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 131 赴金陵

《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131 赴金陵

作者:圆杭椒 字数:3807 书籍: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

  八三看书 ,最快更新从红楼开始发家致富!

  “师父,你说得对,浪费吃食就是不惜福。”

  芳官沮丧的跟在云珠身侧,一改先前哽着脖子的硬气模样,张牙舞爪的小丫头难得露出一副柔顺样子。

  “你说得对。”云珠对于这种能屈能伸的性子不算讨厌,归根结底大家是一类人,若是能互相拉扯着把日子过好了,那也不枉费相识一场。

  与三个官对视一眼,过去几日邦硬的气氛缓和下来,一本正经的样子,惹得大家都捂嘴偷笑。云珠将手里的鸡蛋换了一只手提着,这才往台阶上一步,扣响了门上的木环。

  “正说起你,快进来快进来!”但开门的却不是赵三,是胡夫人。

  “胡夫人安。”几个小的见是熟人,纷纷松懈下来,陆续打起招呼。

  见四个小萝卜头,胡夫人不由得眉开眼笑,对云珠说道,“哟,你们吃饭了不曾?”

  怪道一见面就说吃没吃饭,几人进了屋,几番热络之后才晓得,赵三两口子准备跟着胡夫人南下了,家里别说吃的,连水缸都已经倒空,蒙上了一张草席与杂物们堆在墙角。

  “原以为等不到你出来了,还想着怎么和对门张家托付钥匙留给你呢,菩萨保佑,咱们还见得上一面。”刘平笑着看赵三与赵六抱成一团,亲亲热热的样子根本顾不上解释其它,便替媳妇儿说起项来。

  还不忘将包袱上的一个小盒拿出来,胡夫人见状,便带着三个官说是去隔壁拿些东西,留下赵三两口子与云珠三人在屋内叙旧。

  “早知道咱们不省那几个门房的赏钱,早些递信也好商议一番。”听闻要跟着镖局南下,云珠心头又是憧憬又是犹疑,赵三夫妻俩白丁一对,斗大的字不认得一箩筐,也就是银钱上的账还算活泛。

  这一计较就要去金陵做糖厂的生意,怎么叫人放心得下呢。

  “幸亏小六儿你说不要写信,这样大的消息,我俩又不会写字,还得去请代笔先生,若是碰上有心人,岂不是走漏了风声?还是如今这样当面说为好。”刘平将小木盒子摊开,里头是十两银子与房门钥匙和两张契书。

  通通递到云珠手上来。

  “这是什么?”房产契书她认得,那别的呢?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赵三先红了眼眶,哽咽道,“此一去,我最舍不下你,可你姐夫也说,机会转瞬即逝。”

  刘平接过话头,补充道,“我俩带着这两年的现银积蓄南下金陵,成与不成,只这三百两银子的生意,若不成,这处房子和郊外五亩土地,就是咱们家往后的底气。”

  赵三悄悄白了男人一眼,说得这么吓人做什么!吓到小六儿可怎么办。

  “这房门钥匙和契书放在你带在身上,你出门也好有个落脚处。也是为了防止我们出门在外头脑发热,万一见利眼红做出傻事来,再后悔莫及。”她说得十分自然,却是一副安排后事的样子,将云珠的心高高提起。

  “谁和你们说金陵有生意可做的?万一……”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赚钱的渠道消息是有壁垒的,远在京中的普通人想要搜集到这些门路,就不是一件易事,更遑论在其中抓到商机。

  万一赔了,倾家荡产是小,小命不保也是有可能的。

  “你看看你,这么半天都没说到重点!”赵三娇嗔着埋怨刘平。

  刘平喘了几口大气,到底瘪瘪嘴,嘀咕道,“我还以为你说了呢。”

  “你说什么?”

  “没什么。”刘平对妻子一副蛮横模样哼了一声,这才带着满面笑意说道,“你三姐说你们从前种过红薯。你在国公府里不晓得外头的事,糊涂,不是,胡大夫,胡大夫来信说,金陵要征召一批专门种过红薯的农夫,若是有能力的还可以租赁土地,刨去要收的税,剩下的按照五文钱一斤征收呢!”

  这倒是个巧宗儿,水患不绝,饥荒不止,红薯产量大周期短,在历史上可是对抗饥荒的利器。

  这么说来,赵三夫妻俩此去,有官方扶持又有民心所向,就算有地痞恶霸……

  呵呵,有官方撑腰和背书,哪路地痞恶霸敢上前生事?如此,赚钱可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你们有多少本钱?”云珠对上赵三,带着几分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直白。

  刘平哽了一下,赵三知道他是不好意思了,便道,“一百七十两。”

  当初卖方子的钱不少,虽没胡乱花用,可一番安置之后也所剩无几了。就这一百七十两,里头还大半都是夫妻俩今年起早贪黑走街串巷赚的呢,赵三说着也有些局促起来,不由得解释着。

  那是属于成年人心内最深层次的窘迫,机会临头却因为钱不够,而抓不住机会的羞赧。

  看着云珠玉白的小脸,她心头有些意动,可嘴角嗫嚅了几下,到底是没说出口。

  “没事,按照你三姐的说法,咱们第一年就能攒下些本钱,咱们那五亩地不也一口气收了五年的租子吗,第到明年肯定能大赚了!”刘平信心满满。

  金陵不比京城,如今六月里过去,勤快点儿甚至还能赶上一茬秋薯,年下又不必置办那么多冬日里的柴和炭,这钱不就省出来了?

  他刻意压低了声音,仿佛这话只说给云珠一个人听似的,做贼一样。

  不过云珠不在意这个,她心头劈里啪啦的拨着算盘,转而问道,“那你们银钱不够吧?先头儿方子那事儿,我收了姐夫二百两。府里管吃管住,我也不着急花用。如果你们银子不够,就先拿去用,可着赚钱来。”

  种地上赵三是一把好手,她说红薯能亩产两千斤,云珠亳不怀疑。

  云珠只知道,为了鼓励种植,官方头几年肯定不会设置多高的税收门槛,这窗口也许就是几人翻身的机会了。

  既然是窗口,那时间必然不会太长。

  三年?五年?

  “别拒绝,算我入股,到时候我要分红的。”云珠用玩笑的语气说着认真的话,丝毫不掩盖自己内心对钱的渴望,一把按住了夫妻两个扭捏的话头。

  合伙做生意也有两回了,云珠信得过赵三,既然赵三信刘平,那她也凑合信一下吧。

  毕竟,赵三对她的好,比家人又差什么呢?

  因此,给家人一些帮助,好像也不算什么了。她在府里是一直赚钱的,就算贾府要完了,她离开的时候也并不在眼前。

  倒是赵三两口子,说风就是雨的,家当都收拾完备了,显然是要去大展拳脚,事业初期,到处都是需要银子的。

  “好好好,分红,分!”赵三见云珠关心地看着自己,显然是掏空了身家,那些酸话套话她一时也想不起来了,一边落眼泪一边咧嘴笑。

  抬起衣袖胡乱地抹了一把脸,抬手给云珠整理了歪斜的衣襟,低声道,“和你来那小丫头,瞧着可是精明得很,你们府上这样的人不少吧?”

  又说了些财不露白的关切,云珠无奈地看着赵三,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嘱咐了一些自己从书上看来的红薯种植知识,还提了一嘴玉米间种套作的事儿。

  因着不晓得实操的难度,她只得慢慢说,细细讲,把听过的见过的一股脑儿都灌给了赵三,“具体怎么做,你们还得斟酌着来。”

  “还有这么多讲头,果然读书有用的。”这些话在赵三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待着春风化雨时,便可落地茁壮成长。

  三人说得热闹,就听胡夫人在外面喊,“好了吗?镖局的来人说快到了,该出门了啊!”

  这年头,镖局不止快递物品,也快递人。

  “注意安全,万事将自己放在第一位,我在京城等你们回来!”三人起身,云珠郑重的握着赵三的手,目光坚定。

  没有处理京城的房产和土地,说明没有在金陵久居的打算,云珠借着衣袖的掩护,从空间里摸出一个装了五百两的红包。

  红底洒金线绣的红包在日光下闪闪发亮,一如似锦的前程,虽然生活里诸多烦恼,但她们永远在向上的路上走着,“钱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赚!”

  这话是说给赵三两口子听,也是说给云珠自己听,她迎着阳光将手臂半抬,坚毅道,“祝你俩马到成功!”

  “万事顺遂!”赵三将手附上去。

  见刘平没有反应,赵三抬脚给了他脚背一下子。

  “啊?哦!顺遂,顺遂!”刘平慌忙将褐色的大手搭在赵三手背上,盛夏的京城添了几丝离别的冷意,悠悠长空里拖着牛车的响鼻。

  赵三眼眶红红的搬着五六个床罩裹就的包袱皮,“我们出城便上水路了,一路大船到金陵,你放心吧,安全得很,等到了那边,我请胡太医给你写信!”

  胡太医被金陵的知府扣住,做着大疫收尾的工作,这才传了家书到京城来,就那几句风土人情的传递,就叫胡夫人看出了里头的端倪。

  不愧是能一只手将老公送进太医院的女人,云珠怀疑就算没有自己的心肺复苏技巧,她也能借上别的力。

  “胡太医,写信!”胡家那个傻乎乎的儿子也挥着手,被胡夫人一巴掌拍上了马车。

  码头遥远,若是跟着镖局相送,一来一回只怕天就要黑了,云珠在门口便道了别。

  赵三说,不要沉迷做活,要适当偷懒,好好养身体,权当歇口气。

  赵三说,这房子不赁,没得叫外人给我糟践了,你时不时来住,我放心。

  赵三说……

  吧嗒一声,豆大的泪珠子从云珠脸上滑落,将地面的石板砸出一个暗影儿。

  “师父……”

  “……小云姐姐。”

  三个官一人一串糖葫芦,期期艾艾的样子,担忧地看向云珠。

  这离别的滋味怎么后反劲儿呢,云珠糊了一把脸蛋,强笑道,“没事儿,她们是去奔前程呢!”

  想明白里头的关系,云珠立时从悲伤里挣脱出来,领着三个小的去看房子。

  赵三这一去,没个三两载可回不来,既然说不舍得房子给人糟践了,那自己也不好帮她往外赁了,否则一年怎么着也能再多赚个五六十两。

  不过如今她也不似从前一般心痛银钱了。

  “走,咱们今日吃火锅!”如今云珠手里有钱,府内府外都有落脚地儿,时不常还能混个赏赐,因此心情也舒畅许多,脸上笑嘻嘻的,全然不复刚才的低落。

  赵三走时,衣物被褥几乎是全部带走的,剩下的杂物都堆在了最边上的两间房舍里,因此空出来的三间屋子除了桌椅,也就一套锅碗瓢盆最瞩目了。

  空得很。

  这可真是落脚地了,只落脚,连过夜也不能。

  四下环顾之后,云珠背着手在三个官面前踱步,将三个官看得莫名其妙。

  “我……脸上有东西?”芳官说着,又转头问两个小的,“有吗?”

  俩人齐齐摇头,“没有。”

  “入伙饭,先说好,我这顿饭可不是白吃的。”云珠吊着胃口,看着手边十个鸡蛋,这拿进府去,怕是要招厨娘白眼,不如在外头吃了个干净,两手空空的回去。

  “懂了,我们应该凑份子!”藕官年纪小,不大忌讳的将袖子挽在胳膊上,露出一截白嫩嫩的藕臂,掰着衣袖从里捡出来两串大钱,一串得有三四十个,“太太发的,吃饭也是祈福的一部分。”

  要在外头将半吊钱花个精光的架势,正合云珠心意,三个小的也懂,这钱留回去难免给干娘留话柄,与其耳根子不清静,不如全部吃掉。见云珠掏出来一百文,剩下两个官有样学样,一人出了九十文。

  兵分两路,她们仨拿着一半钱去买食材,云珠拿着另一半去买香料做火锅底料,兴高采烈的样子,几乎和过年没什么区别。

  香料价贵,花椒八角更是堪比黄金,软磨硬泡之下,也才收拢了拳头大小的一包五香料,就这,里头还有一半是不值钱的辣椒呢。

  怪不得城里的小吃摊不是点心就是果子,也不怪人家没有发展的眼光,这行情,麻辣烫的成本估计都是天价!

  云珠提着一篮子洋柿子回去,正巧碰见晴雯吆喝,“你回来啦?听说你要做什么锅子?是不是热的?我买了一块冰,还有一罐子牛乳,做那个奶茶行不行?就是你之前做过的那个,凉丝丝的那个奶茶。”

  她什么时候来的?

  见云珠疑惑,芳官便解释道,“我们去西市买肉,遇上了晴雯姐姐,她一听是师父攒局儿,便也一道儿过来了。”

  “蹭饭呢!”云珠做痛心疾首状,熟稔的口气一下打消了众人的踟蹰,气氛重新热烈起来。

  晴雯权当没听见这打趣,指挥着三个官用棉褥子包着荷叶裹着的冰往室内走,叫寻个阴凉地儿放好,别化了。

  自己则背着手,满园子溜达鸡似的,还不忘点评道,“你这处不错,正在主街边上,夜里有城防巡视,你三姐眼光不错,不错不错!”

  晴雯抚掌,围着满树绿枣儿的树荫感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