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在三国争天下 第113章 诸葛亮出山

《混在三国争天下》第113章 诸葛亮出山

作者:天涯海跃 字数:2354 书籍:混在三国争天下

  刘备先前得徐庶,着实尝到了一番如虎添翼的滋味,失去徐庶之后,他极其渴望另得其他贤士辅佐,因此去隆中的途中,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请得诸葛亮出山。

  到了隆中,打听到诸葛亮住处,刘备前后月余,三顾茅庐,诚惶诚恐的求见诸葛亮。

  前两次都因诸葛亮不在家而不得见,直到特意留了书信,第三次来时诸葛亮方在家中。但也来得不太巧,诸葛亮正在午睡。

  张飞本欲开口让童子叫醒诸葛亮,但让刘备及时拦下来了。

  刘备一派真诚的道:“吾等前来拜见贤士,本就是打扰,怎还可坏贤士午睡,等等也无妨。”刘备有巨大的枭雄潜力,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为了最终说服诸葛亮出山,他尽可能的做足诚意。

  便令张飞、管亥、魏延先到院外,而他一人静静侍立于阶下,等诸葛亮自然醒来。

  刘备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两个时辰,不过却不见他有任何不耐。

  终于,诸葛亮醒了,伸了一下懒腰,才问童子:“有俗客来否?”

  童子回答道:“刘玄德州牧已在此立候多时。”刘备自称大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兄刘备,因毕竟不是汉灵帝的子嗣,汉献帝曾敬的‘皇兄’之名实在不好多称,只得以最高官职豫州牧称之。

  诸葛亮起身,整理衣冠,才出来迎见刘备。

  刘备见诸葛亮,心中激动万分,立刻拱手拜见道:“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前翻两次前来,不得一见,已留书一封,不知先生阅过与否?”

  诸葛亮拱手回礼道:“吾一南阳野人,疏懒成性,屡蒙将军驾临,不胜惭愧。”

  说完,邀请刘备入屋内。

  入屋后,两人对坐,诸葛亮笑道:“昨日观书中之意,足见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但诸葛亮年幼,才疏学浅,恐有误将军下问。”

  刘备怎么会相信诸葛亮这样的托词,也笑道:“先生勿谦虚,徐元直之语,备深信先生有大才,只希望先生不弃备愚贱,曲赐教诲。”

  诸葛亮摇了摇头:“徐元直世之贤才,而亮只一耕夫尔,安敢谈天下事?将军怎可舍徐元直这块美玉而却求诸葛亮一顽石?”

  刘备拱手一拜,诚恳道:“先生过谦了,大丈夫既抱惊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诸葛亮也不再推脱。

  看了刘备一眼,又顿了顿,道::“亮愿闻将军之志。”

  刘备精神顿时一振,内心更是激动,他知道诸葛亮有些意动了,酝酿了一下言语才道:“今汉室衰微,奸臣当道,备自不量力,欲伸张大义于天下。只是备才智浅短,迄今为止无所成就,唯望先生能开备愚鲁而拯救天下危难。”

  刘备这般大义凛然,诚惶诚恐的说词,简直让诸葛亮刮目相看。

  诸葛亮号称有经天纬地之才,这等大才,又正巧身在乱世,内心里怎么可能真甘心空老在山林而没有辅佐明主开创天下的报复?诸葛亮一直以来等的都只是一个合心意的明主罢了。

  其实,诸葛亮早闻刘备之名,天下百姓都在传唱刘备仁德、礼贤下士,总而言之,刘备极会拉拢民心,这一点便是明主的必备条件之一。另外,刘备足够求贤若渴,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耻下问,这般性情,也彰显刘备将来定能够虚心纳谏等等。

  且刘备现有兵三万,天下少有的大将三员,此都是可立大业之基石,只要有一贤士引导,刘备便可如鱼跃龙门,大业骤然立起。

  总而言之,几经试探,在诸葛亮看来刘备便是最合适他施展才华抱负的明主。

  内心认可了刘备,诸葛亮便道:“自黄巾之乱,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的实力远不及袁绍,而终能攻克袁绍,既靠天时,更得益于人谋。今曹操已据洛阳、冀、幽、并、青、兖、豫、徐,八州之地,近百万之兵,且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父兄三世经营,国险而民富,此可用为援,暂不可图之。刘宇昔年三骑夺城,自上庸席卷汉中、关中、凉州,又平匈奴、羌、氐三胡,后顾无忧,其能征善战,又有潼关天险固守,曹操引以为大患,可暂结使之从西北牵制曹操。”

  说到这里,诸葛亮与刘备相视,看到刘备眼中的期待,诸葛亮继续道:“荆州北据汉水、沔水,南一直可到南海,东连江东,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当今荆州之主刘表却难守。益州地势险要,天府之国,昔年汉高祖便是凭借益州而建立帝业。此荆、益两州乃上天赐予将军之地,将军为何不取之以争天下?”

  刘备心潮澎湃,他怎么不想取之,他恨不得现在就能拿下荆、益两州。

  诸葛亮又看了刘备一眼,好似能看透刘备内心的澎湃,他笑而继续道:“益州刘璋暗弱,虽民殷国富,却不知体恤军民,故而并不得益州民心,百姓与智能之士皆思明主。将军既是帝胄,信义传扬四海,总览英雄,思贤若渴,若能拥有荆、益二地,据险而能守住,西和诸戎,南抚彝、越等族,内修政理,四分天下。只待天下有变,而后遣一上将领荆州之众取江东、而将军领益州之众取汉中、关中,最后三面合击曹操,天下定矣。”

  刘备强压心中几欲蓬勃而出的激动,有些为难的道:“先生之言,让备茅塞顿开,如拨开云雾而得见青天。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皆汉室宗亲,备安忍夺之?”

  诸葛亮看透刘备的内心,又见刘备一派诚恐,他笑道:“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于人世。刘璋非立业之主。将军取荆、益乃天意也。”

  刘备这下没有顾虑了,既然是天意,合该他取之。

  想罢,刘备对诸葛亮拜请道:“先生未出茅庐,已知四分天下,先生之才比姜太公、张子房。只愿先生不弃备之鄙贱,出山相助,备定当恭听教诲。”

  刘备这般,姿态也足够低,表达自己无比看重诸葛亮,他简直就是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表率,绝对是诚意满满,诸葛亮如果拒绝,根本就不是人。

  然而,诸葛亮还真就视刘备这等诚意而不见,果断摇头拒绝道:“亮久安于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他只想看刘备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如何应对。

  刘备在诸葛亮拒绝的那一刻,犹如被万箭穿心,整个人都差点懵了,这要是换一个脾气差点的,恐怕都忍不住跳起来把诸葛亮掐死算了。

  好在刘备毕竟是枭雄,城府与隐忍足够深,他不仅没有表达任何不满,只语气哽咽道:“先生真不肯出山相助?”

  诸葛亮又摇了摇头:“实难从命。”

  顿时,刘备不止是哽咽,而是直接泪流满面,哭道:“先生若不肯出山,让吾如何是好,让天下苍生如何是好。”这话抬举得简直不能够再抬举了,且反过来诸葛亮若还不出山那就是罪大恶极,不顾天下苍生了。

  说完,刘备拜伏在地,痛哭不断,就好像诸葛亮如果不答应,他就当场哭死在这里算了。

  刘备泪水的威力是巨大的,每一次流泪不是收得大将就是逃得性命,亦或者收得民心。

  诸葛亮服气了,连他这么强大的心理都不忍继续试探刘备,在继续试探下去,真就得把刘备逼得绝路了,罢了,罢了。

  诸葛亮一派感动的上前将刘备扶起:“将军既然不嫌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听到诸葛亮终于答应,刘备大喜,天知道方才他有多么无力,若诸葛亮三次拒绝,他真不知道还要如何表现了,万幸终于说服了诸葛亮。

  得诸葛亮辅佐,刘备似看到自己大业成就的一幕,内心激动得难以言喻。

  刘备又召院外的张飞、管亥、魏延也进来拜见诸葛亮,且刘备当场授诸葛亮为军师。

  ……

  ()

  1秒记住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