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封神天子 第492章

《封神天子》第492章

作者:龙人 字数:2851 书籍:封神天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得真好啊。”

  唐太宗李世民看着杜甫这首诗,唇角止不住上扬,感觉浑身的热血都被调动起来了:“观音婢,朕看着杜甫,便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朕曾经和杜甫一样,也是才学出众的鲜衣少年啊。”

  长孙皇后眨眨眼睛,到底是多年夫妻,非常了解对方:"可是臣妾听说,陛下年少的时候不爱读书,喜欢看博戏,长安走马,洛阳观花,是个十足十的纨绔少年。”

  李世民闻言面色一滞,轻咳两声:“你听谁说的?都是风言风语,不要信。”

  “曾经听太上皇说的。”

  李世民陷入沉默,哼,父皇就知道抖落他的糗事。

  他转移话题:"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往事不用提了。对了,朕原本看完《长恨歌》,感觉那李隆基是个好-色的昏君,简直无可救药。现在一看,他的治下居然能出诗圣这种人才,他手下还是挺人才济济的,不算一无是处。”

  “就是这诗圣不是出在皇家,让朕有点遗憾。”

  诗圣,一个多么伟大的称呼,贞观年间的人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眼睛都放光了,李世民也不例外。

  圣人为什么没有出现在老李家!

  长孙皇后:“李商隐和李贺算是李唐皇室的远亲,皇室面上也有光啊。”

  因为周围都是家人,李世民说话也没什么顾忌,直白地表达自己的遗憾:"可是他们都没排上前五呢。而且天幕说了,他们家境贫寒,关系很远,算不上皇室。"

  “这些皇室子孙过着衣食不愁的生活,什么事也不用干,只需要读书,文采还不如那些勋贵人家的子弟,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李世民摇摇头,下定决心,要督促一下皇亲国戚,让他们好好读书,不能让别人看轻了皇室。

  他望着天幕中意气风发的少年杜甫,心里说不羡慕杜审言是假的。

  他的子孙后代怎么就没出一个诗圣呢?

  谁知紧接着,便听天幕说道。

  【杜甫很崇拜唐太宗李世民,“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他觉得唐太宗太厉害,给大唐留下了丰厚的家底。

  >

  他想让大唐变得和贞观年间一样繁荣昌盛。

  杜甫为什么这么崇拜唐太宗李世民,一,可能是李世民是大唐人民的白月光。二,可能是杜甫跟李世民有血缘关系。

  杜甫是李世民的直系血亲。杜甫的父亲是京兆杜氏,生母家境更加显赫,出自清河崔氏。

  他们的血缘关系可以追溯到李世民的女儿临川公主。算下来,杜甫的外婆的外公是李世民。

  杜甫平时自我介绍的时候,也不说自己是杜家的人,一般自称:“清河崔氏之甥”,因为清河崔氏里有很多舅舅。】

  李世民:“!!”

  长孙皇后:"!!!"

  李世民费了好大劲,才压制住疯狂上扬的唇角:“临川公主孟姜打小就聪明,文辞出色,写字有王羲之的风范,原来杜甫是孟姜的后代,怪不得这么优秀。"

  李世民很喜欢这个女儿,也没什么女子不能读书的想法,看完对方的文章之后,跟长孙无忌吹嘘:"我女儿年纪这幺小,写字就这么好看,听说王羲之有个女儿叫孟姜,非常有才,我要给我女儿也取名孟姜。”

  周围的人连忙恭贺:“恭喜陛下。”

  李世民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舒适的气息,诗圣是他家的人,而且还特别崇拜他,太爽了。

  李世民望着天幕中的杜甫,这下感情都不一样了,从前杜甫在他眼里是勋贵之子,现在则是女儿的后代。

  他心里难免升起了慈爱之心,像是在看自家的子侄:“这孩子真厉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文采这么好,应该能得偿所愿吧。”

  这时,天幕继续说道:【杜甫就这样一边旅游,一边读书练习。

  这个做题家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回报。】

  “做题家……这个说法倒也有趣。努力,本来就应该有回报,不是吗?”年轻的杜甫笑着说道。

  他现在才三十出头,还在游历山川,目前无心科举考试。

  李白晃晃酒杯,心里有些隐忧。

  他比杜甫大了十多岁,见多识广,可不觉得大唐上层有什么好的地方。他就是得罪了上层,才会被赐金放还。

  李白似有所指:"努力,也未必有回报啊。"

  r />“总感觉天幕下一句话,就会说你报国无门了。”

  杜甫还处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写诗也很少写什么社会明暗面,意气风发地说:"陛下缔造篮世,功绩不亚于太宗,天下才子都想为他效力,怎么会报国无门呢?”

  “太白兄,你的诗我可是背得滚瓜烂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啊!”

  李白望着阳光灿烂的杜甫,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瞬间有点恍惚。

  他很快回过神,笑了起来,没说那些扫兴的话,推杯送盏:“说得对,喝酒喝酒。”

  唐玄宗之前看完《长恨歌》,不得不把杨贵妃送进道观,暂避风头,还把安禄山软禁在长安。

  最近心里正烦闷着呢,于是带上宫妃去华清宫泡温泉。

  唐玄宗李隆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诗文的鉴赏能力很高。《望岳》这首诗在各大世界都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唐玄宗也不例外。

  他望见天幕中的诗之后,心神激动:"这最后一句简直开天辟地,这样的人才怎么没有被收入宫中?李林甫,你怎么干事的!”

  宰相李林甫长相儒雅,脸上带笑,亲和力强,让人见了便心生好感。

  “想必这杜甫还没正式参加科举,才会被遗漏。陛下要是喜欢杜甫,那臣现在就把他找来。”

  唐玄宗李隆基这才稍稍满意:"嗯,你说得对,召见杜甫。"

  “看来大唐还没有把天下的人才都收入襄中啊,朕这个皇帝做得有点不好。”

  李林甫找补:“陛下哪里有什么过错?朝廷武将武能定国,文官文能安邦。正如太宗皇帝所说,天下人才尽入吾彀。朝廷早就人才济济了,多一个杜甫,少一个杜甫,又有什么区别呢?”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李隆基也不例外。

  李隆基含笑说道:“李林甫,你真是吾之子房,吾之诸葛!”

  【杜甫一直玩到三十多岁,用十八年环游七个省,还想去日本玩,由于一些事情没能去成,他后来还很遗憾:"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人到中年,他的生命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他的父亲过世了,他没有经济来源了,啃不了老了。二是他娶了妻子,他没有那么年少轻狂,逐

  渐变得稳重。

  这个富二代也要开始自己持家。

  在这段时期里,他也看遍了祖国山川,看到了很多社会顽疾。一个学子当然改变不了这个大唐,得去当官改变大唐啊。

  他于是收了心,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745年,唐玄宗昭告天下,只要有才艺的人,都可以来长安参加考试。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有才艺的人高兴地和过年一样。

  杜甫高高兴兴地去了,结果他碰上了一场诈骗。

  那场考试没有一个人中榜。】

  天幕此话一出,无数人为之震惊。

  李世民一开始听到唐玄宗的圣旨,还挺高兴的:"唐玄宗如此选拔人才,广招天下寒士,有明君之相啊。”

  谁知紧接着,便听到了荒唐的消息。

  李世民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这么重要的科举考试,怎么会一个人都不录取,这李隆基在搞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还以为杜甫会得偿所愿、致君尧舜,结果连官都当不上,简直荒唐。

  李泰见他这么生气,连忙说道:“未必是李隆基的错,可能是考试出了什么问题,所以没有录取人吧?”

  天幕之前说了,未来的唐高宗并不是李承乾,只有可能是李泰或者李治。

  绝大部分人包括李世民,都觉得唐高宗是李泰。

  李泰当然要给李隆基说话了,不然父皇万一不让他继位了怎么办?

  唐玄宗李隆基也很震惊,目前杜甫还没有来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这么神奇的一场科举考试还没有发生。

  唐玄宗李隆基怒火中烧:“荒唐,这是谁干的好事!这是要将科举考试的威严置于不顾吗?以后天下考生怕不是要把考试当成一场笑话!"

  “谁是主考官?”

  他的目光扫过近在咫尺的李林甫和杨国忠。

  杨国忠立刻跪下来,疯狂甩锅:"臣绝对不会做出这么荒谬的事情,请陛下明鉴。"

  李林甫见他反应这么快,暗道老贼,也跪了下来,眼珠子一转:"陛下,乡间的人才可能都被陛下收入襄中了,哪里还有什么人才呢?考试当然没有人中榜了。"

  唐玄

  宗李隆基一听,瞬间觉得挺有道理,腰杆子都挺直了,心中豪情万丈。

  是啊,他纵观朝野,全是人才,哪里还有什么遗漏的呢?

  他真想学着唐太宗大喊一句:“天下人才尽入吾毅!”

  谁知紧接着,天幕说的话打破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幻想。

  【这是一场著名的科举奇葩案件。

  当时大唐的宰相叫李林甫。

  李林甫虽然会作诗,但是文采并不好,没有参加科举,那他是怎么一步步当上宰相?因为他姓李,是皇室远亲,这个身份成了他的敲门砖。

  大唐皇室人多着呢,李林甫的宗亲身份不够看,很快没什么用了。可是他厉害就厉害在于很圆滑。

  他性格阴柔,精于算计,是"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贡献者。靠着一路攀附别人,青云直上,最终登顶宰相。

  他文化不高,所以很讨厌那些声望高的名士。当然,那些名士也讨厌他这个没文化的奸相。

  李林甫跟这些名士水火不容,也担心他们说自己的坏话。

  所以他打造了一次和诈骗无疑的科举考试。

  杜甫等才子参加了这场科举考试,满心以为自己要通过,结果令人震惊的是,所有人都落榜了,没有一个人被录取。

  李林甫创造了科举考试零录取的世界纪录。

  他敢这么玩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下子得罪了多少人才啊,简直惊世骇俗。@无限好文,尽在冒江文学城

  唐玄宗一听,也很震惊,询问为什么一个人都不录取?

  李林甫就说:“他们的文采太差了。”

  唐玄宗难以置信:“真的这么差?”

  李林甫一脸苦涩:“因为陛下已经把全天下的人才都收入襄中了,乡野之间没有人才了。正所谓野无遗贤。”

  正常人应该都信不了这种话,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信了。

  李林甫表示:整个大唐只能有一个"甫",那就是我李林甫。】

  唐玄宗李隆基:“……”

  李林甫:“……”天幕这个促狭鬼,害死他了!

  唐玄宗李隆基,面色黑如锅底,像是第一次认识李林甫一样看着他。

  他耳朵自动过滤了天幕批评他的语句,痛骂李林甫:"李林甫,你混账。朕从没有想到过你居然是这样的奸佞!”

  唐玄宗李隆基重重一脚踢在李林甫的心口,一点也没有留情,堪称很辣。

  李林甫闷哼一声,心口绞痛,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倒,疼得头皮发麻,一时间喘不过气。

  唐玄宗直白地怒骂:"这就是你说的野无遗贤!滑天下之大稽!"

  “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奸臣,朕未来才会错过杜甫这样的大才,你简直可恨啊,该死啊!”

  他骂得特别很,叫得特别大声,好像这样就能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李林甫。他自己还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只是一时间被奸臣迷了眼睛罢了。

  杨国忠一开始靠擎附李林甫上位,后来两人出现分歧,李林甫经常打压杨国忠。要不是杨贵妃求情,杨国忠简直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杨国忠见李林甫倒霉,恨不得开怀大笑。他正在为自己的靠山杨贵妃被送走而发愁,现在天幕就送来了最好的刀子,如果不利用,他就是傻子。

  他连忙煽风点火:"陛下,李林甫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任人唯亲,嫉贤妒能,蒙蔽圣上,欺君罔上。请陛下明鉴啊。”

  唐玄宗李隆基不等李林甫争辩,便立刻说道:“杨国忠,朕命你好好调查此事,倘若李林甫真的如此嫉贤妒能,朕一定会处置他,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嗯,绝对不是他的错,都是李林甫的错。

  ……

  李世民简直脑壳疼,胸口剧烈起伏,额角青筋直跳:"朕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子孙?"

  “野无遗贤这种话也能信?他怎么不把皇位交给李林甫呢?”

  他望着天幕中受挫的杜甫,真的心疼了。

  他如今看杜甫就像看自家子侄,哪能见他受这样的委屈。

  他恨不得穿越到李隆基面前,狠狠给他一个大巴掌,打得对方量头转向,哭爹喊娘。

  叫他任用奸佞!叫他欺负杜甫!

  李泰见父皇如此生气,不敢给李隆基求情。他当然不敢怨恨陛下,只能忽恨李隆基这个不争气的子孙。

  混账李隆基!别让他知道李隆基是哪个儿子的后代

  ,不然他一定让他降生不了。

  年幼的李治非常聪明,也能看得懂天幕,也很无语。

  他心中腹诽,龙生龙凤生凤,李泰生出这样蠢笨的子孙,也很正常。毕竟他自己就不聪明。

  【落榜的时候,杜甫已经四十多岁,却一事无成。而且居长安大不易,光是房租就吓死人。

  很快,他把父亲留下来的遗产花光了,不得不上山采药卖钱。他自称少陵野老,也就是长安郊外的一个落魄老头。

  在这期间,他还得了疟疾和风湿,命悬一线。他靠着邻居救济,才勉强熬了过来。

  既然考试这条路走不通,那他就只能去拜访权贵。当时大唐考试不封名字,如果权贵喜欢他的文章,自然会给他走关系,这样就能当官了。

  比如王维和李白都找了玉真公主,李商隐也找了令狐楚。】

  【杜甫天不亮就要起床,来到权贵的门前,恭恭敬敬地候着,周围人流汹涌,因为大家都想求见权贵。

  这个时候,杜甫还是个中二中年,不懂得如何去结交权贵,不懂得写诗歌功颂德。

  王维为了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不惜放下身段,打扮成乐师给玉真公主演奏。李白为了讨好玉真公主,疯狂给公主写诗,把她夸得和天上的仙子一样。

  杜甫还很莽撞,比如这一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并不夸这个权贵,反而大篇幅描述自己有多厉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且当时文坛流行王维李白这样歌颂大唐的诗歌。杜甫更喜欢写自己见到的大唐另一面。

  权贵一看,天哪,简直满满负能量,杜甫在否定伟大帝王的功绩,是何居心!

  他们知道杜甫诗写得好,但是并不欣赏。杜甫蹉跎了四年,一无所得。

  他受够了毒打,终于明白了走后门的正确姿势,他开始给权贵歌功颂德,很快,结交了一些朋友。】

  与此,同时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751年,唐玄宗办了个盛典。杜甫委托自己的朋友,把自己写的文章送了过去。

  唐玄宗一看:“天哪,真是位大才子,这样的才子居然没有进入朝廷,这不合理,来人啊,给杜甫专门安排一场考试。

  可以说,整个长安都炸了。古往今来

  ,就连李白王维都没有这样专门考试的待遇。

  杜甫进考试院的时候,整个长安的读书人就在考试院门外等着他,整条街被围得水泄不通。

  天幕下,李世民望着这幅场景,心里稍稍松快:"哼,李隆基也不算无药可救。"

  这一下,杜甫应该能进入朝廷当官了吧。

  谁曾想,紧接着天幕就说。

  【这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后来他经常回忆这件事情。

  谁曾想,这场考试的主考官又是李林甫。

  李林甫告诉唐玄宗:“朝廷已经没有什么空位了,不如让杜甫候补,等到时候有了空位,再让杜甫上。”

  唐玄宗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了。

  满心以为能当官的杜甫成了预备公务员。

  杜甫这一生考了三次试,第一次是自己的原因没有过,后面两次全是因为李林甫落榜。

  什么叫一生之敌啊!

  杜甫:本是类似的名字,相煎何太急呢?】

  唐太宗李世民:“……”

  他怀疑自己总有一天会被李隆基给气死。

  杜审言以为自己孙子会青云直上,没想到他刚开局就跌了个大跟头,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李林甫!竖子!我是刨你家祖坟了,你这么对待我孙子?”

  杜闲连忙捂住父亲的嘴,左看右看,见没有人之后稍稍松口气:"耶耶,可别乱说话,人家不是说了吗,李林甫是皇室远亲。”

  可不能拿李唐皇室的祖坟开玩笑。

  杜审言向来狂傲,可不打算咽下心中这口气,闭上眼睛算算时间:"李林甫在唐玄宗时期能官拜宰相,说明年纪应该跟你差不多,应该二十出头。"

  说完之后,杜审言拔腿就走,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

  杜闲:“耶耶,你这是要干什么去?等等我。”

  杜审言心里一口恶气无处发散:“敢欺负我孙子,我要让他晓得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如今的杜家还没有家道中落,正辉煌着呢。一个未来是奸相的皇室远亲,杜审言可一点都没放在眼里。

  此时,李林甫才二十出头,还在

  家中读书,他家只是皇室远亲,条件一般。他一心想读圣贤书,然后青云直上,改换门庭。

  谁曾想,天幕播完,什么都变了。大家都知道他未来是赫赫有名的奸相,哪里有人敢靠近他?

  他把牙都要咬碎了,恨天幕和杜甫恨得入骨,他封侯拜相的前途全被毁了。

  他气得在家中砸东西,浑然不知杜甫的爷爷即将找上门来。

  没过多久,杜审言带着一-大家子找到李林甫,二话不说,当场开揍。

  年轻的李林甫被打得满地找牙,满脸懵逼:"不是,你谁呀?你凭什么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皇亲。”

  杜审言一点也不客气:"皇亲怎么了?谁不是呢?叫你欺负我孙子,今天就要打死你!"

  杜审言的儿子们都是孝子,有的甚至愿意为杜审言报仇而刺杀上官。

  没有一个人阻止老爷子打人,反而递来棍棒,让他打得更狠点。

  “耶耶,别拿手打,容易手疼,拿棍子打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