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黄金时代1990 第二百一十六章 台湾姑娘,贾静文(4000字)

《黄金时代1990》第二百一十六章 台湾姑娘,贾静文(4000字)

作者:黑色的单车 字数:88 书籍:黄金时代1990

  弘书注意到阿玛一言难尽的表情,心叫不好,凑上去一看。

  这宣传口号怎么夹里边了!

  几乎是用抢的将那页纸夺过来背到身后,弘书嘿嘿笑道:“这张不是,这张写着玩的。”

  胤禛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开始看正文,第一篇文章便是雍正五年状元彭启丰的殿试策论,从字迹来看明显是弘书自己抄录的,墨笔抄录,朱笔批示,不过行文间的批示并不多,直到文末结束,才有大段评语。

  弘书一边悄悄收起宣传口号,一边观察胤禛的表情,只见胤禛一会儿蹙眉,一会儿舒展,仿佛他写了多大的转折一样。

  看完一篇,胤禛抬眼看儿子,眼神有些复杂。

  弘书扬起乖巧的笑容:“后面还多呢,要不皇阿玛您坐着看吧。”

  胤禛被儿子让着坐下,继续看,这一看就看到了天擦黑才堪堪将所有内容看完。

  屋内早已点起堂皇的灯火,弘书见他终于从全神贯注中走出来,松了口气,忍不住抱怨道:“您这也太入神了些,儿臣中间唤了您几回您都像没听见似的,我算是知道苏公公为什么每次提醒您用膳都没用了。今儿这晚膳时辰又过了,叫皇额娘知道是在我这耽搁的,该说我了。”

  胤禛没理他的唠叨,将手中稿纸放下,仰着头靠在椅背上,苏培盛很有眼色的上前,给胤禛按捏颈部和头部。

  弘书闭了嘴,安静看着他这样歇了小一刻钟才示意苏培盛停下。

  一国领导人这个位置真的熬人,阿玛算实岁才四十九而已,但瞧着倒像快六十,胡子已经开始发灰发白。

  眼看胤禛挺直身子坐正,一副准备谈话的架势,弘书有些不忍地道:“我这书不急这一时半会的,您还是先用膳,然后回宫早些休息吧。”

  听出他语气里的关心,胤禛眼中闪过安慰:“还不到时间,朕便是回去也睡不着。”见儿子一脸不赞同地要张嘴,他摆摆手道,“好了,苏培盛,去传膳,朕就在毓庆宫用。”

  苏培盛出去传话,胤禛道:“趁等膳的时间,说说你这本书吧。”

  弘书只能妥协,走到胤禛身后,一边替他揉捏肩膀一边道:“您说,儿臣听着。”

  胤禛沉吟了片刻后,第一句话说的却不是内容:“你这书,实用,但目的性、功利性太强,其中有些内容,僵硬、死板、片面,若推出去,会遭人诟病。”

  弘书道:“会有一些人诟病,但更多的人会疯抢。至于目的性和功利性,皇阿玛,这本书的功利性不是来自它本身,而是来自科举考试。”

  “这天下的读书人若是没有一颗功利之心,为什么要参加科举呢?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本来就是一场有目的的交易。”

  而僵硬、死板、片面?弘书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这世上难道还有比八股文更僵硬、死板、片面的东西吗?”

  胤禛轻叹一口气,果然,他就知道,儿子从来就瞧不上制艺:“所以你在后面的观风题里添加那些东西?”

  弘书捏肩的力度大了一些:“我就知道您能看出来,怎么样?儿子的题是不是出的很巧妙?加的那些东西合不合您的心意?”

  “哼。”胤禛轻哼,“擅自揣摩圣意还敢当面说,是怕朕没名头罚你?”

  弘书捏肩的频率加快:“什么揣摩圣意,儿臣这分明是和皇阿玛您心有灵犀一点通。”

  胤禛想回身敲他:“你这乱用典故的毛病趁早给朕改了!”心有灵犀一点通那是形容爱慕之人的。

  弘书改捏为捶:“哎呀,皇阿玛您别这么较真嘛,典故典故,不就是拿来化用的,扩大适用范围才是对典故好,能让它流传的更久。”

  “就你歪理多!”胤禛骂了一句,忍不住道,“你轻点,想把朕骨头敲断不成。”

  弘书讪讪地放轻力道:“儿臣这不是怕您嫌力道不够嘛……”

  胤禛已经不想骂他了,直接开始给他指正一些错误:“马宏琦那篇文章,你有一处理解的有偏差……”

  将他觉得不好的地方大致讲了一遍,晚膳就送来了。

  胤禛还是讲究食不语的,父子俩用完膳,胤禛才道:“朕看你这内容已经颇为完善,接下来打算怎么做,还是在你那惠民书局卖?”

  弘书道:“儿臣有一事比较犹豫,还没想好。”

  “什么事?”

  弘书就将他想请张廷玉、朱轼、田从典等人一起点评的利弊说了说。

  胤禛道:“张廷玉、朱轼他们不行,他们如今在朝为官,不适合做这种事。”

  “那田从典?他上个月致仕了。”弘书道。

  胤禛叹气:“田从典也不行,月初他启程回乡祭祖,今儿一早他儿子送来遗疏,说是几日前在路上病故了。”

  “这……”弘书只能在心里道一声抱歉。

  胤禛道:“不必请别人,你现在的内容就够了,人多了反倒显得杂乱,学子们还要揣摩不同人的喜好,意志不够统一。”

  儿子是继承人,现在看他书的这些学子未来如果能考中,大概率都是给他用,既然是他用,那就不需要去揣摩别人的意思,只需要揣摩儿子一个人的喜好就够了。

  弘书想想也是,大不了到时候多搞点营销宣传,凭《五三》的江湖地位,哪怕缺了半拉老头子们的坐镇,照样也能风靡大清:“好。”

  说完事,胤禛也就不留了,起身准备走,弘书送他出去。

  “这是你的第一本书,不要只印最便宜的那一档,不同档次的都印些。”胤禛道,“先按御书处的规制,把最高一档印出来些,送到养心殿。”

  弘书假装‘不好意思’地笑道:“皇阿玛您还要收藏啊?那多不好意思的,我这书只能算是编纂,不算自作,和您书房里的那些大作放在一起恐怕有点丢份。”

  胤禛斜他一眼:“收藏?你想多了,朕是要拿去垫桌脚。”

  傲娇,弘书腹诽,站在宫门口笑容满面的摆手:“皇阿玛您慢走~路上小心~”

  “尽会作些不伦不类的怪。”胤禛没好气地骂了他最后一句,健步如飞地回到养心殿。

  回来了也没准备歇下,而是继续批阅奏折,今儿在毓庆宫耽搁了快两个时辰,得补回来。

  结果翻开第一封奏折,胤禛就忍不住拍了下自己:“怎么把这事儿忘了。”他今日想起儿子来,是因为想让他陪着一起去见葡萄牙使臣的,结果去了毓庆宫,惊吓连着惊喜,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算了,这时候他该准备睡了,明日再说吧。”胤禛自言自语地决定后,在礼部的折子上批了一个准,写下:六阿哥一同。

  弘书花了几日时间,将胤禛所说的地方修改之后,又拿去给他看了一遍,确定没问题之后,才叫来弘暾,将稿子给他。

  “这就是咱们书局下一本推广的书,你安排印刷师傅们开始印吧,除了最低档,其他每个档次都印一批。”弘书道,“先按御书处的规制,印五十本最高档的出来。”

  弘暾小心翼翼的接过,本以为是什么孤本珍稿,结果一看,“弘书著”几个字很显眼,不由惊讶:“你写的?”

  一个月就写了一本书?

  弘书道:“我编纂的,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顿了顿又补充道,“皇阿玛已经看过,还提了意见。”

  弘暾一下子感觉手上的书稿重了不少,珍而重之的将其收起来,道:“放心,我会亲自盯着这件事,绝对不会让书稿有失!”

  弘书失笑:“皇阿玛没在上面留笔迹,不用这么紧张。”

  弘暾松了口气:“那就好。”

  两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书籍推广的宣传营销策略,弘书递出了那张魔鬼宣传词:“咳,这个就别说是我写的了。”

  弘暾接过一看,差点没忍住笑,委婉道:“这要是叫蔡夫子看见,怕是要去皇上面前控诉了。”他没在上书房上过一天学,却也听说过蔡世远的名声。

  “所以才叫你别在外说啊。”弘书生无可恋地道,蔡夫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太较真了。

  “行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出宫了。”弘暾起身道,“印刷那里要早些安排。”

  “好,你也别太亲力亲为,安排好人和时间就行。”弘书送他出去,“马上大婚了,还是要在女方那边多露露脸。”

  可怜的堂哥,等了好几年终于等到媳妇儿了。

  弘暾脸颊泛起红晕:“你一个小屁孩,还教起我…唔…”他脚步一顿,满脸痛色地蹲下身子,抱住腿。

  弘书吓了一跳,连忙蹲下去:“怎么了?”

  “疼……”弘暾才憋出一个字,脸就涨得通红,随后软倒在地,抱着腿痛的脸色扭曲。前后不过短短十来秒时间,还是四月的天气,额头上竟是沁出汗来。

  弘书瞧这架势不对:“太医!叫太医!叫吴谦来!”又指挥下人,“快,快,把人抬到屋里去!”

  一通忙乱,两个太医也着急忙慌地赶来。

  “快给怡亲王世子看看!”弘书看了两个太医一眼,皱眉道,“吴谦呢?怎么没来!”

  一个太医诊脉,另一个太医诚惶诚恐地道:“回六阿哥,您来传召之前,永寿宫来人,说是皇后娘娘感染了风寒,召了吴院使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