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狠宋 第712节 鞑军死守兴元府

《狠宋》第712节 鞑军死守兴元府

作者:比萨饼 字数:1782 书籍:狠宋

  第二天,孟之祥去南城观战,初时看到宋军进展神速,一些士兵登上城头,正在欢喜时,旋即见到鞑军的双锤将出现,他人长得魁梧,打起来十分生猛,挥动双锤,撞着锤的宋军如遭雷击,即时倒下,双锤将一路横冲直撞,宋军上去多少就死多少,无一幸免。

  双锤将在场,一夫守关,万夫莫开!

  孟之祥见李继之锤法严谨,凶悍无匹,不由得大吃一惊!

  他对孟牧劳道:“此为我等对手也,我上得城头,双锏对双锤,如果我没地方腾挪,只怕我都会败阵!”

  孟牧劳道:“得想办法杀他,不然我们的军人们上去就是送死。”

  孟之祥以之为然,与孟牧劳继续观察,见到李继之仗着衣甲坚厚,不把宋军弓箭当一回事,箭射来时经常懒得遮挡,只是用锤子护住门面,任由身上中箭,全然不当一回事。

  “得!”孟之祥即时拿出了“任宇弓”,躲起来在宋军的门旗下耐心地等机会。

  至午时,双方都打疲了,李继之只是杀人,并不在意弓箭袭身,反正又不能破甲,毕竟每次举锤挡箭也要花费力气。

  不料,孟之祥见他懈怠的样子,乃眯起眼睛举起任宇弓,将弓把上的准星瞄正李继之的胸前,手指一放。

  箭出,李继之中箭倒下!

  他的手下急忙救护,卸甲后发现正中右胸处,箭有倒钩,很难取出。

  当时还没死,送至城下家中,夹谷妙夫人急叫郎中诊治,这才发现坚甲上射穿一洞,那支箭又粗又长又硬,深深地插进李继之身体里。

  也亏得是李继之的肉厚,换作一般人早就死了。

  往箭杆一用力,即有黑血涌出来,郎中脸色难看,说道:“箭上有毒!”

  没办法了,只能剜肉取箭,连剜带拨的,好不容易才把箭给取出来,看箭乃是三棱箭头,各有一个小钩。

  李继之右胸挖了一个大口血洞,血如泉涌,而且不时冒黑血,哪怕用上了南蛮那边弄来的最好的金创药也是无效。

  于是惊动了大酋夹谷龙古带,前来探视女婿,他看到那枝箭,手指箭上的一朵小祥云道:“此乃孟小七的箭!”

  诸鞑又惊又怒,人人胆寒,他们知道李继之的护甲乃是上等宝甲,之前从未有箭能够破甲,而孟小七一箭射穿,箭力实在可怖!

  孟小七实在太过分了,你这样的大高手,还来暗算人,箭上居然还抹了毒!

  李继之受此毒箭,药石难下,挨到半夜,双腿一蹬,就此嗝p!

  夹谷妙又气又怒,她与李继之两人无子女,却也夫妻情深,气愤之下,披了素衣甲,持了鸳鸯双刀,带了女兵上阵,搏杀南蛮,为丈夫报仇,给自己解气。

  原来夹谷妙有家传的风火快刀,上得阵来,快刀展开,有如疾风扫过,连削带砍,对方万难抵挡!

  宋军上得南城,遭遇夹谷妙,双刀急舞,皆中要害,尤其喉咙处被其抹过,死伤不少。

  她十分骁勇,带着女兵与牙兵保护,箭来时遮挡,城下宋军难有可乘之机。

  且不说她守着南城,其余鞑军也是奋力搏杀,他们知道自己此时深陷绝,更明白这些年屠戮川蜀,他们的手中早就沾满了蜀人的鲜血,即使此刻投降,他们也很难保下命来。加之在主帅如此坚定的坚守之下,他们如困兽一般,爆发出了临死之前那最后的殊死一搏。

  哪怕宋军的投石和箭矢不断落下,如潮般地冲击城墙,鞑军死死地顶住宋军的攻势,以至于余玠的车轮战术也不管用了,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

  在余玠的组织下,各支部队向着城墙掀起了一轮接一轮的猛攻,可是鞑靼人以决死的姿势抵挡,他们发城内民众,运送物资,参与作战,打退了宋军一次次的进攻,鲜血把城墙都给染红了。

  诸将见到己军死伤惨重,而川军中的头等主力青居军无所事事,乃来请命道:“余相公,把青居军投入战斗吧,应该可以一鼓而下!”

  但余玠不允许,他对诸将道:“青居军不投入战斗,本相有二个打算。”

  “一是要让你们各支部队见血,尽快地成长起来!你们不能光靠着青居军,他们不能包打天下,青居军不在呢?你们能靠谁?”余玠严肃地道:“得靠你们自己!”

  诸将苦笑道:“我等也知道相公用心良苦,可是青居军再不上城墙,我等还没到成长起来,俱都战死了!”

  余玠说起他的第二个打算:“留着青居军,用来打援!”

  他再解释道:“如果青居军攻上去,也陷入战斗中,一旦鞑军援兵到来,谁人可敌?”

  诸将私下道:“不待援兵到来,我等先死了!”

  余玠不允许动用青居军,想要磨练各部尽快成才,引发各部官兵的严重不满!

  人都是有私心的,最好坐享其成,为什么青居军这等强军不用牺牲,他们不用上阵,我们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古代从军,多是亲朋好友一起加入,一个村的同乡在同一军中,死掉不少,其余人自然悲恸,十分不开心。

  余玠也知道各军不满,他叹着与孟之祥道:“川军在曹毅节至你之间,一直都是遇强敌溃不成军,不敢作战。如今我军攻城,鞑军不出,正是练兵的好机会。只有见过血的利刃方能好用,打出来的军队,才能象青居军般与敌野战,总不能每次都靠你们青居军吧。”

  他有一个潜台词:如果完全恃靠青居军,将来朝廷岂不会受你青居军挟制?

  不同于孟之祥光为自己打算,余玠是读书人,真正忠于朝廷,他要维护朝廷的利益。

  孟之祥说道:“虽然如此,宜加抚恤!”

  于是余玠看望军人,以牛酒赏军,赏赐各部金帛,记下军人的功劳,做足姿势,安稳人心,一面派出斥侯打探鞑军援兵动向。

  那么,鞑军有否援兵到来呢?

  ……

  注1:宝甲参考说明为《水浒传》里金枪手徐宁的家传雁翎甲,又轻又稳,刀枪不入,京师王太尉曾给价三万贯钱,徐宁也不肯出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