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修炼武学能暴击 第55章 报告:我想守水塘(月票补更)

《我修炼武学能暴击》第55章 报告:我想守水塘(月票补更)

作者:新丰 字数:1978 书籍:我修炼武学能暴击

  岳扶疏的原名是岳儿。他是他父亲唯一的儿子, 父亲不识字,只认本姓“岳”,就管他叫“岳儿”。

  打从岳儿记事起, 父亲便在秦州砂县的砂矿做石工。砂矿的矿洞深达数十丈, 洞内的坑道纵横交错, 乳白色的石旗密如鱼鳞,父亲常说,鱼鳞有多少片, 矿坑就死过多少人。

  砂县的砂矿共有四百多座, 每年都要塌陷几十次, 采矿的石工饱尝辛苦, 薪晌却很微薄。石工的孩子经常被人看不起, 岳儿的境况尤其糟糕——他是父亲嫖过暗娼生下来的小杂种。

  岳儿有娘生、没娘养,父亲也不确定他是不是岳家的种。

  父亲好喝酒, 酒醉后,就拎起儿子,拿木棍往死里抽打,边打边骂:“讨债鬼!讨你爹!婊.子生的龟孙儿子!你想不想死?想不想死?”

  骂到最后, 父亲会一直重复“想不想死”,这话是在问儿子, 也是在问他自己。

  石工不是贱民, 胜似贱民。终此一生,离不开矿坑, 走不出砂县, 若要卸职, 必须找人来替——矿洞里多的是儿子替老子。“孝道”二字压在身上, 极沉重, 生不如死,岳儿不愿认命。

  岳儿是石工与暗娼之子,生就一副肮脏粗鄙之躯,但也有一股“光脚不怕穿鞋”的倔劲。他幼时早慧,记性极好。某一年冬天的寒食节,他跟着父亲去赶庙会,就站在卖字书生的摊位前,无师自通地认了不少字。书生见他稚弱懵懂,送了他一本《千家诗》,教他念一遍,他便倒背如流,书生立即对他父亲说:“令郎不但聪明,且有贵人之相!我敢担保,令郎将来大有出息!”

  父亲道:“我儿子能不能……考个秀才?”

  书生道:“哎,何止!方圆百里的秀才,没一人悟性比得上令郎,您啊,往远了看,谁料皇榜中状元,封侯拜相未可知。”

  父亲又惊又喜,掌心渗出涔涔汗意,黏黏腻腻的,沾到儿子的手背上。

  “我供你读书,”父亲下定了天大的决心,“给爹搞出点名堂来,要不明天你就下矿,爹白白养你九年,你不报恩,死去吧。”他轻轻地抽了儿子一耳光:“小杂种,别学你婊.子妈,只会卖屁股,你争口气,卖字卖画去。”

  “爹送我上学,”岳儿信誓旦旦,“我考状元,做官老爷……你是老爷的爹,出门八抬大轿,进门十几房姨娘,好吃的吃不完,好穿的穿不完,我挣的钱都给爹花。”

  父亲笑骂道:“好岳儿,这就出息了。”

  没过几日,父亲卖光了家当,求爷爷告奶奶,东拼西凑的,凑够了四枚银元,真把儿子送进了私塾。

  岳儿不分昼夜地勤学苦读,未及十二岁,两鬓就生出了白发,俗称“少年白头”,同窗诸友从未嘲笑过他,只赞他是高才之辈,来日必有一番大作为。他倍受鼓舞,给自己改名叫“岳扶疏”,取自汉代祢衡《鹦鹉赋》的名句——“想昆山之高岳,思邓林之扶疏”,此句意为“怀想昆仑的高山,思念密林的树影”,意境深远。

  岳扶疏自认是笼中鸟、池中鱼,他要往高处飞,往深处游,要做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大展抱负!

  童试前的一个月,岳扶疏还在私塾里读书写字,忽而听见同窗的窃窃私语:“哎,你们晓得吗?砂矿又塌了,砸死一百多号人,尸首砸得稀巴烂!前天出的事,今儿个县衙派了高手清理断肢残骸……”

  岳扶疏的父亲已有整整两天未曾回家了。

  岳扶疏拔腿跑向父亲做工的那一座砂矿,他跑跑停停,走走歇歇,傍晚才抵达矿洞,又想看,又不敢看,眼皮直跳直跳,心也发慌。

  县衙派来了一群身手了得的武者,俱都穿着棉绸面料的好衣裳,脚尖轻轻点地,便能飞檐走壁。他们潜进矿坑,拖出一些残碎的肢体,岳扶疏伸脖一望,瞧见了父亲的右胳膊——父亲经常用右手打他,他最熟悉那只手,连掌纹都记得清清楚楚。

  父亲本来是不上夜工的,为了供儿子上学,才会铤而走险,死成一摊烂肉。岳扶疏并不敬爱自己的父亲,但他也不恨父亲,若不是父亲,岳扶疏读不了书,换不了名,改不了贱命。

  父亲死了,岳扶疏悲伤数日。待他再去讨说法时,看守砂矿的监工偏说他父亲没死,轮不到他收一分一毫的恤银。

  岳扶疏据理力争,监工重重一个巴掌狠狠扇在他的右脸上:“暗娼养的小倌,搁我这儿来耍泼?!”

  岳扶疏吐出一口血,捂着脸,要挟道:“我不是一介白身,我马上考秀才,你们私吞恤银,我得去县衙递状书……”

  县衙的官老爷私吞了恤银的大头,监工哪里分得到一点油水?他们一听岳扶疏的话,怒意更深,恼他满身一股迂腐文人的狷介之气,抬腿“啪”地一脚踹了他的膝盖,把他踩到地上,扯碎了外衣,狠命下死手痛打。治不了官老爷,还治不了他吗?

  岳扶疏双臂抱头,忍痛道:“别打我手,别打手,我还要写字。”

  好几位监工七言八语地骂道:“写你娘的字!臭不要脸的,爹死哪儿了?!不滚过来下矿!你老子不下,你自个儿下!”

  “认识两个破字,还把自个儿当人物了!”

  “爷们几个一瞧你这贱样就犯恶心!”

  岳扶疏满嘴血腥,执意道:“我是写字的……”他忽然想起同窗的身份:“我同窗共研的人,他父亲是砂矿的监理……”

  岳扶疏一句话没讲完,监工幸灾乐祸道:“嘁,上个月矿洞豁开了几条缝,你同窗的监理好父亲,特意调了你父亲过来,人家就没把石工的命当命,还指望人家给你撑腰啊?!撒泡尿照照自个儿!”

  彼时岳扶疏才豁然开朗。他的同窗,表面敬佩他的学识,实则早就暗藏祸心,不仅想杀了他,还想杀了他的父亲。他张开嘴,含着一口血,叹声道:“嫉妒之祸大也。”

  监工一脚踩碎了岳扶疏的右肩。鲜血流了满地,岳扶疏疼昏过去,神智都模糊了——此乃十八年前的一桩旧事,岳扶疏历历在目。他记得断骨切肤的震痛,恰如此刻,他的半张脸焦烂,痛意恨意深入骨髓,至死方休。

  他这条命,算是晋明给的。

  十年前,年仅十六岁的晋明初到秦州。岳扶疏写下一封长信,讲清了砂县的底细,阐明了肃清吏治的方法,并把信寄给了晋明。

  晋明读完那封信,立刻派人来接岳扶疏。

  那是昭宁十五年的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晋明的府邸雕梁画栋,极尽豪奢,假山池沼曼妙曲折,处处杨柳葱葱、花深香浓。宫殿前的台阶皆是白璧雕成,岳扶疏穿着一双破洞的草鞋,行过地面,留下一串泥印。他一言不发,恭敬地跪在晋明面前,犹瞥见晋明黑缎绣金的衣摆,尊贵无匹,与他的粗布麻衣比对鲜明。

  侍卫屡次暗示晋明,岳扶疏的出身极不清白,晋明满不在乎道:“英雄莫问出处。”他还笑说:“古有孟母三迁,今有石工债台高筑,只为送儿子读书,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晋明与岳扶疏畅谈古今中外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岳扶疏妙语连珠,深得晋明欢心。从这一天起,岳扶疏就成了晋明的近臣,为晋明出谋划策、殚精竭虑。他们一步一步地侵占了整个秦州,就连秦州的监察御史都被他们换成了自己人。

  晋明开恩,调派医术卓绝的太医,专门为岳扶疏治理旧伤,还为他的父亲修建了一座石墓,并把欺辱岳扶疏的监工抓进牢里,大施惩戒。昔日趾高气昂的监工,在砂县地牢里,颓丧的像是一团蛆,又过了一段时日,监工身上真长了蛆虫,生不如死。

  晋明赐下了诸多恩典,他对岳扶疏确有再造之恩。但他就像岳扶疏的父亲一般,死得不明不白。他堂堂一位高贵的皇族,生前是天上明月,死后是地下烂尸,没有任何丧葬的仪节,仅有一具早已碎裂的残骸。思及此,岳扶疏闭上眼睛,长叹一声道:“赵大人,我是寒门小户出身的卑贱之人,见识得少,不敢乱说话,唯有一事,我不得不禀告清楚…… ”

  赵惟成道:“什么事?”

  岳扶疏道:“风雨楼一案的凶手,绝不是三虎寨的贼寇。”

  赵惟成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不是贼寇,那是谁?”

  岳扶疏道:“恐怕是……”他的眼泪一霎流出,混着血水,沾湿了枕巾:“我不敢说啊,大人。您是山海县的父母官,清廉正派,还救了我一命,我不可拖累您。”

  *

  天色向晚,华瑶在县衙附近的酒楼包下了一间厢房。她找店小二打听了一些事,也点了几道虞州名菜。菜品摆在桌上,她尝过两口,便说:“或许是因为时节不对,虞州的鱼肉,没有凉州的好吃。”

  谢云潇问:“你想回凉州吗?”

  “想啊,明年就回吧,”华瑶答应道,“明年我一定带你回家。”

  谢云潇侧目,看向窗外。他还在等凌泉的消息。凌泉的轻功与齐风不相上下,放眼整个山海县,除了谢云潇自己,无人能胜过凌泉。山海县的县衙并非龙潭虎穴,武功最高的赵惟成比燕雨还差一点,凌泉杀他绰绰有余,为何迟迟不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