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无限完全拟态 CM919 夜色,于团队合作中归于平静

《无限完全拟态》CM919 夜色,于团队合作中归于平静

作者:晕血的羔羊 字数:126 书籍:无限完全拟态

  正巧,萧文明见酒桌边叠着一叠半新的纸,纸上的墨迹还没有干,似乎是今天记录下的所谓“好诗”,便取过这叠纸,翻了几张。

  果不其然,这些诗词写的那叫一个不堪入目,不但立意上尽是一些粉饰太平、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就连文才上也都是一些酸腐不堪的破句子。

  或许作者此时此刻还在颇为得意地自嗨,可就是这种玩意儿,送到别人手里,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擦屁股了。

  谁知写诗的人,见萧文明拿纸过来看,竟然还不满意起来了。

  只听那身材高大的塾师瞪着眼睛埋怨道:“萧文明,你看什么呢?我教了你三年,你连一本《三字经》都没背下来,这上面的字你能认全吗?”

  一听这话,席间的文人顿时哄笑成一团。

  临海县里,谁不知道临海屯的萧文明是个傻瓜。可今天被两位塾师这么一爆料,才知道他竟然傻成这样——一本《三字经》学了整整三年都没学完——那就不是愚钝了,简直就是弱智嘛!

  笨成这样,倒也十分少见了。

  在一团哄笑声中,萧文明已然打定了主意,看来今天不一鸣惊人,或许从今往后,不知得受这般迂腐无聊的文人多少气!

  于是萧文明冷笑一声:“哼!我文书双全,可能不认识字吗?那是你们两个才疏学浅、误人子弟,根本不配教我,我才懒得搭理你罢了!不就是写诗吗?我也会!”

  幸亏萧文明穿越到了一个异时代。

  也幸亏他在现实世界里,颇背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于是萧文明变在自己脑海里并不多的诗词库里,选了一首合乎自己身份的诗,朗声吟诵道:“你们都听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一首诗虽然称不上古代历史上最极品的好诗,但无论是题材还是文采,都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吊打席间这般庸俗的文人,是绰绰有余的。

  听萧文明吟罢,那两个塾师原本脸上带着嘲讽的表情,顿时变得异常怀疑和惊讶。

  他们是知道的:萧文明这个混小子,别说是让他当场作诗了,就是给他一首现成的诗,让他从头到尾照抄一遍,他都未必能做到。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笨小子,今天怎么开了窍,作出的这首诗的水平之高,只要不是被猪油蒙了心,都不得不承认其胸怀广阔、立意高远、文辞高明……

  再反观自己,就是把肚子里那些货色全都挤干净了,都做不出这样的好诗……

  其他方才还在嘲笑萧文明的文人们,文采或许还不如那两个塾师,也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下,原本嘈杂不堪的酒楼,顿时恢复了平静。

  半晌,忽听有人高声赞道:“哎呀呀!果然好诗、果然好诗啊!实在是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学生穷极一生,要是能够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也就不枉此生了啊!”

  萧文明扭头看去,却见说话之人,乃是一个二三十岁样子的书生,正坐在主桌之上,隔着徐世约同县令汤光耀相邻而坐。

  此人衣着虽不华丽,却打扮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满是深意的微笑,光一眼看去,无论的举止和神态,都要比那些只知道以貌取人的文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并且此人还是承认萧文明这首诗的文采的,是向着萧文明说话的。

  然而这首诗其实也是萧文明抄起来的,今天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当众吟诵出来,也没有什么好光荣的。

  于是萧文明便跟此人拱了拱手说道:“这位先生过奖了。其实这么多年,我也就攒了这么一首好诗而已……”

  “嗳~此言差矣。人这一辈子读书习文、皓首穷经,除了能够博取功名、报效国家之外,也无非就是想能有一字半句留传后世。这位萧大人虽然是偶有所得,但是能有这样的一首佳句,要是在下也是心满意足的了。来、来、来,请到这边来,在下还想讨教几句呢!”

  说着,此人脸上忽然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萧文明闻言,心中一怔:好家伙!别看这人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竟然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

  不过这也正好,正好遂了他的心意。

  于是萧文明趁势上前,走到主桌边上,对为首一人拱手行礼道:“汤县令,在下此来可不是为了吟诗作对,而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向县令申报。”

  萧文明好歹也是临海屯千户的儿子,之前也见过汤光耀要几面,也就认识这位县令老爷。

  汤光耀自然也认识萧文明。

  在他的眼里,萧文明人是一个傻不愣登的笨孩子,虽然之前也曾夸赞过几句“憨厚质朴、可堪大用”之类的场面话,但也都是言不由衷。

  他心里想的却是: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才换来一个七品知县;可就因为朝廷的制度,可像萧文明这么个呆、傻、痴的笨瓜,一出生居然就有六品头衔等着他去继承……

  这世道太不公平了!

  不过好在朝廷的制度是以文制约武,因此汤光耀在萧文明面前也不必低三下四的,反而摆起长辈的架子来了:“贤侄,今日是本县士绅难得聚会。因萧老千户新丧,所以本县并没有邀请贤侄。既然如此,那贤侄就该在家里,替老千户守灵,何必到此胡闹?还引了这么多丘八汉子到进来,岂不有失斯文?”

  “斯文?斯文能值几个钱?斯文能当饭吃吗?”萧文明梗着脖子回答道。

  听了这话,汤光耀原想教训萧文明几句话的,然而他刚才听萧文明念了一篇好诗出来,光凭这首诗也不能说萧文明是个不懂斯文之人了。

  因此,汤光耀就只能无奈地听萧文明往下说道:“汤大人刚才说我手下的几个弟兄是丘八,可要不是这几个丘八,我今天还不肯过来扫大家的兴呢!”

  说着萧文明指着身后那一群面有饥色的临海屯的子弟,对众人说道:“诸位,这些便是我临海屯的兵丁。他们的父亲今年刚刚战死沙场,家里没了顶梁柱,没了主心骨,正不知哪里活呢!听说朝廷发了抚恤银子到县里,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过上一阵的。因此我才过来取钱的。汤大人,你是主管一县政务的,知道这年头银子比命值钱,何不赶紧把钱发下来,我跟他们也好有交代。”

  此言一出,汤光耀就更加不高兴了。

  没错,兵部、户部奉了皇上的旨意,的确刚刚把抚恤银发了下来,然而这笔银子汤光耀到手还没捂热呢,怎么萧文明这么快就过来讨钱来了?

  并且这几年朝廷又是赈灾、又是用兵,花钱的地方多,对好像临海这样的富裕县,每年的赋税更是加了一成,县里的财政已然是捉襟见肘的了。

  这笔抚恤银子到了汤光耀的手里,无论如何,他是要扣下一部分,留给自己花用的。

  然而这笔钱,应当是专款专用,明面上又是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花这笔钱,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因此,当着本县这么多士绅的面,汤光耀也没法把话说再明白了,只能耍起一个“拖”字诀:“啊,这事儿我知道了。不过今日天色已晚,贤侄不如先回去,等明日再议,如何?”

  要是可以明日再议,今天我又何苦直闯你的聚会?

  于是萧文明针锋相对道:“恐怕不行。咱们屯日子过得苦,全屯上下都眼巴巴等着这笔钱呢!还有,外边催债催得也紧,都杀到我门前来了,要不赶紧拿了钱,恐怕我手里这几个弟兄就要哗变了!到时收拾不起来,汤达人你脸上不好看吧?”新笔趣阁

  说罢,萧文明便将眼神从汤光耀的脸上,移动到了一旁的徐世约的脸上。

  这件事情徐世约是当事人,汤光耀也知道。

  事实上,就是徐世约因为在临海屯里吃了亏,当天便跑到汤光耀这里来诉苦来了。

  原本他只想同汤光耀说几句话,不料县衙里汤县令的几个朋友也在,便索性约起来吃上一顿饭。然而这些个酸腐文人平日里人五人六的,却是好长时间都没吃酒喝肉,人就这样越约越多、场面也就这样越搞越大了——一下子在鼎香楼里摆了五桌席面。

  虽然这鼎香楼原本就有着徐世约的股份,可一桌酒按成本也得有十两银子。五桌酒席一摆,五十两银子就这样没了。

  徐世约本就颇有几分心疼,却不料萧文明却又闯了过来,更在席间吟了一首好诗,大大地给自己长了脸。

  这下形势就变得更不堪了,万一这个姓萧的混小子,在这么多本县的士绅跟前说了什么狠话,那自己的名气也就臭了,这顿饭反到请出反作用来了。

  说起来徐世约在临海县里也是个说一不二的,要是今天之前,遇到这样扫他脸面的事情,他早就发飙把人轰走了。可就在今天,他却是结结实实地被临海屯这些少年兵丁给吓住了,现在他们又近乎是杀上门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