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66章 袁隗的执念

《我,刘辩,三兴汉室》第66章 袁隗的执念

作者:黯淡星L 字数:1839 书籍:我,刘辩,三兴汉室

  “莫非陛下对我袁氏起了忌惮之心?”

  袁隗总结了这一年多以来的数次谋算。

  虽不算全无收获,但袁隗总觉得每每到关键时候,临门一脚总会卡住。

  为董卓先后筹谋的前将军变成了左中郎将,并州刺史变成了西河太守。

  成为太子老师的计划两次失败,还都便宜了郑玄,可偏偏郑玄在经学上的成就如今天下无人能比,即便是他也只能认了。

  好不容易下一代中最杰出的三人齐聚洛阳。

  但其中最关键的人,作为虎贲中郎将的袁绍竟要被调离了?

  缺乏了这么一支力量,还如何完成窦武陈蕃当初未尽的壮举?

  他袁氏四世三公,距离成为士人唯一的领袖、真正的万众所望,只差这一件无人能比的大功绩了。

  这是他袁隗的谋划,他吸取了窦武陈蕃失败的教训,唯有刀兵能除宦官!

  只要成功铲除宦官,他袁隗将超越三君、超越杨震。

  霍光又如何?

  他袁隗难道做不得!

  乃至于王莽……

  总之,袁隗是绝对不愿意放弃虎贲中郎将的。

  过去,袁绍在虎贲营中,靠着自家声望和挥金如土的豪爽性格,拉拢了许多郎官。

  一旦虎贲营被旁人接手,但凡其稍加整顿,那么袁氏能对虎贲营一千五百人产生的影响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分。

  所以,当袁隗从袁绍口中知道这个震惊的消息时,他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安抚袁绍,而是问道:“本初可曾向大将军举荐接任虎贲中郎将的人选?”

  袁绍道:“我初闻要被外放为汝南太守,心神激荡,未曾想到。”

  “这该如何是好!”袁隗左思右想,道:“本初,你须得立刻回大将军府,向大将军推荐你兄长接任虎贲中郎将!”

  袁绍心中隐隐有怒火,对他来说,汝南太守如何和他现在的官职相比?

  未曾想到他匆匆赶来,想第一时间找叔父商议,却没在袁隗这听到半点安慰的话。

  袁绍其实明白,袁隗的话很有道理。

  但他要的是态度!

  面对袁隗,他只好再度回转大将军府,向何进举荐袁基。

  看着袁绍离开,袁隗遣人叫来袁基、袁术。

  汝南究竟要如何平乱,倾尽全力还是保存实力……

  要不要趁此机会对汝南地方上下掌控地再深入些……

  一时之间他还不能决定。

  在袁绍回来之前,袁隗与袁基、袁术先行商议。

  很难说在袁术心中幸灾乐祸和同情哪种情绪更多些,内心深处,袁术只希望见到袁绍比他过得差就心满意足了,给不出啥好建议。

  还是袁基比较有担当,认为需要尽快让袁绍回京,必须保证袁绍对大将军的影响力。

  袁隗从之。

  ……

  史书记载:“(董)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隗报如议。”

  “袁隗解帝玺绶,以奉陈留王。扶弘农王下殿,北面称臣。”

  东汉在董卓之前没有太师。太傅只会在新皇登基时设置,等同于顾命大臣,可以通过尚书台替皇帝行使权力。

  从制度上看,袁隗本该是最支持少帝之人,结果却亲手废掉少帝。

  历史上,何进掌权之后,除了以袁隗任太傅外,袁绍改任司隶校尉,虎贲中郎将由袁术接任。

  灵帝死后四个月,何进被反杀身死,袁术联合吴匡攻入南宫,后又火烧南宫。

  与此同时,太傅袁隗联合袁绍佯称奉诏,以诛杀宦官党羽为由,杀了河南尹许相以及被宦官临时通过尚书台任命为司隶校尉的樊陵。

  ……

  袁绍尚在为下一任虎贲中郎将奔走,殊不知在皇宫中的刘辩已经争取到了皇帝的支持。

  刘辩再次在玉堂殿宣召朱儁,告知他灵帝的决定。

  还不忘夹带点私货:“袁绍素爱结交门客,不知收敛,朱公接任后,当拣点筛查。”

  朱儁出身寒门,本人又因军功被封为钱塘侯,自然不会害怕袁氏。

  因为刘辩未在他和卢植面前掩饰,他很清晰地察觉到了太子对袁氏的忌惮。

  闻言保证道:“殿下放心,虎贲卫戍宫城,岂可成他人私军!”

  刘辩便明白,朱儁了解了他的用意。

  之后将对袁绍和朱儁的新任命制成诏书不提。

  刘辩也总算了结了一桩心事。

  搞定了灵帝与何进,刘辩想不到袁绍能用什么法子推托。

  难道他敢在这种时候找借口辞官不干吗?且不说这种举措在政治上的失分,一旦有此日,刘辩就敢再推动以袁术为汝南太守。

  没办法,虎贲中郎将真的太重要了。

  不是羽林中郎将所能比的。

  虽然后者所领的羽林郎负责驻守皇帝所在东宫,出则近身随行。包括刘辩出宫,也暂时由羽林郎负责近身守卫。

  但是羽林郎人数过少,按制只有一百二十八人。

  而同属于羽林营的羽林左骑和羽林右骑,按制分别有八百人和九百人,看起来胜过负责守卫宫墙的虎贲营一千五百人。

  可实际上这两部并不归羽林中郎将调配,而是分别从属于羽林左监和羽林右监。羽林营本身被拆分成了三方。

  此外,负责值守宫门、宫城的卫尉下属的卫士们兵力分散,这些守卫军队中兵力最多的无疑就是虎贲营了。

  随着幽并二州归于和平,原本就在组建中的新军又被加快了步伐。

  蹇硕向灵帝提出建议,认为可以征天下豪杰成为军中偏裨,灵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并将命令传向各地。

  但说是天下豪杰,没有地方长吏的推荐,出身低者连门路都找不到。

  最先响应号召的是并州刺史丁原。

  他生怕刺史被董卓给抢走了,急于表现自己。

  率先派出从事张扬与张辽前往雒阳,同时还奉命带了数百并州兵,作为新军的兵员。

  唯独留下了他最为看重的吕布。

  如凉州、西河郡、幽州等地,因为各自需要面对的威胁,皆没有向雒阳派遣兵将。

  坐镇京兆的皇甫嵩则派京兆虎牙都尉鲍鸿率从事赵瑾及数百关中精兵入雒阳。

  刚回归河东的盖勋也第一时间派出了黄忠以及在对白波贼作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徐晃,同回京述职的刘备三人一同率河东骑士出发雒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