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第四十六章 腿给丫打断

《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第四十六章 腿给丫打断

作者:一息千念 字数:1845 书籍:飞扬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二哥杨沛军听完,当场就翻脸了。

  先是埋怨父母不替他着想,接着又跟大嫂吵了起来。

  最后跟大哥差点动上手,还是父亲杨安德一怒之下摔了个暖水瓶,这才平息了家里的闹剧。

  不过二哥依旧恨恨不已,扬言要是家里不答应房子的事儿,那就去倒插门,也不把孩子生在老杨家。

  这话说完当即挨了父亲一耳光,随后夺门而去,到现在也没见到人影儿。

  “哎,沛军这孩子脾气太隔路,昨晚上闹那一通,院里邻居们能听不到么,咱老杨家的脸算是让他丢尽了!”

  母亲刘玉梅唉声叹气,拿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丝毫没办法。

  此时跟杨沛东说出来,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些。

  “甭管他!他搁厂里啥样儿我不知道,但就这窝里横的熊样,蹦跶不出什么么蛾子来!”

  杨沛东听完微皱着眉头,沉声说道。

  就二哥这两把刷子,简直连个像样的女人都不如。

  好嘛,遇到事儿一哭二闹,还拿给人家倒插门当威胁,真是丢人到家了!

  “哎,你说他要是真去倒插门,那……”

  “他敢!给丫腿打断!”

  杨沛东眼睛一瞪,扬手道:“妈,这事儿你跟我爹甭管了,放心吧,有我在,绝不让你们丢这个人!

  等他哪天露面了,让他来我这儿一趟,我自有办法拾掇他!”

  “老三,妈理解你的意思,可到时候千万别动手啊,他毕竟是你亲哥,真打出点毛病来,我跟你爹到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

  母亲刘玉梅见自家老三动了火气,连忙焦急提醒道。

  “放心吧妈,他听劝那是最好,要是非一意孤行……那肯定也不能惯着他,大不了以后瘸了我养他一辈子,但就是不能让他跟个女人似的嫁出去丢人现眼!”

  “……”

  杨沛东的话说完,母亲忍不住抹着眼角低声啜泣起来,此刻的心里矛盾极了。

  这年头,倒插门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笑话,会被所有人看不起。

  毕竟但凡家里有那么一点活路,也不可能让自家小子跑到人家门上过生活。

  闺女出嫁那是三媒六聘,古之习俗,小子出嫁……就是低人一等,不管什么原因,当父母的一辈子都会被戳脊梁骨的!

  “妈,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跟我爹得自己想开点儿,有句话我说出来你还别不乐意听。

  照大哥、二哥现在这种情况,干脆把家分了吧,让他们各过各的,你们老两口也能落个清静。

  反正我怎么着都行,哪怕以后大哥二哥不养你们,我一人担了,为你们养老送终!”

  杨沛东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很是坚定,神色更是坦然、平静。

  “……”

  母亲刘玉梅闻言不由一怔,下意识止住了啜泣声。

  “其实,这几天我跟你爹也起过分家的念头。”

  她平复了下情绪,话锋一转继续道:“可一想到你二哥的婚事办完了后,就只有你还没动静了,这时候分家,那对你多不公平啊!

  什么东西他们都是双份,而你只有一份,所以你爹寻思着,等再熬上几年,把你的婚事也完成了,再考虑分家的事儿。”

  “妈,我理解你跟我爹的心意,但真的用不着这样,再说家里分家,分的可不是家里的东西物件儿,而是要分担赡养老人的义务!

  你回去跟我爹说,这事儿及早不及晚,我不图稀家里的东西,至于结婚这方面,等遇到合适的我自己操办,不用你跟我爹费这个心。”

  “可是……”

  母亲还想说什么,但这时候院门外响起了老麦头的声音。

  杨沛东应答一声,后者推着三轮车走了进来。

  “妈,你先坐着,待会儿再跟你说。”

  “行,你快去忙买卖吧。”

  杨沛东收拾下心绪,平静走出了屋门。

  “沛东,先朝你汇报交代的任务,电风扇票儿的事办妥了!”

  老麦头迎上来,一边递烟卷儿一边笑着说道。

  “哦?卖家是搁灶王庙那边么?”

  杨沛东心里一动,同样露出笑意问道。

  “还真不是。”

  老麦头开口解释,“昨儿个特意问了灶王庙那边的几个票贩子,可眼下电风扇票紧俏着呢,他们手里也没有。

  不过后来打听到一地儿,人民市场知道吧?说那儿有个叫韩半截子的人,手上肯定有,这人见天儿搁人民市场附近倒腾票儿,兹管到那儿一打听就能找着人!”

  “成,那我空下来过去转转,谢了老麦头!”

  杨沛东记下人名,开口道谢。

  “嗐,见外了不是?咱现在这关系千万甭跟我客套哈,有事儿您说话,我当自家事儿办就完了!”

  老麦头连连摆手,拿出火柴打算给杨沛东把烟卷儿点上。

  “先不抽了,今儿个打算拿多少斤货?”

  “昨天一共是三百斤,今儿个肯定也不能拉胯啊,这么着,再加量我老头子也怕吃不消,您就按昨儿个的货量给我就成。”

  “得,那咱过称吧。”

  “……”

  杨沛东再次称出三百斤五香煮花生,分给了老麦头。

  后者拿到货,说什么也要帮杨沛东把烟卷儿点着,这才推着三轮车离去。

  两百斤带壳干花生,煮制出来的八百多斤成品,直接被老麦头跟李前进分走了七百斤,余下的百多斤,杨沛东更是不愁卖。

  他估摸着,临近傍晚前儿去一趟三岔口,用不了多一会儿就能卖光。

  “妈,刚才我那番话没别的意思,都是为了你跟我爹好。”

  重新回到屋里坐下,杨沛东喝了几口茶水解渴,朝母亲说道。

  “嗯,我全都能理解,没想到这个节骨眼,只有我家老三最孝顺,连你大哥都没这心思,天天闷着不说话,都让你大嫂给教坏了!”

  “行了,你能理解那我就没白说,妈你先在家歇着,我出去趟,中午还是带饭回来。”

  “别介啊,我面醩都带来了,中午蒸新馒头,不用搁外面花那钱!”

  “那咱别蒸馒头了,妈你等着,我去趟巷口的门市部,马上回来!”

  杨沛东一听,立刻转身就朝院外走去。

  等过了十多分钟回来时,一只手拎着猪肉、韭菜,另外一边的肩膀上,则扛着一袋上白粉。

  上白粉是面粉等级的一种叫法,也就是上等白面粉,在这个年代是蒸馒头包子最好的原料。

  “妈,肉、韭菜都搁这儿了,蒸馒头也是蒸,您直接给来一锅韭菜猪肉的大馅包子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