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第33章转进(求追读)

《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第33章转进(求追读)

作者:古踏仙 字数:1996 书籍:加点三国:我能夺取他人词条

  民生多艰。

  湟中的自然条件,自是比不上“穷山恶水”的凉州,沃野羌的羌人,生产方式更是落后。

  在李儒的建议下,麹展重新把心思打在了曲家上。

  同为曲家人,更是以重利为先的家族,两边的关系势必不能仅仅停留在贸易上,这对加强双边合作的关系,远远是不够的。

  可想要在贸易之外的其他方面,达成协议,曲家却迟迟不肯松口。

  想来也是,麹展需要的冶铁,锻铠的技术,又岂能是轻易流传的知识?

  但今年,当麹展再度提出要求的时候,居然来了几分转机。

  此事要从凉州的官场说起。

  自打年节时,皇帝刘宏想要收麹展这个“羌王”例钱的消息传出,从中央到地方上,不乏有钻营之辈动了心思。

  屡屡在凉州失利的袁家,则顺势盯上了护羌校尉这个位置。

  继皇甫规担任护羌校尉一职之后,数十年内,此职位形同虚设。

  倒不是说嫌弃这六百石的职位太小,而是因为这秩比两千石的职位,实在太危险。

  手下最核心的义从部队,不听宣调,羌人一旦动乱又率先遭殃。

  到后来段颎平定了羌乱,护羌校尉的职责,又基本只剩下屯田开发,更是无人问津。

  本来一心上位的泠征,还被因为伏击麹展,被顺手宰了,就这样,一度空闲。

  袁家在摸清了凉州的情况之后,顺势推出了一人,来领衔此位,寄希望于此人能顺利拿回义从,忝为外部的军队助力。

  这人正是段颎的弟弟,段煨。

  袁家的人选不可谓不精妙,段煨谨小慎微,本在董卓的军中任职校尉,迁护羌校尉,算是小有升迁;其人更是武夫出身,精通战阵,知晓兵事,不是易于之辈;更有段颎的余荫,无论是军中还是阉宦,都有他的几分薄面,到了任上,关于落在麹展手中的湟中义从,想来是有一番纠缠,届时如果兴起刀兵,更是可以发动董卓忝为助力,说不定,还有一份战功可拿,端的是一石数鸟,好不得意。

  只可惜,袁家居洛中,还是低估了凉州的险恶,也高估了段煨的为人。

  段煨身为凉人,心中自是苦涩。

  他段家也算是官宦世家,祖上段会宗本就是著名的将领和外交家,整个家族立足凉州也颇有历史。

  但自从段颎掌兵数次平息羌乱开始,段家就站在了凉州豪强的对立面,深深的恶了本地的豪族,因此不得不向士人和宦官寻求援手。

  他段煨,更没有段颎的威望,张口便能把那湟中义从讨来。

  只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见识过兄长惨淡收场的结局后,他段煨早已不对这大汉的官场,抱有什么幻想,也不热衷去创立更大的功名利禄,核心就是两个字,“保守”。

  只做自己能做的,不管是不是自己该做的。

  这才是他段煨的信条。

  ……

  正是因为新任护羌校尉,段煨的来临,曲家似乎发现了一条全新的方案。

  他们完全可以支援段煨重建一只“义从”,所需开销他们曲家自费,当然,人员也需从曲家挑选。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段煨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也能扩张他们曲家自有的武装力量,这对于曲家来说,算不上赔本的买卖,至于其他家族的想法?那他金城曲家管不着。

  思路打开之后,段煨立马从曲家挑走了三百个自带装备的健壮儿郎,麴义赫然正在其中;而与曲家素来交好的游家,自然也紧随其后。

  在两家金城大族的表率下,段煨总算勉强凑出了一支千人队。

  然后,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段公的弟弟,居然真的致力组织屯田和放牧……

  对于湟中的羌人,似乎一点兴致都无。

  你这一副完全无害的态度是怎么回事???

  这还让金城的豪族们怎么趁火打劫?

  于是曲家又把目光投向了麹展,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既然段煨并没有“威伏凉州”的打算,那不如指望自家的子弟,至于冶铁的技术,自然是不能外泄的,但是收取生铁来换取武器乃至甲胄,倒是可以谈谈。

  于是麹展大手一挥,趁着现在双方暧昧的时节,能换甲胄都换甲胄,甚至破天荒的还换来几副珍贵的马铠。

  即便他明知曲家会从中赚取更多的生铁,但这也无所谓了,因为李儒和他接下来的计划,更需要这些武备。

  十几日后,麹展总算在如今的时代,勉强凑出了一支铁甲军,人数——五十。

  而李儒对沃野羌人口的来源,则提出了新的建议。

  一、开春后,湟中以西的草场和部落可以派义从前去侵吞,斩获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二、人口买卖,不论是凉州,并州,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汉人百姓,往往都在当地豪族的欺压下,被迫卖身为奴,这是潜伏在大汉内部的巨大生意链,可以通过金钱换取大量的汉人人口。

  三、攻掠凉州内部的羌人。湟中附近的羌人被横扫一空,几大部族相继跑路益州,这并不代表凉州各郡的羌人聚落并不存在,像之前来袭的先零羌,更是占据了北地郡城之外的大片领土。

  归功于皇甫规和张奂的政策,他们主张安抚和同化,这导致在凉州大量的乡野之中,潜藏了一大批羌族人口,又因为段颎时期对羌人政策的转变,导致这些羌人多有反复,并没有登记造册。

  现如今,和曲家达成合作的麹展,完全可以率兵突入金城郡,抢夺人口,再由曲家来处理后续的财物,实现双赢的局面。

  于是乎,在段煨一心种田,不问世事的默许下,麹展和曲家精诚合作,短短的两个月,便把曲家周围的羌人掳掠一空,仅这一项,就足足给沃野羌,带来了近千人口。

  当麹展开始把目光移向金城其他地区的时候,段煨终于坐不住了。

  令居,护羌校尉的驻地。

  如今已经荣升司马的麴义,似乎在段煨的调教下,稍微磨平了些许棱角。

  “段校尉,刺史大人屡屡问询,恐怕不得不做出答复了……”

  举止有度,不再轻佻的麴义,看起来,确有几分模样。

  段煨一身甲胄,令居的环境比他预想中还要恶劣,要不是曲家和游家的援手,他近乎于光杆司令。

  拿人的手软,对于曲家的做法,他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如今的刺史大人,卸任在即,素有清名,并无顾及,这着实让他十分为难。

  身前的案上,放着的是凉州刺史,魏元丕的书信。

  这位马上花甲之年,即将致仕的老头,通篇只写了一句话。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魏元丕生平见于【宋拓东汉魏元丕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