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家祖朱重八 第213章 效果还不错

《大明:家祖朱重八》第213章 效果还不错

作者:满城金甲 字数:2164 书籍:大明:家祖朱重八

  “谭兄,你快看这个。”

  一破旧的茅草屋,一身着儒衫的读书人,手里举着份报纸,匆匆跑了进来。

  “岂有此理。”

  谭延谦看过报纸,一把拍在了桌上。

  “买这报的人很多,有了这份报纸,我们这么多为方先生正名所做的努力可就全都白费了。”

  送报纸进来的读书人,一脸的惆怅。

  “方先生一生清正,逝后清名岂容他人玷污,曲贤弟你去把黄贤弟他们都找来,我们一块想想办法。”

  “我马上就去”

  曲贵林收了惆怅,随即应了下来。

  另一边,乾清宫。

  “那子不是今就能把那啥报纸弄出来,这都啥时候了,咋还没个消息。”

  自打早晨起来,老朱就在念叨了。

  “不用急,爹。”

  “还早着呢,外面那些风声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起来的,即便发了报纸,也总得留个发酵的时间,等有了成果,最早也得中午了。”

  朱标捧着奏章,倒还挺澹然。

  “谁咱急了,咱是怕你那儿子为了出宫逃避批奏章故意找的烂借口。”

  老朱回怼,打死不认。

  “儿子错了,等到中午还没消息,儿子便遣人去问问情况,倘若他真是为逃避批奏章找的借口,那儿子就把他逮回来,爹把他屁股打烂。”

  朱标笑着,回了老朱。

  “哼,就你那儿子。”

  “咱让罗毅注意外面的动静了,咱倒要看看,那子能折腾出啥来。”

  话音才刚落,罗毅匆匆进来。

  “陛下,太孙报纸发了。”

  老朱接过报纸,朱标移步过去。

  “文章老辣,用词干练,写的不错。”

  都是当事人,谁不知道不知实情,内容到底咋样,根本不用再多置喙,马上能评价的,只剩下文笔了。

  正版的两篇都看完,朱标回自己的位置,随之问了一句,道:“效果如何?”

  “基本认可。”

  听到这答桉,朱标笑了笑,道:“有了许观执笔,再加之昨惊马一事的态度,第一篇的可信度确实能提升不少。”

  老朱冷哼一声,拍下手中报纸,道:“算他过关。”

  话是这么,但嘴角的笑意显而易见。

  “据卑下所查,在报纸刚发行,应该是有太孙的人在茶肆酒铺等消息聚集之处,刻意引导了舆论的流向。”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在最后,罗毅又补充了句。

  “哦?”

  “有个导向,确不容易失了偏颇。”

  听到这,朱标微微疑惑后,很快便了然。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有些人仍领悟不到精髓怎么办,只能是找人负责引导了。

  “报纸既都发了,那子该回来了,你去那子那儿瞧瞧,要是没啥忙的了,就让他抓紧回来批奏章。”

  老朱吩咐,罗毅领命。

  之后,一直到吃过了午饭,朱允熥才终姗姗来迟,出现在了乾清宫。

  “咱等见你一次,比登都难。”

  朱允熥才见了礼,老朱便阴阳怪气吐槽。

  “地良心,孙儿又不是故意不回来的,孙儿实在忙的厉害,孙儿饭都没顾上吃,听闻皇爷爷相召,便马不停蹄赶回来了。”

  罗毅自早晨过去后,便一直待在朱允熥身边,朱允熥到底是真忙还是假忙,他可最有发言权了。

  老朱眼神撇过,罗毅随之开口。

  “太孙又发了个报,职大有些人找太孙请教,富明实业有些账目要找太孙交接,太孙还在富明实业开了会,确定了下一阶段的规划。”

  “从早朝到现在一直没姑上歇息,的确还没姑上吃饭呢。”

  罗毅做了证,朱允熥肚子还响了声。

  别的什么能控制,肚子啥时候响,可不是他主观意愿上所能控制的。

  既然老都帮他,那他当然得抓住。

  “孙儿的都是真的,皇爷爷竟不信孙儿的,孙儿好可怜。”

  “还有父亲,都不替儿子句话。”

  朱允熥委屈巴巴,可怜兮兮的。

  “行了,咱还不知道你,这是有罗毅盯着,没有罗毅在的话,你把事情处理了也不会回来的。”

  “去吩咐下去,起火做些吃的。”

  “别愣着了,坐吧,还等咱请你?”

  这话的,没有他的准允,他敢坐吗?

  “不用,不用。”

  朱允熥连连摆手,挑了个位子坐下。

  有饭吃,有地儿坐,那就行了。

  就老朱那暴脾气,还是别惹他了。

  “胳膊没事吧?”

  一直言笑晏晏的朱标,这时候才开口。

  老朱面冷心软,嘴上经常训斥,心里却还是疼朱允熥的。

  朱标询问后,老朱也注意了起来。

  “应该没啥事,现在不疼了,”

  老朱和朱标也是在真的关心他,在这个问题上肯定得实话实的。

  “罗毅,你还办了报,这是何意?”

  对于这事,不用朱标问,朱允熥都会。

  “应日报父亲应该看到了,那种报纸的书写形式需读过经史之人才能看懂,而大明又不是只有读书人。”

  “要想让普通认字的人也看懂,那就必须把日报上的内容以白话的形式翻译出来,这样读诵起来不累,也就能更好理解。”

  “除此之外,在大明不认字的也占着很大的比例,儿子还在楼外楼增开了讲时政的专场,以口述的方式讲述报纸的内容。”

  “目前还在试点阶段,要是可成的话,那是有绝大好处的,这样一来的话,朝廷的大政方针便可直接传达到每个群体。”

  “若是可行的话,不会再出现由豪门大族掌握舆论,朝廷政令先经由他们才能传达于庶民百姓的情况了。”

  朱允熥了一堆,老朱和朱标上心了。

  父子二人思考片刻,均都表示了肯定。

  “这个想法不错,好好操作吧。”

  “不过,你楼外楼才能容纳多少人,光在楼外楼讲,很难在短时间传达出去吧?”

  对于朱标的疑虑,朱允熥很快给出答桉。

  “应日报暂由儿子发行,等将来成熟便得收于朝廷之手,朝廷掌握不了媒体动向,会很被动的。”

  “而应日报的发行权一旦归了朝廷,楼外楼对时政的讲那便不再有独享权,楼外楼能,其他茶肆酒楼自然也能。”

  “当然,朝廷既准允了私下讲,却也不能彻底撒手不管,必须得随时注意民间的动向,有不用的意见并不可怕,要防备有心怀不轨之人故意带偏舆论动向。”

  “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那就得第一时间抓人,总之一句话,把舆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那才是发行报纸的初衷。”

  他都已册立了太孙,肯定不能再挖朝廷的墙角,媒体发言权是能由负责,但必须得经朝廷的授意。

  没有授意,那便只是私人报纸。

  他等发行,别人也能。

  一旦媒体发言权经由私人控制,那朝廷等于是被人遏制住了咽喉。

  “对,是这理。”

  朱标连连点头,老朱也在附和。

  之后,祖孙三人还又交流了报纸发行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多长时间发行一次,内容方面又该如何把关。

  对于这些朱允熥早有想法,只需大致把意思明白了就校

  反正当下报纸还在试验阶段,又并不着急马上发行第二期,自然也不需要马上拿出接过来。

  老朱和朱标就朱允熥的意见,还有的是考虑的时间。

  该的完,没等多久,饭菜便上桌了。

  虽只有朱允熥一人,但仍旧还是很丰富的,朱允熥一人吃了一大半。

  老朱还算开明,在朱允熥吃了饭后,竟准允他先回去休息了。

  回了东宫,朱允熥不敢耽搁,睡还真就睡了。

  昨晚上本就没怎么睡,今又忙了这么久,老朱给了休息时间,他若不好好休息,不准啥时候就得又被叫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