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第149章 策略一:近水楼台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第149章 策略一:近水楼台

作者:正经胖哥 字数:3721 书籍: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最新网址:

  诸晖回到工作岗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的身体和心理,没有排斥跟魏平安的接触。

  难道就是因为他是小米的亲生父亲吗?

  是自己至今为止,唯一深切接触过的男人?

  他说要等我下班。

  是要谈什么?

  如果有非分的要求,我是拒绝,还是沉默?

  如果拒绝的话,会不会影响以后跟小米的见面呢?

  要不要考虑为了小米,敷衍一下他?

  那,会不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够坚持,造成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的错觉?

  诸晖心思彻底乱了。

  但无论怎样,下班之后,诸晖还是默默的从这个门口出现,在经过门卫室的时候,还刻意停顿了身影。

  等魏平安从门卫室门口出现,走过来时,才又故作不搭理的样子,继续朝着前面走。

  魏平安也就跟在诸晖身后。

  船厂人流很大,工人很多,川流的人群中,魏平安牢牢的跟紧了诸晖。

  她身形很瘦,走路有种江南女子独特的韵律,很婉美,但步伐迈动又很快,让魏平安远远看着,有种“从容的迅速”。

  五分钟,两人一前一后还在走。

  走过一道石桥,又下了台阶,绕过河边石坡道,还能看到大爷大妈在傍晚河边公园的活动。

  十分钟,两人还在走。

  诸晖转身进了一家百货商店。

  魏平安跟着进去。

  他看到刚才诸晖进百货商店时,特意飞快的往自己这边瞅了一眼。

  估计是确定自己是否还在跟随着。

  诸晖买了一条鱼,还有一小把青菜。

  这个年代上海的工资收入排名全国之首。

  全国月薪300以上的群体一共1004人,上海独占937人。

  大学生毕业工资46元,一年后工资轻松拿56元。

  诸晖工资113元/月,每周都可以吃三四次鲜活的虾仁炒蛋,周末还能炖只鸡改善伙食。

  对于船厂领导中层的她而言,就是生活的常态。

  魏总师“尾随”大美女诸晖半个小时。

  又一次来到了一处河边青石小道,旁边有绿荫草坪和河畔树木,间隔几十米就有一条石条长凳,在草坪边缘,正对着河道。

  “你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吧。”

  魏平安看了看渐渐暗下去的天色,不远处街景有些熟悉。

  是江苏路112弄附近了。

  从大道走,穿过112弄后面拐弯才能到诸晖的住处,从这边走,显然就是近路,不需要经过魏平安新买的住宅。

  “坐下说吧。”

  魏平安指了指石凳,看向诸晖。

  诸晖犹豫了一下,坐过去,但紧挨着右侧,并顺手把买的菜和鱼放在一侧草坪上。

  魏平安往前走了两步,看到诸晖立刻有些紧张,心里暗暗一叹,停下脚步。

  “我才回来不久。”

  “我知道。”

  “是李璐告诉你的吗?你们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也知道,现在跟伱说‘对不起’没有一点意义,但……”

  诸晖抿着嘴,把头扭向一旁。

  魏平安便改了个话题。

  对方小动作已经表达了对这个敏感话题的不想谈及,作为一名成熟的男性,就不会死咬着对自己不利的话题一个劲儿的深挖。

  埋自己的坑,能避则避。

  “小米很乖,很可爱,我们已经相认了,我还带了她的照片,你要看看吗?”

  诸晖动了动,但又克制住了。

  魏平安从怀里掏出一个牛皮包,是大珊栏有名的手艺人按照魏平安的素描画,仿造的中长款真皮手包。

  一张黑白照片,魏平安抱着魏小米,背景有街道和人群,还能看到一米多长的糖葫芦竖着,小米小手里拽着个大风车,笑的眼睛眯成了一道月牙儿。

  诸晖微微侧身,看过去。

  魏平安把照片从钱包里拿出来,递给了诸晖。

  诸晖下意识接过去,低着头仔细的看着,像是陷入了怀念似的。

  “女儿眼睛很漂亮,跟你的一样。”

  诸晖浑身一颤,但没有抬头,也没有回音。

  “以后我的一部分工作会在上海,如果你有任何需要,可以随时找我。只要是你的事,我一定全心全意去做。”

  “不用,我现在生活和工作都挺好的,如果可以,还请不要再来打扰我。”

  “照片我还有,这一张送给你了。”

  “谢谢。”

  诸晖想要看女儿笑颜如花的小脸儿,自然就少不了用眼睛余光看到抱着她的爸爸的脸。

  看久了,也就习惯了。

  习惯,成自然嘛。

  ……

  魏总师的工作做派像一阵风。

  来去匆匆,行动如风。

  上海钢厂科研团队感受到的效率,也如风一般迅速。

  这种体验,简直太美妙了。

  捎带着安阳,现在被一群知识分子围着喊“安工”,也感受到了如沐春风般的招待。

  从去年计划自主研发顶吹全氧转炉开始,钢厂的科研骨干们就感觉一步一个坑,步履维艰,像是半个身子陷入沼泽泥潭中一样,扛着无穷无尽的阻碍在挪动。

  现在魏总师来了,仅仅带着一个人,一个二十冒头的小伙子,就让这群陷入泥潭的科研骨干们,尝到了“飞一般”的感觉。

  简直太舒坦了。

  只不过领导说了,魏总师还身兼多职,没办法把全部精力都扑在钢厂的升级改造上。

  他们就更激动了。

  魏总师果然不愧是国之大匠,这要是真的就卯足了劲儿忙一件事的话,那得快到什么样?

  “要是老魏能塌下心来忙咱这一块内容,年前咱们就舒舒服服回家过年了。”

  老丁呼噜呼噜吃着拉面,颇为自傲的跟团队里部分不明所以的人解释道。

  这里面有好大一部分,都是当年在大西北感受过丁魏两位打配合的“恐怖”的。

  这二位凑一起,简直就像是瞬间启动了高速公路一样,那效率飙起来,拦都拦不住。

  要不是魏总师强烈反对,非说自己难以扛住这种尊称……

  卧龙凤雏这个霸气的词儿,在四五年前就被叫响了。

  老丁对于跟这个词擦肩而过,心底是有点遗憾的。

  但也因此更钦佩老魏。

  真的做到了谦虚低调,不以物喜的境界。

  “魏总师怎么每天都是下午来啊?”

  “老魏人家还有别的事儿,这次出差来上海,严格意义上,是打着帮冶金部提升炼钢效率过来的,主要任务是钢厂的升级改造计划,咱们这个,是抽空过来帮忙……”

  说这个的时候,老丁心里是洋洋得意的。

  虽说耍了点手段,但那无伤大雅。

  主要还是看哥们感情。

  自己跟老魏那是绝代双骄,焦不离孟,秤不离砣的伙伴、战友。

  是绝对经受的住生命考验的。

  前几天老丁把“上海籍魏平安”的户口交给老魏时,就被魏平安郑重其事的道过谢。

  魏平安,原名魏永安,1932年4月1日出生于上海黄埔……

  老魏看到户籍后,一脸严肃的说啥来着?

  老丁嗦着面,眯着小眼想着:“今天起,我老魏欠你一条命。”

  一个户口一条命,这账是这么算的吗?

  好像也还真不赖。

  ……

  上海钢厂,改造车间的施工现场。

  “安阳,接下来的工作就围绕着这块进行,随时记录数据,记住一定要安全第一,每天的进度做好标识,我负责检测结果……”

  “是,师傅。”

  每次安阳喊师傅时,都会感觉后脊背发凉。

  那些钢厂的骨干科研人员们,无论二三十岁还是四五十岁的,都没有不羡慕的。

  魏总师在他们眼里,就是科学界的天花板,是神一样的存在。

  车间外,停着一辆63款的奔驰220S。

  黑色的,有八九成新。

  这是魏平安借钢厂杨厂长的关系,从上海汽车制造厂购买的。

  是仿造SH760的样车。

  用完了就重新组装上,然后陷于民族骨气和奇怪的感觉,这辆车一直就闲置了仨月都没人开。

  魏平安跟杨厂长吃饭时听到,就开口买了过来。

  以上海户籍的身份买下来的。

  坐上汽车,在安阳羡慕的眼神和挥手中,轻松驶离上海钢厂的改造车间。

  魏平安驾驶这辆车并没有外人看的那么激动。

  很普通。

  内饰简陋,巴掌大的竖显示屏,两个镀铬的铁圈做成了方向盘,外圈手工缝制了一层牛皮。

  唯一的优点或许就是座椅很厚,软硬适度,还是个通座了。

  要不是时间不允许,魏平安都动了改造一番这辆车的冲动。

  下午赶去计算机中心,跟老于汇合。

  魏平安的工作不是跟他们一样去计算、查阅,而是把握关键点,在进展进度出现问题的时候,指明大概的几种可能性或者方向。

  就像是大海航行的舵手,狙击枪的瞄准镜。

  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

  一个团队能有一位这样的选手都可以做梦笑醒,而这个二十多人的团队里,却汇聚了两个。

  国内最顶尖的前两名选手。

  “魏总,问你个事儿,刘汉去你那边做的怎么样啊?”

  谭丽趁着休息,八卦道。

  “还行,这会儿估计在抚顺或者武汉了吧。看来你家李明超没少跟你汇报工作啊。”

  “刘汉跟我家沾点远亲,他也是我家那口子一直很看重的,结果你一去,就推荐给你了……”

  “刘汉挺好的,能力也很不错,主要就是细心,心细可是干咱们这行最基础的条件。”

  “老魏,听说你们现在搞得,是顶了不得的大卫星?”

  “机甲,听说过吗?”

  “未来战士?”

  “差不多吧。”

  “升级材料了吗?可别是样子货。”

  “记忆金属、吸音钢、金钛合金……这些都攻克了,半导体,芯片这些,不是一时半会能赶上去的,所以智能化这块儿,嗯,还算是个笑话……”

  老于前匐的身子直起来,歪着头打量魏平安,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一连十几遍。

  “说人话,别整这怪模样。”

  “就回来这半年多,你就折腾出了这么多东西?”

  老丁咋舌道:“我可是听说你团队这些年一直都有名无实,光杆司令一个。”

  “所以年底我撂挑子了啊。欺人太甚,所以不伺猴了。”

  “来二机部吧,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啥给啥,我给你打下手,你随便使唤,真的,考虑一下?”

  “说晚喽,我现在有人了,再说了,你这种大牛,我可用不起。”

  魏平安双手一摊,打趣道:“瞧见没,我现在还跑过来给你打工呢。”

  “你要是去燕大授课,我第一个报名给你当学生。早知道有你这号,我还琢磨出个屁国啊我。”

  老于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

  “没那么夸张,等你回去了,带你去我那边参观参观……”

  “说准了啊,到时候我再给你带个老师傅,保准你想不到……”

  魏平安表示,一点都不好奇。

  “好了,我到点了,有什么活,老于您受累,明天安排。”

  老于忙着做验算呢,顾不上搭理老魏,摆摆手,示意听到了。

  魏平安也不以为意,笑了笑,跟实验室里其他人打个招呼就出去。

  下楼,发动汽车,挂挡,开着奔驰220S,就驶了出去。

  怀挡还是很方便的,6缸100左右的马力稍显差劲儿了点,但目前勉强够使。

  魏平安把车一路开到了汉春造船厂门卫室斜对面的空地。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天把车停这里了,三班倒的门卫都几乎默认了他的存在。

  魏平安下车,去旁边纸烟店买了两包烟,自己拿了一根,然后把整包都塞给门卫室里。

  里面也不客套。

  “魏师傅又来接诸科长下班啊?”

  魏平安笑笑,也不解释。

  不一会儿,诸晖挎着一个小黑包从厂里走出来。

  沿路有很多人跟她打招呼,女同志居多,男同志看面相,不是同学就是年长的,大都是有家室的那种。

  川流不止的下班人潮里,能看到诸晖不远的几个方向都有一些小青年跟随着,但距离都不近,也没有几个主动上前搭讪的。

  魏平安很欣慰。

  在他出现之前,最近的那两个青年,可是跟诸晖的距离也就两人之隔,还有并排前行的呢。

  这几天的做法,很见成效。

  “今天下班有点晚,差点没赶上。”

  魏平安自说自话着,很自然的“霸占”了诸晖身边的位置,跟上了诸晖的脚步,两人并排而行。

  整个过程,诸晖停都没有停,甚至脚步的频率都没有变化。

  两人一个冷漠的前行,一个在旁边自说自话,在外人看来,还真有那么点夫唱妇随的感觉。

  其实魏平安敏感的能察觉到,诸晖这两天还是有变化的。

  眉宇间的冷淡消融了很多,偶尔眼神撇过来一下,也比当初的陌生,稍显温柔了些。

  或许这微微的改变,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吧。

  (本章完)

  最新网址: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49章 策略一:近水楼台)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