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本边军一小卒 第四百八十二章 洞房花烛!一并烩了!(下)

《我本边军一小卒》第四百八十二章 洞房花烛!一并烩了!(下)

作者:四月花黄 字数:3740 书籍:我本边军一小卒

  “龚大侠,这支玉如意乃是麦某访寻之物,你们费心了、劳力了,如今事情至此结束了,你们走吧!在下送你们出去。”

  麦无名放下了搭在石子材肩膀上的手。

  龚天佑的水泡眼又是一张一合,但他却连一句话也不说,率先走了出去。

  石子材则是气不过,他狠狠的说:“麦小云,你给我记着,山不转路转,日后我们总有相逢的一天!”

  他也掉头走了,“石家五蟹”随之鱼贯的跟了出去。

  这帮人是麦无名引上来的,也由麦无名给逐退了的,功过相抵,两不相欠,但是,抵得了吗?抵不了,俗语说得好:“救得了—时,救不了一世。”麦无名会走,等他走了,龚天佑他们又可以卷土重来!

  抵得了吗?抵得了,俗语说得好:“苍鹰觅食,点滴不漏。”麦小云既然刻意的来寻玉如意,如今寻到了,哪里还有不带之而去的道理?既然东西被对方带走了,再去找郭景阳又有何用?

  麦无名背着双手踱在后面,当然,郭正彦兄弟是主人,主人焉有下陪的道理?

  “麦少侠,多谢你解去了我们兄弟的危难,请到里面奉茶。”

  把一帮“瘟神”给送走了,但是去了狼,却来了虎。郭正彦心中真是有十五只吊桶在七上八下的升着。麦小云这后起之秀,他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甫出江湖不久,气势却已经驾凌在宇内“三庄—帮”之上了,而他,为的不也正是自己那柄玉如意吗?又不能不致谢,又不能不敷衍,唉!真是流年不利呵!

  “好吧!我们进去谈淡。”

  客厅里,那只小木箱正四平八稳地放在八仙桌上面。

  宾主落了座,循例奉上了茶,麦无名也直截了当的说话了。

  “郭大侠,你能否将那支玉如意让在下看看?”

  “好。”

  郭正彦心中早已有了数,他能说不吗?随即双手打开了那只小木箱,—支玉如意耀人眼目的躺在一座木架之上,翡翠玉如意!

  这支玉如意之首犹如一朵盛开的牡丹,葱翠油亮;玉如意之尾好像一片绿叶,茎纹隐约;其柄嘛!若玛瑙、如琥珀,梗干似的衬托着牡丹,绿叶,益显光采,更觉夺目!

  麦无名见了眸子中却浮上了一股淡谈的失意之色,他说:“郭大侠,请你把他收藏起来吧!”

  “收藏起来”?这是什么意思?郭正彦听了不由怔了一怔,他实在猜不适对方的心意,这句话说得太出人意料之外了,禁不住好奇的问了起来。

  “麦少侠不是找一柄玉如意?”

  “是的,在下正在找寻一柄翡翠玉如意。”麦无名说:“但是,我不想获得它,也不想占有它,只想探查一下它的来源罢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家父的行踪与一柄翡翠玉如意有关。”

  “哦!”郭正彦吐了一口气说:“那我就告诉麦少侠这支玉如意的来源……”

  麦无名立即抬手阻止对方再说下去,他接着说:“郭大侠不必说了,这支玉如意却不是在下欲找之物,我寻找的那一柄乃是通体翠绿。”

  “原来如此。”郭正彦悠悠地叹息了—声道:“但我却要为这一柄玉如意受惊担忧了。”

  “不会吧!”

  “会!石家庄既然已经看上它了,若未到手,他门焉会甘心?”

  “我想他们是不会再来的了。”

  郭正彦听了不由一怔:“怎么说呢?”

  “他们必定以为这柄玉如意已经落在我的手中了。”

  “但事实并不如此呀!”

  “他们若真是去而复返,那你就说它已被我带走了也就是了。”

  郭正彦霍然站了起来,霍然长揖及地,他说:“多谢麦少侠仁心慈意,郭正彦五内惧铭……”

  “郭大侠言重了。”麦无名也站了起来说:“在下这就告辞。”

  “无论如何请用过午膳再走。”

  郭正彦诚恳地挽留着。

  “不了,在下尚有要事待办,我们后会有期。”

  北京——

  北京的北海——

  北诲的九龙壁——

  “九龙壁”矗立在“太液池”之北岸一棵古槐树的一座墙壁。

  它高有九尺,长度大约在七十尺之谱,整体全用琉璃所砌成!

  壁顶檐角双飞,盖有斗拱和脊梁,壁的两面由黄、蓝、绿、紫等彩色琉璃砖镶嵌着九条蟠龙,九龙壁就由此而成名了。

  这九条蟠龙锦鳞金爪,这九条蟠龙昂首吐信,腾于汹涌波涛之中,隐于飘渺云雾之间,其气势之生动,其形态之灵活,真叫人叹为观止

  布局无羁,假“圣手”焉能臻此?造型巧妙,真“巨匠”始有杰作,釉瓷明亮,色泽鲜艳,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曰晒霜煞,仍然无损其毫厘、无动其分寸,中华艺术,中华建筑,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

  有人说它建于辽。

  有人说它建于元。

  也有说它是明朝的遗物!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椐《三诲见志》云:“西天梵境之西有琉璃墙,即世称‘九龙壁’,建于明。”

  由此推断,它必定就是大西天经广真谛门前所立的壁照了。

  而日,从琉璃瓦的质、从琉璃瓦的量以及这堵墙的形状、结构看来,与明朝山西人同代王府门前所造的九龙壁如出一辙,应该是属于明朝之产物无误了。

  这是一件大创作,这是一个大手笔,图案设汁卓越,砖瓦线条平顺,立体贲突,栩栩如生,是呕心沥血之作,是呕心沥血之作呵!

  卯时将尽,辰时未届。就在这个时候,九龙壁下站着一个人。

  他是游客?一定是位游客!

  因为,凡是来这里的人,十之八九,简直十分之十皆是来这里欣赏,来这里观摩这九条威武磅礴的蟠龙。

  但是……

  但是卯时过去了,辰时也跟着高升的太阳一直往上跑,如今已经是巳初时分了。

  那个人却仍然站在那里,只是欣赏改成了徘徊,观望变作了蹁蹀,最后,他干脆坐在一棵槐树底下休息了。

  游客已经济济的多了起来,他四周探视,他脸露焦容,这么看起来,他可能不是游客了,是十分之中第十一,在这里等人或是什么的了。

  看这个人的年岁,三十岁不到,看这个人的气度,英武挺拔,哦!他,他正是在宁波兴安客栈中半夜觐见麦无名的两个人中之—个!

  就在这往来走动的游客之中,有一个身穿蓝衫的年轻人匆匆地赶了过来,他乃是麦小云。

  坐在槐树下的那个人看见了,但是,他并未出声招呼,只是霍然站了起来,只是重重咳了一声,如此而已!

  身着蓝衫的午轻人微微一笑,其笑容里带着十分歉意,含有浓重愧色。

  “对不起得很,劳你久等了,姜大侠。”那个蓝衫年轻人说:“在下在永定河口又遇上了万里船帮的人,以致被迫给耽搁了下来。”

  “没什么,麦少侠。”那个被称姜姓的人也是笑笑说:“你若不先出声,我还真不敢认,免得又闹出了同样的笑话。”

  他叫姜致远,乃是黄山派的弟子。

  麦小云笑意未泯,他说:“我和那个人真有这么的相似?”

  “何止是相似,简直是完全一样!”

  麦小云的笑容中透出了无可奈何的神色,他的头也跟之摇起来了:“到时候我真得仔细地瞧瞧他。”他继续说:“令师兄还没有到来?”

  “没有。”姜致远说:“敝师兄去岭南之前曾经说过,在回程中顺便去黄山玩上一玩。”

  “最近几次麻烦着贵师兄弟,在下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麦少侠客气了,能为麦少侠做点事,乃是我们师兄弟的光采,何况这件事又非麦少侠的私事,本着江湖正义,为了世上公理,凡稍有良知的人,他们都会这么做的。”

  麦小云感慨地说:“但是世上有多少人却为了私欲而昧住了良心,南浩天就是其中的一个!”

  姜致远叹息—声说:“唉!这真正的印了一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董大夫命大,幸而遇上了麦少侠你,不然……”

  “京里的情况怎样?”

  “南浩天自回来以后,他寸步不出,闭口不谈。”

  “他是在避锋头,免得消息传入皇宫大内,要知道这是欺君罔上,罪在不赦呢!”

  “怪不得四位领班人人也是踪影不见。”

  “我在无意之中听到了万里船帮的密谋,原来釜底抽薪,谁会知道,又是在无意之中发现了南浩天做出神人共愤的事来,说什么乡亲,说什么共事……”

  “江河分岔,同出一源”,他们二人好像是各说各的,其实所指乃是同一件事。了解内情之人,自然一听便知。

  “真是人心难测,世路艰险。”姜致远语含感慨。

  “最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自见了那支翡翠玉如意之后,它竟然会使我心头震动不已,奸像与我之间有着某种关联。”

  “哦!有这种事?麦少侠有什么事会关联到那支玉如意呢?”姜致远以开玩笑的口气说:“莫非你也想拥有它,获得座架中之武学秘本?”

  “我氶欲知道的乃是我的身世。”麦小云一脸黯然地说:“至于那柄玉如意或者是其中的武学秘本,假如真想占为已有,也就不会麻烦令师兄再次的长途跋涉、奔走于岭南之间了。”

  “麦少侠请别介意,在下只是无心的说笑罢了,倒引起了你的伤心往事,麦少侠的身世是……”

  “我自幼由家师收养、教育,一直到我懂得人事的时候,问起了身世,他老人家总是默默以对,最后逼急了,所说的也只是不着边际,渺茫而空洞……”

  “那你可曾仔细的探询过董大夫,该柄玉如意掌故和来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