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阴差阳错!天平倾斜!髙炽病危!李逍来京!

《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阴差阳错!天平倾斜!髙炽病危!李逍来京!

  “是孙女婿李逍.咱就说嘛,朱高煦不可能想到这法子”

  朱元璋心中惊讶不已,目光再次落在手中的纸张。

  上面不但写有水灾的解决之法,还有旱灾解决之法。

  在古代最愁的就是这两种灾祸。

  旱三年涝三年,一连六年没收田。

  一旦发生连年灾祸情况,朝廷就要四处赈灾,否则将民不聊生。

  比如去年发生的旱灾,才一年半的时间,百姓就顶不住了,成群结队的逃荒。一旦真的发生几年的灾祸,那便是大规模的逃荒,尸横遍野,饿殍千里。

  这上面,除了旱灾、水灾之外,还有蝗灾、鼠患、瘟疫.等等问题的解决办法。

  朱元璋大致扫了一眼,那瘟疫解决方案上面写的:

  空气中有一种看不见的浮尘,瘟疫的蔓延,就是通过呼吸沾染浮尘传播。

  因此该制作‘嘴罩’用特制的棉布,防止呼吸间将有病害的浮尘吸入体内。

  另外立刻分割区域,让接触过病人的人关着观察,防止瘟疫蔓延,小范围中控制瘟疫。

  看到这,朱元璋再次大吃一惊。

  又是一种前所未有,从未听过的方法。

  似乎也有几分道理,因为不清楚瘟疫是通过何种方式蔓延的,大家都将瘟疫比作天之惩罚。

  但朱元璋不信神,这浮尘传播,倒是有几分道理。

  以往朝廷治理瘟疫,若是无法阻止瘟疫蔓延,那就只能将所发瘟疫之处方圆十几里村子的全部的人畜全部坑杀。

  虽然不忍心,太残酷,但也是无奈之举。

  若是这法子有用,也就不用使用这么残酷的法子。

  这一张纸张,对大明有大用处啊!

  “这个.归朕了。”

  朱元璋将纸张小心折好,随后塞入了胸前。

  看着朱高煦一脸不悦的样子,朱元璋没好气道:“怎么?你好像不太愿意?”

  朱高煦笑道:“愿意,太愿意了,其实本来就是打算献给祖父的,毕竟这些治理灾祸之术,只有皇祖父您才能用得上。”

  “你骗朕。”

  朱元璋心情突然愉悦了许多,笑道:“你小子,分明就想凭借这些,在大家的面前表现一番。”

  朱高煦急忙拱手:“孙儿.”

  朱元璋挥手道:“算了,这次算伱有功,功过相抵,就不跟你计较,滚吧。”

  朱高煦躬身示意:“皇祖父这里臭,您先走,孙儿送您。”

  朱元璋:“.”

  就如此。

  讲学结束,朱元璋打发皇子皇孙们离开,自己则是拿着李逍记载着问题方案的纸张,一个人去了御书房研究去了。

  朱元璋研究的格外认真,还根据各朝各代发生灾祸的记载进行搭配参考。

  而朱高煦,在回去的路上,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自己该不会又闯祸了吧。

  完蛋了,父王出门前还跟自己千叮万嘱的,结果这

  “二弟,刚才你去了茅厕,皇祖父不久后离开,是不是找你去了?”

  马车内,朱高炽看向二弟问道。

  “我现在的心情很乱,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朱高煦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

  估计二弟又闯祸了,哎,都怪我这个当大哥的没看住他。

  朱高炽提醒道:“二弟啊,回去该认错就认错,别犟嘴.爹最近心情不太好,我怕他把你打死,那我就没二弟啦。”

  朱高燧:“对啊,二哥,别犟嘴,该认错就认错,爹要真把你打死,你放心,我每年都会给你多少点纸钱,让你做个富鬼。”

  朱高炽:“三弟,你不说话,我差点把你给忘了,原来你一直都在啊,我还以为你逃课了呢。”

  朱高煦:“.”

  这下,朱高煦更加郁闷了。

  回了燕王府邸。

  朱棣坐在正厅,等待儿子们回来,汇报情况。

  一回到家。

  朱高煦直接走到朱棣面前,往地下一跪:“爹,孩儿错了。”

  一听到这句话,朱棣瞬间炸毛,直接开始抽腰带,一边抽一边骂骂咧咧道:“老子就知道你小子尽惹祸。”

  说着,就拿鞭子要抽。

  “爹,饶了二弟吧,他这次认错态度诚恳。”

  朱高炽心善,不忍心二弟受罚,立马就抱着朱棣。

  毕竟朱棣那力道,一皮带抽下去,绝对痛啊。

  “别拦着我,我抽死这个臭崽子。”

  朱棣原本还是挺喜欢朱高煦的,可这次来京朱高煦处处惹祸,还真如王妃所说,世子髙炽看似懦弱,却稳重沉着。

  “爹,饶了二弟,求您了。”

  朱高炽抱着朱棣的大腿。

  “哼,饶不了,髙炽你说说看,这小子干了啥好事。”

  朱棣将皮带啪的拍在桌上,坐了下去。

  朱高炽只能如实道:“二弟.二弟他听课的时候睡着了.”

  一听这话,朱棣愣住了,自己的确让朱高煦别说话,可这小子直接睡着了,真是失算。

  朱高燧补充道:“二哥不但睡着了,还打呼噜,还成了朱允炆的垫脚石,让朱允炆在皇祖父面前表现一番。”

  朱高煦看向老三,“三弟,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闭嘴。”

  朱棣脸色更加铁青,看向朱高燧,“老三,你来说还有其他的么?”

  毕竟老大说话有所保留,老三才是自己的情报使。

  朱高燧看向朱高煦,嘿嘿一笑道:“二哥,你可别迁怒于我,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到了,你也瞒不住的。早些将事情坦白,让爹心里个清楚,才能提前准备下一步的策略不是?咱可不能坏了咱爹的大事。”

  朱高煦一想,是这么个道理。

  不能因为自己害怕受罚,就误了爹的大事。

  毕竟事情已经发生了,要想办法补救。

  这是,朱高燧看向朱棣,接着道:“爹,后来就是皇祖父出题,第一题是旱灾救治之法,让大家回答,二哥说要如厕,等他如厕回来,就回了一个漂亮的答案,让皇祖父都为之震撼!”

  “哦?高煦还有这本事?”

  朱棣微微一愣,好奇问道:“老三,将答案说来听听。”

  “是,爹。”

  接下来,朱高燧便将答案一五一十的详细说来。

  不得不说,朱高燧的记忆力是真好,只听了一遍,就能一字不落的全部说出。

  听完后。

  朱棣震撼到了。

  似乎非常有道理。

  做法也很简单,防治为主,禁止河流两岸砍伐树木,要植树造林,就能减少水灾之患。

  “高煦,这真是你想出来的法子?”

  朱棣眉头紧皱,一副不相信的样子。

  还没等高煦回答,朱高燧便道:“当然不是二哥想的法子,二哥为何回答问题之前去如厕?这其中必有缘故,我猜他应该是提前准备了答案,但没记住,于是去茅坑背书去了。”

  朱高煦:“你”

  这屎尿遁之法,是朱高燧的专用,他绝对不会相信二哥是真如厕去了。

  “别你你你了,本王问你,是不是!”

  朱棣冷着脸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只好如实点头。

  这时,朱高燧接着道:“要是这样也就罢了,皇祖父大为惊讶后,又问了一题,可二哥傻啊,不知道同样的招式不能连续使用的道理,又借口去如厕。皇祖父心生疑惑,跟了过去,后面的事情,孩儿就不知道了。不过孩儿猜测,应该是被皇祖父抓了个正着,因为后面的讲学直接结束,想必是龙颜大怒。”

  听完。

  朱棣看向朱高煦,问道:“是这样吗?”

  朱高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大概是这样不过,皇祖父没有龙颜大怒啊”

  说完,他趴在地上:“孩儿知错,孩儿知错啦,求父王责罚。”

  朱棣伸手:“你那记载方法的纸张拿来给本王瞧瞧。”

  朱高煦一愣:“那纸张,被皇祖父给收了去。”

  朱棣皱眉:“上面除了水灾防治之法,还有什么?”

  朱高煦道:“还有旱灾、鼠患、蝗灾、瘟疫.”

  朱棣大惊道:“你哪里来的?”

  “这”

  朱高煦又跪趴在地上:“是姐夫给的。上次我写信问了姐夫许多问题,姐夫回给我的。爹我错了,这样会不会给姐夫带来麻烦啊?孩儿真不是故意的。”

  是李逍给的法子.

  朱棣心思流转,很快想清楚区中的利弊之害,旋即大喜。

  他哈哈笑道:“高煦,起来吧,别跪着了。”

  啊???

  不知是朱高煦,连朱高炽和朱高燧两人也都惊呆了。

  朱高煦惊讶道:“爹,我能起来了?”

  朱棣笑道:“起来吧,这次你无错有功,立了大功!”

  “立了大功?”

  朱高煦扑腾一下就弹了起来,道:“爹,孩儿真的立了大功??”

  朱棣点点头:“没错立了大功,你方才说的法子如果是李逍出的,就是立功,你们知道为何吗?”

  三人摇头,表示不知。

  朱棣道:“如今本王和朱允炆的胜算,各自一半,这就是圣上难以抉择的缘故,许久未下定决心。这块天平是平的,而李逍的加入,就能让天平倾斜,往本王这边倾斜!”

  朱高煦不解道:“为何啊?”

  朱棣笑道:“治天下,要的是什么?”

  朱高炽眼睛一亮:“要治世之臣!”

  “没错!”

  朱棣欣喜道:“李逍所写的法子,便是治世之法,他便是那治世之臣!!现在圣上考虑储君之位,就要把李逍算在本王这边了,哈哈哈!”

  朱高煦道:“这么说,我有大功!”

  朱棣点头道:“对,算你大功一件,你如何会给姐夫写信,提出那些问题?”

  朱高煦笑着解释道:“这段时间和大哥各处结交善缘,讨论的都是家国大事,我想着,若是万一皇祖父要提问,孩儿便能表现一番,便在旁边偷偷记下,写信给姐夫。”

  “好,你也算阴差阳错帮了父王。”

  朱棣笑道:“这些问题都恰到好处,算不上政治,只是务实的问题。最为关键的是,献给圣上的方式!你这个方式,太好了!”

  朱高煦越来越高兴,“爹,哪儿好啦?”

  朱棣道:“若是你直接呈上,难免让陛下觉得有好大喜功之嫌,可你是被当场抓获,用这种意外的方式献给了圣上,就打消了这方面的疑惑,又让圣上明白了李逍的本事!!”

  说完,众人都面露喜色。

  阴差阳错之下,还有这番好事!!真是世事难料!

  朱棣感慨道:“好了,这段时间大家各司其职,等待胜利的天平,向我们倾斜吧.圣上一定会极为关注李逍,本王的好女婿,就是让本王获得胜利的关键!!”

  “是!”三人欣喜拱手。

  其实。

  朱棣还有一句话,憋在心里没有说出来。

  如果他胜了,李逍那便是治世之能臣。

  如果他败了.

  那李逍变成了乱世之枭雄,恐怕会被圣上除掉啊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胜负未定,一切尚未可知!

  而且,朱棣感觉。

  这次自己胜算已经达到了八成!!

  皇宫,御书房。

  这些日子,朱元璋除了处理政务,正常上朝外。

  其他时间,都在御书房之中,研究李逍的各种解决灾祸的方案,并且进行再次修改,修改成更适合眼下朝廷能使用的法子。

  过段时间,这些法子就可以实施,验证验证效果。

  这时,有太监来报:“陛下,锦衣卫总指挥使二虎求见。”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二虎从元末的时候就跟着朱元璋,朱元璋还将自己的义妹,许配给了二虎。

  二虎的身份,人人闻之丧胆的存在。

  但他从来都是安分守己,绝不僭越红线。

  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参见陛下,圣躬金安。”二虎走进拱手。

  “朕安。”

  朱元璋招了招手,笑道:“二虎,快说说,朕的孙女婿李逍,现在在北平如何?他那布行的布,当真卖的这般便宜?”

  自从上次看到报纸上的宣传。

  朱元璋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惦记在心中。

  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一家人都是当佃户,一年到头都吃不上饭,这才走上起义的道路。

  他最狠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贪官,一种是奸商。

  贪官贪得无厌,不管不顾老百姓死活。

  奸商也可恶,商人做生意逐利,将百姓往死里压榨。

  遇到灾荒,他们饿不死人,存的粮食能将粮仓漫灌,而穷人却只能逃荒了。

  这两种人,压榨老百姓最狠了。

  导致百姓吃不上饭的罪魁祸首!!

  但没办法,这天下必须有官来治理,也必须有商人来调度。

  但从报纸上,看到李逍卖三十文一匹的便宜布匹后。

  朱元璋顿时就感兴趣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便不是奸商,而是良商。

  布匹是刚需,百姓买一匹布,能节省下一百多枚铜板。

  他们省出钱来买粮食存下来,或者在菜里添点荤腥,或者每年多添几身新衣裳。

  二虎拱手道:“陛下,臣已详细调查,情况属实。李氏布庄就是李逍开的,他绝对不是做做样子,布行每天人满为患,每天售出去的布匹,怕是有几千了。无论生意如何火爆,也不涨价,百姓们个个夸赞,说北平出现了一个良商,造福百姓的良商!”

  闻言,朱元璋先是一愣,旋即大喜。

  “好啊,良商好啊。”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满溢,“对啊,朕就喜欢这样的商人,少赚一些嘛,薄利多销让利于民,这样才是好事!”

  “咦”

  朱元璋突然觉得不对劲,问道:“这三十文一匹的布,真的能赚钱吗?”

  “臣这点也打听过了。”

  二虎接着道:“臣暗中差人走访十几家布行,每一家布行都说按照李氏布行那品质织布,成本至少需要三十五文一匹。是赚不到钱的。”

  朱元璋疑惑道:“这就奇怪了,难道李逍赔本赚吆喝?”

  “并非如此。这就是最为关键的一处。”

  二虎道:“别的布行需要成本三十五蚊,而李逍的成本却只需要十五文,也就是说,李逍每卖出一匹布,还能赚十五文。”

  什么!

  朱元璋惊讶的站起身来。

  惊讶道:“李逍是怎么做到的?将成本压得这么低??”

  二虎道:“臣打听到了,李逍研发了一种新型纺织机,这种纺织机的效率,是市面上普通纺织机效率的七八番!”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朱元璋恍然大悟并非赔钱赚吆喝,而是将成本压低了。

  “这李逍先是有制盐之法,现在又有新型纺织机问世,还有多番治理灾祸的法子治世之能臣现我大明!!”

  朱元璋眼睛精光绽放,虽未见过面,但对李逍的好感提升了数倍。同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往朱棣这边倾斜。

  现在考虑储君之位,李逍也成了一道筹码,放在了朱棣的那边。

  “最为关键的是,此子并非奸商!”

  朱元璋最为欣喜的就是这个,笑道:“若是普通的商人,研制出这种织布机,将成本压到十五文,一定不会降价这么多,只需要稍微降一点价格,就能大为畅销,赚的银两也更多!!他走的是薄利多销的法子,让利于民,让百姓获得实惠!!!”

  朱元璋那个激动啊!

  起身负手踱步,嘴角上扬,在这御书房走来走去。

  “对了。”

  朱元璋突然想到一点,问道:“他这么卖,其他商人的生意没法做,什么反应?”

  二虎道:“李逍极其有格局,以他的身份,其他商人本不敢反抗。但李逍亲口说,他不会动用权势对付他们,让他们尽管跟他公平竞争。随后,全北平的布行商人联合在一起,开始想办法,他们想了许多法子,李逍都能轻易破解。特别是最后一招,直接让那些布行全体破产。”

  朱元璋问道:“什么招数?”

  二虎道:“李逍推出了一款新布匹,售价五十文的布,这种布质地好上五成,十分畅销。随后这新布匹,限时优惠卖四十文,只限三天。这些商人研究过,这布匹的质量,成本起码需要四十文,等于成本价。于是乎,全北平的商人联合起来,将资金压在上面,偷偷派人全部收购。”

  朱元璋点头道:“这些商人是想着,四十文买的布匹,优惠到成本价的时候买下来,然后自己售卖,挤压李逍对吧。”

  “陛下猜的没错。”

  二虎道:“可这些商人没想到,这优质的布,其实成本也是十五文,是李逍改进了技术,再次提升了织布机的效率。

  待这些商人购买回来之后,李氏布行直接宣布,原本三十文一匹的老商品,退市。

  这款新布匹,代替老产品,永久售卖,价格三十文一匹,永不涨价!

  另外在报纸上刊登,说最近有部分假冒伪劣李氏布庄的货物流在市面上,让大家放亮眼睛,认准李氏布庄购买。”

  朱元璋哈哈一笑:“那这些商人的货,全砸手里了吧。”

  二虎道:“没错,全砸在手里了,降价都卖不出去。”

  朱元璋夸赞道:“好一招釜底抽薪,一城的商人都斗不过李逍,关键这李逍还是个良商,好!大好!”

  二虎道:“李逍并没有赶尽杀绝,那些布行手下也是有不少百姓讨生计,于是形成了合作加盟的形势,具体的合作方式,臣没有细查,不过现在整个北平的布行价格全部降下来了,那些布行原本的主要产业,变成了高端布匹,也就是赚富人的钱,不赚穷人的钱。”

  “好一个劫富济贫,这种劫富济贫的方式,朕还是第一次见,真是令人大快人心!”朱元璋心情极好。

  “对了二虎。”朱元璋接着问道:“李逍成立的那舍区成立的如何?”

  “舍区已经成立了十处。”

  二虎解释道:“不过现在应该还是衙门贴银两,李逍已经开始让舍区的人员接受管理下面的村庄的村民,效果还挺不错,不过就是不知道,庞大的支出从何而来。”

  “想必李逍应该有办法。”

  朱元璋也想不通,可见识到李逍这些手段后,觉得李逍不是一个鲁莽的人,应该有自己的解决方法。

  这下,朱元璋变得十分期待了起来。

  他想看看,这个孙女婿,如何解决最深处的治理问题。

  如果这的能解决,朝廷就能绕过地主、乡绅这一弊病,直接从上至下,一令通行!!

  “好啊,这女婿,既是良商不说,在东安县还被称为青天大老爷!明明有权势,却不动用,而是用商人的方式与商人竞争。”

  朱元璋对这个孙女婿越发的满意,甚至想要见一面。

  “二虎,继续关注李逍,一举一动,都向朕禀报!”

  “臣遵旨!”

  二虎退了下去。

  朱元璋激动的齐声,坐在了桌前。

  摊开了一纸张,一左一右,上面写了朱允炆和朱棣两个名字,下面写着各种利弊,如同天平。

  朱元璋拿起毛笔,沾墨,书写。

  在朱棣名字下面,添了一笔:燕王女婿李逍,治世之能臣。

  看着上面的字迹,朱元璋沉默许久,楠楠自语道:

  “老四啊老四,咱本来真是犹豫不决啊,可现在你多了一个这样的女婿,咱不得不多考虑你一些了。”

  京城,燕王府邸。

  这段时间,燕王几人都是心情大好。

  能很明显的看出来,圣上这几日不但心情好,对他们的态度也比之前更好了一些。

  圣上只需要透露一点点喜怒哀乐,下面的臣子都会磋磨很久,猜测圣意。

  很快,他们就发现,燕王朱棣似乎最近被圣上青睐。

  于是乎,像朱棣靠拢的人,也越来越多。

  燕王家的三个儿子也高兴啊。

  可人一高兴,就容易出事情。

  这不,世子朱高炽就是有些乐极生悲。

  这些日子,朱高炽心情极好。

  于是有些放纵了自己,便胡吃海喝,把身子吃出了毛病。

  “哎呦,爹,疼死我了生不如死啊.”

  此时,朱高炽躺在床上,疼的嗷嗷乱叫,也吃不下饭了,肚子硬的跟石头一样。

  前来看病的郎中,开了多种药方,喝下去也无济于事。

  朱棣也是急的团团转,为朱高炽捉急,喊来宫中御医也看不好。

  “大哥,我就说你平日里不要吃那么多,现在好了,遭罪了吧。”朱高煦帮朱高炽揉着肚子,一边说道。

  “哎呦,二弟,你就别说风凉话了,现在说迟了,我吃的时候你咋不拦着我。”朱高炽龇牙咧嘴的道。

  “你吃的时候我也拦不住啊。”朱高煦双手一摊。

  朱棣眉头紧锁,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十二,道:“现在只能让李逍来给你看看了,他是神医。”

  “爹,这怎么使得,李逍还要在北平做事情给圣上瞧。”

  朱高炽咬着牙道:“我忍忍就好了,不用。”

  “不行,难道父王要看你病死在床上吗?”

  朱棣想到大哥朱标的事情,真是说走就走啊。

  “高煦,你立刻写信,八百里加急送到北平。”朱棣吩咐道。

  “是,爹我这就去。”

  朱高煦急忙退出房间写信去了。

  而此时,朱高炽疼的缩成了一团,跟个肉球一样。

  朱棣正色道:“老大,这次治好后,以后少吃些,你爹我不想黑发人送白发人。”

  “哦,好。”

  朱高炽表面上答应,心里却在想,怕啥,李逍说我还有三十五年好活呢,绝不会是,哎呦就是有点疼.

  所谓八百里加急,那就是每个驿站都用快马,换马换人,死命跑,可以一日千里。

  几日后。

  信件就到了李府。

  朱凝云和李逍二人,正在吃饭。

  她本以为是家书,谁知道展开信件后,竟然是大哥病危的消息,凝云当场眼眶就红了。

  “逍郎,你一定救髙炽啊.”

  李逍立马看了看信件,安慰了一下凝云,道:“事不宜迟,我这就京城一趟。”

  “路上小心,我为你准备衣物.”

  “不用了,人命关天,等不了了!”

  说话间,李逍已经直接出了府邸,骑上了照夜玉狮子,一夹马腹,快速驶去。

  李逍的马术高超,加上体力强悍。

  路上不歇息,几日应该就能赶到京城。

  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朱高炽就是得了急性阑尾炎,扛过去,也就好了。

  抗不过去,那就嘎了。

  很显然,朱高炽命大扛过去了.

  不过此时的李逍,已经在半路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