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愤青和小愤青!朱元璋乐麻了!朱允炆的杀招!【求订阅】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愤青和小愤青!朱元璋乐麻了!朱允炆的杀招!【求订阅】

  “你觉得咱是哪种人?”

  随着话音落下。

  李逍微微一愣。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老头脾气高低有点犟。

  从马车上交谈他就能看出来了。

  但毕竟是救命恩人,还是不要吵起来为妙

  “他心通!”

  李逍对准眼前这个老头,再次使用他心通。

  【哼哼.咱倒要看看这小子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咱既不是那破官儿,也不是那该死的大商。说咱有钱也对,说咱也无钱也行,钱财不过粪土尔,咱真正的心思是心系天下万民】

  “卧槽!”

  李逍算是看出来了。

  这特么就是一个老愤青。

  既看不起当官儿的,又看不起当商人的,总觉得自己最牛。

  这种人,一就是科举落榜的士绅阶层。

  原本家里有些钱,有些产业,但不多。

  属于不上不下,中等混。

  随着时代迁移。

  这种门楣慢慢就落寞了,成为了所谓的寒门。

  高不成,低不就,但是生活却又无忧。

  这种人有理想抱负,有治国崇高理想,却无入朝为官的门路,只能将一腔热血,用在愤世嫉俗上面。

  好嘛

  知道这个情况的李逍,决定捡一些好听的讲。

  念及至此,李逍开口道:“老爷子既不是我口中说的第一种人,也不是第二种。而是第三种!”

  朱元璋问道。“第三种,是哪种?”

  “第三种人就厉害了,这种人思想境界已经得到了升华!”

  李逍夸赞道:“这种人,将钱财视为粪土尔,说到底,钱财是工具,是为了达到目的,看透了这点,也就透彻!这种人,最看重的是他人的思想高度,而不是金钱、权势!他们往往心怀天下,心系苍生!有大才华,也懂得治国之道,更为国家每一个政策,分析利弊而忧心忡忡!”

  李逍突然想到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愤青只和愤青来往。

  他又添了一句:“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能与这种人交往的,无不是知识高深之辈。而老爷子,您就是这种人!!我平生也最佩服您这样的人!”

  话音落下。

  原本还有些紧张的二虎,惊呆!

  好家伙,你这家伙的马屁,是拍的真他妈的好啊!

  他可是了解圣上的。

  圣上会对那些大臣拍的马屁,嗤之以鼻。

  这几年待在宫里没出去,但以前可是常常民间寻访,问百姓,当今圣上如何。

  百姓若说圣上好,圣上就会高兴无比。

  可百姓若说不好,他便会自责,觉得自己还做的不够好。

  可这小子,这么多年,绝对是夸得最有水平的那一个!

  哪个人不喜欢被人夸呢?

  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幸免。

  想要拍朱元璋的马匹,也只有在不知道朱元璋身份的时候效果最好,但往往不知道身份的人,一般也不会夸.

  但李逍,做到了!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着朱元璋一阵狂夸.

  “好!说得好!”

  朱元璋咧嘴一笑,喜上眉梢,“没错,咱就是你说的第三种人,心系天下啊。小兄弟,咱跟你一见如故,有缘,有缘呐!”

  朱元璋很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夸赞。

  当然,是不知道他身份的人夸赞,因此格外爽快。

  这段时间,他的标儿走了,心情一直不太好,加上要立储君的事情,也让他心力交瘁。

  就在刚刚,这种不好的情绪,释放了不少,额头的黑云也散去了许多。

  “有缘千里相会,无缘对面不识!”

  李逍见老爷子也是个性格豪爽之人,觉得很有意思,笑着道:“以后啊,咱就是朋友了,你想听啥,我跟你说,咱们切磋切磋。”

  “行啊,你说的,这段时间你就在这里好好养伤,咱就跟你坐而论道,谈天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

  李逍看他高兴又激动的样子,心道果然猜对了。

  他果然是个老愤青,张口谈天下,闭口讲苍生.不过也挺有意思的,因为上辈子的我,也特么是一个小愤青啊。

  愤青见愤青,两眼泪汪汪!

  在大明找到了知己

  “对了.”

  朱元璋突然觉得不对劲,这小子怎么夸咱夸得这么好,该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吧,不过看样子也不像啊还是试他一试。

  “你觉得,当今圣上,如何?”

  朱元璋问道。

  如果这家伙还是一直夸咱,怕是有些猫腻了。

  “在下怎敢妄言圣上?”

  李逍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谈论政治可以,那些文人都私下谈论,甚至还有人写书讽刺,但谈论圣上,还是算了。

  朱元璋的刀快,我的脖子可挡不住。

  “张虎,你退下。”

  朱元璋吩咐了一声,随后二虎立马退出房间,关上房门。

  李逍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随后就听到这老愤青突然就来了一句:“咱觉得,当今圣上,不太行,贪官污吏横行,各地还有百姓吃不上饭.”

  “咱觉得,当今圣上根本不配坐在那个位置!!”

  朱元璋狠起来,连自己都骂。

  说完,他看向李逍:“你看,咱现在都骂了,你怕个啥?有啥说啥,咱就喜欢跟你侃大山。”

  呆了。

  李逍呆了。

  这愤青.是真愤青,连圣上都敢骂!

  李逍惊讶的道:“老爷子,我佩服你,不过你这话,也就在我面前说说,决不能往外说,不然你脑袋不保。”

  朱元璋笑道:“你现在能说,当今圣上如何了吧?”

  李逍无奈一笑。

  那圣上还是自己亲戚,自己是朱元璋的孙女婿呢。

  “当今圣上,乃雄才,推翻暴元,建立明朝,乃千古一帝,是能与秦皇汉武同而谈论的人物。”

  李逍大声夸道。

  朱元璋又是喜上眉梢,心道,这小子,又在夸咱.不过咱心里怎么那么高兴呢.这小子究竟知不知道咱的身份啊

  想了想,朱元璋道:“你小子,咱方才骂了当今圣上,你却夸圣上你成心的吧.”

  “夸,必须得夸!”

  李逍豪迈道:“圣上朱元璋,推翻暴元,成立明朝后,却依旧不懈怠,日夜勤政,历朝历代像他这样,当了皇帝还这么勤奋的人,绝无仅有。

  他让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回到汉人手中。

  让丢失了八百多年的云南变成了固有领土。

  让丢失了五百多年的河西走廊重新回到统治。

  圣上朱元璋,二十多年,就完成了强汉高、文、景、武四代帝王扩下的疆土!!!

  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新修学堂,新办科举,选拔人才,复兴汉族礼仪。

  政治方面,严惩贪官,提倡养老,传扬孝道。

  经济方面,注重休养生息,鼓励开垦,新修水利,移民补充人口,发展生产,让国家生产力快速恢复!!

  现在大明耕地人口,超过北宋巅峰!

  当今圣上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毫无背景,从零开始接盘,将一个经历几十年战乱的国家,建立成世界级的帝国的君主!!

  圣上对百姓好,对官员狠,对自己严格!

  在我的心目之中,朱元璋就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功不在秦始皇之下!”

  李逍一口气将朱元璋一生的功绩都给总结出来了。

  最后还夸一个,千古一帝,功不在秦始皇之下。

  这夸人的水平,不得不说,绝妙!

  此时的朱元璋,听得已经心里开了花儿。

  他现在,已经不在乎李逍究竟是不是看出来了他的身份。

  因为这小子说的是实话啊!

  哪怕是看出来自己的身份,他也不在乎了。

  没错!

  这些都是咱做的事情!

  有什么好回避的?

  咱的功绩,千古后人,都会知道!!

  朱元璋激动地道:“在你心中,朱元璋是这样一个人?”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李逍只感觉自己也意气风发起来,道:“这是当年朱元璋夜宿安徽一座名为不若庵的寺庙时,写下了这首诗。

  你听听,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志气豪迈!!

  我唯有佩服,我永远都成不了这样的英雄人物!!”

  麻了。

  彻底乐麻了!

  朱元璋听到,有人用自己写的诗句夸自己。

  这种感觉爽,非常爽!!!

  没错,那时候的自己就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

  听到曾经的诗句,他不由回想那个狼烟四起,英雄争锋的年代,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

  “你这么说,咱倒是对这个朱元璋,有些另眼相看了。”

  朱元璋自己点了点头。

  李逍感慨道:“只可惜啊.我到现在都没有见到过这位英雄,我还有一首词,想要献给圣上呢。”

  听到这话,朱元璋感觉,这李逍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朱元璋笑道:“就凭你?一介屁民也想见圣上?我都没见着呢。”

  李逍神神秘秘,小声道:“老爷子,实不相瞒,我其实跟朱元璋,有一点亲戚关系.”

  朱元璋岂会不知道,他若不是跟李逍有这层关系,会大费心思的来这样跟他见面?

  不过,他还是故作不信,揶揄道:“就你?谁信呐,咱还说是朱元璋的亲戚呢。”

  李逍道:“你姓黄,跟朱元璋扯不上关系吧?”

  朱元璋道:“你姓李,跟朱元璋就扯得上关系了?”

  李逍:“.”

  这老爷子果然很杠精,这是愤青的特征之一。

  “不过,你刚才说想给圣上献一首词,你倒是说来听听。”

  朱元璋十分好奇的道,心里又痒痒起来了。

  李逍摇了摇头:“这个不能说,万一说了,你泄露了怎么办,那我不是白瞎了?”

  “你这年轻人怎这么看人?咱是那样的人嘛??”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说话很吊人胃口啊,说了上句不说下句,你不说还好,你说了咱就心痒痒。你说,咱保证,绝不外传。咱好歹也救过你的性命,方才还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你倒是报恩啊,不会是口是心非吧?”

  李逍额头渗汗。

  想了想,这老头的确救了自己。

  若是他不泄露的话,也不是不能说。

  “他心通!”

  李逍再次对准了朱元璋。

  【这年轻人真是的,急死咱了,你倒是说啊,咱会外传吗?传个屁,咱能传给谁】

  呃.

  听完心声后。

  李逍心道,看来自己真的是错怪这位老爷子了,愤青归愤青,但是不背后说人,为人十分正直。

  “行吧。”

  李逍服了软,笑道:“你想听,我便说,不过说好了,决不能外传。”

  朱元璋颔首:“绝不外传,咱说话算话。”

  他心道,你这首词就是要献给咱的,给你这个机会,看看你怎么夸咱

  “沁园春·雪。”

  李逍开口。

  朱元璋瞬间就安静下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话音落下。

  朱元璋已经缓缓沉入进去了。

  眼前仿佛浮现出画面来,天地冰封,万里飘雪

  一股豪迈之意,涌入心痛,仿佛置身于长城之上,俯瞰大地,山川,江河,苍生,天下!!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是一段以景抒发心中志气的句子。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前后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情绪。

  如同曾经的暴元与现在的明朝。

  千里冰封,说的不就是暴元么,江山如画,分外妖娆,说的不就是咱的大明吗!!

  李逍朗诵着,连自己都沉浸在这首词的豪迈意境当中。

  而接下来的词,更是让朱元璋灵魂颤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安静!

  安静!

  还是安静!

  整个屋内,听不到一丝响声!

  屋内寂静无声,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之声。

  与这屋内的安静截然相反的是,朱元璋的内心!

  他的心中,缺如波涛一般,汹涌起伏,惊涛拍岸!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回想往昔,那是个何等的年代,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枭雄争锋,争的就是这江山,天下。

  唯有自己!

  笑到最后,走到了最后!

  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

  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

  都将随着历史的的前进,成为往事!

  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大明!

  “好!好词!好词啊!”

  良久,朱元璋从震撼之中回过神来,心中无比的兴奋。

  这首词,他太喜欢了!!

  写的不就是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大明朝么。

  咱乃是千古一帝,功绩传遍后世!

  而咱的功绩,后世人不会忘记,会被无数人传颂!

  “李逍,这首词,是你写的吗?”

  朱元璋兴奋的问道。

  “并不是。”

  李逍摇头:“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写的,而且这个人,也很喜欢当今圣上。”

  这首词,李逍可不敢乱认。

  那是他无比崇拜的一个人写的。

  而李逍说的也是实话。

  这位伟大的人,通读二十四史,尤其喜欢读明史。

  非常认可朱元璋和朱棣二人。

  曾经说过,明朝只有这两个人,搞得比较好。

  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时,有一次讲授农民问题,就提到了朱元璋初入郭子兴军营后的发展,说:

  “元末,朱元璋是一和尚,平时睡着了觉,常作‘天子’之形,郭子兴见而奇之,收为部下,后代郭子兴而起,初犹能代表农民利益,以后遂代表地主利益,故能贵为天子。”

  对朱元璋的军事能力也颇为称赞,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朱元璋感慨道:“咱真想见见你说的这个人,文采千古!”

  李逍微微一笑,心想怕是见不到。

  随后,朱元璋就沉浸在喜色之中,难以言表。

  “咦不对啊.你刚才还说圣上德不配位,听到这首词,你怎么高兴成这样?”

  李逍奇怪的问道。

  心说这老爷子咋了?你不是愤青么??

  “咳咳.”

  朱元璋发现自己有些失态,清了清嗓子恢复了神色,道:“一码归一码,咱高兴,是因为这首词写得好,不是因为你夸圣上。”

  李逍:“好吧.”

  朱元璋道:“想不到你小子对圣上评价这么高啊,难道就一点毛病都没有吗?”

  “当然有啊。”

  李逍不假思索道:“毛病,可太多了。”

  李逍心道,朱元璋虽然功绩斐然,可他毕竟只是个古代的帝王,在那种年代,能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错了。

  眼光有局限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他做了荒唐的政策。

  听到这样的话,朱元璋现在是没有一点脾气。

  毕竟有刚才的夸赞铺垫嘛,珠玉在前,瓦石难当,有前面这么高的评价,后面有些小缺点,也就无可厚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朱元璋做出一幅倾听状:“就知道你小子跟咱是一路人,刚才那些,咱不爱听,咱就喜欢你讲圣上的缺点,说来听听。”

  果然是愤青.李逍摇了摇头道:“老爷子,那圣上真是我的亲戚,我这样背后说人,不太好吧”

  这话,让朱元璋心中一暖。

  这小子还有点良心,不过今日你必须说,咱必须听。

  朱元璋道:“就算那圣上是你的亲戚,不是还有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说法嘛,圣上就算是你的亲戚,但也是天下人的圣上,那就得让天下人来评价。”

  “咦,说的似乎有些道理。”

  李逍点点头,觉得这老爷子,还有些本事呢。

  “行吧,那我就说说,首先就是圣上的脾气啊”

  “脾气咋地啦?”

  李逍用手在鼻子前扫了扫,“脾气太臭了。”

  朱元璋:“.”

  朱元璋略微有些不快。

  自己的脾气,他是知道的,的确脾气不好。

  但敢当面说自己脾气臭的,这个孙女婿是第一个!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还说你没见过圣上,怎晓得圣上脾气臭?”

  李逍反驳道:“你不也没见过圣上,怎又说圣上德不配位呢?”

  朱元璋再次被怼的哑口无言。

  这小子绝对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若是知道恐怕绝不敢这么说。

  朱元璋只好妥协,道:“那你说说看,圣上脾气怎么个臭法?”

  李逍道:“这还用说?全天下哪个当官的不在心里骂几句,在明朝当官,哪个不是战战兢兢?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十五年空印案、十八年郭恒案,死了多少人?”

  朱元璋嗤笑道:“那些都是贪官污吏,该杀,咱倒是觉得,圣上杀的对,杀得好。”

  李逍道:“贪官污吏,的确该杀,但其中还有不少被冤枉的再者说,贪官污吏一开始也并不是贪官污吏,他们一开始也是一腔热血的学子,只不过最后同流合污,变成了贪官。”

  朱元璋眯着眼睛道:“说到底,你还是为那些贪官说话,你小子,该不会也是个贪官吧。”

  “哎、哎、哎你可不能诬陷我哈。”

  李逍急忙摆手:“你这是诽谤,诽谤啊!我平生最讨厌贪官了,你可不能说我是贪官,我可是青天,大明李青天。”

  这段时间当知县,李逍在县里面最爽的事情,就是走在街上,无数百姓看到他,都说他是青天大老爷。

  你别说,被人们这样叫着,的确非常爽!

  所以,李逍就显得有些激动了。

  人的名,树的影。

  名声可不能被坏了

  李逍来到明朝,也想在历史上留点痕迹证明自己啊。

  自己成不了朱元璋那样的人物,但是可以成为‘包青天’那样的人物啊!

  几百年后,李逍以后翻开史书。

  历史上还记载着大明有个李青天,那多得劲儿?

  “你激动个啥。”

  朱元璋没好气道:“你是不是贪官另说,但你方才的确为贪官说话。”

  李逍摇头:“并不是为贪官说话,而是老爷子你想过没有,大明朝明明是对付贪官最苛刻,最严厉的!

  大明律写着: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者,立杀!

  许多地方的地方官,都被杀得空缺了,都没人办事儿。

  还有戴死罪、徒流罪的情况.

  已经做到这样。

  可为什么贪官的数量,却比历朝历代要多呢?”

  话音落下。

  朱元璋不由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这个问题不只是李逍提出。

  他早就自己给自己提出了无数次。

  设立了最严苛的律法,禁止贪腐。

  又设置了无数酷刑,来震慑官员。

  可这些官员们仍然前继后续,活像一群不怕死的士兵,成群结队地走到刑具下,慷慨赴死。

  为什么啊?

  他也找不到答案啊。

  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李逍的身上:“你说说看,为什么?”

  李逍哈哈一笑道:“刚才在马车上,已经跟老爷子您探讨了第一条,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现在就说这第二条。”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第二条,他还一直惦记着呢。

  李逍开口道:“这第二条,就是制度不太对。这反腐,是以圣上个人的意志进行的,在朝廷律例方面并没有一套有效的措施。应该靠制度,而不是靠刑法。”

  朱元璋道:“你说说看。”

  李逍解释道:“主要的缘故,便是权力太大!上级官员,掌握了下级官员的生杀大权。

  之前不是说了,因为第一个原因,导致贪腐。

  便诞生了第一批贪腐的官员。

  上司贪腐,下属一般很难独善其身。

  如果不同流合污,轻则谗毁,重则加罪。

  各级、或是刚入职的官员为求自保,必须逢迎上司,巴结长官。

  等新的官员升迁,已经成了贪官,只会同样对下面的人。

  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因此无论多么严苛的刑罚,都制止不了。

  因为这雪球已经形成!”

  朱元璋听到这一番话,心中大惊,道:“权力太大.也就是说,圣上第一步就错了?”

  他突然想到,自己前段时间读史书,了解北宋的历史。

  他日夜研究,终于得出一个答案,宋太祖赵匡胤在一开始就下错了一步棋,立都城错误,导致一错再错,最终灭亡!!

  难道自己也犯了这个错误??

  闻言,李逍点点头道:“没错,圣上第一步就错了,给官员的权利太大,权利是一把双刃剑,权力大代表意味着他做好官,有魄力做更多的好事。可一旦是坏官,却也能控制更多的人,三人成虎,为虎作伥,下面就算有人想做好事,他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流合污!!”

  说到这,李逍举了个例子,道:

  “不瞒你说,我其实就是一小小知县,可我上任之后,发现自己权利大得惊人。

  我若是想贪腐,下面的人不服我,我能治他。

  可我若是想做好官上面的官员我需要打点,还要孝敬,这点俸禄哪够啊我多少也得贪点吧?

  可我没贪,为啥?

  因为我是圣上的亲戚啊,他们不敢动我。

  知道吧,也就只有我这样的权贵,敢做好官,办实事!

  普通知县敢吗?

  他不敢啊!

  有点良心的就当个清官,不打算升迁了。

  没良心的直接就同流合污。

  知道不.下面的人都夸我青天大老爷!!”

  说着说着,

  李逍又忍不住夸自己一句,自己真是太棒了!

  朱元璋微微皱眉。

  李逍是青天大老爷的事情,他早已经证实了。

  可现在他才知道,青天大老爷这么难当

  只有这样的权贵才能做到。

  因为钱给的少,贪腐早已经形成。

  下面的人不得反抗上面的官

  因为钱给的少,心委屈,不少人也主动贪腐.

  形成了恶性循环,跟李逍解释的“滚雪球”十分相似。

  有道理,真的有道理.

  朱元璋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从未听过的角度分析问题。

  朱元璋皱眉:“你的意思是,圣上第一步就错了那如何解救呢?”

  李逍摇头:“难以根除,只有慢慢提高官员的待遇,控制他们手中的权利,就能好转很多。”

  朱元璋想了想,道:“既然第一批贪腐已经形成,那就全杀了。”

  李逍:“.”

  李逍无奈道:“全杀了也不行,那些官员有多贪,有少贪,也有不贪的,分得出来全天下的官员吗?全杀了,也没人做事情,不现实。”

  朱元璋笑了笑:“咱开玩笑的,你小子还当真,这不是聊着玩么。”

  李逍:“.”

  朱元璋其实心情还算愉快。

  毕竟这么多年了,没有人敢真跟他说一些心里话。

  李逍是有大才,这点可以肯定。

  他说的话

  可信,但不可全信。

  毕竟李逍第一次当官,还是当一个小小的知县,从刚才说的话中来看,他提的大多数都是以知县为角度。

  特别是,他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时候。

  朱元璋就察觉的,他这个知县,当的是真不错,没有哪个知县能说着这样淳朴至简的道理来。

  想了想,朱元璋又道:“你说的,大多数是你的猜想罢了,无法证实。”

  “可以证实。”

  李逍哈哈一笑,“刚才说了,我是青天大老爷嘛,实不相瞒,我在北平府一处当知县,你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我已经按照我的想法实施了。”

  “哦。你还真是个知县啊,那咱们有空多探讨探讨。”

  朱元璋来了兴趣,道:“说说看,你怎么实施的?”

  李逍笑道:“不是说了么,钱不到位,心委屈33333我给他们解决了。”

  朱元璋道:“怎么解决?”

  李逍道:“我给他们加了薪水,现白银!还给他们调休,每日只需要工作四个时辰,每七日休沐两日,节假日也休沐。这样一来,钱给到位,心情也愉快了,办事儿也利索了。”

  朱元璋一愣。

  好啊!

  这事儿他居然不知道。

  这小子,居然篡改自己的定下的俸禄标准和工作时辰,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故作平静道:“你好大的胆子啊,你不怕圣上砍你脑袋吗?”

  “哪一次变法不流血呢?”

  李逍道:“李悝变法,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商鞅变法,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强大秦国。宋朝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朱元璋笑道:“可他们的结局,似乎都不太好啊。”

  李逍道:“我知道啊。”

  “竟如此英勇!”

  朱元璋略选疑惑:“所以,你是为大义,为国为民?”

  “不。”

  李逍摇了摇头:“我是为了我媳妇。”

  朱元璋:“?????”

  朱元璋千算万算,没算到李逍突然冒出这一句。

  差点把他老腰给折了。

  “很不可理喻对不对?”

  李逍看向窗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有一个爱人,一生挚爱!!

  我可以为她做任何事情!

  可以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我希望给她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东西,满足她的一切愿望。

  她说她想看到一个盛世大明。

  我便给她一个盛世大明!!

  待到那时,我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跟她说:

  这盛世,如你所愿.”

  说着,李逍的眼眸中,展现出对爱人的光,闪闪亮。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李逍。

  这,是装不出来的

  原来孙女婿如此爱着自己的孙女。

  他不由心中,为孙女而感到欣慰。

  这个男人。

  不图富贵,不图荣华。

  要给爱的人一切,所有好的一切!

  他要变法,想要打造盛世大明。

  他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爱人!

  朱元璋心中一动,回想到自己马妹子的容颜,曾经是那样的温柔

  许久,朱元璋回过神来,道:“难道.这大明还不是盛世吗?”

  李逍想到南下遇到的那些可怜的人,摇了摇头:

  “不够,远远不够!我要让天下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盛世大明,才能让我的媳妇儿,看一看这样的盛世!!”

  朱元璋呆了。

  多么崇高的目标.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样才能称得上是盛世么。

  说出来,都令人期待!

  这一刻,朱元璋发自内心认可了这个孙女婿。

  良久,他缓缓起身,道:“我想,如果圣上知道你的想法,即便是你胡来了一些,也不会怪罪你的吧.”

  李逍哈哈一笑道:“那可不,圣上可是跟我有亲戚关系,再说了,圣上很是护短,一般不杀家人。”

  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无语。

  好好的气氛,被你小子给破坏了,谁说我不杀家人的?

  “记住你今天说的话,盛世大明咱记着了。”

  朱元璋留下这句话,就回了回衣袖,转身推开门,离开了这间屋子。

  啊这

  李逍满头黑线。

  这,老爷子,脾气真是古怪,走也不打声招呼啊。

  随后,二虎就走了进来,笑道:“李公子,家主让我留下来照顾你,你安心养病,他说还会来瞧你的。”

  “哦。”

  李逍点了点头,觉得今天还算聊得来,好奇问道:“对了张虎,你家老爷做啥的啊?”

  二虎想了想:“耕田的。”

  朱元璋曾经的确是耕田的,刚好隐藏身份。

  李逍微微一愣.

  一个耕田的咋这么愤青

  旋即,他又反应过来,绝对不是耕田的.

  应该是个地主,嗯应该是这样,起码是个大地主。

  就如此。

  一番谈话就此结束。

  李逍也解了闷,不过老爷子走后,他又觉得有些无聊了。

  于是乎,心灵感应

  【媳妇,对不住了,路上遇到了事儿,你懂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跟咱南下度蜜月一样遇到坏蛋,要耽搁几日】

  南京城,燕王府邸。

  朱棣坐在房间之中。

  夜不归居陈缓缓中暗中走来,拱了拱手:

  “殿下,今日查得,圣上穿着布衣,装作平民,和锦衣卫指挥使二虎一同出了南京城。”

  “咦”

  朱棣略感好奇:“圣上出城作甚?”

  居陈道:“圣上出了城,还封了一段路。至于那段路发生了什么,标下不知,附近的锦衣卫都是二虎的心腹,无法渗透。标下也不敢贸然走的太近探查,以免被察觉。”

  朱棣微微一愣。

  圣上为何要封路,这是干什么?

  猜不透啊

  不过,朱棣还是点了点头:“不贸然靠近是对的,现在圣上的意向对本王已经倾斜,为求稳,万不可露出马脚,以后探查也多加注意一些。”

  居陈拱手:“是,标下知晓。”

  朱棣又道:“这样,你再去探一探,最近那段路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人物来京城,或者离开京城”

  现在关键时刻不得不防。

  万一又出现一个类似“方孝孺”这样的人,来坏他的好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标下领命!”

  居陈一躬身,再次消失在夜色。

  而朱棣则是微微发呆。

  “父皇啊父皇,你真是越来越难以猜透了”

  与此同时。

  东宫。

  齐泰、黄子澄二人,都在房间之中。

  与太子妃吕氏、朱允炆一同暗中商议事宜。

  “二位先生,这是怎么回事啊。”

  吕氏心急如焚,道:“自狩猎以来,圣上对我儿爱戴有佳,显然已经有成事的迹象。可怎么突然之间,态度又似乎对燕王更加青睐呢?本妃可是听说,前日他们与燕王一家单独用膳。”

  黄子澄完全是懵逼的,道:“怕只是吃个饭而已,不足为虑。”

  齐泰则是抱着不同意见,道:“下官不这样认为,为何这时候燕王吃饭,这的确是一种信号,一种偏向燕王的信号!必须要警惕。”

  黄子澄有些不悦,道:“你是不是多虑了?不就是吃一顿饭么,这能说明什么?”

  齐泰摇头:“绝没有,圣上绝不会无缘无故跟燕王示好,大家想想,燕王的能力很强,如果真的有意燕王.他一定会近亲一下父子情谊,就如同当初的太子朱标一般。”

  话音落下。

  众人都是脸色一变,觉得十分有道理。

  而这时候,一名侍卫来报。

  “太子妃,门外有一个自称铁铉的求见!”

  “铁铉?”

  齐泰微微一愣,奇怪道:“前段时间咱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都正义拒绝了,怎么会主动找上我们?”

  齐泰道:“让他进来,看看他要做什么。”

  吕氏领会,挥了挥手,侍卫便将人请了进来。

  铁铉是一个极为瘦弱的男子,弓着身子,匆匆跑来。

  他一脸焦虑之色:“下官有事要讲。”

  吕氏颔首:“铁大人,请讲。”

  铁铉激动地道:“决不能让燕王得储君之位,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铁铉一脸激动,脸上的血管青筋都有些爆了。

  吕氏脸色一喜,道:“铁大人,别着急,慢慢说。这里没有外人,都是自己人,你也是自己人。”

  铁铉点点头道:“圣上这段时间,之所以青睐燕王,全是因为一人,改变了圣上的主意。”

  齐泰激动问道:“谁?”

  铁铉道:“李逍!”

  齐泰:“为何?”

  铁铉道:“你们还不知道吧,前段时间圣上在南京街头问布行布的价钱。

  而那大明月报上,也有关于非常之便宜的布匹消息。

  两者绝对有关联!

  另外,李逍在所管辖的县城中,被百姓称之为青天大老爷,这肯定也瞒不过圣上。

  可想而知,圣上是被那李逍给蒙蔽了双眼!!这李逍实在是厉害,投其所好!心机十分厉害!”

  嘶!

  话音落下,众人恍然大悟。

  难怪圣上最近风向改变,竟然是因为李逍的缘故。

  所以说他们应该要对付的人,是李逍?

  齐泰问道:“铁铉,你刚才说的太可怕,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下官的担忧!!连圣上都被他蒙蔽了!”

  铁铉激动拱手,说的唾沫横飞:

  “下官也是刚刚得知,他的手下有一女婿名为李逍。

  此人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包藏祸心!!

  尽然公然篡改大明律法。

  此人绝对是个祸胎,天大的祸胎!

  他今天敢改律法,说不准明日就敢自立律法。

  后天就敢改国号!

  下官还是第一次如此胆大之人!

  此人此时羽翼未丰,就已经如此可怕,心机了然!

  若是燕王得储君之位,那便是锋芒毕露,爪牙毕现之时!

  他将是下一个蓝玉!

  不,一个比蓝玉还可怕的人!蓝玉都不敢篡改明律!”

  嘶!

  众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一切,都是李逍暗中筹划!!

  此子一仪宾尔,竟然能左右圣意,当真恐怖如斯!

  众人都十分震撼,脸色大变。

  而此时,唯有齐泰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激动道:“你说李逍此人,敢篡改大明律法,可否属实?”

  “绝对属实!!”

  铁铉正义凌然,道:

  “我有一同窗,从北平而来与我畅聊,便说了此事,李逍擅自成立舍区,试图再添朝廷机构!这是其一!

  其二,那东安县的所有官员,有九品官,有胥吏但俸禄已经如六品官的俸禄等同,擅自加俸禄之罪。

  其三,李逍擅自改动陛下定的工作时日,每日只需上四个时辰的,七日休两日,节假日也休!擅自更改作息之罪!”

  话音落下。

  众人又是一楞。

  这李逍真是胆大包天。

  大明朝还是第一个敢直接这样做的人!!

  齐泰心想,咦又加俸禄,又加休息时间,还加机构治理,怎么感觉还挺不错等等,我是站在朱允炆这边的.

  齐泰神色激动道:“圣上知晓吗?”

  铁铉摇头:“圣上不知。”

  吕氏也是喜上眉梢,她刚知道是李逍改变了圣上的心意。

  他们便要对付李逍才是。

  可好消息是一起来的,这李逍的把柄也有了!

  双喜临门,双喜临门啊!!

  黄子澄这时候也醒悟过来了,“此人其罪当诛!明日我等便上朝弹劾仪宾李逍!诛杀此贼!为大明除一大祸害!”

  吕氏躬身:“劳烦各位了。”

  朱允炆也是激动的拱手道:“几位的大恩,允炆莫不敢忘!!待我成功之日,必有重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