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实业巨头 549 通信行业的准备

《重生之实业巨头》549 通信行业的准备

作者:水下野鱼 字数:3019 书籍:重生之实业巨头

  “按照港府的规定,香港电话公司,只能承接市内的电话业务,海外的通信,全部由大东电报局负责,那如果我们使用的不是有线电话,而是无线的大哥大呢?是不是就能绕过港府的管控?”陈志文又问道。

  香港民生最基本的产业电话通信,有两家。

  一家就是被置地收购的香港电话公司,另外一家就是大东电报局,在原先历史上的80年代末,香港电话公司与大东电报局合并,变成了香港电讯公司,最终又到了李嘉成小儿子李泽凯的手中,因此,后世的人,并不太清楚,香港电话通讯产业的情况。

  与电力、公共交通行业一样,两家通信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而是香港电话公司负责内到内,也就是香港本地之间的电话,大东电报局则是负责内外联系的电话。

  双方在法律限制内,无法涉及对方的领域,可之前的法律,针对的是有线电话,现在可不一样了,虽说目前还不是手机,可无线通讯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新行业,那就有了绕过限制的可能性。

  之前陈志文让香港电话公司按照了无线信号设备,覆盖了港岛部份地区,除了要先试水,还有就是要试探一下大东电报局的态度。

  而对方也没有反馈,可能也是因为,目前的大哥大价格太贵,一台能抵得上几辆普通的车,不是超级有钱的谁舍得啊?实在不行招个秘书,专门看着电话也行啊。

  就为了在外的那一点时间就专门花几万港元,且还经常没有信号,对很多有钱人来说都不划算,因此,这个投资对于香港电话公司来说完全是亏本的,那大东电报局可能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理论上,这的确是新产品,港府没有限制,可这个东西,能够使用的人,太少了,就算我们铺设信号塔,恐怕也会有巨亏。”董有为分析说道。

  “现在是亏,可如果信号塔不覆盖好了,那谁还会来买呢?”陈志文淡笑说道:“这玩意其实也属于基建,路建好了,才会有车啊。”

  一旁的雷盛利也笑着说道:“董生,我们内部是非常看好这种无线通信模式的,只是目前的成本高了点,未来必然会与家里电话一样,一个人家里只需要一部电话,但这种手提式的大哥大,说不定每个人都要,市场潜力要大的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价格贵还有就是体积太大了,但这些都是有可能解决的,就好比几十年前的计算机,比一个房子都大,价值百万美元以上,可现在电脑就是越来越小,还开始平民化,价格也逐步在降低了。”

  “对,所以我们要趁着港府对这一块还没有关注,先一步控制香港市场。”陈志文淡笑说道。

  不要说香港,就是欧美,很多国家也没有重视这一块,都将大哥大以及无线通信当做富人的玩具,根本不会想到会在十几年后就普及到几乎人手一台的程度。

  这其实也正常,计算机的个人化运动,也才出现几年,可即使乔布斯叫了几年,能够用得起计算机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但电子产业的发展,从85年之后,会有着质的提升速度,摩尔定律就如同滚雪球一般,在初期哪怕翻倍的扩大,也没有人太在意,但等它成了规模后,还在继续着指数倍成长的速度,就带来了科技行业的大革命,包括后续的互联网,也就就此诞生了。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在85年之前,老态龙钟的大哥大,富豪群体也不屑于放在自己身边,都是交给了助理,在他们心中,大哥大的作用,不过就是补充一下,当自己不在固定住所时候,一段时间的空白罢了,再说,即使没有大哥大,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

  因此,即使是西方国家,也就只有少数城市的核心地段,才铺设了无线信号,而因为使用的人少,通话费用也是非常高昂。

  也许有一些人,眼光好,能看出一旦大哥大的成本降低,用户变多,通信成本也会降低,就此会形成良性循环,但没人能够想到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港府的人自然也是如此,他们没这个眼光,更不要说,目前香港的情况,他们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事,唯一需要在乎的反而是大东电报局,他们的背后是英国电信财团,可能也会尝试在香港布局无线通信。

  董有为说道:“可按照港府的历来风格,即使我们先一步垄断了市场,后面也还是有可能被限制牌照的。”

  “是有这个可能。”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不过以后的港府与以前可不一样了,也许就会有转机,这个事情没办法预测,等以后发生了再说吧!”

  想完完全全垄断,的确不太可能,这玩意利益太高,总有其他人会想进场,原先历史上李嘉成控制香港电讯市场之后,港府又放出几张牌照,顿时引得其他巨头公司参与进来,特别是九龙仓集团,这也导致了香港几大家族中,李家与吴家(包玉冈女婿之一)之间发生了巨大矛盾。

  虽说自己影响力肯定比李家大多了,但也不至于让别人有钱不赚,再说,趁着先机先赚钱是一回事,陈志文很乐意这么操作,但也不至于说自己的领域别人进场了就是得罪自己,商场之上真这么玩就太霸道了,且任何政府,都不会容许这种事。可如果自己靠着规模、靠着更优质的服务与价格获得市场,那任何政府也无话可说。

  “好,那我这安排人就与国际上的那些通信巨头联系,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董有为答应说道。

  “嗯,通信业务这一块,你们的人也不是很懂,不要被香港电话公司的鬼佬给坑了,美的这边也会派一些人过去帮忙。”陈志文又说道。

  “好的。”董有为答应下来,随后又问道:“雷生,听说美的在内地那边,也有生产电话交换机的业务,莫非美的也是准备进军无线通讯这一块?”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香港这边在这个领域属于技术荒漠,这一次,我们的人,参与香港电话公司在香港的无线通讯基站建设,也就是想趁着机会多学习一点。”雷盛利笑着说道。

  “这个行业难度比较高,我们也需要慢慢的来攻克,这次就相当于走一个开始吧。”陈志文说道:“借着这个机会,也让美的的同事多学学。”

  科技公司,虽然可以靠着一些创意来短时间占领市场,获得巨大收益,可公司的本质,还是技术,技术能力够强,那也就不怕被人取代,之前自己的美的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不太好,就让陈志文明白了,没有技术,就只能靠着游戏或者服务型软件之中创意来发展,虽说这个市场也不会小,可上限就太低了。

  操作系统这种东西,在目前的环境下,美的做出来不难,可没有背景,是做不到推广全球的,因为这种东西的根基其实也是很多基础技术,没有这些基础技术的支持,那做的再好也没用,比如说,人家的芯片不识别你的软件,那就彻底没辙了。

  通信技术也一样,不过好在这玩意跟操作系统不一样,他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成千上万的技术组合,从开始的1G到后面的4G、5G,其实都是很多公司数万专利技术的结合体。

  最重要的是,任何通信技术公司,想将手机做的好,都需要与其他公司交叉授权不同专利,后世强如华、为高通也是一样。而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储备,那就别玩这一行了,都买专利绝对血亏,甚至还买不到,如同HTC一样,只会是手机行业里的镜花水月。

  陈志文的追求也很简单,不需要成为通信行业的顶级巨头,有点市场就行了,这个行业太难,适可而止即可,之所以要坚持做,还是因为未来,自己肯定是要做手机的,而手机想做好,在通信方面的技术储备,就不能差。

  在手机行业刚刚爆发的初期,可不像几十年后小米那样,只要有钱就能让富士康代工出手机的。

  90年代的手机巨头:摩托诺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索尼,甚至连后起之秀黑莓,都算是在技术层面有着很强基础,才能成功。

  美的也必须往这个方面发展,没有技术,手机绝对难做好,美的的强项是在创意,也许在外形、游戏、界面方面,陈志文可以提供意见,但这些做的再好,假如信号差,那还会有消费者喜欢?

  特别是90年代,当时全球各地包括欧美的信号覆盖强度都远比不了几十年后,信号好不好,是一款手机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之一,而想在初期将手机信号做好,可不容易。

  在计算机硬件领域不算很成功,就让陈志文认识到,科技企业,核心还是技术储备与专利,各种创意的确有用,至少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可这条路不可能一直走下去的,特殊的创意总是数量有限的,且历史已经改变太多了,电子行业的未来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白了,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美的。”董有为说道。

  虽然置地价值很高,如果真的如老板所说,香港地产恢复牛市,那价值绝对会再涨几倍,可比起美的,就差远了,人家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嫡系亲儿子,整个集团的核心。

  “好,这件事,你们两以后再协商一下,后面怎么配合,这件事很重要,不过时间方面倒是不急。”陈志文说道。

  “那就麻烦董生了。”雷盛利笑说道。

  “雷生客气了,都是兄弟公司,合作也是应该的。”董有为也说道。

  “嗯,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记得之前我们讨论过文化东方酒店的事情。”陈志文又说道:“内地那边,虽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但那些对外开放的城市,基本上是可以独资了,你可以与他们去交谈,在这些城市,各建一个酒店吧。”

  PS:求月票,晚上还有一章(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