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四合院之激荡年代 第六十三章辛家庄大队的招待餐

《四合院之激荡年代》第六十三章辛家庄大队的招待餐

作者:知微鉴澄 字数:1775 书籍:四合院之激荡年代

  辛家庄大队一边硬欠应征粮,一边薅遍火龙岭西麓,成果也很明显。

  过去两年,因为辛家庄有吃的,饿不死,辛家庄大队两个自然村四个生产队,十几个光棍因此娶到了媳妇。

  当然,辛家庄大队不可能一直欠应征粮。

  这件事,是辛家庄大队今年缺粮的直接原因。

  当然,说是缺粮,其实缺口也不大。61年的灾害,比前两年小得多,夏收和秋收都没受到太大影响。辛家庄大队即使补缴了前两年的部分欠粮,也只有一个多月的粮食缺口。

  说话间,辛宝群的大儿子端了两碗菜进来。一碗是白菜炖腊肉,一碗是辣椒萝卜炒腊肉。白菜萝卜,经典北方冬季日常菜。

  吕俊鹏起身和辛宝群的大儿子打个招呼,打上一根大生产。名叫辛大强的青年接了烟,但没点。回厨房取来两双筷子两只小碗,摆到菜旁,便出了堂屋。

  吕俊鹏愣了一下,看看菜碗旁的两副筷子和两只小碗,道:“大强他们不过来?”

  辛宝群摆摆手:“这是大队供应的招待餐,招待您的,他过来干什么。”

  吕俊鹏这才明白,辛大强为什么只提了半斤腊肉,原来是只供应自己和辛宝群两个人。

  在别人家做客,临头只有自己和辛宝群上桌,其它人吃不着,吕俊鹏心里过意不去:“这合适吗?”

  辛宝群摆手:“没什么不合适的。”

  在辛宝群眼里,辛家庄大队出了半斤肉二斤白面招待吕俊鹏。二斤白面可以擀出二斤七两面条,又因为这是冬天,捞面凉的太快,只能吃汤面。

  吕俊鹏就算吃三碗汤面,也吃不了五两面条,剩余两斤多面条都是自家人吃,已经占了集体很大便宜了,半斤腊肉必须一毫不少的摆到客人面前。

  说话间,辛宝群起身,从炕前的桌斗里摸出一只绿色酒瓶。酒瓶明显是红星二锅头的样式,但没有标签,只剩一只光秃秃绿脖玻璃瓶。

  辛宝群捉住小碗,倒半碗放在吕俊鹏身前,自己只倒了小半碗,一边给吕俊鹏递筷子,一边道:“这酒是我们公社白树大队酿的麸曲酒,不能和城里的好酒比,但也有点滋味,你尝尝。”

  吕俊鹏配合的抿了一口,砸吧砸吧嘴:“味还行,有点烧嗓子,有点甜,可能是白薯加的多了点。”

  辛宝群翘起拇指赞道:“您是行家。”

  吕俊鹏客套几句,问道:“我刚听您意思,年前还能制出一批腊肉?”

  辛宝群犹豫了下,坦诚道:“确实有。但剩下的这些肉,我们不打算卖,准备存到过年,分给大队的社员吃。”

  “以前,每到年底,大队都会杀几头猪,有肉票的话,再拿着肉票去公社里换成肉,分给社员。”

  “但今年我们一斤肉都没上交,没分到肉票,也没有喂猪。我们大队已经两年多没分肉了,很多社员家里大半年不见一滴油,今年多少都得分点肉。”

  八十年代的农村,一年也就吃五斤油,六十年代就更不用说了。

  六十年代的人们最喜欢吃荤油(动物油)。当然也有植物油,比如菜籽油、花生油、棉花籽油等,但和荤油一样稀缺。

  现在的厨房,如果没有抽油烟机,新厨房用不了一年就满墙油烟,一摸一手油。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厨房没有这个烦恼,墙上只有黑色的烟灰,没有油渍。打扫时,笤帚上绑根竹竿,扫地一样在墙面上扫过,拂落灰尘,墙面就能复原七八成。

  吕俊鹏听他说后面的肉不打算再卖,略感失望。转念又想,已经整了一千多斤腊肉,大骨鸡鸡蛋增产也就是四到五个月的事(50%的母鸡140日龄即可产蛋)。

  空间里的五只年长母鸡一个月前已经结束了第一个产蛋周期,进入强制换羽期。半个月后,这五只年长母鸡将陆续渡过换羽期,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届时可以引导这五只年长母鸡留种,孵化下一代大骨鸡。

  剩下的四十多只母鸡,按平均每只每月25-28颗鸡蛋,每颗鸡蛋65g算,每月可产蛋155-160斤。

  除开自己吃,送点人啥的,每月匀出来150斤充作采购任务,没多大问题。

  元旦后,吕俊鹏肯定要开始刷采购任务混优秀,他计划是每月150斤鸡蛋搭配150斤腊肉。

  从辛家庄大队交易到一千多斤腊肉,每月用150斤,刷半年都用不完。足够吕俊鹏渡过鸡蛋增产前的空窗期了。

  合计完,吕俊鹏放松了不少,夸赞道:“您老计划很周到,辛家庄有您掌舵,辛家庄大队的社员们有福喽。”

  辛宝群连连摆手:“不敢这么说,不敢这么说。这两年,社员们跟着我吃了不少苦。”

  “今年还好点。前两年,每年都要断两三个月粮,青黄不接的时候,只能带着大伙吃草根、吃树皮。”

  “别人说罪不在我,但我不敢心安理得。”

  吕俊鹏叹了口气,举起小酒碗敬了他一下,叹道:“您做的已经够好了。”

  辛宝群小抿一口麸曲酒。这酒可不是什么青缸藤、甘蔗皮、烂红薯烤出来的劣质白酒,这是玉米、高粱、白薯等多种食粮蒸馏制出的好酒,一斤三毛多呢,六级锻工刘大膀子的口粮酒也就这档次。

  辛宝群虽然是大队书记,但收入远逊刘海中,没有拿麸曲酒当口粮的实力。这也就是招待吕俊鹏,才倒了小半碗作陪。

  平常他自己喝的时候,一次只倒一两(50g,只能勉强盖住碗底)。一小口一小口慢慢抿,抿完当天酒额清零。

  饮了一口酒,辛宝群抄起筷子劝菜:“乡底下没什么菜,您将就着吃点。别怯生,随意点。”

  吕俊鹏哈哈一笑:“那不会,我从不拘自己的嘴,到哪儿都是放开了吃。”

  说着他伸筷子夹了一根萝卜丁,送到嘴里嚼了几口,赞道:“可以,菜味很正。”

  能不正嘛。这年头没有化肥,菜长的又慢又小,菜味极重。

  炒菜时也没什么调料,虽然腊肉烹出来了一点荤油,但这腊肉很瘦,油星很浅。

  油味浅,没调料,除开盐味,就只剩菜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