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种田忙 第163章 白衣经

《重生农家种田忙》第163章 白衣经

作者:钱钱 字数:2938 书籍:重生农家种田忙

  第163章 白衣经(1/3) 第二天,大清早的,方氏就起来了,梳洗完毕,就有女尼领着她们去大殿参拜了白衣观音菩萨。

  那庵主早已立在大殿等候,等方氏参拜完,便在蒲团上跪下,默祷通诚,然后便敲动木鱼,念起经来。

  罗天都昨晚淋了雨,心里又有事,不知道程青那里怎么样,一整夜都没怎么睡,这个时候,在满屋子的香烛烟雾的缭绕下,耳边响着老尼千篇一律的单调木鱼声和诵经声,罗天都开始还能强撑着保持清醒,后来眼皮越来越沉,忍不住打起了瞌睡。

  方氏看她一颗小脑袋好像小猫钓鱼一般,一点一点的,忍不住也笑了,压低了声音道:“这里没你什么事,你再去睡一会,等庵主请完了经,再喊你起来,一同回去。”

  罗天都实在困倦,点了个头,打着呵欠又去厢房睡了。这一觉倒是睡得沉,直到中午,方氏请完了经,来叫她方才醒转。

  方氏一脸喜庆,叫醒了她,道:“师太们已经准备了午饭,我们随便吃一些就回去。”

  听得能回去了,罗天都一骨碌就爬起来,连穿衣边问:“经念完了?”

  方氏点头道:“嗯,庵主把主要的请完了,剩下的我自己在家念着便成了。”

  罗天都看方氏手里果然捧着几卷经卷,接过来一看,经卷上书“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顿时一挑眉。这《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又叫《白衣经》,乃是一部求子观音经咒。方氏来法华庵上香,庵主又替她请了这部经卷,其用意是什么,就是傻子也该明白了。

  罗天都顿时有些无语,心里又觉得酸酸的。

  方氏勤劳,坚强,老实本分,不贪婪,对家人耐心温和,十几年来,这个人给予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依然是她心目中好母亲的典范。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就因为没有生出一个儿子,骨子里便自觉比别人低了一等,心酸地卑微地渴望生一个儿子。

  如果可以,她想大声对方氏,生不出儿子并不是女人的错,不过是一条叫,一条叫的染色体,组和搭配的问题,若是罗白宿的染色体不配合,她自己这一辈子都是生不出儿子的。

  可是她不能,所以只能看着方氏捧着那卷《白衣经》,摸了又摸,念了又念,一副极其宝贝的模样。

  吃过午饭,方氏又去捐了十吊钱,这是用来答谢庵主帮忙请经的。罗天都看着正殿里燃着许多长明灯,也请庵主帮忙点了五盏,又添了三十吊的香油钱。

  方氏数了数,五盏灯,自己一家四口加上罗老头不正好是五个人,心里一感动,也不心疼钱了,看着罗天都的眼神都格外慈爱。她哪里知道罗天都点五盏,却是给方氏罗白宿罗名都罗老头外加顾伯点的,压根就没算上她自己。她本就是个孤魂野鬼,就算是点了长明灯,菩萨也没法子保佑她了,她还是指望自己更实在。

  经也请完了,长明灯也点了,银子也花了,方氏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去了。

  罗天都不知道昨晚上程青给卫缺找到大夫没,心里也挺着急的,跑到法华庵外一看,程青已经到了,正坐在马车上打盹。

  程青看见她出来,朝她点了点头,她这才放下心。程青做事一向有分寸靠得住,他既然表示没什么事,想必卫缺那边已经安顿好了。

  饶是如此,半路的时候,罗天都趁着方氏心思仍在那卷经书上,寻了个借口,从车厢里出来,低声问程青:“昨天你们后来怎么样了?”

  程青看了看车厢,见里面方氏她们说得正热闹,没注意外头,便压低了嗓音,道:“我没进城,在县里寻了个大夫,开了药,然后找了间客栈安置下来,清早起来的时候,卫大人就不在了,我问了店小二,小二说是卫大人自己走出的客栈,我见无事,就回法华庵接你们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3章 白衣经(2/3)

  罗天都便点点头,道:“多谢你了,程青大哥。”

  程青抿着嘴,好一会儿才道:“卫大人也算救过我的命,昨天就是小娘子不说,我也会帮忙的。”

  “正是。”罗天都心道,外人传言卫缺如何器张,如何跋扈,但是对罗家而言,卫缺却是个恩人。

  “小娘子还是回马车里吧,外面风大,容易着凉,东家娘子也会担心的。”在罗家村的时候,程青就一直唤方氏为东家娘子,到了上京,程青也一直没改称呼,罗家人也没提这事,程青便一直这样叫了。

  罗天都也觉得有些冷,又爬回了车厢。

  回城的时候,进出城门的检查又越发严了些,多了好些官差,这回排查的却是男人,女眷却是随便就放过了。

  这上京,什么时候才能平静一些啊?罗天都坐在骡车里暗暗翻白眼。

  进了城门,街上行人更少了,大街上不时看到有禁卫军走来走去,细看军服,十六卫居然一个不落,都遣了出来。罗天都懒得去想这其中的纠葛,只想快些到家,然后美美地睡一觉,醒过来,又是新的一天。

  骡车进了紫荆巷口子的时候,就看到罗白宿跟个拉磨的老驴似的,在原地转了一圈又一圈,频频朝大街上张望着。

  罗天都看到他,很是奇怪:“爹啊,你在那捡金子呢?一圈又一圈地,你绕得不头晕呀?”

  罗白宿一脸的忧色,见到她们平安归来,这才有了笑脸,道:“我在这接你们。”

  “你今天衙门无事吗?”罗天都越发奇怪了。

  著作局虽然清闲,罗白宿却是十分敬业,不肯大意,平日里按时点卯,早退都很少,今天这个时辰,按理他应该在衙门编书才对,怎么跑出来了。

  罗白宿苦笑。这两日方氏不在,上京却是出了大事了。

  吏部侍郎柳家遭了贼,柳家千金受了惊吓,一病不起。这可是天子脚下呀,居然有人敢偷到朝廷要员家里,一时间朝堂震怒,勒令巡城御史和西陵府尹彻查这事,柳侍郎家的二公子,昨日还堵着城门,一个一个地排查,就怕歹人趁机逃了出去,今日更是全城都戒严了,许进不许出。又有人在上京郊外看到有神武卫的踪迹,便猜测那歹人必已逃出了城。罗白宿一听那地方,离方氏拜菩萨的法华庵并不远,哪里还坐得住,寻了机会,跑出来,在这巷子口张望,如今看到人了,心下总算松了口气。

  “唉,你们也别多问了,这两天上京出了事,你们快些回家,没事就别出门了。”

  罗天都心道,这柳家哪里是进了贼,分明是为了掩饰柳锦绣和陆伯兮私奔的真相,胡乱编造的借口。只是柳家人还在城里盘查,却不知道人家小姑娘早就和情郎逃出城外,好巧不巧地被卫缺碰个正着,柳家千金更想趁着卫缺犯疾,要取人性命。等卫缺缓过劲来,还不知道怎么报复柳家和陆家。

  方氏请了《白衣经》到家里,每日清早等罗白宿出门了念一卷,傍晚在罗白宿回来之前又念一卷。原本方氏为表心诚,打算清早起床就开始念的,罗天都以家里人要睡觉为由,阻止了。

  开玩笑呢!罗白宿每天起得比鸡早,方氏跟着起来不照顾他吃饭穿衣,送他出门,反而去念《白衣经》,时间长了,罗白宿就是再好的脾气也要生厌,再说那时候家里人多半还在睡,方氏念经,不把全家人都吵醒。

  自此,罗家每天弥漫着一股佛堂里才有的慈悲香烛味儿,家里饭食也清淡了,每日里方氏敲着木鱼诵着那听不明白词儿的经书。罗天都头几天还忍着,后来就觉得受不了,方氏一敲那木鱼,她的头就开始抽痛。而且她虽然不挑食,也吃素,可是她还在长身体啊,得营养均衡啊,天天这么吃着那些没油水的饭菜,她也受不了。她也是吃过苦的,稀得映出人影的粥,又苦又涩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63章 白衣经(3/3) 以下咽的野菜也吃过,可那时候不是穷没法子吗?现在家里有钱了,又不是吃不起,她做什么还要受这份罪呢?

  她也不拦着方氏表诚心,只是将方氏的饮食分开做,她们自己吃的,还是照着以往的水平,荤素搭配着,这才算了。

  顾伯他们也发现,没事喜欢呆在屋里数钱的罗天都,这阵子格外喜欢往外跑,不到吃饭的时候不回来,而且她也不跑远,就在巷子口上的茶铺里,花十几文钱,点一壶茶,在那风口上一坐就能坐上大半天。

  这时候虽然已经起春了,早春的天依旧十分清寒,向兰担心她受冻,还给她送了几回衣服,又劝她要喝茶,回家给她泡,外面天冷。

  罗天都原本是为了避开家里的木鱼声,到这茶馆打发时间的。既然是茶馆,别的没有,人却是最多的,贩夫走卒,名流乡绅都有,人一多了,自然说闲话的也多,从朝堂政事到各地风土人情,甚至哪户人家妻妾不和都有人说,也有人听。

  罗天都坐了几天,居然也不嫌烦,还听得津津有味。

  别说,她还真听到不少秘事。

  比如,左君瑜许的那户人家,是个通奉大夫,是个从三品散官,并无权职,再比如,左家素来都是长子嫡孙出入朝堂,其他的儿孙,尤其是女孩儿,嫁的大多都是散官,就像左青之这一辈,有个礼部侍郎的左青之了,其他的儿孙谋的都是些散职,不打眼,也就不会引人嫉妒。

  罗天都便觉得这左家这才真正是懂得藏拙韬光养晦的人家,家里有个撑门面的就行了,其他的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左家又是坚定地走纯臣路线,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哲保身,难怪这么多年,世家起起落落,左家却依然巍峨不动,立在那里。

  本章已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