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狠宋 1027节 我一定要北伐!

《狠宋》1027节 我一定要北伐!

作者:比萨饼 字数:1857 书籍:狠宋

  南北势不两立,肯定一统!

  自祖龙一统六国,行郡县制,为始皇帝,从而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基础。

  中华众龙子龙孙一看,我靠,还可以这么搞啊!

  这天下与人分而治之,哪有我家天下爽呢?

  这时儒家适时送上家天下的理论,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儒家理论和历史上中华多次大一统的先例完美地结合后,就产生了强烈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只要领土有一块地方没有统一,你这个皇帝就是不称职!其他人就全身不舒服!斜眼看着你!

  为什么古代朝廷一旦分裂,各路诸侯都会发了疯,拼命地想要统一呢?

  如果你不想统一,你的老婆、儿子、大臣和诸侯、军民们,一个二个地,会怎么看你的呢?

  首辅赵葵曰:“竖子不足与谋!”

  地方大员蒲择之笑称:“此子胸无大志,可伐之。”

  你儿子孟顺庆道:“我可取而代之。哪怕以子弑父,他日建功立业,史书也不好说我什么。”

  军士甲说:“跟着你当兵打仗就是为了建功立业。你倒好,天天窝在这里不思进取,兄弟们还怎么升官发财?打你!”

  路人乙评价为:“这个皇帝只会呆在宫里喝酒玩女人,不务正业!”

  皇帝的正业是什么?

  就是要统一天下啊!

  聪慧过人、深明大义的你的老婆余十一娘,会不会来个“日月当空”呢?

  你不干,干不了,就换人来干呗。

  如果天下不统一,你当皇帝不想统一,人人bS你,他们各怀心思,心怀不满,哪怕不能造反,也可以发声,让你名声不堪!

  如宋高宗及一干宋帝不思进取,得赠“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再有“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从而豪取“弱宋”的名头。

  可是北伐的风险很大,回想当年,刘裕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南兵不敢应战!

  远的不说,近的南宋北伐四次,分别为:

  第一次、宋高宗绍兴四年至十年的岳飞北伐,这次是最有成功机会的北伐,结果功败垂成,十二面金牌召还岳飞,之后就是风波亭。

  第二次、宋孝宗隆兴元年至二年的隆兴北伐。结果兵败,签订新和议:宋金为叔侄之国,金为叔、宋为侄,宋不再向金称臣;岁币为每年银绢各20两匹,比绍兴和议时每年少五万两匹;南宋交还先前攻占的海州、泗洲、邓州、秦州、商州等地,宋金疆界恢复战争前的状态。

  第三次、宋宁宗开禧二年的开禧北伐。这次的结果很离谱,开禧北伐是南宋宁宗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失败后,金人要韩侂胄的人头,韩侂胄当然不可能自己送人头,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

  第四次、倒霉鬼宋理宗端平元年的端平入洛,这次没打之前,主和的大臣已经提出严重警告,但宋理宗不为所动,坚持出战,蒙鞑根本不把宋军当一回事,只用了少量精兵和汉军,就把宋军给打得一败涂地!

  别看现在臣民们对孟之祥俯首贴耳,但他有个很大的短板,他得位不正,他是宋之大将,吃着大宋的饭,反客为主,当上了皇帝,用广南东路的话来说就是“吃碗面反碗底”。

  大宋两失其鹿,臣民们对大宋彻底失望,孟之祥适时而起,臣民们选择了他当皇帝。

  问题是赵葵等人可以推举他为皇帝,亦可以推举其他人为皇帝。

  不同于赵构,人家老子是皇帝,赵构当皇帝,天经地义。

  所以孟之祥必须操正业,他要一统天下,夺回北宋失地,乃至于燕云十六州旧地,他的皇位才名正言顺!

  在孟之祥看来,南宋辖区人口大约七千万人,拥有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经济规模和最先进的武器,北伐有相当的基础实力的!

  即使没马,亦可以稳扎稳打,徐徐经营嘛。

  但南宋完全没有把国力转化为军力。北伐不成功或者说不愿意北伐的很大原因就是举国上下一直但求偏安!唯一一个有北伐决心的只有南宋孝宗赵昚,只是生不逢时,壮志难酬。

  问题是南宋可以偏安,他孟之祥则不可能,他必须北伐,在他看来,以南宋的实力,要想毕其功于一役地攻灭金国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其政策必须始终如一,贯彻始终、而南宋朝堂之上却始终没有这样的一个目标,就更别说付诸实施了。

  南宋的问题在于,主战派上台,立即就要北伐,在没有强有力的军队和战略战术水平都很高的进攻型将领失败就是必然,于是主和派上台重新议和,并且将宰相的脑袋送往敌国。

  长此以往,对于南宋政权来说,北伐收复中原是仅仅只是政治正确,是立国根本,是不容反对的,但是现实客观规律是,任何将北伐付诸行动的都是错误的。

  两宋始终限制武将的权力,严控武将权限,各军头之间互相制衡,无法有效形成合力。朝堂上下都把主战派被认为是“异类”。

  而南宋广大官民,就此心安理得地偏安,将北方中原当成了“外国”,人家则把你当成了南蛮,这就是失去中原的后果!还把辛弃疾这样的主战派当成了必须防范与警惕的“归正人”!

  对“归正人”,南宋一直加以各种打压歧视,“只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官职升迁上更直接设置“隐形天花板”,限制他们掌握大权。南宋如此内耗又如何能收复故土?

  北伐不成功,皇帝名声扫地;北伐若是成功,会不会再有一个“陈桥兵变?”

  真是何苦来哉!

  孟之祥上台,他一定要北伐,也一定要成功!

  所以他在军队、马匹、人员、钱粮等方面认真作了准备,如今南北即将达成和议,他提醒大臣们:“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休战!”

  和议成了,只是风暴前的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