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第60章:汪兆赛

《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第60章:汪兆赛

作者:风华正茂的老洪 字数:2978 书籍:年代:从首届春晚开始

  “老汪,回来了。”

  “怎么样?找到路遥了吗?你一直心心念念的找他约稿,这次满意了吧!”

  “还有、叶兆言、陈忠实……”

  一大早,汪兆赛刚进入《人民文学》编辑室,周围的同事便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毕竟他这次去东北找寻作家可花了不少时间,半个月呢。

  听着众人关心或好奇的话,汪兆赛笑呵呵的说:“找到了,找到了,路遥答应今年给我们投一篇小说,陈忠实也是……”

  一一回答了众人,汪兆赛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一次出门收获不小,见着了许多年轻的作家,都很有潜力,只要稍加指导,肯定能弄出一些名堂来。

  他刚刚坐下,打开抽屉打算拿笔记本记录一点儿东西,就看见里面放着的一封信。

  “嗯?”

  这不是自己写给新人作家蓝毅夫的那封信吗?怎么没有寄出去。

  自己走的时候杂志的样刊还没有出来,所以他就提前写了一封信放着,请了同为编辑的高海帮忙,让他把这封信随《人民文学》的样刊一起寄过去。

  他环视了一下整个杂志社,没见着高海,他问坐在他旁边的孙义:“老孙,老高人呢?”

  “他呀,你走之后第二天就请假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听说村里遭了泥石流,半个村子都没了,他急急忙忙的赶回去,好在老高的家人没事……”

  本还有心责怪一句老高这人办事不靠谱的,可听到这话,也也知道是自己错怪人了,他问:“社里组织捐款了吗?我也贡献一点。”

  孙义摇头:“老高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忒倔,张主编亲自把钱送过去的,老高没要,最后又退回来了。”

  汪兆赛默然,这是老高能干出来的事,只是希望他能快点缓过来吧!

  眼睛看着这封没有寄出去的信,汪兆赛想了想,还是决定自己亲自送过去,也正好见一见自己负责的这个作者。

  想着,他就站起了身,把信件和明天即将发刊的样刊带好,蹬着自行车奔着央视而去。

  ……

  蓝毅夫找朱灵,李克纯,李狗蛋还有小胖子问了一圈,谁也没有帮他去拿过信件,他又打电话到央视门卫室朱三儿那里去询问了一下,朱三儿也确定没有收到过蓝毅夫的信件。

  蓝毅夫疑惑,难道,丢了?

  虽然信件丢失是小概率事件,但也并非不存在,也许就是邮递员运送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呢?刚好信件丢了。

  蓝毅夫也只能这样说服自己,然后就把这事丢在了脑后。

  昨天自己把歌曲组的节目名单交给了王峰,当时他在忙,所以就让自己先回来了,晚上的时候王峰亲自来找到自己,肯定了自己的这封名单。

  所以歌曲组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

  剩下的就是配合黄一赫对整台节目的编排,确定节目的出场顺序,这没啥难度。

  然后就是自己负责的主持组,这个得根据节目的出场顺序进行主持稿的书写,蓝毅夫自己之前断断续续已经写过一个底稿,之后根据节目的调整进行删改就行。

  今天休息,蓝毅夫本打算睡个懒觉的。

  可保持了一个多月的生物钟让他五点就醒了,躺在床上也睡不着,索性就起床继续写未完成的《伏羲伏羲》。

  写了两个多小时,往后推进了三千多字,蓝毅夫还要继续写,却在这时听见了肚子咕咕叫。

  好吧!饿了。

  这个时候跟蓝毅夫住在同一个寝室的李狗蛋和小胖子也起了床,到隔壁叫了一下朱灵以及李克纯,众人洗漱一番,就去吃饭了。

  为了可以更方便的处理歌曲组的事情,一个月前歌曲组的众人就住进了中央乐团的招待所,蓝毅夫,李狗蛋,小胖子住在一个房间,朱灵,李克纯,郑绪岚住在他们隔壁。

  与他们一样住进中央乐团招待所的还有十几个人,都是王峰亲自去其他单位借过来的人。

  此刻也是吃饭的时间,食堂中的人不少,众人见着蓝毅夫带着一行人进来,纷纷跟他打招呼。

  别看他看起来年轻,但却没有人会因此而小瞧了他,特别是经过半个月相处以后,他们亲眼见到了蓝毅夫把歌曲组几十号人管理得井井有条,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并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仅仅这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蓝毅夫同样笑着和众人打了招呼,买了一碗稀饭,两根油条,来到桌前开始吃饭。

  几人坐下,边吃边聊。

  蓝毅夫问李克纯:“克纯,台里其他组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李克纯加入歌曲组以后,一开始蓝毅夫让她跟着朱灵做事,后来搬到了中央乐团,蓝毅夫为了了解春晚筹备组的进度,就让李克纯隔个十天八天的就回去一趟。

  她跟龚雪两人玩得挺好,龚雪现在又在黄一赫身边当助理,对这些情况是最清楚的,从龚雪那里可以得到第一手消息。

  李克纯吃了一口馒头,把自己前天去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蓝毅夫。

  “马骥的相声组弄得最快,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把名单报给黄导了,不过黄导看完以后觉得他们动辄半个小时的时间太长,要求他们把每个节目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这半个月他们就在做这个事儿,删删改改的,到现在也还没有确定下来。”

  “丽丽姐那边倒是很顺利,舞蹈学院的老师很支持她的工作,目前学生们已经排练出了六支舞蹈,包括秧歌舞、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踢踏舞、蒙族的酒盅舞、维族的赛乃姆舞、和朝鲜族的扁鼓舞。”

  “听说周雪找了一只猴来表演杂技,不过我没见着……”

  蓝毅夫听李克纯絮絮叨叨的讲完,点点头,做到了心中有数。

  吃完早饭,蓝毅夫想找个机会把朱灵带出去亲热亲热。

  搬到这边确实是方便工作了,可他就完全没有了私人空间,想找朱灵做点儿坏事都没有机会。

  朱灵一见蓝毅夫的模样就知道他想干坏事,她挑逗的冲着蓝毅夫眨了眨眼,然后转身就挽着李克纯的手臂走了。

  蓝毅夫:“……”

  他心中嘀咕,看来得找个机会给这个女人一点儿教训,不然她太不懂事了,都不会为自己排忧解难。

  没法子,只能回房间继续写作吧。

  原本《伏羲伏羲》是没有具体的故事发生地的,只有一个时间,民国三十三年,也就是1944年。

  蓝毅夫经过了一些微调,把故事背景放在了高密,另外还与《红高粱》做了一些联动。

  比如在《红高粱》当中,余占鳌是1898年出生的,而《伏羲伏羲》当中,杨金山是1895年出生的,两人仅仅相差三岁,算是同龄人。

  而杨金山和余占鳌就住在两个相距二十公里的屯子里面,杨金山还知道余占鳌的事迹。

  杨金山在妻子去世后,娶回了史家营的王菊豆,希望她能为自己延续香火。这里增加一些细节,比如王菊豆的母亲曾经是余占鳌的邻居。

  这种人物上的联动不会影响剧情的发展,所以蓝毅夫改起来并不困难。

  “咚咚咚~”就在蓝毅夫写得正起劲的时候,寝室门响了,原本躺在床上看书的李狗蛋连忙去开门。

  “您找谁?”见到门外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李狗蛋很客气的问。

  汪兆赛再一次看了看门牌号,确定自己没有找错以后,他这才说:“您好,同志,我找蓝毅夫同志,请问他住在这里吗?”

  听到自己的名字,蓝毅夫停下手中的笔转头看过来。

  “我就是。”蓝毅夫站起身走到门前:“请问您是?”

  初见蓝毅夫,汪兆赛有些不确定了。

  因为在他的想象中,《红高粱》的作者至少也得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壮年,甚至于四五十岁都有可能,这符合他对《红高粱》作者的想象。

  可……蓝毅夫也太年轻了吧!

  汪兆赛再一次问道:“您就是《红高粱》的作者,蓝毅夫同志?”

  蓝毅夫挑挑眉:“如果你说的《红高粱》男主角叫余占鳌,女主角叫九儿的话,那确实是我写的。”

  听蓝毅夫说出了小说当中的人物,汪兆赛即便心有疑惑,也不得不确定了,他惊叹的又看了一眼蓝毅夫那年轻的面孔,才说起了正事。

  “您好,蓝毅夫同志,我是《人民文学》编辑部专门负责与你沟通的编辑,这次来是给你送第十二期的样刊的。”

  说着,他把自己的工作证拿了出来,递给蓝毅夫,又把《人民文学》第十二期的样刊拿了出来。

  蓝毅夫看了看工作证,见到工作证上面的名字确实是汪兆赛,他也想起了,上个月《红高粱》过稿的时候,《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给自己的回信当中确实说过这件事,他们给自己配了一个责任编辑,名字叫就叫汪兆赛。

  确定了对方的身份,蓝毅夫脸上露出了笑容,忙把汪兆赛邀请进寝室。

  “老李,泡茶。”

  “好嘞!”李狗蛋连忙忙活起来。

  蓝毅夫让汪兆赛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自己则坐在旁边,他手中拿着样刊,迫不及待的找到了自己的《红高粱》。

  见蓝毅夫这样,汪兆赛不由笑了笑,这几乎是每个作者拿到样刊以后的第一反应,但每次看见手下作者那兴奋的神情,他还是会觉得高兴。

  毕竟,这些都是自己发掘的人才。

  又想起本该早就寄过来的样刊,却因为一些意外而耽搁了,直到现在马上就要发刊了自己才寄过来,他又跟蓝毅夫道了声歉,他没怪别人,只是说是自己工作疏忽了,造成的错误。

  蓝毅夫没想到汪兆赛会因为这事儿道歉,他本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但汪兆赛这样一说,他对这个责任编辑的感官霎时间就好了许多。

  他忙摆手:“没事的,没事的,我都不记得这个事了。”

  汪兆赛也没再纠结这个问题,接过李狗蛋递过来的茶,刚刚喝了一口,眼睛就看向了桌子上的手稿。

  他问:“这是?”

  “喔,正在写的一本小说。”蓝毅夫回答。

  “那…我能看看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