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 第20章 巧遇故友

《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第20章 巧遇故友

作者:莫呼伽罗 字数:3810 书籍:穿越在年代剧里的小市民

  当周平安蹬着自行车过了建国门时,天色基本已经大亮了。

  街道上的人流,自行车流和电车、汽车,随着越往城内走,数量也越多了起来。

  路上经过早餐摊时,顺道买了一份‘烧饼果子’

  这可是四九城,地地道道的早餐佳品。

  马蹄烧饼,半发面的,两面儿都有芝麻,但芝麻不多,内瓤儿的面也不多,薄薄的两层皮儿,(看着鼓鼓的)。

  刚出炉的烧饼,从中剖开,夹上滚烫焦酥的“果子”(讲究些的夹肉,但是条件不允许啊),嘿,吃在嘴里,那叫一个香。

  用郭德纲的话说,“这边儿吃,那边剌耳朵,您都不觉得疼”

  而且,周平安还发现了,这马蹄烧饼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它正好能包住一个果子,炸果子油多,但烧饼很干爽。

  因此,吃完之后不油手,饼内没有多少面,吃完还不会掉渣滓。

  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拿着‘烧饼果子’往嘴里塞着,慢悠悠的蹬着自行车,反正上班时间还早,周平安也不着急。

  在经过朝阳门南小街时,周平安没忍住,又停下自行车,‘旋儿’了一碗豆腐脑。

  这个时期,四九城的豆腐脑其实是分为两派的。

  老豆腐,多是汉民经营,豆腐要咕嘟出马蜂窝来,调料有泡海蜇的酱油、水泻的芝麻酱、韭菜花、卤虾酱、酱豆腐卤等。

  还有,豆腐脑,这是回民垄断的买卖,所以作浇头的卤都是牛肉汤做的,其中有口蘑、黄花、木耳、鸡蛋、鹿角菜。

  “豆腐脑儿”大街小巷都卖,但是京城回民最有名的要数前门外门框胡同“豆腐脑白”和鼓楼后的“豆腐脑马”。

  因为门框胡同和二粮店不顺路,所以周平安也没特意去哪儿,毕竟,再好吃的豆腐脑儿里也不会多片肉不是?

  再说了,就他吃的这份路边摊,味道也极是不错的。特别是作为浇头的牛肉汤,高汤鲜美,爽口,带着一点淡淡的甘醇滋味。

  那味道不比后世各种‘海克斯’科技调配出来的差。

  吃饱、喝足,周平安与那位带着口罩也遮挡不住美艳的‘豆腐脑西施’,来了个无言的道别。

  然后,一路上再也没有被美食诱惑,直接到了粮店。

  站在粮店门口,周平安看着对面副食品商店门前,排着井然有序的队伍。

  面色淡漠,心情黯然的点上一支香烟,吐出的烟圈里夹杂着说不去的遗憾。

  ‘嗐,你说无限制格斗这么好的比赛,怎么就突然没了呢!’

  今天,二粮店的新晋员工、卫生保洁员、垃圾清理工、烧水倒水一把手胡建设同志没来。

  但是,肩负着辖区内万两千余人口粮重担的二粮店里,依然是天下太平。

  钱大妈、孙大妈正在和购粮群众打成一片。

  老王和老李两人安静的站在角落里,正偷摸的扫视着店里刚刚坐下来的几个半老徐娘。

  高云和张美丽,正双双低头猛打算盘,看似认真工作的样子。

  但是,被大妈们猛烈的车速“撞红”了的脸蛋和耳朵已经出卖了她们。

  老赵,啜饮着已经泡了两天的高碎,盯着昨天的报纸,一动不动的看了半天。

  而周平安,正在认真的研读手里的这本MZD选集。

  嗯,阳光不燥,微风正好的上午,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忙活着各自的事情,平淡且充实。

  中午背着老赵,偷偷的去找了赵家大娘,在她那座小食堂里混了顿饭。

  菜是白菜炖粉条,土豆片炒胡萝卜,主食是蒸的两合面的馒头。

  周平安到了小食堂的时候,附近街道办、派出所和某合营商店的人已经先来了,加起来也有十来个人。

  巧合的是,这周在政府家属院做保卫工作的李班长也在其中,他和四个穿着藏蓝色制服的同事们坐在一桌。

  “李班长,这么巧,你也在啊。”周平安微笑着走向前去,主动他打招呼道。

  顺手从烟盒里捻出五根烟,依次递给李班长和他的同事们。

  “哦,周平安,是吧。呵呵,你也来这吃饭啊。”李班长惊愕片刻之后,立马把周平安的名字想了起来,脸上不由的浮现出善意的笑容。

  然后,也没推辞,把烟接过去。

  毕竟是第二次见面,周平安也没与他多寒暄,同李班长的同事们相互通了个姓名,然后甩了几句客套话之后,就回到自己桌上了。

  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一回生呀,二回熟,三回我们是朋友”,交朋友嘛,不急在一时。

  时间啊有的是,又不是马上就死了。

  “唉,李班,那小伙儿,谁啊,出手这么大方,牡丹哎。”

  李班长的一名同事在周平安走后,好奇的跟李班长打听道。

  “周平安,粮食管理所周所长的亲侄子。前两天,我在政府家属院值班的时候,认识的。”

  李班长小声的对他的同事们,解释道。

  一份白菜炖粉条,一份土豆片炒胡萝卜,四个两合面的馒头,转眼间就被周平安一扫而空。

  周平安抹抹嘴,从兜里掏出五毛钱,压在瓷盘下边。

  也没和正在厨房里炒菜的赵家大娘打招呼,只是在临走前和正在吃着的李班长他们招呼了一声,然后就自己走了。

  ·······

  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下辖交东、大兴、府学、菊儿、南锣鼓巷、鼓楼苑、福祥7个居民委员会,辖区居民有三万多人。

  这个年代街道办管的事情可多了,大到贯彻国家政策,小到居民婚丧嫁娶、分配房子、工作,基本都跟街道办扯得着关系。

  很快,周平安就到了位于福祥社区雨儿胡同的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

  在门口停车棚放好车,来到门卫处。

  周平安掏出烟来,礼貌的朝里面门卫大爷给递了一支:“大爷,我是二粮店的册籍员,我这有关于‘增岁涨粮’的问题需要和街道办进行对接,您看我应该找哪位负责人?”

  门卫大爷面色淡然的接过烟,看了眼周平安,然后对其指点道:

  “你直接去找社会事务管理科王科长就行,他办公室就在一楼。”

  周平安微笑着谢过门卫大爷之后,就直接往街道办的办公楼里走去。

  其实,交道口街道办他来过几次了,再怎么说也是关系单位,自然是轻车熟路的。

  至于先前特意和门卫大爷进行互动,也是他有意为之的。

  因为在这个时期,在政府单位当门卫大爷们的,大多都是从部队转业的老军人。

  这些老军人退伍不褪色,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们还担负着守卫政府单位第一道防线、以及鉴别来客信息、反特等保卫任务。

  而且,谁也搞不清这些已经退伍的门卫大爷们曾经的上级、曾经的战友或者曾经的部下,现在都在什么部门担任什么职务。

  也搞不清,这些看似平常的大爷们是不是暗地里还有别的任务。

  走进街道办的办公大厅,然后直接右拐。

  刚一拐弯,因为‘门卫大爷’而走神的周平安,迎面就撞上了一个人。

  好在周平安及时反应过来,止住脚步,收回前进的力道,同时身子也微微后撤,做出了一个卸力的动作。

  要不然,就凭现在他非人的身体素质,被撞的那位就会立马上演‘空中飞人’。

  “哎呦...”

  只见来人双手捧着一堆文件,这一撞,人虽然没事,但是被捧在胸前的文件,却散落一地。

  见不小心闯了祸,周平安连忙俯身帮忙,同时嘴里也不停道歉:

  “对不起,对不起,不好意思,没注意到您,见谅,见谅。”

  将地上的文件收拢完,这才站起身递给来人,然后,定眼一看,没想到被撞这人,竟然还是原身记忆里的熟人。

  周平安惊喜道:“吴伟民!怎么是你啊?你是在这儿工作?”

  吴伟民抬头一看周平安,立马亲切地给了他胸口一拳:“嘿..周平安!真是你小子啊。我退伍了,刚分配到这儿呢。呵呵”

  “好家伙,咱俩初中毕业就再也没见,你怎么变化这么大?”

  “好家伙,你这大个子是怎么长的啊?”

  说着上下打量了周平安几眼,身形高大、五官深邃、皮肤白皙、一身整洁崭新的中山装,显然现在的身份也不同一般。

  周平安摸了摸胸口,笑着开着玩笑道:“哈哈...以前说好一起长大的,结果你失约啦,啊,老同学。”

  吴伟民被周平安的回答,搞得哭笑不得,“净瞎扯!你怎么不说,你长大的时候没等我啊?”

  说着,脸上充满回忆之色,感慨道“要不是伱的模样没大变,还主动招呼我,我都不敢认你了。老同学,你现在在哪儿高就呢?”

  “至于高就嘛就谈不上了。我两年前中专毕业,就到咱们街道的二粮站做册籍员了,现在依然还是名册籍员。”周平安微笑着说道。

  吴伟民一脸的不相信,有意的看了看周平安身上的中山装,又看了看他脚下的皮鞋,调侃道,

  “谦虚了吧老同学,你这册籍员难道就不带干部待遇啊?”

  “哈哈,什么干部,咱就个是小小办事员。”周平安笑着对吴伟民摆摆手。

  接着笑着反问,“你呢,现在什么情况?”

  “我今年上半年退伍回来的,然后被分配到咱街道办的。”吴伟民微笑着说道,“唉,对了,你跑这儿来干嘛?”

  “我这有份二粮店辖区本季度内‘增岁涨粮’的人员名单回执,需要交给这里的相关负责人。”

  周平安说着,顺手从斜跨包里掏出一份名单。

  “这事啊,你给我就行,帮你处理了。”吴伟民看了一眼周平安手里的文件,伸手道。

  周平安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文件直接递给了他。

  吴伟民接过文件,他转身进了一间办公室,没一会就出来了。

  吴伟民出来后,周平安就一把揽住他的肩膀:

  “你小子回来了,也不知道找我们聚聚,简直白瞎了我们的交情。说,是不是已经背叛了我们的革命友谊!”

  个头一米八五的周平安揽着个头一米七不到的吴伟民,画面多少有些不太协调,像极了正在上演一出‘流氓恶霸在强抢良家妇女’的好戏。

  “哪能啊,我这不是回来才安排工作吗,话说和你一样考上中专的郑家顺现在干嘛呢?”

  吴伟民一边挣扎的打算逃脱,一边问道。

  “郑家顺,那小子潇洒了。上个月才从下边公社调来咱交道口供销社,从原来的保管员,摇身一变,现在成了售货员了,一天到晚的老牛逼了。不像我,在粮店里当个小小办事员,就是个‘听喝’的命啊。”

  “可去你的吧。一毕业就是办事员,现在高低也有二十四级了吧?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吴伟民转过头,给了周平安一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的说道。

  其实,对于周平安背后的靠山他是知道,因为他当时就是通过周二叔的帮忙才参军入伍的。

  “嘿嘿,兄弟不才,去年年底晋升的二十三级。”周平安一脸得意的对胳膊底下的好兄弟,挤眉弄眼的说道,炫耀的意味,捂着耳朵都能听到。

  “嚓!我辛辛苦苦当了五年大头兵,好不容易分到咱街道办当办事员,才定了个24级。你才上了两年半,就升到二十三级啦?凭什么?”

  吴伟民感觉自己玻璃般的内心被打击到了。

  那语气,就跟喝了三斤醋的小媳妇似的。一副‘既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的表情,溢于言表。

  “哈哈,当然是凭我长的高,长的帅,长得又高又帅啊!嘎嘎”周平安对吴伟民的问题避而不答,然后转头提议道,

  “话说,你小子也回来了,咱青龙桥三剑客又凑齐了,而且还都凑到了交道口。那咱们是不是得聚一聚?”

  青龙桥,位于四九城HD区。周平安、吴伟民还有郑家顺都是在青龙桥街道办的人,只不过,青龙桥街道是六三年才成立的。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周平安、吴伟民、郑家顺原来都是农村人。

  只不过现在吴伟民当了五年兵,通过分配工作的方式,拿到了四九城的城市户口;

  郑家顺通过读书的方式,先是分配到下边公社当了两年保管员,现在又想办法调到了交道口供销社当售货员,因为是正式职工,所以也拿到了四九城的城市户口。

  至于周平安本人嘛,那就更不用说了,说白了是通过周二叔的帮忙才拿到的四九城城市户口。

  好在,现在他们都有了光明的未来。就连他们的后代,也会因此而受益···

  青龙桥三剑客”,小学到初中九年的同窗、死党,五年不见,是该聚一聚了。

  毕竟接收了原身的一切,那他的人际关系也是要接收的,不然如何融入这个时代。

  说完自己的提议,周平安转而一想,接着说道,

  “也别是不是了。就直接聚吧。这样,下午下班了,你直接上我家,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前院东厢房。我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上供销社喊上郑家顺,今天整点好吃的招待你们。”

  “行,听你的,那就这么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