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界主师岳不群 第七十三章威望大涨(求追读,求月票)

《万界主师岳不群》第七十三章威望大涨(求追读,求月票)

作者:废纸桥 字数:1859 书籍:万界主师岳不群

  “老夫也要说声歉,实乃老夫所闻浅薄,身无见识,能想到的,也就这拘神法可堪一用。还请山神莫怪罪才对…”

  哪敢啊…这位上仙不知是谦虚,还是故意逗他,拘神法,居然也成了浅薄无见识,尚且可堪一用的手段?

  “小神不敢!”

  “唉,可别这么客气,以你资历,便是老夫称一句前辈,都理所当然!”

  你敢叫,我也不敢应啊…山神无奈。

  “不知上仙,想聊什么?”

  “老夫见那两个小娃儿,精灵的很,不知此界山中,可有多少精灵?”

  “回上仙,精灵少存,那两个小娃儿,是自老夫之身养活,久而久之,便生了灵意。”

  “那精灵之属,却是真的少见?”

  “是,天地有灵,故称为精,兽得灵意,故称为妖。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妖精。与山林之地言说,妖精同等,皆为精灵。为精灵之属,都讲究机缘巧合缔造,而凡属妖者,轻则便要五十年生智,六十年开言,百年化形。而就这,还得看天的脸色!”

  山神饱含敬畏的望天一眼。

  “哦?百年修行,还得看祂的脸色?”

  与之相较,陆罄竹便是随便至极,对头顶青穹,没有丝毫的敬重。

  “是,天有令,才有灵,才生智,才化形。此乃天地明理,不可亵渎。有人道修行者,若登至极,天雷击打,赤火炼心,百锻归一,化凡为真,世曰,仙人!”

  不错,这就是凡人修行的结果,步步攀升,登峰造极,便要抛弃凡身,而过程,听着颇为艰难。

  但陆罄竹实则并没有真正见过,便是一梦黄粱看太白剑仙,也不曾闻天雷,地火试炼。想想,那坐卧山中的中云先生,该是经历过的,不过可惜,他不曾有中云先生的传记。

  “而妖类修行,则更加苦闷。受命尽苦痛,于挣扎之中,才可显生灵智,就此脱胎。而后,每过三十年,便要受雷击,每过六十年,便要受地火,每过三百三十年,便要受百锻之痛,作九九归一,千年寿尽,十载挣扎,若是过了…才可算,修行有道,称作仙人。”

  “而,若有妖类意图化形,便需要有人认可。此间世,乃人理之道,天意尽倾,若无人允,穷身苦恨千年日,也难化形作人身…而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妖类寿长,三百年尽。”

  可真是,人理当道啊。

  陆罄竹望一眼天,风散云朵,恐怕任他看瞎了眼睛,也难以从这张“大脸”上瞧出来什么神色吧。

  “听你这么说,老夫便知道了。妖精甚少!”

  “不,上仙,妖类繁多,绝不少见,只因为天有生灵,为兽属大巨,便是万万取其一,又何止百位?也就是精类是真的少见,天地人和缺一不可。”

  “竟是如此?”

  果然古人诚不欺我,量大管饱便是真理。

  不过,这答案可真是令人高兴。

  毕竟这么大的世界,若是只有人称大数。

  那也太过于无聊了。

  陆罄竹暗自愉悦,殊不知山神也在猜测,无论妖,人,成仙便是同道,自有交往,这种事可谈不上是秘密,甚至是常识。

  这位上仙丝毫不知,莫不是闭关太久,还是有意装傻?

  不管如何,山神只希望自己能早些脱离。

  跟仙人共立,实在是,压力骇人。

  “上仙…若…”

  “啊,倒是耽误你的时间了,老夫赔罪,既然缘分至此,那就请山神离开吧!不过老夫有意于这山中多待几天,不知可否?”

  “上仙随意便是,小神告退!”

  见山神化作一颗普通的大树后,陆罄竹重新坐下来,他望一眼陆小七,居然还真板着脸,专心致志的闭目抓竿。

  这算是…进入状态了?

  为何要求心安稳,理由有很多,而方才山神口中提到的,脱胎之难,亦是原因。

  从万死当中能屹立不倒,依旧秉承着明心之志。

  那必须是拥有极致的“心”才能做到。

  心之境界,并非智慧的手段,只是纯粹的,将自己的承受力放大。

  一个聪慧的人,可能拥有如天上星一样的智慧,但也只是这种程度了。

  以修行者的角度,心之境界便是承载智慧的那片星空,是浩瀚无边之界,它承载着一个人,一位修行者的全部,其中如智慧等等,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剩下的便是空洞的“自由”。

  在一万次的死亡面前,该如何才能够保持冷静?

  在一千年的孤独面前,该如何才能够稳定情感?

  在无穷尽的痛苦面前,该如何才能够安宁自身?

  也许,那些自天地开辟,以自然称作化身的神,能够很轻松的得出答案。比如,什么都不去做,只管去接受就好了,毕竟祂们可是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存在。

  可,对于人,对于妖,对于修行者而言。

  想要承受,太难了。

  跟痛苦并行需要的不止是勇气那么简单,如果只要高歌勇气就能所向无敌,那天地之大,又何来那些在失败面前不甘心而死亡的英雄?

  万幸,人是聪明的,修行者是聪明的,

  他们选择了一种取巧的手段,

  而这个手段,便是“心之境界”。

  万次的死亡,千年的孤独,无穷的痛苦,

  他们交叠起来,是理智,名为感性得智慧所不可能承受的,

  那,只要把他们放在其他地方就可以了。

  比如,一个专门存放痛苦,孤独的地方。

  “灭尽七情六欲,成就无上大道!”

  虽然,这句话常被凡俗认为是,想要成就仙人,就必须抛弃自己的感情,抛弃名曰凡俗的心。如此,才能够脱胎换骨。

  可,哪里有仙人,看起来是如同死物一般冷冽?

  这句话于修行者而言,正确的理解应当是,通过对心之境界的增大,从而对感情的掌控达到一种更为理性的状态。什么样的感情需要,什么样的感情不需要,比如那万次死亡,千年孤独,真的需要吗?

  应该没有谁会疯狂的,以享受这种情绪为快乐吧。

  所以,他们是不需要的,可如果想将他们消灭,又做不到。

  因为他们,是组成“自我”的一部分,为了维持“自我”的完整性,即便是这些不需要的情绪,也是不能缺少的。

  无法消灭,便只能抛弃,忘却。

  而偌大的“心之境界”,维持正常情感的彼岸,那片深邃黑暗之地,便是抛却无用情感的地方。

  它们并没有因此消失,如果需要,可以随时取回。

  当然,选择抛弃情感的仙人,肯定不会再取回了。

  而一直表现出来的,正是仙人希望表现出来的,属于自己得“真实”。

  对于自身的情感拥有绝对的掌控,这种成长,便是修行者中,“修行”二字的重心。

  要不然,称作修行中人,结果几百年都一尘不变,那还修行个屁,早点回家卖红薯得了。

  而“心之境界”,对于修行本身,益处显而易见。

  情绪会导致进程。

  所以,适当的抹消情绪,很重要。

  至于其他的,对于一些虚妄的幻境,拥有更强的适应性等等,不过是“心之境界”的诸多好处。

  心之境界就像是一条龙,简直浑身是宝。

  但,“心之境界”同样有坏处,那便是始终,对自己的“自我”,会秉承着虚假的认知。

  因为表现出来的这份“自我”,本就是不真实的。

  更准确的说,它是真实的一部分,但也仅限于那一部分。

  有个人,出生时,阖家团圆,娶亲时,父母安康,生子时,家破人亡,年老时,无人陪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