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士兵突击肝经验 第435章 可怕的蛙跳作战

《我在士兵突击肝经验》第435章 可怕的蛙跳作战

作者:金兮水兮 字数:74 书籍:我在士兵突击肝经验

  “东厂假传陛下旨意,祸乱朝纲,请陛下立刻将东厂督主曹正淳交由刑部处理,择日问斩。”

  “陛下,宦官之祸猛于虎!自古宦官干政,国家必亡啊!”

  “请陛下明察!”

  “……”

  顿时之间,好几名文武百官跳了出来,锋芒直指曹正淳。

  那等眼神,仿佛欲要生啖其肉。

  然而,曹正淳却泰然自若地站在赵风的身边,似乎无视了众多朝臣咬牙切齿的目光。

  “东厂近日所为,朕一清二楚。”

  此时,在龙椅宝座上的赵风发话了,让得众朝臣皆是眼瞳微微一缩,全都死死地望着赵风,“朕觉得,并无不妥。”

  并无不妥?

  群臣一下子懵了。

  这曹正淳的东厂,可是把三分之二的朝臣都给抓了,还随意抄家杀人,简直成了百官的噩梦。

  犯下如此滔天罪行,赵风居然说并无不妥?

  许多官员,内心早已义愤填膺。

  正当他们要进谏的时候,赵风却是抬起了手掌,止住了他们。

  “东厂抓人,自有根据,并非假传圣旨。”

  群臣闻言,顿时心中一惊。

  这个意思就是说,抓捕那么多的朝臣,都是皇帝本人的意思?

  “那是因为,他们该死!”

  赵风的声音变得无比冰冷。

  百官如堕冰窟。

  赵风向曹正淳使了个眼色,后者拍了拍手,数十名太监,手中都拿着一沓纸,交给了文武百官传阅。

  “这些,便是他们该死的罪状!”

  赵风的声音十分冷酷,“看完这些,若你们还觉得他们是冤枉的,便尽管进言!”

  然而,传阅着手中的名单,群臣的脸色却逐渐难看。

  这上面,把每个人的罪状写得清清楚楚!

  铁证如山!

  而且,每一条都是死罪!

  通敌叛国、结党营私、中饱私囊……无一不是弥天大罪!

  先前进谏,说要废除东厂的几名御史,更是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他们方才,居然在为犯罪者辩护?

  “微臣罪该万死!”

  几名御史纷纷跪倒在地上,神色惶恐。

  “大周国立国之初,百官多是忠臣勇将,公忠体国,清正廉明,正是因为如此,大周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缔造盛世。”

  赵风起身,走下朝堂上的台阶,踏在金色御道上。

  “而如今,不过短短百年光景,大周国便国土沦丧,风雨飘摇,险遭灭国惨祸。”

  “为何?为何大周国的盛世如此之短,败落如此之速?”

  “就是因为朝廷里面的蛀虫太多了!”

  赵风声音愈发低沉,仿佛喷发前的火山,暴风雨前的宁静。

  “这些人从来不思报国,却专事争权夺利、敛聚私财之能事!”

  “待到国家危亡之时,他们便和敌国暗通款曲,为保全自身,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这种人,你们觉得,朕该留他们的性命吗?”

  话音落下,满朝文武,再也没有一人吱声。

  甚至,有不少人感到羞愧。

  因为,他们的脑海里,同样有过雷同的想法,只不过,他们最终没有付诸实施罢了。

  赵风说的,的确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官员党争不休,奢华无度,却无一人报国。

  甚至,在他们的脑子里面,已经没有了国家这个概念。

  大周国,已经从内部腐烂了。

  任何的小修小补,都无法改变这个朝廷。

  唯有推到重来!

  赵风今日所为,便是要打破这个腐朽的朝堂!

  否则,带着这么一群人,大周国不可能强盛。

  “从今天起,朕要加一条国法!”

  “但凡敢贪污腐败的官员,夷三族!”

  “严重贪腐者,诛九族!”

  “建立举报奖惩制度,举报贪腐有奖!”

  “一旦查实,赏银五百两!朕倒要看看,今后究竟谁还敢再贪!”

  赵风怒火滔天!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被吓的双腿发软。

  夷三族?

  诛九族?

  举报者赏银五百两?

  这么一来,必然举报者如云,还有谁敢贪腐?

  就连向来清廉的刑部老尚书,此时都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在肮脏的大环境下,能够保证自身洁身自好,这何其艰难?

  整个大周国,在此番的反贪风暴之下,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要落马!

  群臣心中都明白,为官可以肆无忌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是必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时代。

  满朝文武看向赵风的目光中,皆是满含敬畏之色。

  他们虽然战栗,但心中却也有着一丝惊喜!

  大周国,说不定真能在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手里,走向强盛的道路!

  此时,刑部尚书走了出来,“陛下,如今朝中官员仅剩三成,六部多有空缺,如此下去,恐各部难以正常运转……”

  听得这话,赵风点了点头。

  这倒是实情。

  的确,此番整肃朝纲,朝中三分之二的官职出现了空缺,短时间内还能维持,但是长此以往,肯定会出现问题。

  不过,赵风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他巡视了群臣一圈,而后郑重其事地道:“那就昭告天下,开科取士吧。”

  群臣皆是眼睛一亮。

  科举,的确是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

  在大周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科举已经废弛了十年之久。

  朝廷已经很久没有注入过新鲜血液了。

  如今赵风重开科举,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对于天下儒林士子而言,都是一大福音。

  “不过,科举考试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考诗词文章,必须要加入一些实用的东西。”

  赵风话锋一转,道:“比如律法、军事、工艺、理财之类的学问,这些才是六部之中实用的知识,可以加入考题之中,成为科举考试的一部分。”

  加入实用的东西?

  对于这个,各部官员的态度,倒是都十分赞同。

  光考诗词文章,的确不能挑选出专门的人才,很多时候,考中科举的进士们上任之后,还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适应期,才能够真正上手具体的事务。

  如果将这些知识加入科举考试之中,可以减少他们上手的时间。

  而且,诗词文章,依旧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赵风并没有一次性废除掉诗词文章,因为那样一来,恐怕他将成为天下学子唾骂的对象。

  即便要改革科举,那也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