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九十五章 赵泗对于大秦海事的未来规划!

《始皇家的好圣孙》第九十五章 赵泗对于大秦海事的未来规划!

作者:三月啦 字数:3753 书籍:始皇家的好圣孙

  大秦海外远距离小规模探索还有很多空间,一来可以收获世界讯息,二来,赵泗此行环游世界,还有很多关键的农作物没有带回。

  譬如橡胶种子,金鸡纳树,棉花种子……等等等等,赵泗当时环游世界,匆忙找到红薯土豆玉米种子以后,第一任务是带领船员们返航,而并非矢志海外。

  而这些,大秦完全可以通过小规模海外探索继续带回海外种子和作物,继续丰富大秦的生态结构。当然,生物方面也可以适当引进,不过必须小心谨慎,可能会引起生物入侵,现阶段还没有多余的办法处理。

  “大秦真正涉足远海,非十年二十年之功,乃是百年之业!”赵泗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大海才是封建时代末乃至于现代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大秦来说未免为时尚早。

  大秦现在自己的内部土地还没有开发完成,手工业不够发达,商品不足,人口不够多,谈何远海?

  赵泗跑那一趟最多只能算是溜了个弯,接下来的大秦不断小规模探索,远海之外还有很多的惊喜。

  “百年!”始皇帝眉头微皱。

  百年啊……何其久也?

  始皇帝已经四十八岁了,明年就四十九岁了,放在古代这个年龄绝对算不得年轻。

  也就是说,如无意外,始皇帝必然是看不到涉足远海的那一天,世界地图,也终究只能悬挂于墙壁之上。

  “以百年为始……”赵泗沉重的点了点头。

  他是知道大方向的,百年只是最低,实际上以大秦目前的状况,百年都是往少了说。

  赵泗能搓出来再多的发明,工业发展也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大秦短时间内无法涉足远海,近海倒不是不能。”赵泗笑了一下。

  海上航行要分清楚远海和近海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的大秦满足不了大规模远海航行,但是近海已经可以勉强玩的转了。

  最起码周围近海岛屿,大秦航行往来压力算不上太大。

  而且,也确实有利益可图。

  “徐福滞留之所,有金银铜矿!”扶桑是个好地方啊!

  左渡金岛,石见银山。

  “嗯?”始皇帝眉头微动。

  “很多?”看着赵泗神采奕奕的表情,始皇帝开口询问。

  “很多!很多!”

  石见银山巅峰时期出产了当时全球三分之一的银产量,左渡金岛巅峰时期金银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更不用提除了这两个大名鼎鼎的地方以外,扶桑还有其他大量的金银铜矿……这破地方在明清时期一直占据金银出产量第一的位置。

  其实客观来说,扶桑这地方矿藏并不丰富,只不过是比较容易开采罢了,至于神州之地,矿藏虽然丰富,但是直到现代,有些地方开采起来依旧入不敷出,甚至压根没有办法开采。

  说白了,扶桑的矿藏丰富是表象,主要是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处于板块交接地带,地貌活动比较剧烈,故而大多矿藏都属于富矿,也就是易于开采的金银铜铁矿。

  故而在古代这种金属需求比较小的时代扶桑确实称得上是天幸之地,遍地金银,铜铁不缺,但是到了工业发达的现代,需求量急剧扩大,扶桑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够用了。

  封建时代,扶桑那里的金银铜铁富矿,可以说和钱袋子也没什么区别。

  大秦矿藏多归多,大部分开采不了没什么用,开采技术达不到也用不了。扶桑的金银矿藏相对于开采技术比较贫瘠的封建时代,绝对称得上很多很多。

  始皇帝看着赵泗极其认真的神情,手指于案几之上微微叩动。

  “很多?是有多多!”

  徐福滞留扶桑还没有解决处理,大秦目前的海船只有二十艘,可带不了太多人,如果徐福滞留之地矿藏多到一定程度,那可能就要重新计较一番了。

  “单论金银,比现在的大秦要多!”赵泗沉思后开口回答。

  “一隅之地?”始皇帝略显讶异的看向赵泗,一隅之地,偏远之处,真的有这么多金银么?

  “是!”

  “大秦百年之内,可在近海岛屿搜罗矿藏开采!金银虽不能冶炼武器铠甲,制作工具,但是可以买!”赵泗咧开嘴笑了一下。

  理论上来说,金银如果当成货币来看,目前的大秦商品总量是有限的,金银货币再多也没用。

  但是算不能这么算,因为要把秦国政府和各地贵族分开看待。

  这俩力不是往一块用的。

  “开采出来足够的金银,完全可以用来购买各地贵族生产的商品,包括粮食,布匹,金器……甚至可以用来置换铜钱。”赵泗发出诛心之论。

  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贵族没道理不卖,毕竟金银这玩意能用来陪葬不是?死了以后带着大量金银陪葬多有面?

  赵泗忽然发现了一个华点,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汉时期大量贵族入葬都喜欢以金银器陪葬,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之内直接导致了金银严重稀缺匮乏的现状。

  甚至间接的影响了商品繁荣和流动,要不然曹操也不至于干挖坟的勾当,这玩意是真香啊,小坟一挖,经济自由,客观来说,盗墓给曹操赚了不少钱。

  现在一看,赵泗惊讶的发现这种带金银器陪葬的传统可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传统。

  大量金银流入市场,初期贵族可能反应不过来,中后期一定会导致金银贬值,购买力下降,同时随着流入市场的金银不断增加,金银的购买力也会持续的随之下降。

  毕竟理论上来说,金银开采出来变成货币金银器就不会减少,这玩意不是消耗品,理论上来说是持续流通,基数只会增多不会降低。

  量越大,相应价值也就越低,物以稀为贵嘛。

  但是,贵族会用大量金银器陪葬啊!

  埋在地底下的,理论上来说其实就是从市场上消失了,谁会没事扒老祖宗的坟?盗墓在这个时代可是天诛地绝天理难容的。

  现阶段的金银价值和购买力其实就是在不断上涨,因为大量金银器陪葬,矿藏开采技术又不发达,产量跟不上消耗。

  而理论上来说,大秦从扶桑获得大量金银,流入市场,最后会落入各地贵族手中,然后贵族死了以后带到地底下陪葬,嗯……反而相对抵消了大量金银流入市场造成金银价格贬值的现象。

  逻辑形成了完美闭环,大秦用大量金银购买到大量的产品,贵族们获得了大量的陪葬品,可以风风光光的入土。

  眼下的生产模式分为两种半。

  一种是秦国的官方生产,基本上占据了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生产额度。

  一种是贵族的生产园,这是奴隶制社会,贵族生产园才是地方最大的生产力,占据了全国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生产额度。

  另外半个就是民间生产,充其量占据了百分之十。

  黎庶没有生产工艺,没有生产工具,没有市场,没有权利,基本上天底下各地的生产都被贵族形成了地方性垄断,黎庶除了粮食以外,手工业生产差的离谱。

  大秦完全可以用大量的金银来换购贵族富裕的生产力,这个时代的贵族也是那熊样,无非就是屯粮屯货屯钱罢了,自己用不完,但是也不会廉价卖出去。

  大量布匹粮食烂在仓库最后再低价处理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哪怕是贫瘠的古代,也有大量的生产力浪费。

  低价不愿意卖,高价没人买。现在有人买了,大秦政府直接用金银这种顶级货币购买,怎么可能买不到?

  客观上来说,大秦用大量的金银撬动了被完全浪费生产力。什么都能买,甚至直接用金银换铜钱都行。铜钱,他首先也得是铜!

  金银留在手里有什么用?钱得花出去才算钱。

  始皇帝看着侃侃而谈的赵泗微微点头,赵泗说的,很有道理,始皇帝能听懂这种较为新颖的观点。

  “钱,得花出去才算钱!”始皇帝默默重复了一遍尔后看向赵泗。

  “这么说来,要先解决掉徐福,你有甚么建议?”始皇帝沉声开口。

  赵泗既然说扶桑有,那就是有,赵泗没道理也没有动机去撒谎,如何解决掉已经脱离大秦政府掌握的徐福,现在反而成了问题。

  徐福再怎么不济也是个草头王,大秦能拿的出去的海船也就二十艘,兵力虽然多,但是派不出去也是问题。

  赵泗自扶桑夺船而走,对那里的情况更加了解,始皇帝想听听赵泗的建议。

  “陛下不必大费周折!解决掉徐福,只需要诏书一封,王旗一面,家书若干。”赵泗满是自信的昂首。

  “徐福率船员滞留扶桑,非是船员不思乡,不忠君,实乃徐福蛊惑,海上漂泊死伤甚多,仙药苦寻无果,徐福才借机蛊惑船员,言归秦必死,还会牵连家眷,人有求生之意,这才使得徐福有机可乘,陛下只需遣船,遣使,遣诏,再寻些出海船员的家眷家书,徐福之势,土崩瓦解,大秦甚至不需一兵一卒,徐福就会束手就擒。”赵泗认真的给始皇帝解释到。

  徐福自立为王的基础是欺骗。

  历史上没有人戳穿他的谎言,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徐福也就真的扎根于扶桑了。

  实际上一开始哪有那么容易,谁不思乡谁不思家?诸夏之地的乡土情结历来都是最重,谁又不想落叶归根,谁又想故土远隔重洋?

  徐福的统治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得心应手,甚至初期还爆发过不止一次的反抗。

  赵泗夺船出走是阶段性事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因为走的人太多了!

  赵泗这群人活着回到扶桑,徐福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再有王臣王旗和诏书,费点心找一下滞留扶桑船员们的亲人写出家书散传,徐福的统治就不攻自破。

  始皇帝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诏书上说明,只诛首恶,给船员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回到故乡的机会。

  届时人心离散,徐福能够倚靠的只有本地征服的土著……

  “不错!”始皇帝微微点头。

  “不过只诛首恶却不够!”始皇帝笑了一下。

  赵泗闻之讶然,船员们也是被徐福蒙骗……刚想开口询问,始皇帝却敲了敲案几。

  “仔细想想!”

  始皇帝意味深长的开口,尔后看向赵泗继续开口询问:“除扶桑一类海岛以外,秦国还可涉足甚么海事?”

  “渔!近海渔猎!”赵泗暂且收起内心的疑惑,开口回答。

  “臣听闻徐福出海之前,陛下曾命秦军士卒于琅琊射蛟可有其事?”赵泗开口询问。

  始皇帝点了点头。

  “射杀以后,可曾捕捞?”赵泗开口询问。

  始皇帝摇了摇头。

  按照徐福的说法,射杀以后要归祭天地,大秦并未捕捞尸体。

  “蛟鱼之躯,堪比金银!”赵泗发出一声感慨。

  所谓的蛟鱼,其实说白了就是鲸鱼罢了,鲸鱼可是个好东西,油脂,肉质,骨头,皮革,筋膜……都能派的上大用场。

  古代捕鲸怎么说呢?其实效率并不高,但是耐不住鲸鱼浑身是宝啊。

  现代鲸鱼捕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古代就不要奢求太多所谓的环境保护,就古代那个捕猎效率,泛近海区域捕杀鲸鱼,捕个一两百年都未必会造成太大的生态影响。

  人只有活着,才能考虑环境。

  只要不浪费,在这个时代对于鲸鱼来说就是最大的尊重。

  大不了到时候渔猎行业发展起来以后可以实行捕捞保护嘛,而且赵泗的设想当中,鲸鱼捕捞尽量以大秦官方捕捞为主。

  官方捕捞效率更高,死伤率更小,其次更容易控制,造成生态影响了一声令下就可以换地方或者停止捕捞,不至于竭泽而渔。

  “其余呢?”始皇帝点了点头,心中打定主意,回头派人再射杀一条蛟鱼看看到底值不值得浪费人力物力规模性捕杀。这玩意并不难,射杀一条对大秦来说算不上什么难事,难得是成规模性,

  “其余就不多了……或许可以捕捉一些当地土著充为隶臣妾?”赵泗最开始还想说把犯人流放海外呢。

  后来想想,人在这个时代压根不够用,哪会给你扔海外去,敢犯事拉去修城墙还不好。

  始皇帝点了点头,记住了赵泗对于海事的建议。

  远海,力不从心。

  近海,金银矿藏,扶桑。

  捕猎蛟鱼,发展渔业!

  嗯……也可以顺带捉点土著修长城!

  金银严格意义来说在古代不是货币,但是金银的购买力毋庸置疑,具备一定货币属性。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