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218 长安东市

  第221章 长安东市

  桓熙焚香沐浴,带领梁国群臣,在大将军府拜受恩旨。

  此前梁国群臣为桓熙请封西域都护,未能如愿,不过,桓熙倒也并不在意这件事情。

  无论朝廷是否愿意为他加封西域都护,都改变不了桓熙在灭亡前凉后,将西域控制在了自己手中的事实。

  梁国众人先后领旨,如今还没有舞蹈谢恩的礼仪。

  这一礼仪,要从北魏开始,直至隋唐才才正式形成制度,大臣无论是面圣,或者受赏,都需要翩翩起舞,以示感激与喜悦。

  桓熙对温式之提议道:

  “温公远道而来,舟车劳顿,不如在城中歇息数日,领略长安繁华。”

  温式之抚须笑道:

  “伯道好意,老夫却之不恭。”

  桓熙在未央殿为温式之设宴接风,有王猛、权翼等重臣作陪。

  龟兹乐曲、康居舞蹈,看得温式之如痴如醉。

  当夜,温式之宿在金陵馆。

  桓熙效仿北魏制度,在长安设置四馆,安置四方来使,东为扶桑馆、西为崦嵫馆、南为金陵馆、北为燕然馆。

  翌日,沈赤黔早早来到金陵馆,谒见温式之,说明来意:

  “赤黔奉梁公之命,为温常侍向导。”

  温式之闻言颔首道:

  “如此,就有劳沈郎将作陪。”

  至于桓熙,他另有公务要忙,况且,出于安全问题的考量,桓熙已经很多年不曾现身在长安市井之中。

  桓熙经营长安已经是第八个年头,这里早就不再是过去被后赵与高力之乱破坏后的萧条景象。

  城中常住人口不下二十万,其中鱼龙混杂,就连桓熙自己也不知道,这里究竟汇聚了多少敌国密探。

  当然,温式之、沈赤黔等人就没有这样的担心,毕竟,没有人会冒着暴露自家情报网的风险,去刺杀他们二人。

  要想在户籍制度越发完善的梁国,重新组织一张情报网,可不是过去那般容易的事情。

  沈、温二人走出金陵馆,只带了三五随从,去往他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东市。

  车厢内,沈赤黔略带得意的介绍道:

  “长安有七十九坊与东、西二市,其中以东市最为繁华,此地店铺毗连,商贾云集,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各方奇珍,皆所积聚。”

  虽然梁国的商业、手工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并没有达到桓熙为之打破坊市制度的程度,为了方便管理,以及征收商税,长安城内的商业贸易还是集中在了东、西二市。

  官府将相同种类的商品统一安置在一处区域,称之为行,如酒行、书行、胭脂行等等。

  东市足有二百二十行,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至于邸,是指存放商品的货栈,既为商人存放货物,也替他们代办大宗货物的批发交易。

  东市,书行。

  书行内,有书店数十家,鳞次栉比,郭振羽的振羽书坊就是其中之一。

  郭振羽是郭振翅的弟弟,当年郭振翅与张安石冒险诈降张重华,为桓熙立下功劳,就此得到了重用,屡获赏赐,家境逐渐富裕起来。

  虽然官府也曾为郭家分配田亩,都是肥沃的良田,但郭振羽不喜务农,郭振翅无奈,只得出资为他置办一份营生,于是就有了这振羽书坊。

  振羽书坊生意冷清,郭振羽也在柜台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

  正当郭振羽昏昏欲睡之时,一名年近五旬的老者与年轻人步入了书坊。

  老者径直问道:

  “店家,你这书坊可有什么珍稿秘藏?”

  他说的虽然是洛阳雅言,但夹带着浓厚的扬州口音,来人正是久居江东的温式之。

  郭振羽见他衣着华贵,又操着外地口音,以为是前来批发书籍的江南书商,瞬间来了精神,连忙走出柜台迎客,他解释道:

  “老公说笑了,自城外的印刷厂开办以来,梁公悬赏,遍求孤本,普惠大众,关陇如今哪还有什么珍稿秘藏。

  “梁公说,这叫‘旧时文士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老公即老翁,并非夫妻之间的称谓。

  桓熙向民间征求孤本,具体赏赐,自然是按书籍价值而定,有人因此封官,有人因此致富。

  郭振羽说着,指向身后的一处书架,说道:

  “这些书籍都是我专程从印刷厂订购而来,放在过去,其实也当得起珍稿秘藏的名头,老公不妨看一看,总能找到江东没有的善本。”

  温式之闻言,微微颔首,他来到书架前仔细翻找,还真让温式之找到不少自己从未读过的书籍。

  这些书籍自然是由沈赤黔买单,作为桓熙赠送给温式之的礼物。

  只不过,郭振羽对此却是倍感失望,他还以为对方是外地书商,前来批发进货。

  当然,开门做生意,总归是要笑脸迎人。

  怎么说,也算做成了今天的第一笔生意。

  在温式之、沈赤黔走后不久,又一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进入到书坊,他朝郭振羽笑道:

  “振羽,何故无精打采。”

  郭振羽见到来人,双目一亮,高兴道:

  “元明不是往河套贩货去了么,何时回的长安!”

  来人名叫陈元明,正是郭振羽的好友,二人同样经商,只是与郭振羽不同,他是一名行商。

  商有坐贾行商之分,所谓坐贾是指在固定地点交易,等待顾客上门,一如郭振羽开的这间振羽书坊。

  而行商没有固定的交易地点,外出流动经营。

  陈元明答道:

  “这一走就是一年半载,也该回来了,这不,我连家门都没入,就急着来寻你喝酒。”

  郭振羽大喜,反正家中有大哥作为顶梁柱,他经营振羽书坊,只要饿不死自己就成,也谈不上多用心,如今见好友归来,索性生意也不做了。

  还只是正午,郭振羽就把店铺给关了,与陈元明携手去往酒行,打算一醉方休。

  刚进到常来的酒肆,郭振羽就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此前在他书坊买书的温式之、沈赤黔。

  郭振羽知道,对方肯定是注意到了他进门,却视而不见,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自然也不会凑上前去与他们打招呼。

  下一章在下午六点,三千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