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洪荒:诸天鸿蒙商城 第69章 林飞的布局

《洪荒:诸天鸿蒙商城》第69章 林飞的布局

作者:青苗 字数:1834 书籍:洪荒:诸天鸿蒙商城

  铁摩勒只得说道:“不敢欺瞒公主,那王伯通是我的仇人!”

  长乐公主诧道:“这倒奇了,你和王伯通的女儿不是很要好么?她怎么是你的仇人?”铁摩勒道:“王伯通是打家劫舍的大强盗,我的家人就是给他杀掉的。至于他的女儿,则是我在闯荡江湖的时候认识的,那时我还未知道她就是仇人的女儿。后来知道了,但见她行事与父兄有别,所以不拟向她寻仇,但也说不上有什么交情。”

  长乐公主道:“哦,原来如此,你倒是见事清楚,恩怨分明。一人做事一人当,王伯通与你结下的仇,本不该他的女儿担当。”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长乐公主与他讨论剑法,她将公孙大娘传授给她的剑诀背给铁摩勒听,请铁摩勒指教。公孙大娘是当代数一数二的剑术大师,剑学精深尚在段圭璋之上,不过因为长乐公主火候未到,未能运用自如,所以才敌不过精精儿。铁摩勒嗜武如狂,他最初与长乐公主谈话,不过是敷衍敷衍而已,一到讨论剑法,却不由得精神勃发,与长乐公主倾谈,滔滔不绝。

  长乐公主从车内抛出一颗梨儿,说道:“铁都尉,你吃颗梨儿,解解渴吧。”铁摩勒道:“谢公主赏赐。”长乐公主叹口气道:“一颗梨儿算不了什么,但只怕离了长安,再过些时,要吃它也不容易了。”铁摩勒也不禁黯然,勉强安慰公主道:“公主安心,咱们不过是暂时走难,总有回来的一天。”他一时改不了口,忘了秦襄的吩咐,又把“驾幸”说走了“走难”,幸而公主似乎也没留意。

  说话之间,忽听得兵士喧哗,铁摩勒回头一看,见后面一团火光,却原来是兵士们在放火烧一座桥梁。

  火光融融,惊动了玄宗,停车查问。杨国忠奏道:“这是臣下的主意,焚毁桥梁,以防追者。”玄宗叹道:“百姓各欲避贼求生,奈何绝其生路!”乃命高力士率军士速往扑灭之。杨国忠碰了一鼻子灰,做声不得。

  走了一会,驾过“左藏”,这是皇家的一个库仑所在,玄宗又见有许多军役,手中各执草把在那里伺候,玄宗因又停下车驾问其缘故,杨国忠奏道:“左藏积有粮食财货颇多,一时不能载去,将来恐为贼所得,臣意欲尽焚之,无为贼守。”玄宗愀然说道:“贼来若无所得,必更苛求百姓,不如留此与之,勿重困吾民。”遂命高力士叱退军役,驱车前进。

  铁摩勒见此两事,心中想道:“如此看来,这皇帝尚知爱惜子民,杨国忠却全不顾念百姓,大唐的江山,坏就坏在他们这班人手里。”却不知这正是玄宗的权术,在逃离之际,宗庙难保,自不能不笼络民心。不过话说回来,纵是权术,他到底也要比杨国忠宽厚一些,聪明一些。

  逃难途中琐事,不必尽表。只说由于“圣驾”仓皇避难,所带的粮食并不充足,初时还可以就地补给,哪知“圣驾”一逃,风声四播,各地的官员百姓,都知道官家已放弃了京城,贼兵指日可到,俱先逃避。玄宗军驾所过之处,十室九空!数日之后,到了咸阳的行宫——望贤宫,行宫的留守官兵,也尽都逃了,日已晌午,随从军士,犹未进食。

  幸喜咸阳郊区,还有一些百姓,护驾大将军陈元礼命令军士进村搜寻食物,百姓或献粝饭,杂以麦豆,不但军士们甘之如饴,王孙辈也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玄宗命以金钱重酬,百姓多痛哭失声,玄宗亦挥泪不止。

  众百姓中有个白发老翁,携了一篮食物,军士纷纷向他拥去,他却推开军士,说道:“我这是要献给皇上的。”篮中所有,也不过是一些粗饭,军土道:“皇上哪里会吃你这些东西,还是给了我们吧。”那老翁大声说道:“我是要皇上知道甘苦,我还有话要奏禀皇上。”说也奇怪,那老翁衰额白发,气力却是惊人,他昂然直走,兵士们竟给他推得东倒西歪。

  秦襄听得喧闹,走过来看,吃了一惊,说道:“郭老前辈,原来是你。”原来这个老翁名叫郭从瑾,少年时候也曾是一位名震江湖的侠客,中年之后,闭门隐居,传了一个徒弟,他的徒弟比他的名头更响,乃是与段圭璋、南霁云差不多齐名的金剑青囊杜百英。

  秦襄认得是他,问知来意,便道:“老丈请稍待片刻,容我先行奏禀。”

  玄宗听得有乡中父老来献食物,并求觐见,大为感动,说道:“寡人无道,重负百姓,流离之际,尚有父老雪中送炭,能不汗颜?”秦襄奏道:“得民者昌,民心未失,大唐之福也。”玄宗便令秦襄引郭从瑾来见。

  郭从瑾道:“这是老百姓日常所吃的糙饭麦豆,请陛下尝尝,但愿他日升平,毋忘此时之苦!”玄宗哪里咽得进口,但为了笼络民心,只得假惺惺地吃了一点,赞道:“有情白水胜美酒。这篮麦饭,是父老对朕的爱戴之心,实胜于大内珍馐!”

  郭从瑾涕泣进言道:“安禄山包藏祸心,已非一日,当时有赴阙若言其反者,陛下辄杀之,使得逞其奸逆,以致乘舆播迁。所以古圣王务廷访忠良,以广聪明也。犹记宋景为相,屡进直言,天下赖以安;然频岁以来,大臣皆以直言为讳,唯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俱下得而知。草野之人,早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何由得睹天颜而诉语乎?”

  这番说话听得在皇帝旁边侍立的杨国忠和高力士等辈,面色全部变了。玄宗顿足嗟叹道:“此皆朕之不明,悔已无及。多谢老丈直言。”解下玉带,温言谢遣。

  铁摩勒已向秦襄问知他的来历,待郭从瑾告退,便道:“郭老前辈,我送你一程。”郭从瑾认不得他,有点诧异,秦襄道:“这位铁都尉刚从九原来,月前尚与今徒百英兄在一处。”郭从道道:“原来如此,老朽也正想投往郭令公军中。””

  铁、秦二人将郭从道送出五里之外,铁摩勒告诉他杜百英在金鸡岭辛天雄处,临分手时又想起一事,再拜托郭从瑾道:“郭老前辈若是见到令公,请转告他我在长安曾见到贺昆,恭贺的贺,昆仑的昆,此人与宇文通往来甚密。请令公小心。”

  回来途中,秦襄听了铁摩勒细说贺昆之事,对宇文通也起了疑心,但叮嘱铁摩勒不要多言,暗中留意。

  过了咸阳,逃难的生活更是越来越苦,兵士逃亡,日有所闻,不消多日,十停中便已走了三停。这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马嵬驿,忽然碰到了一场大风雨,打得施旗零落,人仰马翻,车篷破漏,衣甲不全,无法再往前行,只好到树林中避雨,找到了一个破庙,给皇帝贵妃王子们栖身,土兵们则只好躲在大树底下任由雨打。

  这场雨一连下了数日,积水成灾,桥毁路坏,前行不得,后退不能,大队人马被困在马嵬驿。这时已是秋初时分,气候渐冷,兵士衣单,当真是饥寒交迫,苦不堪言!

  从长安带来的军粮早已吃光,沿途从民间搜索来的粮食有限,要留供御驾以及杨国忠等皇亲国戚享用,士兵们只好屠杀马匹,采摘野菜充饥,过不了几天,军马屠杀殆尽,野菜也难以寻觅了。将士饥疲,都怀愤怒,怨声四起。

  铁摩勒与士兵们同甘共苦,深知士兵们的怨愤,心中忧虑,难以言宣。这日幸喜雨已停了,但尚未放晴,铁摩勒上山打了两只樟子回来,晚上熬了一大锅肉汤与士卒们同喝。

  他们在林中燃起野火,那锅肉汤每人分不到一小勺,士兵们聚在一起,大发牢骚,十个有九个都在痛恨杨国忠,有的还骂到了杨贵妃!杨国忠的卫士也听到了,在群情汹涌之下,他们哪敢前来干涉,只有远远避开,佯作不闻。

  士兵们中有人叹道:“看来咱们已是注定了要命丧他乡,这副骸骨,不知埋在哪个荒山野地?”愤气未平,乡思又起,也不知是谁先哭出了声,顿时间呜咽之声四起,饶是铁摩勒这样的硬汉子,也不禁心酸。他既是伤心,又是忧虑,心中想道:“士气沮丧,一至如斯,若然碰到敌人,准得一败涂地!”

  有个擅于吹笛子的小兵,吹起了家乡的曲调,又有一个军中的小主簿(掌管文书的官儿)用嘶哑的声音,唱起了杜甫的一首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揭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诗是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一,说的是南北朝文人庾信的故事,他在南朝的梁亡之后,流落于西魏北周,终于老死他乡,曾作有《哀江南赋》表达乡思,充满了故国兴亡之感。杜甫此诗借古迹咏怀,以庾信自况,也是自伤飘泊的。

  唐朝诗风最盛,尤其李、社二人的诗篇,当时差不多人人都能吟诵,士兵们纵使不知庾信其人其事,也略解诗中之意;纵使不解诗中之意,也听得出诗中那种愁思。“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这两句诗一唱起来,叹息声与啜泣声便此起彼落了。

  铁摩勒不忍再听下去,悄悄离开,忽地在个宫女从林中闪出,说道:“铁都尉,我正在找你,公主有请!”

  铁摩勒怔了一怔,道:“夜已深了,这个时候去谒见公主,怕不便吧?”那宫女道:“公主不在‘行宫’,她在后面的林子里等你,有紧要之事与你商量,你快去吧。”

  皇家有皇家的规矩,这时虽是逃难之际,皇帝住的也是座破庙,但依然要尊称为“行宫”。在“行宫”周围的数十丈方圆之地,除了是龙骑侍卫之外,其他随从将土,都不许踏进,破庙后面的一片林子,也列为禁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