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驭大明 第七百七十二章 驭臣之道

《权驭大明》第七百七十二章 驭臣之道

作者:小黑醉酒 字数:3034 书籍:权驭大明

  虽然李宏宇和冉兴让希望东林党这次对魏忠贤的弹劾适可而止,可势在必得的东林党又岂会因为这一点儿小小的挫折而善罢甘休?

  明朝的文人,尤其是中后期的文人,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以顶撞皇帝博取忠义之名为荣,如果谁因此挨了板子那就成为了不得的资历。八??一中文 ?㈠.

  反正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对待文人可谓非常宽容,除了嘉靖皇帝曾经集体廷杖那些逼宫的大臣,结果打死了几个人外,其余那些冒犯皇帝的大臣们不过打上一顿板子罢了。

  故而,这使得东林党的人,尤其是东林党的那些激进派官员越挫越勇,摆出了一副势必要铲除朝堂奸臣头子魏忠贤,进而还大明朝堂一片朗朗乾坤的架势,丝毫没有意识到魏忠贤是天启皇帝的奴才。

  俗话说的好,打狗还要看主人,魏忠贤是照看着天启皇帝长大的大伴,得以执掌司礼监为天启皇帝办差,所行之事自然要遵循天启皇帝的心意,东林党这次向魏忠贤难,最终感到难堪的人自然是天启皇帝。

  这倒不是说杨涟故意污蔑魏忠贤,实在是与朝堂上的局势有关,天启皇帝在此之前一直明确支持东林党,要不然东林党也不会顺利地铲除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

  按理说,魏忠贤执掌的司礼监应该顺承东林党行事才对,可魏忠贤却在不少事情上跟东林党对着来,可谓针锋相对,这就自然使得外界认为魏忠贤是自作主张。

  像杨涟这种东林党激进派的领袖,本来就是个急性子,东林党所推行的一些主张被司礼监死死地卡住,而原本已经溃不成军的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也重振旗鼓围聚在了魏忠贤的身边,这自然就使得他无法容忍,故而上书弹劾魏忠贤这个绊脚石。

  归根结底,这种形势自然是天启皇帝有意而为之,一方面通过东林党来扫荡朝中纷繁的派系,另一方面扶持魏忠贤以司礼监为后盾抗衡东林党,使得东林党无法真正一家独大。

  可惜,朝堂上能看出天启皇帝心思的人只有李宏宇,东林党的人还以为把天启皇帝哄得服服帖帖,岂不知被天启皇帝耍得团团转。

  试想一下,如果天启皇帝真的那么容易被应付的话,那么魏忠贤根本就无法崛起。

  显而易见,如果天启皇帝任由东林党左右,魏忠贤根本就不可能崛起,失去了天启皇帝的支持他只不过是一个宫里的宦官而已,拿什么来介入大明朝堂上党争,又有多少人会正视他这个阉人?

  要知道,嘉靖朝和万历朝的宦官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天启皇帝不解禁的话宦官的势力根本无法崛起,先就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攻击。

  可事实是,宦官的势力忽然之间在天启朝得以迅扩张,使得魏忠贤一跃成为了传言中的“九千岁”,由此可见没有天启皇帝的支持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不得不说,天启皇帝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当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后,为了安抚魏忠贤,同时也是为了刺激杨涟和东林党,下令东阁大学士魏广微拟旨切责杨涟。

  而且,天启皇帝还特意传旨,敕诸臣不得擅出奏事,没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上奏章。

  表面上看起来,天启皇帝是想息事宁人平息这场弹劾风波,可东林党人岂能吃这个闷亏,故而纷纷上书弹劾魏忠贤,奏章如雪片般飞到了天启皇帝的面前。

  连称病归隐,许久不参与公事的原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也联合南京部院九卿诸大臣一起上书弹劾魏忠贤,可谓声势浩大。

  见此情形,朝堂上那些好不容易在魏忠贤的庇护下得以喘息的原齐楚浙等派系的官员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也纷纷尚书给魏忠贤鸣冤,一时间朝堂上争吵不断,乌烟瘴气,文武百官围绕着此事闹得不可开交。

  京察后,东林党和原齐楚浙等派系官员的第二次较量随着杨涟弹劾魏忠贤缓缓拉开了帷幕,迅演变成为了文官集团两大派系的争斗。

  不仅京城的官员,就连地方上的官员以及致仕的官员,只要手里有向天启皇帝上书权力的人,无不相继表明了对此事的观点,分别表示了对东林党或者魏忠贤的支持。

  由于去年的京察东林党连持异议的中间派官员一同打击,故而这次朝堂上那些有分量的官员纷纷站队,谁也不想在当孤家寡人。

  当然了,官场上的人最想看见的就是李宏宇和赵欣的上书,两人不仅是朝廷的重臣而且对天启皇帝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两人的态度非常重要。

  不过非常可惜,李宏宇和赵欣并没有上书的意思,在这件事情上保持了沉默,以两人的身份和地位没有必要选队站,没人能强迫两人做出选择。

  至于那些没有上书资格的官员们,则只能老老实实地在一旁看热闹,暗自分析着可能的结果,此次魏忠贤一事将决定朝堂未来的局势,事关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否将被打破。

  “少傅,扬州的人送来消息,说有一名女子近来红遍了扬州,其才情和色艺都数上乘,令扬州当地青楼的红牌们甘拜下风。”

  八月上旬的一天晚上,李宏宇正在修改西洋学院下半年的教学大纲时,一名护卫进来后躬身禀报道。

  “噢?”

  李宏宇闻言眉头微微皱了皱,不由得望向了那名护卫,虽然他现在身边的女人都坏了身孕,但他现在公务繁忙没时间去顾及那些风花雪月的事情,不知道扬州的情报网络为何会传来如此一个奇怪的消息。

  “那名女子好像在找李盛公子,不知所为何事。”那名护卫还没有禀报完,随后有条不紊地说道。

  “她要找李盛?”

  李宏宇的脸上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色,怪不得扬州的情报网络会把这个消息传过来了,原来跟“湖广李盛”有关。

  扬州情报网络的负责人是李宏宇身边以前的护卫,知道李宏宇就是湖广李盛,故而把这个消息给传了过来,可能是不清楚那名女子跟他有何联系。

  由于有着天下第一才子的美誉,湖广李盛自然受到人们的追崇,很多人都想要求得李盛公子的一幅墨宝,更想一睹李盛公子的风采。

  自从天启元年的花魁大会后,李宏宇就一直忙着处理手头的公务,既有海外贸易的事宜,也有朝鲜和关外的乱局,故而湖广李盛自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但这丝毫没有降低人们对湖广李盛的兴趣,反而使得湖广李盛有了性格清高不喜俗事的美誉,更是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其实,李宏宇对有人寻找湖广李盛并不感到惊讶,令他颇为意外的是扬州的情报网络竟会把此事上报给他,那么这就意味着那名寻找他的女子肯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故而才使得扬州的情报负责人上报。

  如今,李宏宇已经在两京地区和江南组建了一张完善的情报网络,其中最为重要的情报网络是京城,其次就是扬州了,这使得他能迅得到朝堂以及江南商界的动向。

  “知道那名女子是何来历吗?”

  李宏宇觉得那名寻找他的女子应该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于是沉吟了一下,不动声色地问向了那名护卫,或许能从对方的身份背景中他猜到对方的来历。

  “那名女子是去五月份来的扬州,投身在了醉月阁旗下,经过醉月阁红姨一年的悉心调教,今年五月正式在醉月阁献艺,不仅色艺双绝而且文采非凡,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女。”

  护卫闻言一躬身,宏声禀报道,“对于那名女子的身世,只知道其是苏州人氏,其他的一概不知。”

  “苏州人氏?”

  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了皱,他只去过一次苏州,期间并无生什么事情,故而对那名女子的籍贯感到怀疑,想必与幽兰一样,柳红梅找人伪造了那名女子的籍贯凭证。

  “少傅,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就在李宏宇暗自琢磨着那名女子身世的时候,那名护卫抬头望了李宏宇一眼,犹豫了一下后一本正经地说道。

  “何话?”李宏宇觉得那名护卫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沉声问道。

  “那名女子近来遇到了麻烦,新任扬州知府的公子好像看上了他,想要将其收为妾室,现在醉月阁的红姨非常为难。”

  护卫闻言沉声回道,“扬州那边不知道那名女子跟少傅有何渊源,故而把此事上报了过来,请少傅决断。”

  “原来是这样!”

  李宏宇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怪不得扬州情报网络的负责人会把此事上报,原来那名女子遇上了麻烦,柳红梅的醉月阁虽然背后有靠山,但对方是扬州当地的权贵,故而岂能是扬州知府这个父母官的对手?

  故而,醉月阁到最后十有**无法保住那名女子,万一那名女子跟李宏宇之间有什么渊源的话那么事态可就严重了,扬州情报网络负责人如果不上报的话就是其失职。

  “准备一下,明天去扬州。”

  略一沉思,李宏宇很快就拿定了主意,放下手里的公文后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开口向那名护卫吩咐道。

  杨怜儿已经带着同样怀有身孕的陈婷回淮安的漕帮总堂养胎去了,在那里她们俩无疑将得到杨怜儿母亲的悉心照料,同时也免得给李宏宇添麻烦。

  如此一来,李宏宇身边的妾室就只剩下一个还没有名分的山下樱子。

  山下樱子女扮男装进入西洋学院读书,这使得他身边一下子清净了不少,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到扬州散散心,顺便让“湖广李盛”冒冒头,否则别人还以为他这么长时间不露面出了什么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