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以人设闯诸天 第43章 《为师》

《我以人设闯诸天》第43章 《为师》

作者:初夏白阳 字数:1877 书籍:我以人设闯诸天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岂是拈花难解脱,可怜飞絮太飘零。

  香巢乍结鸳鸯社,新句犹书翡翠屏。

  不为别离肠已断,泪痕也满旧衫青。”

  百花楼内,本次文会的最大赢家徐扬,他的诗词也被公布了出来,供在场的读书人观看。

  “好诗,好诗。”

  “诗确实不错,可这位周第,大家怎么都没听说过?”

  “或许是外县的吧。”

  ······

  众多的读书人在看完了徐扬所作的那首诗之后,都纷纷认为这是一首好诗,能够夺魁并没有异议,不过他们更加好奇的还是诗的作者。

  可惜任凭他们如何打听,也没打听到有关徐扬的一点消息。

  但也没让他们多等,很快徐扬便走上台前,对着在场的众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

  “各位,周第这里有礼了······”

  徐扬的这番自我介绍,当然说出来的信息全都是假的。

  是他在一下华山,就准备好的身份信息。

  准确的来说,他这次下山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十几个身份信息,而且都是可查的。

  当然若是真的实地去查,那是一准的露馅。

  “原来是来自中原腹地河南啊,早就听闻那里文教兴盛,怪不得,怪不得啊。”

  “不错,听闻那里文教兴盛,书院众多,怪不得这位周兄能有如此才华。”

  ·······

  在听完了徐扬编造的自我介绍后,在场的读书人纷纷感慨起来。

  也是为自己一方这么多人,居然败给一个外来游学士子而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万一本地乡亲父老问起来,自己也好有话说。

  台上的徐扬看着台下的那些读书人不再纠结自己的来历之后,便再次抱拳,朝着众多坐着的读书人拜去,让这些人顿时有些懵逼,没事拜我们干嘛?

  等到徐扬直起腰后,方才一脸郑重的对着在座的读书人发出了邀请。

  这个邀请不是别的,而是三日后他准备前去府城游历,去府城的书院请教学问,再次特邀本县士子一同前往。

  在场的读书人都不是傻子,徐扬的话在他们的脑中转了几圈后,便明白了徐扬这哪里是要请教学问,这分明是要去挑战府城书院啊。

  这是要搞事情啊!

  不过这些读书人在听到这事后,反而是更加兴奋起来了。

  这是好事啊。

  他们当中也有在府城书院求学的,但在那里的处境并不能说得上好。

  尤其是府城的书院里面总有一些住在府城里的家伙,看待县里上来的人时,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搞得人很不爽。

  现在有人去挑战书院了,他们当然是支持的。

  而且徐扬的名声越大,输给他也就不丢人,或许等以后说起来,这还是一份荣誉呢。

  所以这事肯定得支持啊。

  不过还没等他们开口报名,徐扬就再次开口了:

  “我希望同行的都是擅长某一方面的,比如周某擅长诗词,那么棋之一项,就需要有人相伴了。”

  众人在听完了之后,直呼好家伙,台上这位周公子是准备取县里众生之长,攻府城书院之短了。

  这么一搞,此行的胜算大增啊。

  能够进到百花楼的读书人,都不是那种无欲无求的人,对于能一举扬名的机会又如何不向往呢,尤其是那可是一次扬名整个府城的机会。

  “各位,五日后咱们再相见。”

  就在众人还在思索的时候,台上的徐扬在拱手告辞后,便跟着老鸨朝着二楼走去。

  五天的时间,整个县城非但没有恢复平静,反而是更加的喧嚣了。

  大街小巷当中,人们无不是在谈论着那夜百花楼文会,又或者谈论起本地士子即将前往府城书院游学一事。

  尤其是后者,在人们的口中谈论的最多。

  县令对此更是不加阻止,反而有些推波助澜。

  毕竟吏部考核的时候,文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如此盛事,对于文教一项也是大大的加分的。

  而除了那些普通百姓谈论之外,这五天当中最为繁忙的还得是本县以及邻近几县的读书人了。

  是的,自那参加了百花楼文会的临县读书人,回去后把徐扬的邀请一说,这几个县的读书人也是来了兴趣,也在几位不差钱的读书人组织下开始做起了准备。

  当然这般大的动静,自然也是瞒不住的,府城的书院那边早就有人通风报信了。

  府城内,一共有四家书院,其中官学驰废已久,里面都没几个读书人。

  真正厉害的还得是那三家私立书院,不过此时这三家私立书院,此时也是有些头疼。

  这次徐扬以游学之名组织的书院挑战,可是把他们给架在了火上烤,面对这种阳谋,他们是不接也得接。

  虽说书院的教学水平不低,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足够好,但面对几个县内顶尖的读书人,他们还是心中没底。

  尤其是那个百花楼文会第一的周第,根本找不到人对付他。

  那首《花月痕》,写的真是精彩,就是他们书院最擅长作诗的师长,对此也是自愧不如。

  五天后,徐扬带着县城内经过激烈竞争而出了九位读书人,一同前往了府城。

  七天后,休整了一天后,徐扬他们与临县之人汇合,一同给三家书院下了拜帖。

  八天后,三家书院派出的人汇合在一起,与徐扬他们相聚于本地富商提供的庄园内,开展了十次对比,其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全都包含在内。

  十场比试,三家书院只胜三次,可谓是惨败。

  其中徐扬更是以一首《为师》引得学院师长落泪,名传府城。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好好好!此子有大才,此子有大情操。”

  提学府衙之内,本地的提学拿着自己亲手抄写的徐扬的诗,大为赞叹。

  作为本地主管文教的官员,手底下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他当然是早就知道了,但他没有冒然插手,而是一直在默默关注着。

  不过他没想到,在这西北地区,文教不兴之地,居然还有如此好诗出世,当真是叫他想要立马痛饮三大碗酒不可。

  尤其这是少有的夸赞师道的诗词,想来不久就会传遍天下。

  PS:《为师》是作者自己取的名,原名《己亥杂诗》,清朝龚自珍所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