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种田忙 第128章 分歧

《重生农家种田忙》第128章 分歧

作者:钱钱 字数:2864 书籍:重生农家种田忙

  第128章 分歧(1/3) 罗家整个冬月都没有清闲,家里每日人来人往的,不管以往是相熟的还是不相熟的,都寻了机会来罗家坐上一会,跟方氏说说话,免不得还要把方氏奉承一翻,罗天都日日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方氏娘家人也来了几趟,拉着罗名都罗天都外甥女长外甥女短的,态度亲热得不得了,仿佛之前两家的矛盾不存在似的。

  也不知道方氏是看开了想明白了,任娘家人怎么和蔼可亲,方氏面上都是淡淡的,不见热络,就跟村里其他不太来往的人家一样,方家人来了两趟,得了几回方氏的冷脸,便也渐渐不来了。

  罗天都看了暗暗点头。方氏人并不精明,可是有些事情却意外地看得清楚,当然也有可能是以前刚分家那一家,方家人的行为实在太伤方氏的心了吧。

  最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镇上的齐家居然还遣了媒婆过来,要给罗名都提亲,罗天都当时就火冒三丈。

  她家罗名都才十三岁呢!

  好在方氏以罗名都年幼,罗白宿又不在家为由,将这事推了。

  罗天都如今忧心的事情又多了一件,那就罗名都眼看着留不住了,都有人开始正儿八经地上门提亲了,她可不乐意让罗名都这般年纪都嫁出去,身量都未长足,那么早嫁出去,简直就是作孽。

  罗白宿是腊月底赶回来的,正好赶上过年。算起来,罗白宿自打一开始去上京念书后,已经有整整个三个年头不曾在家里过年了。他一回来,一家人都很高兴,并不光是因为他大科取得了名次,更重要的今年一家人终于能聚在一起过个团圆年了。

  也不知是顾家底子好,还是因为环境的熏陶,罗白宿在上京念了几年书,气质明显跟以前不一样了,看上去倒真是越发有几分儒生的味道,以往的那种捋起袖子,卷起裤脚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农夫的架式一去不复返。

  这一回顾伯也眼着来了,最迟明年初夏,罗白宿就要去北境任职,顾伯硬是不顾自己年迈,顶着风雪,跟着罗白宿千里迢迢地从上京到了罗家村,就是为了明年罗白宿赴任的时候,也能跟着一路去照顾他。

  罗天都不知道这个年代忠义二字是怎么定义的,但是像顾伯这样的,绝对当得一个忠仆义仆的名声了。如果换作是她,主家都已经死绝了,只剩下她一个,她早就收拾包裹,寻个鸟语花香的地方,过起自己的小日子了,哪里还会这样巴巴地赶上来伺候人的,更何况严格意义上来讲,罗白宿并不算得顾家人。

  她虽然不能理解顾伯这种对主家忠心的理由,可是并不妨碍她对这位老人家的尊敬,尤其是有了阿秀这样的例子,便愈发衬得顾伯的忠仆形象高大。

  罗白宿回家,除了罗家人,最高兴的莫过于程青了,因为他兄弟程盛也跟着回来了。

  程盛当初到罗家的时候,只是个又黑又瘦的小鬼,几年不见,长高了许多,也结实了许多,又因为罗白宿闲时,也会抽空教他认几个字,学些圣贤之道,见识自然不是以前可比的。

  程盛见着了程青也十分高兴,两兄弟一碰面,就凑在一块说个不停,当然是程盛说得多,程青只是在一边沉默地听着,偶尔会过问几句。

  再过两年,就是年三十了。

  今年罗家杀了年猪,年货备得足足的。团年饭仍是由罗天都掌勺,置办了一桌子的菜,接了罗老头和姚氏罗白翰两口子过来一起吃了团年饭。

  大年初一的时候,方氏取了程青和江夏的卖身契,还给了两人,又将这两年两人陆陆续续攒在她那里的银钱取了出来,一并交还给两人。

  程青和江夏两个面面相觑,不知道方氏这是要做什么。

  方氏就道:“这几年多亏你们俩帮着照顾家里,我也没什么能感谢你们的,趁着大过年的机会,我就将卖身契还给你们,权当是你们辛苦一场给你们的压岁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8章 分歧(2/3) ,你们的奴籍我也叫孩子他爹到官府除了,换成了良民的户籍,今后你们就是自由身,拿着这些钱,或是回乡置些田产或是另外寻个什么营生都好,然后再娶个温婉可人的媳妇,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也不枉费我们相识一场了。”

  这几年江夏的蜂养得好,每年光是卖蜂蜜都能挣上一、两百两银子,罗天都每年都会给江夏和程青存上几吊钱,现在他们两个也攒了十几吊钱,光是良田都能买上两亩了。

  对江夏,罗天都倒是不担心,不说别的,光是他养蜂的那门技术,就能让他这一辈子吃喝不愁了。至于程青兄弟,她觉得以程青的本事也不用人担心,只要不出现当年那样的天灾,日子总是能过下去的。

  江夏却将银子又推给了方氏,依旧让方氏给他攒着,只说他老家是没人了的,他也不想再回去了,留在这边也是一样的。

  方氏就笑道:“那行,这钱我还给你攒着给你将娶媳妇用。你若是想留在这边,不如就将户籍落在咱们村里,一来这里是你住熟了;二来孩子他爹好歹有个功名在身,大家都知道我们处得好,也不会有人看你是外来的,无缘无故欺负你。”

  方氏说得都是实在话,坐地户向来是看不起外来户的,以往不是没有外来户被村里的坐地户排挤得住不下,然后搬走的。

  罗天都也笑道:“就是,江夏哥,今后我们两个还合伙养蜂一块赚钱。”

  程青两兄弟见江夏要留在罗家村,他们商量了一回,也决定不回南边了。老家那头也没有人了,他们两个回去,不见得比这边生活更容易。

  方氏倒也爽快,就道:“那也行,等过两天,我就去跟里正讲,将你们两家的户籍都落在咱们村里。”

  安置了江夏和程青兄弟两,家里又迎来了新的麻烦,齐家又遣了媒人来提亲来了。

  上回方氏是以罗白宿不在家为借口推了,这一回明显不能再拿这个理由了,再说罗名都也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了,虽说并不用急着这两年就成亲,也该早些相看了,难道非要等着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再忙忙地去挑人吗?

  家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心思,只有罗天都跳起脚反对。

  方氏只当她姐妹情深,舍不得罗名都,就哄她:“你大姐都十三岁了,迟早要成亲的,娘又不能留在家里一辈子,再过几年你也要放人家了。”

  媒婆见给家里孩子说亲,方氏还留个孩子到跟前,还颇为惊奇。以往别家,这个时候多半都是要孩子避一避的。

  方氏就道:“无妨,家里的事我们都不瞒着孩子的。”

  媒婆在那啧啧称奇,罗天都却急得不行,嚷道:“小姑都没有成亲呢!大姐是小辈,哪里有长辈没有成亲,小辈反倒赶在前头成亲的道理。”真正让她反对的是因为这提亲的对象是齐家啊!

  就算罗名都要成亲,也该找个老实可靠又有担当的男人一起过小日子才是,齐家那样乱七八糟的大户人家压根就不适合罗名都。

  顾伯也皱头,道:“确实不合规矩。”然后又用带着嫌弃的口吻问方氏,“那个馋丫头怎么还没有定亲?”连累得小孙小姐的亲事都不好办了。

  那媒婆好不容易才得了齐家的委托,来之前可是跟齐家保证过,一定要将这事办成的,这个时候,眼珠子一转,就道:“小娘子还年少,也不用赶在现在就成亲,那头齐家的意思,也是想先定下来,家里留齐小公子再读两年书,好歹考个功名出来再成亲,小娘子过门就是正经的秀才娘子。”

  方氏就道;“这事我还要再考虑考虑,到底事关孩子一辈子的事,我总得还要问一问她自己的意思。”

  那媒婆见方氏并没有一口回绝,原本颇为失望的心又活泛了几分,只要没有明确拒绝,那多少还有两分希望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8章 分歧(3/3) 媒婆走后,对于齐家的提亲一家人罕见地出现了分歧。

  方氏是个做娘的,一心只想让自家闺女一辈子吃喝不愁,不用像她那样,日日辛苦在地里做活,还混不得一个饱肚皮;齐家那样的大户人家,罗名都如果是真嫁过去,做个现成的少奶奶,那也是好的。她并没有巴结的意思,只是单纯地希望罗名都将来能生活得容易些;再说齐锦那孩子,倒是很不错的,生得俊,又肯读书,是多数人心目中好女婿的人选。

  顾伯的态度是无可无不可。他不比方氏,见识得多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又不同。他想得更多的是,哪怕罗白宿如今取中了制科,算得上天子门生了,可出身到底太低,别说现在只是个小官,就算日后做到了五品、四品,朝中那些真正的世家也不可能跟罗家结亲,哪怕罗名都勉强做了世家妇,没有强有力的娘家支撑,在婆家也只是做个小媳妇的份,一辈子不痛快,与其这样,倒不如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日子会轻松许多。

  罗白宿现在已经颇有几分“二十四孝”老爹的架式,只道看罗名都自己的意思,若是孩子自己同意,他倒是没多大意见。

  一家人里面,只有罗天都是抵死反对,不愿意罗名都跟齐锦定亲。

  本章已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