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玄门祖宗被读心,全族沉迷当反派 第24章 疯狂的孩子

  道藏之事,虽繁琐不堪,但正如歧晖常常挂在口中的话语,的确是道门的千古大业,此经一成,道门立可成为一个整体,再不会发生经典粗陋、自相矛盾之事!

  楼观更可籍此稳定道门魁首之位、掌握道经阐释权、对外话语权......

  古朴典雅、堂皇大气的玄都观内,一本本经书、纸张层层叠叠,无数道士来来往往,或是传经运典,或是手自笔录,或是相互交谈,或是对于某一理念争得脸红脖子粗……

  如斯种种,不一而足。

  在这些人中,不但歧晖和歧晖亲自在此,天师道、茅山宗俱派遣重要人物于此协助修典,就连苏道标亦是时常现身于玄都观内!

  原先声势正值于最巅峰的道门,随着道藏修订的进度,渐渐的沉寂了下来,整个江湖亦随之而渐渐步入寂静。

  这一刻,无论是佛门还是杨广,心中都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在双方争斗之余,都极有默契的不愿去惊动道门。

  正如歧晖昔日所说:皇帝从来不欠活人之因果!

  当今这位隋世宗杨广,正是如此之人!

  他借助道家的力量摆脱困境,弹压下佛门大兴之势后,对于拥有如此之能量的道家,虽不至自毁长城,却也已然起了极大的戒备之心。

  此刻叶凝与道家自动隐退,他所付出的只不过是区区一纸诏令、顺便派人配合,这对于他而言,以如此之小的代价得到如今之战果,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故此,为表重视,他令前去楼观道寻叶凝宣旨的燕王,不,太孙杨倓常驻于玄都观内,一概与道藏有关之事,均由他所负责。

  并赦封歧晖为太虚混一玄真道人,加封太子太师;叶凝为护国显圣洞真元穹青玄真人,加封太子太傅,以示恩宠。

  当然,在这期间,佛门与杨广还有魔门之间虽依旧明争暗斗不断,可彼此之间却是极有默契的降低了烈度。

  至于在归途中追杀叶凝的那些僧人,则自动的被佛门彻底遗忘了,如今他们不要说想方设法去针对叶凝了,就是玄都观外数百里之内都被佛门中人列为了禁区!

  叶凝,更是被他们列为绝对不可招惹之人,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那一路之上的凶残战绩和佛门的巨大损失。

  ……

  没了大宗师一级的战力插手,杨广的数十万大军的确厉害,可佛门之势力同样不浅!

  随着名震天下的“道尊”避世不出,散真人宁道奇无影无踪。

  塞外各族却是在有心人的挑唆下,短短数月之间,便于大隋边疆之地,发生了数十起矛盾摩擦,甚至小规模的激烈战斗都不止一次两次。

  这些塞外各族有不少都是杨广昔日曾经击败并迫使其臣服的,可这几年随着大隋声势的下降,特别是两征高句丽失败,他们却又渐渐起了反逆之心。

  虽然杨广的三征大获全胜,可野心既然已经出现了,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磨的!

  因此幕后之人只是付出了些许微小的代价,便轻易说动了塞外各族举兵来袭。

  面对如此之威胁,一向好胜的杨广自然寸土不让,他从已在高句丽之战中磨练出来的老兵为基础,再收以关陇贵族之子弟精英,集成十万大军,派大将来户儿亲自坐镇边疆战场。

  一时之间,彼此倒是打的有来有往,而双方大帅均通克制之道,未曾将战争蔓延至不可收拾之境地。

  只是边关虽宁,杨广统治的核心区域也渐渐趋于平静,可其他地方的动乱却又更胜一筹,无数武林中人乃至于地主豪强揭竿而起,为祸一县、一郡,乃至于数郡之地。

  佛门之僧侣从隐藏于背后,也渐渐随着时间显露出身形,佛门武僧集团的厉害,更是经过几次大战的证明,名震天下!

  这些护法金刚虽数量稀少,可他们在军团战争之中展露出来的手段,即便是杨广的禁军论及精锐程度,都要略逊一筹……

  不过随着天下之局势的焦灼,暗处的风浪却是渐渐平息,潜藏于一口深潭之中,隐而不发。

  正如昔日宋智所说的那般,杨广气数未尽,此时却不是众多猎手的起兵之时!

  …………

  时值冬初,寒风呼啸,玄都观地处平原,更显风势浩大,为保证道经之安全,玄都观禁止点火,一切有用火之事,皆需前往百余米之外的另一座灵台宫。

  幸而此地修订道藏之人皆通武艺,倒是无需忧心冬日之酷寒。

  玄都观内外依旧忙忙碌碌,其间难掩嘈杂,不过经历了一年多的磨合,倒是显得颇为井然有序。

  此时观内众道尚在修订道经,这些日子以来,不知多少有谬误和自相矛盾之处的经典,被集众人之智慧补全,从南洞玄殿迁移至北洞真殿。

  洞真殿内的道经从原先浅浅的一层,逐渐累积的摆满了书架,洞玄殿内的道经却依旧堆积如山。

  这一日,玄都观之上的白云,已然膨胀得遮住半边天空,几点雪白自其飘扬而下,似柳絮因风起,如鸿羽纷飞,梨花凋落,随着初冬的寒风冉冉飘落,弥盖山河大地。

  “哈!陵少!你看,今年的雪倒是下的格外的早!”

  身材雄壮,一身紫袍的年轻道士伸手平摊在空中,任由那漫空自由飘荡的雪花落到伸开手掌上,一片片由六角冰棱组成的冰花融化后再堆积,不多时便成了浅浅一层。

  这道士便将手掌抽回,置于殿内一位正在观看道经的瘦削道士身后,旋即他怪笑着,一掌按在了瘦削道士的脖子上。

  在搞怪偷袭之时所流露出的手速之快,却是显出这个不过十七八岁左右的道士武功之高,已入了先天之境!

  瘦削道士无奈的放下手中之道经,苦笑一声,旋即体内之真气迅速运转,渲染得他面上、脖子后一片浅紫,在这紫色真气之下,高温骤闪,瞬间便将这些雪花升华为水汽,溢散于空气之中。

  此真气运用之巧妙,已发乎由心,如斯手段,此等武功,显然不在先前那雄壮道人之下。

  “仲少,别闹了!这里可是玄云殿,不是你玩闹的地方。”

  玄元亦是太上别称,其全名为太上玄元皇帝,被叶凝自某卷残经之中拾出,如今已得多家供奉太上的道观承认,并在各家道观之中塑造玄元皇帝金身。

  而在玄都观内,这间大殿则是专供于叶凝修订道经所用。

  宝鼎烹茶,翠烟尚绿,窗外芭蕉冉冉,翠绿犹新,青竹掩映,婆娑有致,景色动人,丝毫不见冬天的萧瑟风光。

  雄壮道士贼眉鼠眼的回头望了一眼大殿正中,正在一边观看一卷泛黄道经,一边手中笔耕不坠,在一卷空白宣纸上写写点点的叶凝,旋即松了一口气,却是再不敢做什么花样。

  这个被瘦削道士称作仲少的十七八岁年轻道士与前者,都是极受石龙看中的亲传弟子,一个名为寇仲,一个名为徐子陵,均已被列入楼观真传之列。

  石龙天性好道,乃是真正的道家种子,其未来之成就,或许不会逊色于歧晖。

  他在扬州一听闻叶凝会在玄都观内修订道藏,立刻便在激动之余,带着这两个新收的亲传弟子,自备干粮前往玄都观。

  瘦削道士徐子陵身材欣瘦,长相非常讨人喜欢,双目长而精灵,鼻正梁高,额角宽阔,嘴角挂着一丝阳光般的笑意,一身紫色道袍,神态恬静,一看便是一个有道之士!

  寇仲较之于徐子陵虽稍矮一寸,但肩宽膊厚,颇为粗壮,气态沉凝,倒自有一番大将风度。

  他虽欠了徐子陵的俊秀,但方面大耳,轮廓有种充满男儿气概的强悍味道,神态漫不在乎的,非常引人。

  眼神深邃灵动,更决不逊于徐子陵,使人感到此子他日,定非池中之物!

  这两人不但资质非凡,更是身怀大运,曾于机缘巧合之下,将楼观练气法糅和长生诀内的两幅图录,自入道之时始,便走出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崭新道途。

  为此,石龙也是因为担心两人之前途,这才将他们调至叶凝身侧伴他修订道经,以希望能得到叶凝的指点,未来的道途走的顺畅些……

  如今玄都观内的道经何止千卷,修订道经又是一桩枯燥之事,徐子陵还要好一点,还耐得住,不时翻翻道经古籍,倒也读得进去。

  至于寇仲,安稳了没半个月就有些坐不住了,但到处乱跑,更是整日里划水偷懒,为此没少被叶凝教训。

  时日一长,对于叶凝这个年龄不比他大多少,可功夫却不知比他们高深出了多少千万里的师叔,寇仲却是极为敬畏。

  “好,好,不玩了。”

  生性活泼好动的寇仲看着身前堆得一人之高有余的道经,顿时哀叹一声,“陵少,咱们还要在这坐到什么时候啊?我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骨头都僵硬了!”

  “自然是坐到等所有道经订证好,并汇编成一卷道藏之后。”

  平平淡淡的声音,自大殿正中不疾不徐地道出,虽听不出什么情绪,却是吓得寇仲忍不住脖子一缩,脸上一苦,心中更是暗叹:

  “完了,完了,竟然惊动了师叔,这次完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