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灭秦记 第492章

《灭秦记》第492章

作者:龙人 字数:3096 书籍:灭秦记

  张良的神情十分凝重,态度也异乎寻常的坚决,因为他深知,垓下一役似乎已是楚汉之争的最后一战,但风云变幻无定,在胜负未决的时刻没有到来之前,谁也无法预料这一战谁会成王,谁会成寇,王寇之间,其实都尚是未知之数。

  面对张良如此严肃的表情,纪空手的心中不由一凛,忙道:“子房所言极是,若是照你来看,我们还应该在大战之前做些什么准备?”

  张良见纪空手发问,显得胸有成竹道:“自古用兵的法则,讲究的是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有同敌人相等的兵力就要设法分隔敌人;而兵力不如敌人就要善于摆脱敌人。这是兵家所崇尚的用兵之道,经受了上千战役的考验,已成经典,但具体的战例依然要具体的分析,将经典活学活用,才是真正的制敌之道。”

  顿了一顿,他抬头望向纪空手道:“以公子所见,今日这垓下一战,我军的兵力将是敌人的数倍,又将适合哪种法则方能达到制敌的目的?”

  纪空手想了一想方道:“从表面上来看,我们此刻的兵力八倍于敌,本可采取围歼的方式,但若是如此,子房也不会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

  他见张良微一点头,不由笑道:“诚如子房所分析的那样,我们真正的可用之兵其实只有大汉军队的四十万人马,就算加上彭越、周殷、英布等人的军队,满打满算,也不足六十万人,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在利用韩信这三十万江淮军之际,提防他在关键时刻按兵不动,坐收渔翁之利。如此算来,形势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不容乐观,至少,并非胜券在握。”

  “公子能够想到这一层,可见这几年来的军旅生涯已将你从一个江湖豪客磨练成了一军统帅,真是可喜可贺。然而,我们此次垓下之战,不仅要提防到韩信按兵不动,更要提防到他在关键时刻反噬一口,惟有如此,方能掌握整个战局的主动。”张良深邃的眼眸中闪出一道智者的光芒,冷峻的脸上不着声色,缓缓而道。

  “你真的认为韩信能够做到舍弃凤凰?”纪空手的眼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韩信是一个聪明人,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此时的处境,若要他全力效忠于大汉王朝,那么他这数年来的努力无疑是为了他人而打拼,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他愿意接受的。而一旦他心生反心,就应该十分清楚,当项羽灭亡之后,我们的矛头最终必会指向他,所以他必然会为自己设想到一条退路。”张良似乎对这个问题考虑了良久,早已做到心中有数。

  纪空手相信以韩信的为人与性格,纵然他对凤凰的感情的确是出于一片至诚,但当他个人的感情与他一生所追求的名利发生冲突之时,韩信很有可能会选择后者。所以纪空手并不认为张良的话是危言耸听,而是点了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或许,韩信一直隐忍不发,其实也是在等待着一个机会。也许,他也认定这垓下一战是他决定命运的最后一战!”纪空手缓缓地抬起头来,望向山下连绵不绝的军营。在垓下城正面的军队,正是韩信所统率的三十万江淮军。

  张良心中不由一震,显然被纪空手的假设有所触动。韩信必反,这已是他和纪空手都有的共识,但城府极深的韩信会在什么时候反?又会在什么地点反?这却是他一直无法揣度的,倒是纪空手这看似无心的一句话,使他在陡然之间找到了答案。

  他沉吟了足足有一炷香的功夫,这才与纪空手眼芒相对,沉声道:“如果我所料未差,当楚汉之争进入尾声之时,也是韩信起兵反叛之际!正如公子所言,这垓下一战对于每一个有志于一统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谁也无法抗拒这良机来临的诱惑!”

  陈平听得心惊,神色凝重道:“这么说来,这垓下之战岂非成了一个乱局,而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身陷两线作战的困境?”

  “这种可能性并非没有,所以我们才要防患于未然,在攻击项羽的同时,必须分兵制约韩信的江淮军的行动。”张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纪空手淡淡一笑道:“如此一来,我们就无法对项羽形成必胜之势。”

  他的眼芒陡然一寒,冷笑道:“韩信既然打好了坐山观虎斗的算盘,我就偏偏不让他如意!到时将正面攻打垓下的重任交到他的身上,他纵想置身事外,只怕也不可能!”

  “这不失为一个办法,只要将韩信拖入水中,他再想上岸也就难了。”张良微一沉吟,点点头道。以韩信的聪明,他当然不会在大战将即之时违抗军令,授人以柄,而一旦战事爆发,他再想到抽身而退,就已由不得他了,毕竟战争是一场互动的游戏,绝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如今大军已成围城之势,照子房来看,选择在哪一天攻城最为有利?”纪空手俯瞰大地,心中已燃起一股熊熊的战意。

  “围城攻坚,其实打的就是一场消耗战,既要比双方的实力,又要比双方的军需粮草。我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垓下城中的粮草,可以供十万大军半年之需,这么长的时日,显然不是我们能够等得了的,惟一的办法,就是派人潜入城中,烧掉敌人的粮草,逼得项羽早日与我军作战。”张良缓缓而道,似乎一切俱在他的算计之中。

  第二十章

  纪空手的眼睛陡然一亮:“此计甚妙,若能烧掉敌人的粮草,对其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而我们趁机进攻,必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但问题在于,垓下城中戒备森严,要想潜入进去,必然会冒极大的风险。而且,既然我们能够想到这一点,想必项羽也能想到,在他的身边还有忠于他的流云斋卫队,势必会增加我们放火的难度。”张良眉头皱了一皱,话语中似有一股隐忧。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

  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一个上佳的办法潜入城中,烧毁敌人的粮草,惟有寄希望于纪空手。

  说到用兵之道,也许无赖出身的纪空手并不内行,他能走到今天的这一步,第一是仰仗张良为他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第二则是他知人善任,身边有着一大批人才,有了这些人的襄助,纪空手才能在楚汉之争中最终掌握主动。

  但是若论智计,放眼天下,敢与纪空手一较高低者实在不多,就连张良也不得不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正是藉于这一长处,使纪空手踏足江湖以来,仅凭一个无权无势的无赖之身,竟然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人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亘古未有的奇迹。

  然而当张良的目光望向纪空手时,此时的纪空手脸色沉凝,一时之间也难以想到更好的办法。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容我细细琢磨才行。”纪空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

  而与此同时,在垓下的城楼之上,项羽正带领着他身边的一干将领,在流云斋卫队的簇拥下,登高俯瞰着眼前这八十万大军。

  连绵百里的营寨,如一道山梁横亘于垓下城前,一望无边的旗海,在劲风中呼呼而动,犹如无数条各色不一的苍龙,显得极为壮观。

  一队一队的大汉军队,扼守着每一条通道,将整个垓下围在其中,形成了有若铁桶般牢固的阵线,就连许多身经百战的西楚将领见到这种惊天动地的架式,也不由得霍然色变,无不将目光盯注在项羽的身上。

  项羽冷峻的脸上不动丝毫声色,极目四顾,眼芒穿越虚空,一点一点地望将过去,似乎不敢对敌情有半点的遗漏。

  他与刘邦的大汉军队已经不是第一次交手了,而且以往也有过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是这一次,他却发现战情并非如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他所面对的大汉军队远比以往所见的更有士气,更有活力,虽然相距尚有数里之距,但他已经闻到了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息,更看到了那涌动于军营之上那如云团般的杀气。

  他不由得暗自心惊。

  如果他知道统领这八十万大军的统帅不是刘邦,而是纪空手的话,他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惊诧之感了。因为自楚汉交战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十战役,汉军居然无一胜迹,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这不可思议的背后,其实只是纪空手所用的舍弃之道。

  这舍弃之道的目的,就是牺牲局部的战役换取整个战争的胜利。面对强大的西楚军,假如纪空手一开始就采取与之硬抗的策略,绝非明智之举,所以他用一败再败的战术,先让西楚军对汉军心生小视之心,使之成为骄兵,再以敲打战术,一点一点地消耗掉西楚军的元气,最终逼得项羽在垓下与之决战。

  项羽脸上的肌肉抽动不已,在蓦然之间,似乎明白了对方的用心。然而,他却夷然不惧,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实力,既然自己带兵以来从未败过,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他转过头来,森冷的寒芒缓缓地向身后的每一个人望去,这一干将领谋臣大多是追随了他多年的属下,其忠心是勿庸置疑的,这足以令项羽感到欣慰,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所以项羽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战意始终不灭。

  龙且、项庄、臧荼、尹纵、萧公角……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代表着一个个辉煌的过去,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骁勇善战,才最终谱写了项羽从来不败的神话,然而当项羽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划过之时,他的神情依然有几分失落。

  因为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亚父范增,这是项羽心中最大的痛,当日由于纪空手与张良用计离间,使得项羽开始怀疑范增与汉王有着私下的联系,一怒之下,将之驱出军营,等到项羽心生后悔之时,范增却被人击杀于枫叶店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