奴隶,就可以做到!!

  于是,入城之后,张海阳制止了屠城。

  但古代给人卖命,将脑袋别在裤腰带的活儿,不让屠城狂欢,就连他也没办法管理手下的那些强盗。

  于是退了一步,他允许劫掠富人区。

  倭寇们便开始劫掠富人区的钱粮,给钱给粮可以活,但一旦拒绝,那就直接杀了,因此这慈溪城死的人并不多。

  而对贫民区,张海阳又是抱着另外一个态度,打着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布施粮食。

  没错,无论造反成功与否,几乎每一个造反军,一开始打的旗号大概都是这个。

  比如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或者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再比如后来的李自成的口号:打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总之,虽然最终受益的不是穷人。

  但这些口号都是针对穷人的。

  很容易让人上头。

  那些穷人本来生活就不如意,一看有吃有喝就加入了。

  一番操作下来,张海阳还真招募了不少人加入了军队。

  除了佃户,还有不少大户人家的家奴一看城市都乱了套,纷纷跑了,加入了张海阳的军队中。

  原本三万的倭寇,现在一下子就添加了一万的生力军。

  这让张海阳有些膨胀,感受到了当初朱元璋为何能凭借十几人就能壮大队伍,夺得天下。

  让他也产生了这种错觉,既然朱元璋能做到,我为何不能?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座城里的百姓也并不好过。

  天还没亮,倭寇们又开始拿着武士刀,上街扫荡去了。

  倭寇们每队都划分了片区搜刮钱粮,跟楚河汉界一样,不得越界搜刮,到了晚上他们会相互攀比,谁搜刮的钱财多。

  而搜刮钱财少的倭寇,第二天便会把气撒在百姓身上。

  经过十几天的搜刮,每天能搜刮出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咚!咚!咚!!

  几名穿着武士服的浪人猛地敲门,大喝道:“开门,不开门,全部杀了,一个不留!”

  每一次门被敲响,那响声都会让里面的百姓胆战心惊,可他们不敢不从,否则就会被杀。

  之前,不少大户人家仗着家里豢养了几十个家丁,在搜刮的时候抗拒,下场很是凄惨,全家上下被屠,老少皆杀,女人被欺辱后也杀了。

  现在只要是敲门,没人敢不开门。

  咯吱一声,门打开了。

  这是一家二进门的院子,出来的是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原本这家中颇有些财产,不过如今已经被抢的差不多了。

  “大爷,行行好吧,家里已经没钱了”

  那男人跪地恳求道,希望这群倭寇放过他们。

  一个汉人倭寇道:“今天最后一次,交了钱活命。”

  为了搜刮顺利,倭寇们都会主动请汉人倭寇入队,让他分更多的钱,

  “滚开!”

  嘭的一声,房门被一个汉人倭寇给踢开了,用汉话骂道:“没钱?今天若是搜出来,你死定了!”

  紧接着这群倭寇便闯入家中,肆无忌惮的搜索。

  无论这个中年人如何苦苦求饶,都没无济于事。

  “八嘎,这贼人贼眉鼠眼的肯定还藏有钱财。”

  “花姑娘有没有,没钱,花姑娘也行呀。”

  “呦西,花姑娘找到了,哈哈哈”

  这些浪人穿着木屐,在地上踏踏作响,一边翻天覆地的找,一边骂骂咧咧。

  突然一名浪人在一个米缸中,找到了一个少女,不由哈哈大笑。

  “求求你们,饶了小女吧,求求你们了!”

  那中年人脸色一变,立马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求饶。

  前几日每日都给了钱财,这才免遭遇难,没想到今日他们就这样闯进来了

  一大早,他便让家里的女眷都藏了起来,有的躲在茅厕后,有的躲在床底下,有的躲在房屋上

  没想到,躲在米缸中的二女儿被找到了。

  “父亲.”

  那妙龄少女不过二八待嫁的芳龄,长得眉清目秀,乖巧懂事,哪里见过这般场面,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呦西,好软”

  “江南的女子就是好看。”

  “舒服啊”

  那群浪人的七八只手已经伸进去乱摸了,少女的眼眶泪水打转,不停地挣扎,可她那里是这群身强体壮的浪人的对手。

  “求求你们,放过小女吧,我给你们磕头了!”

  中年人头磕的砰砰作响,额头上的渗出血渍了。

  他那些倭寇根本不为所动。

  汉人倭寇笑道:“拿出钱财来,一切好说,没钱,我也管不了这些人。”

  “父亲,救救我.”

  少女只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中年人,泪水止不住的流淌。

  “我给,我给!!放我我的女儿!”

  中年人悲痛万分,冲进了厨房,将米缸移开,拿出锄头挖开泥土,露出里面的包裹,拿出布包递了过去。

  那倭寇打开布包一看,里面有黄金七八两,白银五六十两。

  他顿时喜上眉梢,看向那几个上下其手的浪人道:“给钱了,放过这家。”

  一个浪人道:“先让爷爷开心了再说”

  “放肆!”

  那汉人倭寇喝道:“张殿下说过,给钱给粮不杀,你要违抗殿下的军令么!”

  其实汉人倭寇哪有这么好心,他以前就是个杀人犯,犯了事逃了当倭寇。

  他是觉得这种手段还能榨出油水。

  若是给钱给粮还这么干,下次就榨不出来了。

  毕竟这些百姓藏钱藏粮很有一手,根本搜寻不到。

  “呦西,那就听殿下的吧,放过她。”

  一个浪人抓了抓胯,对着那少女哇的怪叫一声,将其吓得魂不守舍,随后才讪讪走开。

  “走吧,去下一家,这种方法还真是好用啊”

  倭寇们哈哈大笑,拿着刀大步离开了,朝着下一家走去。

  倭寇走后,中年人眼眶发红立马冲了过去,轻轻的将大门关上,上了门栓。

  随后他返回厨房,将衣衫凌乱的女儿给扶了起来,哽咽道:“对不起,爹没保护好你。”

  “呜呜呜”

  少女泪流不止,已有轻生的念头。

  这时,家里的其他女眷也纷纷出来了。

  大家坐在一起抱头痛哭。

  中年妇女哭道:“当家的,如今咱家最后一笔钱都给了出去,将来还怎么过日子啊。”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我怎么忍心看着闺女受此大辱。”中年人哽咽道,“这帮杀千刀的,为什么没人收拾他们。”

  中年妇女哽咽道:“哎若是明日他们又来搜刮,我们拿什么给他们啊.”

  此言一出。

  全家人都陷入了沉默。

  今日最后一笔钱都给了出去,明日拿什么给。

  还不是钱的问题,一家人连粮食都没有了,只有一小口麦子,再过几天,怕都要饿死.

  这时,

  隔壁的院子传来撕心裂肺的喊声。

  “真没钱了,真没钱了,昨日已经全部给你们了,放过我们吧.”一个男子扯着嗓子大喊。

  中年人能听出来,那是隔壁张家家主的声音。

  紧接着,那边就传来女子被几人凌辱的嘶喊声。

  想来是那家人昨日就把钱财全交出去了,是真的没钱了。

  “我跟你们拼了!!”

  隔壁张家家主传来大喊声,很快,声音就消失了。

  闭着眼睛也能想到发生了什么。

  紧接着,隔壁院子就只能听到女子的疼痛哭喊声,半刻钟后,声音若有若无,直至消失不见.

  紧接着,就听到倭寇夺门而出的声音,又去了下一家。

  “畜生,畜生啊.”

  这中年男人拳头握紧,指甲嵌入肉中,隔壁张家未出嫁的小女儿,才十三岁啊

  “完了,完了”中年妇女闭上了双眼,哭诉道:“我们家也没钱了,明日.恐怕就是张家的下场”

  有种绝望,等死的绝望。

  他们也不敢逃出这间屋子,出去死的更快。

  因为待在屋子里只被一波倭寇搜刮。

  出去乱跑的话,到处都是倭寇,被谁抓到就是谁的猎物,整个城都沦陷了,能逃到哪里去呢

  外面军队攻城,就算攻破了,恐怕他们也不一定能活到那一天.

  “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快来人救救我们吧”

  中年妇女不停对着天空祈祷。

  “娘,别怕,会有大英雄来救我们的呢。”

  七岁的小女儿露出虎牙道说:“有个叫郭靖的大侠,看到我们这边受难,一定会来相助的,他会降龙十八掌能打死这些坏蛋。”

  中年妇女问道:“你哪里得知的?”

  七岁小女儿道:“报纸上写的”

  听完,中年男子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苦笑道:“那都是假的,是编的”

  小女儿道:“真的,都是真的,他一定会来的。”

  中年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心中想着明日该如何度过。

  而这时,外面传来敲锣的声音。

  有倭语,也有汉话在外面大喊:“张将军有令,所有人速速回城墙上迎敌,所有人速速回城墙上迎敌!不得有误!”

  中年人突然眼睛一亮,竖起耳朵听着,很快他便听到无数倭寇离开、走动的声音。

  “难道.”

  中年人脸色大变,喃喃道:“难道真的有人来救了么.”

  一直以来,倭寇都是一半守城,一半搜刮。

  原本一半倭寇还在全城进行着搜刮。

  突然张海阳便下令让所有倭寇都来守城。

  原因是山寨沦陷的消息传到张海阳的耳朵里,张海阳觉得有些不对劲,得认真对待。

  城墙上,士兵们正在搬运砖瓦石块木料,运上城墙,这些都是拆了靠近城墙的房屋,运上来的。

  当年元末的时候,朱文正死守洪都城一百天,用的就是这个法子。

  当年的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

  若不是朱文正守住了洪都城,这胜负还真难以预料。

  作为张定远的儿子,这样的故事他听了不知道多少遍,现在就立马使了出来,别说还挺好用。

  大明军队攻城的时候,这些砖瓦石块往下砸,一砸下去就是一片,效果非常显著。

  “张将军,为何这般兴师动众。”

  一名倭寇小首领有些不满,他今天刚轮到搜刮,结果就被喊到城墙上来了。

  张海阳脸色一冷,并未说话。

  “住口,叫殿下!”

  张海阳旁边的将领李天二呵斥道:“殿下已经封为大阳王,注意你的态度,见到殿下要用尊称!”

  既然决定要起义造反,张海阳已经开始造势了,自封为王。

  部队就要有部队的样子,要上下阶级分明,不能跟以前一样当强盗没有秩序。

  “殿下。”

  倭寇小首领只好改口道:“殿下,为何要突然让我们守城,明军不是前天才攻城么,怎么也得休息几天吧。”

  “大龙山的山寨被拔除了,不得不小心,今日明军恐有大动作啊。”张海阳如此说道。

  “大龙山那群废物,破寨了?”倭寇气愤道:“我们大量的火器和火药还在他们那里,可恶啊,岂不是被明军所获。”

  李天二哼了一声,道:“少说废话,听殿下的命令,保你们无恙,我们不但能够占据这座城,接着就要去占下一个城,直到打到南京,夺得江山!”

  这李天二定然是被张海阳给洗脑了,对这样的理想深信不疑。

  特别是最近召集了一万新军,让他更加坚信不疑此计可行。

  而倭寇则是听得满头雾水,这张海阳是不是在做梦啊这特么可能么,难道不是快活一天是一天?

  不过他还是没说什么.毕竟张海阳的势力最大.

  这时,正站在南城门的张海阳指向远方道:“快看,明军果然有大动作!!”

  远方,是朱棣集结的军队,六万军队朝着这边逼近。

  “好,太好了!果然被我猜中!”

  张海阳笑道:“这朱棣不过如此,发动了全部的军队,今日他们是要拼死攻城了,今日我们将他们悉数剿灭,便能彻底打压明军的士气,然后继续往西攻打。”

  “呦西!!”

  倭寇小首领眼睛一亮:“殿下真是神机妙算,还提前做了准备,打败了太子朱棣,那可是对大明国有莫大的打压。”

  不止是这个小首领。

  见朱棣全军黑压压的朝着城墙而来。

  其他的倭寇头子们都看到这一幕,嚷嚷的大叫。

  他们早就厌烦了朱棣时不时的侵扰,烦不厌烦。

  恨不得朱棣全军功来,大败明军,他们发现将船上的火炮拆卸下来,运到这城墙上守城,事半功倍,可太好用了。

  若是能击败这烦人的朱棣,他们就可以离开城池,按照大阳王所说,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攻打到南京去

  大家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朱棣的大军不停挺进,突然就在城墙外的三里外停下了。

  停下的位置,刚好是火炮的攻击范围之外。

  “咦,大明军怎么突然停下了?”

  “对啊,大明军兴师动众的,怎么不攻打我们?”

  “难道是有什么阴谋诡计?”

  倭寇们纷纷变得十分惊讶,指着下面的军队道。

  “殿下,这朱棣是什么意思?”

  张海阳旁边的部将,李天二疑惑说道。

  “不急,静观其变,我们准备充沛,不怕他朱棣。”

  张海阳也不知道什么情况,皱眉看着远方骑在马上的朱棣。

  就这样,朱棣一动不动,只是这样盯着城墙上的张海阳,时不时露出一丝冷笑。

  这让张海阳心里瘆得慌。

  若是朱棣直接攻城,他还不觉得害怕。

  可朱棣用这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让他有些不寒而栗,心里发毛。

  “听说朱棣用兵如神,难道是有阴谋诡计?”

  张海阳心中思忖,不停地想着朱棣要干什么。

  他肯定想不到,朱棣在等城门开。

  于是乎,张海阳下令,让几名骑兵,在城墙上骑马奔驰,去看看北城墙,西城墙,南城墙的状况。

  不多时,几名斥候回来,禀报道:“其他城墙外全无大明军队。”

  张海阳点了点头,心里更加奇怪了。

  这朱棣到底打算干什么?

  他是知道,朱棣这次出征来的急,全军也就只有五万人,加上当地的卫所只集结了七万人,是无法全方位攻城的。

  “所以说朱棣是想吓唬我,让我分兵去其他城墙,减少这面城墙的守军.”

  张海阳左思右想,最终想出了个这么个念头来。

  于是乎,他跟旁边的心腹李天二说了一声,道:“你觉得,朱棣是不是在诈唬我,让我分兵他处?”

  一般来说,

  将领拿不出主意的时候,就该军师出马给建议了。

  而倭寇是强盗行业,哪里有这方面的人才?

  这个李天二显然也是个狗头军师,眼睛一亮,道:

  “殿下所言极是啊,这朱棣一直盯着我们,恐怕就是想吓唬我们,让我们以为其他城墙有奇兵,分兵他处,分散这南城门的守军,然后乘机一举拿下。”

  “有道理啊.难道本王猜的是对的.”

  张海阳摸着小胡子,眯着眼睛想了许久,最终还是觉得,第一感觉应该是最准的。

  “绝对是,这朱棣在诈唬本王!”

  张海阳哼了一声道:“可他没想到,本王乃张定边之后,岂是一般的倭寇可比,他是绝对诈唬不到本王的,兵不厌诈的道理,本王还是懂的!”

  显然,这张海阳有点脑子,但不多。

  他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张海阳思忖道:“既然朱棣打着这个主意,本王就反其道而行,看他如何应对!!”

  说完,他看向李天二道:“天二,你去其他三面城墙,调遣一半的守军来这南城墙,看看这朱棣是攻还是不攻!”

  李天二拱手:“殿下英明,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属下这就去安排!”

  话毕,李天二就去调兵遣将去了。

  不多时,其他三面墙的倭寇开始朝着南城墙而来

  张海阳哼哼一笑,看着远方的朱棣,露出来不屑的笑容。

  小小朱棣,就你也配跟我玩心机?

  另外一边。

  在城墙下,朱棣在耐心等待,时不时还瞟了一眼上方的那个张海阳,他在寻找哪个是头头。

  果然被他找到了。

  城墙之上,有一个人居然穿着黑色龙袍,不停发号施令。

  “这是要称王了?”

  朱棣有些懵逼,这倭寇怎么就打着称王的主意?

  敢在大明称王?

  这不把得把你给弄得死死的!

  “咦?这个张海阳在想什么?怎么又增添了兵力。”

  “难道他不怕本王在其他门攻打城门?”

  “还有.这么狭窄的城墙,调这么多人来有屁用,反而施展不开。”

  很快,朱棣有些奇怪上面倭寇的举动。

  那窄窄的城墙上,拥挤的士兵越来越多。

  显然是把其他城墙上的士兵也调遣过来了。

  朱棣绝对想不到,自己不过是抬头看了几眼城墙上的张海阳,就让张海阳忌惮不已,脑补了很多策略。

  其实,朱棣就只是在等李逍而已

  “大将军!”

  顾成一指城墙上,笑道:“大将军什么都不做,只是看了上面几眼,这张海阳似乎是被吓破了胆,把其他城门的士兵都给调过来了。”

  朱棣道:“若不是此人占着城池之利,这次又没有准备攻城器械,本王早就把他给除了。”

  刘真骑着马来道朱棣身边,拱手道:“殿下,还要继续等吗?要不要末将偷偷去永乐公和朱高燧将军那边,教导他们攻城,其他城门此刻防守薄弱,正是攻城的好时机。”

  在他看来,朱高燧和李逍都没打过仗,没攻城的经验还不如让他去指挥,顺便捞点军功

  闻言,顾成讽刺道:“怎么,昨日你还出言反对永乐公独自攻城,今日你就变了主意?莫不是想分走一份功劳吧。”

  “你”刘真脸色一白,狡辩道:“绝无此事,只不过担心罢了,末将攻城多年颇有经验”

  “好了,别废话了。”

  朱棣摆手打断,“耐心等待即可,孤相信自己的女婿。此番各城门减少守军,他也更容易攻城若是不行,再驰援不迟,总之今日,一定要一举拿下慈溪城,不能让里面的百姓受苦。”

  “是。”

  刘真只好讪讪拱手。

  时间点点滴滴过去。

  辰时初,

  慈溪城的另外一边的东面。

  李逍的军队终于有所动作了。

  “奇怪,他们怎么分兵了?”

  远远发现情况的朱高煦诧异道:“这样岂不是死的更快?”

  李逍哈哈一笑道:“兵多兵少,有区别吗?”

  朱高煦、朱高燧默默的给李逍竖起了大拇指。

  这哔装得没话说,这哔该你装.

  李逍带着自己和朱高燧的不对,一共一万一千兵马来到城下。

  “都让让,该我上场了。”

  话落,李逍跳下了马走出,拿出RPG,抗在了肩膀上。

  对准城门,扣动了扳机。

  “艺术就是爆炸啊”

  【ps:按住这行字,然后会弹出段落打赏,打赏2点币,一万人次的话,会获得一个成就。求求大家来,让作者获得一个‘众心捧月’的成就吧,谢谢各位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