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伦文豪 第334章 行为艺术

《英伦文豪》第334章 行为艺术

作者:员在 字数:3617 书籍:英伦文豪

  三天后,清晨。

  纽约港码头。

  陆时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再加上鸡窝头,和几个美国朋友道别。

  马克·吐温却是双眸炯炯有神,龙精虎猛的模样,像是从萎靡不振的陆时那里吸走了大量精华,已然神功大成。

  他紧紧握住陆时的手,

  “陆,真是太感谢你了!”

  陆时无语,

  “……”

  他当得起对方的感谢。

  这两天,他基本没机会休息,完全被马克·吐温和欧·亨利拖着研究戏剧和的创作,

  如何加快节奏?

  如何拿捏住读者的情绪?

  如何增强阅读体验?

  ……

  两人的问题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怎么写好爽文?

  陆时穿越前是翻译,不写爽文,

  但现代人受各种媒体、平台的影响,没吃过猪肉,终究见过猪跑,总能说出跨时代的独到见解。

  马克·吐温和欧·亨利受到知识的感召,从波士顿一路跟到纽约,完全不让陆时睡觉。

  到现在,陆时都快要上船了,还是不放弃任何交流的机会,

  马克·吐温说:“陆,你之前跟我聊起此类优秀的,像是《基督山伯爵》、《三国演义》,我这都已经读过了,大受震撼啊。”

  陆时打个呵欠,

  脑子正懵呢,没听清对方的话,

  “萨缪尔,你说什么?”

  马克·吐温也不气,重复了一遍。

  陆时:!!!

  他震惊道:“你是铁人吗?天天缠着我讨论,甚至偶尔提笔尝试撰写习作,竟然还有时间读大长篇?”

  马克·吐温摊手,

  “《基督山伯爵》我早就读过。”

  言外之意,《三国演义》是最近才读的。

  陆时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读书再快的人,也不至于两天搞定《三国演义》,

  更何况还有文化隔阂!

  他沉吟片刻,才想起是怎么回事,

  《三国演义》最早的译本是英国人邓罗(其实是‘泰勒’,.Brewitt Taylor)翻译的,

  刚开始,他只翻译了部分章节,

  例如,

  孙策之死、草船借箭、温酒斩华雄……

  陆时明白了,

  “所以,萨缪尔,你只是看了几个章节?”

  马克·吐温愣了愣,

  “难怪我觉得不对劲。不过,《三国演义》读起来确实特别畅快。温酒斩华歆、草船借箭、空城计……又真实又过瘾。尤其是草船借箭那段,太棒了!”

  陆时有些诧异,

  “我还以为你会喜欢关羽温酒斩华雄。”

  马克·吐温尴尬,

  “原来是华雄,不是‘华歆’吗?不过,那一段确实经典,彰显了关羽的武力。”

  他将话题绕了回去,

  “但我更喜欢可以体现智慧的部分。诸葛亮利用草船和雾气作为掩护,成功地从曹操那里借得了大量箭矢。这个借法比直接抢夺更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陆时点头,

  罗贯中在短短几百字中,糅进节奏、情节设立、反差、冲突、悬念,

  这种深厚的功力,让多少网文作家羡慕。

  陆时看了马克·吐温一眼,担心对方研究爽文走火入魔,赶紧道:“我要明确一点,《三国演义》是主题严肃的历史。”

  马克·吐温愣了愣,

  “哈哈哈哈!”

  他笑道:“陆,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我能区分好的。”

  陆时好奇,

  “你说我在担心什么?”

  马克·吐温轻捻着胡须,

  “那种一味调动情绪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为了娱乐读者,不聊主题、不聊叙事,模式比较单一。所以,最后会让人觉得套路、无聊。”

  他又伸出食指,

  “而正经的,主题是严肃的,却可以通过技法提升阅读的畅快感。”

  陆时点头,

  看来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马克·吐温毕竟是殿堂级别的大师,不会犯低级错误。

  旁边的韦尔蒂笑,

  “之前我就说,要是纯粹为了爽,那干脆天天打肾上腺素得了。”

  这种笑话,只有做科研的人才会讲,

  毕竟,科学家能成功提取肾上腺素是最近几年的事。

  几人又寒暄几句。

  陆时与他们一一握手、道别,随后朝舷梯的方向走去,

  忽然,有人在后面叫他:

  “陆爵士!”

  是粤语。

  陆时回过头,

  只见司徒美堂正快步走来,身后跟着两个抬匾额的跟班,

  匾额上空空如也。

  “啧……”

  陆时咋舌,

  本能地,感觉对方会让自己题字。

  司徒美堂上前,

  “陆爵士!您要回伦敦,怎么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让我为您践行。”

  他大手一挥,

  “全球侨胞会的事,您得多上心。”

  两个跟班把匾额搬来了。

  司徒美堂想得很透彻,

  陆爵士是大文豪,送财帛金钱是侮辱,

  那不如玩点儿雅的,请他题字、帮他扬名,

  此后必是美谈。

  陆时问:“我本来就对侨胞会非常上心,伱这是……先说好,我毛笔字写得特别差劲。”

  司徒美堂摆摆手,

  “您又谦虚了。之前,有开平的老乡从日本来,带了几期《新民丛报》,其中有篇文章盛赞您的草书,说是‘连绵不绝而紧密呼应’。作者还引用了很多名人的评价,都是溢美之词。”

  陆时好奇,

  “名人?都有谁?”

  司徒美堂掰着指头数道:“辜鸿铭、梁启超、蔡元培……那篇文章的作者还是报刊的编辑,叫蒋国亮。”

  辜、梁二人出名的原因自不必说,

  蔡元培最近大办新学,也开始崭露头角。

  “啊这……”

  陆时知道对方说的是哪幅字了,

  应是巴黎大学,《镜报》牵头捐款兴建的明法楼的匾额。

  他压低声音,

  “我认为观云……额……就是蒋国亮,我认为他误会了。他盛赞的那幅字,并非草书。”

  司徒美堂震惊了,

  “啊?”

  那么多知名的书法大家,还能把字体看错?

  陆时继续道:“我写是的楷书。”

  此言一出,现场陷入寂静,

  “……”

  “……”

  “……”

  两人面面相觑。

  过了好一阵,司徒美堂才说道:“没关系,反正老外都觉得好看。”

  陆时说:“他们本就欣赏不了书法啊。”

  司徒美堂嘿嘿一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觉得好看’和‘能欣赏’之间最起码差了一部书法史的距离。能镇住老外就行。”

  陆时摊手,

  “好吧,能镇住老外。但是海外侨胞中也有懂行的啊。他们看到我的字,恐难接受。”

  司徒美堂摆手,

  “他们再懂,能比梁先生还懂?”

  陆时竟无言以对。

  事已至此,再推脱就不礼貌了。

  他挽起衣袖,

  “笔来!墨来!”

  司徒美堂是练家子,单人就擎住了匾额,

  两个跟班则空出手来伺候笔墨。

  瞬间,周围的外国人都被吸引了目光,严重满是好奇。

  陆时提笔,挥毫泼墨,

  在匾额上留下六个大字——

  海外侨胞总会。

  司徒美堂看了一眼,惊得下巴差点儿掉到地上,

  “这字……嘶……”

  他倒吸一口凉气,

  心想,

  跟《新民丛报》上说得不一样啊喂!

  莫不是任公……

  不不不!

  任公怎么可能出错!

  陆爵士写的一定是新字体,

  一种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崭新的、伟大的字体!

  司徒美堂气沉丹田,

  “好!好字!”

  他喊得中气十足,吓了周围的美国人一跳。

  马克·吐温最先回过神来,

  啪啪啪——

  也不管看不看得懂,疯狂鼓掌。

  这之后,周围看热闹的外国人也跟着一起鼓掌。

  甚至有人好奇地打听陆时的身份,

  因为陆时接受采访很多,报纸上经常出现他的照片,所以很快就被认了出来。

  议论声四起,

  “不愧是大文豪,书法也厉害。”

  “要是能收藏一幅该多好。”

  “那个匾额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唐人街剧院的名字?最近那部戏剧非常火爆啊!”

  ……

  陆时暗自嘀咕:

  “这帮人也太会捧场了。”

  他拍拍司徒美堂的肩,

  “完成了。”

  司徒美堂如梦初醒地“啊……”了一声,回答:“感谢陆爵士……额……陆会长。今后,华人定然团结,就像这幅草书一样,‘连绵不绝而紧密呼应’。”

  还能这么解释?

  陆时属实是想象不到。

  他轻咳一声,

  “没错,我也如此坚信。”

  说完,与对方郑重地握手,说道:“此后的事,拜托司徒先生多多上心了。”

  他与几人道别,转身走向舷梯,在众人的注目礼中登船。

  9月初,

  纽约港的晨风中带着微咸的海水味,轻轻拂过码头,

  阳光洒在了海面上,

  金色的光芒与蓝色的海水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

  虽已入秋,待在甲板上还是有些热,

  陆时与送行的友人们挥手道别,示意他们离开,之后便前往俱乐部。

  此时,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绅士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空气中弥漫着香槟和雪茄的香气,与海风的清新交织在一起。

  陆时刚进门,立即有人注意到了他,

  “陆爵士!”

  他们纷纷与陆时问好,

  “你的书法真好!让我见识到了中华文化之博大。”

  “哈哈,书法虽好,但我更喜欢戏剧。”

  “要我说,还得是!最近的那些也非常优秀,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

  陆时被簇拥着落座。

  他身前的桌子上立即摆满了威士忌、雪茄。

  陆时笑道:“你们都喜欢《哈利·波特》?我还以为,大部分是年轻人在读。”

  现在,《镜报》版已经连载到第二部的《密室》了,

  漫画版也在打配合。

  前几天,玛格丽塔还拍来电报,说报纸的销量又攀新高,《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加起来都不够《镜报》打的。

  有人好奇道:“陆爵士,你在第二部中提到了一个新的物种——家养小精灵。它们实力强悍,却被圈养起来。你塑造这种生物,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话音未落,就被旁边的人推了一把,

  “你说什么呢?”

  又有人附和道:“家养小精灵这种生物被古老的魔法束缚,不能攻击主人。《哈利·波特》是童话,你别往那些有的没的上引导。”

  提问的人不由得恼火,

  “书是陆爵士写的,但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解读啊。”

  这话相当于:

  “Lu就是个破写的,懂个锤子的《哈利·波特》!”

  众人对其翻白眼:

  (ˉ▽ ̄~)切~~

  陆时笑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求同存异。”

  这个开放的态度使得众人盛赞。

  又有人上前,

  “陆爵士,《哈利·波特》固然很好,但我更喜欢你的《特朗特慕特的阴霾》。而且,多亏了你擅长多国语言,这部的法语版比英语版更有韵味。”

  陆时:???

  自己什么时候写过这种书?

  他问道:“特朗特慕特是什么?”

  现场的人都懵了,

  过了片刻,有人说道:“那是南特的一座小镇,位于卢瓦尔河左岸,小镇里是类似迷宫般的村庄。”

  陆时不明就里,

  自己连南特都没去过,更不用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特朗特慕特了。

  他说:“那部的作者是我?给我看看!”

  对方立即回屋翻行李箱,不多时便带着一本名叫《怪诞夜》的法国杂志回来了,

  “上面有很多你的恐怖啊。像《克苏鲁的呼唤》、《特朗特慕特的阴霾》、《裘德神歌》……”

  陆时接过杂志,

  全书共九则短篇,都有一个特点——

  作者:Lu。

  但克苏鲁神话,陆时只写了三部:

  《克苏鲁的呼唤》、《缸中之脑》、《星之彩》,

  别的那些,听都没听过。

  他翻开《裘德神歌》,

  开头便是一首歌谣:

  ——

  在幽暗之夜,星辰隐去,

  长长的阴影坠落下来,就在那隐秘神龛,

  星辰间的歌,无人知晓,

  歌声默默地消逝在卡尔尼佐耶……

  ——

  “那个,”

  陆时有些不确定,

  “现实里有卡尔尼佐耶这个地方吗?”

  众人视线交流,片刻后得出结论,异口同声道:“没听过。”

  所以,这确实是个虚构的地方。

  陆时便开始阅读,

  中记载了一个个暧昧不明、如真似幻的梦境,

  因为无论歌谣还是行文,都很有克苏鲁风,所以在阅读的时候,会让读者有种渐渐被哈斯塔(黄衣之王)送来的梦支配的感觉。

  陆时沉吟,

  知道设定集的,只有那些法国作家,

  “嫌疑人”的范围不大。

  于是,他又仔细阅读,寻找一丝丝蛛丝马迹。

  没多久,他说道:“基本可以确定,这是马塞尔·普鲁斯特先生的作品。”

  其实不难判断,

  当下的普鲁斯特正在走向意识流文学,而《裘德神歌》描述的梦境特征明显。

  且陆时之前作为儒勒·凡尔纳奖的评委,深入读过普鲁斯特的送选作品,所以对其行文风格比较了解。

  现场的人有些懵,

  “陆爵士,你的意思是,《裘德神歌》不是你的作品?”

  陆时笑,

  “不止这一篇。”

  他开始翻阅其他文章,

  “

  这篇《特朗特慕特的阴霾》我拿不太准,感觉是庞加莱先生所写;

  这篇简单,一定出自儒勒之手;

  这篇……这篇我看着像法郎士先生写的,尽管他刻意模仿了《克苏鲁的呼唤》的重复修辞,但其刚硬的文风不好隐藏;

  ……

  ”

  现场之人无语,

  感觉这帮法国作家在搞行为艺术。

  陆时却对原因心知肚明,

  凡尔纳他们,大概是觉得灵感来自于克苏鲁设定集,而设定集是陆时的点子,所以才统一署名。

  陆时感慨,

  “老哥们真给面子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