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主 第七十六章 宝物迷人眼

《洪主》第七十六章 宝物迷人眼

作者:烽仙 字数:2799 书籍:洪主

  此时的姜轩,做梦都想离开这里。

  这才不过半个月,之前在刘铮身边被养得白白嫩嫩的小正太,跟着民兵队伍干了点活,此时已经一脸黝黑,皮肤龟裂。

  “小轩子,愣什么,快点走,干活去咯!”

  这时,民兵队长喊道。

  “凭什么?”

  “我姜轩是帅才,为什么要在这里刨土种地!”

  姜轩想不通,正要反驳,那队长的马鞭就精准地甩了过来,啪一声打在姜轩脸上,黑着脸喝道:“春节一过,就是春耕,我们队负责的可是公子的什么‘试验田’,这要开垦不出来,有你好受!”

  姜轩脸上剧痛,嘴硬道:“公子又如何,他还不是……”

  啪!

  又是一马鞭,姜轩一看旁边那群三大五粗的汉子,欲哭无泪,这就是他选择的生活吗?早知如此,跟着月茹姐在商会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头一次,姜轩感觉到了后悔。

  “好,干!”

  但是这家伙,同样也是一个倔脾气。

  让他去求那刘公子,调离这里,肯定问题不大。但是那样得多丢人?既来之则安之,他姜轩一定要在这民兵队伍中干出一点名堂来。咬着牙,姜轩跟在这一群大汉,和其他两人一起抬着这银州犁。

  这便是银州犁吗?

  虽说对刘铮十分不满,但姜轩心里对刘铮,其实还是有着崇拜和恐惧的。

  毕竟刘铮的事迹,可是已经传遍凉州。

  什么吟诗作对,凤鸣楼,酿造佳酿,发明银州犁,成立商会。虽说古代信息传达会有误差,但他身在阳州,距离银州最近的地方,听到的大多都是一手消息。

  人说这银州犁,比以前的直辕犁,提升了将近五倍效率!

  为什么?

  他堂堂一个县候公子,更是曾经臭名昭著的凉州第一纨绔,为什么会把心思放在这帮泥腿子的事情上?读书人,难道不应该是有傲气的吗?

  姜轩想不通。

  直到他在这里吃了几天馕饼才真正明白过来……银州人,太饿了!

  他们虽然吃不饱,但是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却是和牛一样卖力,那个时候,姜轩能从他们眼中,看到一种狼一样的光芒,他们对吃饱的渴望,已经排在了第一位!

  “泥腿子!哼!”

  姜轩心想着,虽然自己出身农家,但阳州却比这银州要富庶很多,自己从小也没有遭过这样的罪。

  “公子!”

  就在这时,突然队长大呼一声,这队民兵立马骚动起来,神情亢奋。

  姜轩也闻声看去,果不其然,刘铮已经带着一般农民走过来。姜轩脸一黑,不愿再去看。

  而这些民兵,却早对刘铮有着疯狂的崇敬。

  “公子安好!”

  “公子吃了吗?”

  “听说前几日公子身体有恙,我这边有热水!”

  没有刘铮,他们现在怕是连田地都没有,更何况,现在很多商家,来到银州开工坊,开工厂,自然也会选择银州这边廉价的劳动力,就近招人。本来农民们还没什么想法,但在刘铮的提醒下,鼓励他们在农闲时,作为帮工,赚取一些银两养家糊口。这个建议,立马引爆了银州人的热情。

  所以,这对他们来说,不是救世主是什么?

  刘铮一看这么多人,呵呵笑道:“刘铮无恙,让诸位费心了!”

  众人纷纷嘱咐刘铮注意身体。谁都知道,这个县候公子,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一搞“科研”,就是老好几天不睡觉,人们听得心都要碎了。如此仁义的公子,谁人不喜欢他长命百岁?

  “哈哈,公子是来看‘试验田’的吧?第一块已经开垦出来了!”

  那队长笑着道。

  “是吗?”

  刘铮兴冲冲跟着他们,来到那属于自己的“试验田”,看得眼睛一亮。平平整整,井陌纵横,并且根据刘铮的别人看不懂的要求,在这块天地上,搭起了一个大棚!这让很多人颇为看不懂,这大棚一搭,作物还能餐风饮露吗?

  “好!”

  刘铮赞赏大笑。

  一群人好奇问:“公子,这‘试验田’又是何物?”

  刘铮笑而不语,旁边的梁二福站出来,道:“是公子准备用来种植新型作物的!”

  “新型作物?”

  “这是什么东西?”

  一群人都很疑惑。

  梁二福哈哈大笑:“此物若是培植成功,吾银州粮食产量,必然大增数倍!一年保守可收成两次!”

  众人哗然,皆都震惊。

  这些农民们,从来都是春天播种,秋天收成。何时听过这一年两季的作物?众人纷纷不信。那姜轩在人群中,也是嗤笑道:“一年两季,这公子,怕是痴人说梦吧!”

  刘铮才不管他们,红薯这种东西,最快的,自然就是红薯秧苗的培育。对此,他也不打算藏拙,反正在场都是自己信得过的农民,就让梁二福,将他们都召集过来。

  而红薯秧苗的培育,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红薯培育。这也是刘铮这次打算采用的方式。选择没有霉烂病变的红薯,在三十五度的环境下育苗。

  这便是刘铮必须要“试验田”的原因,因为在银州,只有这么一种办法,可以使田地在大冬天,达到这个温度!而且刘铮选用的,不仅仅是大棚育苗,还有火炕育苗相结合。因为,不管哪种育苗,这个年代都是找不到薄膜的,所以刘铮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刘铮先是让人在这试验田中,挖出来一个苗床,然后在下面建造出来一个火炕——这个在银州并不难,其实就是可以烧火的炉子,具体过程无须赘述。

  建好苗床后,就要使用无菌的基土……这有点为难刘铮了,杀菌剂他肯定搞不到,只能选择暴晒杀菌,好在梁二福离开的时候,刘铮自己晒了一些土,这个时候终于用得上了。然后就是施肥了……粪便,最天然的肥料,然后和这基土搅拌匀称。

  这个时候,火炕需要开始烧,让苗床保持三十五度的温度!

  然后,就是最后一道工序了。

  刘铮从这次梁二福带回来的红薯中,选择比较优质的,没有病斑,没有破伤,没有虫害的,然后平排,头朝上,尾朝下,摆在那苗床上。然后刘铮又用细土填满红薯之间的缝隙,在红薯上层也撒上一些细土,然后用水撒透苗床……

  刘铮一边做这些,一边讲解。

  当这一切准备好,已经是三个时辰过去了!

  “公子,喝点水……”

  梁二福拿来水。

  刘铮呵呵一笑:“不用,你们喝,一会儿我自己在这里烧。二福,回去给我搬张床来!”

  众人都是大惊。

  “公子,这是为何?”

  “万万不可啊!”

  “此地,此地怎是可以下榻之处?”

  刘铮斩钉截铁道:“第一次培育,工艺复杂,你们搞不来。我必须全程盯着,废话少说,赶紧去给我拿!”

  所有人都是眼眶一红。

  有此公子,银州何愁不富?

  那姜轩,本来一脸嗤笑,此时也瞠目结舌地看着刘铮。

  不就是一个作物吗?

  至于这么拼命吗?

  “公子,二福陪你!”

  梁二福红着眼道。

  于是,刘铮就在这个大棚里住了下来。又让他头疼的事情来了,那就是他没有温度计!在红薯到了苗床上的一到两天的时候,便要覆盖薄膜开始烧火加温。虽说没有薄膜,但刘铮还是用油布代替,虽说没有了阳光,但可以很大限度保持温度。当苗床达到三十五度的时候排种,浇水后温度会大幅下降,刘铮需要烧火,使温度继续回升到三十五!

  不过还好的是。

  三十五度,正好是人体的舒适度范围!

  超过三十五度,人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刘铮这几天,就是以身试温!

  当然,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还是很难的。

  一眨眼。

  已经过去了五天。

  “公子!让我们来吧!”

  “公子,这样您是吃不消的呀!”

  越来越多的农民,围绕在这个大棚外。

  刘铮顶着熊猫眼,笑道:“我有什么吃不消,里面可热乎了!快走,快去干活!”

  就在这时,大棚里的梁二福惊呼出来:“公子,公子快看!”

  “出芽了,出芽了!”

  刘铮浑身一震,反身回去,果然,那排列的红薯上,已经长出了一颗颗的小芽……

  梁二福的眼睛都瞪大了。

  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原来没有种子,还能发芽?

  神乎其技,天人下凡!

  “好好!”

  “加温!”

  在萌芽状态,可以让温度加到三十八,连续四天保持这个温度,即可达到高温催芽的目的,又可抑制细菌的发展。

  这四天,简直就是高温作业。

  然后,又是降到三十一度,此时,那些幼芽已经开始拱土,这时再浇一次大水,防止芽尖干枯而影响秧苗成长。这时,就可以将温度降到二十八度……

  火炕育苗,比温床育苗出芽早,出芽概率高三成!但这需要有专人管理,但刘铮没办法,他等不及了!他要今早将这红薯推广起来。银州人,不想再挨饿了!

  除夕这天。

  红薯秧苗,终于培植成功!

  刘铮看着那大棚里绿油油的一片秧苗,展颜而笑。

  “公子大才!真乃神人啊!”

  “大善!”

  “公子功绩,必将载入史册!”

  整个银州,欢呼雀跃。

  不用种子,都能培育出秧苗,这不就是神迹吗?

  银州自有神人降,可窥天下矣!

  古代就是这样,各种神乎其神的传言开始流传开来。

  姜轩,此时呆呆看着被民众奉若神明的刘铮,整个人都呆住了。

  名留青史,功在千秋。

  这是他从小的志愿。

  而如今……

  他在耕地,刘公子,已然声名远扬。

  他突然想起刘铮呵斥他的那些话来。

  生而为人,何分贵贱?

  自诩读几本书,便是人上人?

  在他看来,连那臭虫都不如!

  除夕之夜,银州县候府,再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县候大人刘大豪,和刘公子,再次与民同乐。

  姜轩抿着唇,看着这一切,心觉万分寂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