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打造功夫巨星 第五百二十章:何为演技

《打造功夫巨星》第五百二十章:何为演技

作者:一剑之刃 字数:4591 书籍:打造功夫巨星

  以前看影视节目,认得角色,却鲜少知道演员的真实名字;

  现在看影视节目,认得明星名字,却很少能叫出他演的哪一个角色了。

  而这主要就是演技与角色魅力之间的博弈。

  全世界有两大表演体系,体验派和表现派。

  体验派,创始人是苏联著名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体验派的要求就是我要演那人,我就得变成我要演的那个人,我必须体验到他内心的那些东西才能演出来。

  比如,小丑希斯莱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深入角色的内心,他曾深入到疯人院去真正观察和学习那些疯子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关到封闭的屋子里体验那种孤独的情绪。

  比如,张曼玉,为了演好《新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让自己深入到那个凤搔的老板娘角色中,人也变得轻浮放的开。但是在《甜蜜蜜》中演李翘,却又沉浸在安静、甜蜜的角色中,甚至一度患有忧郁症。

  中华的戏剧学院师承的就是前苏联那一套,所以,从戏剧学院出来的人物,大都偏向体验派。

  比如周训,她在《如果爱》中有一场坐在大巴车上与金成武离别的戏,导演陈克辛在开拍前强调女主不可以回头看要,表现的决绝一点,周训答应了,可是演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哭着回头,因为在演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是孙纳,孙纳这个角色很婊,但她绝非冷血,所以一定会回头。导演最后也保留了这个镜头。如果孙纳不回头的话就没有爱了,更谈不上尚有余地的如果爱了。

  比如章紫怡,她一生拿奖无数,演技得到了世界认可。她认为,想让角色活起来,必须自己进入角色,体验她的喜怒哀乐,如果没有深入的体验角色的灵魂,如何能去感动别人?一个角色要让他看起来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要让人自然而然的觉得,你就是那个人,以假乱真,趋于道也!

  另外一派叫表现派。创始人为美国的布莱希特。

  表现派认为,我不可能成为那个要演的人,我能为了演一个杀人犯去杀人吗?我也不可能为了演一个同姓恋而成为GAY;我如果演一个古代人,难道就要穿越回古代一次?我不可能成为那个人。

  表现派坚持不用内心,只用外化的训练过的演技去演。他们认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你体验一种绝望,体验一个尴尬,这是容易的,但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演员,所表现出来的恰恰应该是那些最最细微的东西。这些最细微的东西才是人和人的差别,大家如果共享了,你演出来的东西也是没有个性的,所以最重要的东西应该是那些细微的差别,但这些东西往往你是体会不到的,需要用技巧来演绎出来。

  比如,徐争,他拥有高超的表演技术,对节奏的处理、情节的设置、人物关系、对手戏的爆发非常有心得,逐渐形成了一种自己的强烈风格。他在《春光灿烂猪八戒》中是可爱的小猪猪、在《人在囧途》里是挑剔苛刻,又想出轨的中年成功男;在《男大当婚》中是嘴巴不饶人的大龄未婚中年;在《摩登时代》中又是落魄的魔术师;在《我不是药神》中,又变成了心情复杂的药神。

  徐争的演技,就偏向表现派,用技巧,而非内心体验来表达人物。

  在好莱坞电影中,一般演文艺片的是体验派居多,演商业片的以方法派居多。当然也不绝对。

  还有第三种算不上流派的流派,就是个人魅力主义舞台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唯我独尊,我最帅,我最酷,演什么都是我,强烈的个人魅力主义!

  这种艺术当然是不需要去体验的,它也不像表现派那样去细心琢磨什么演技。全程本色出演,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有杨天宝、黄教主这样的负面例子。同样也有陈到明、葛尤、陈报国这样的正面例子。

  陈到明是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演员,你不用看他的作品,光看他的人,就感觉他真的有气质,有内涵。而他的作品人物,也大都是大方得体,优雅文气的感觉,又让人不会觉得他不够男子气概什么的。

  演员都在追求演技,然而什么是好的演技呢?个人觉得,可以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像不像”。

  我们普通观众衡量绝大多数演员的标准,就是先看像不像。

  哪怕是演一个农妇、演一个小偷、演一个猴子等等,观众也会直观的感受“像不像”。

  比如陈培斯老师非要穿上军装,拿着王八盒子演一身正气的八路,大家就觉得不像,认为他应该去演那个叛徒;黄脖老师演仙风道骨的姜子牙,大家也会觉得不像,认为他应该去演孙悟空;唐果强老师演汪精卫,大家也觉得不像,认为他应该去演诸葛亮...........

  像不像,考察的就是演员的容貌、台词、动作、神态等硬性指标,这是基本功。一个合格的演员,这些是必须要做到的,它是及格线!很多特型演员人们都夸演得像,但也仅止于此了。

  第二阶段是“好不好”

  演戏是一个主观意识活动,它非得合理地加入思想和感情才能出类拔萃,纯套路式的演戏只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比如旧版《红楼梦》与新版《红楼梦》对比,双方选用的演员都很像。甚至新版的更像一些,因为选用的演员年龄更加契合原著。但是要说好不好,很多人心里都偏向旧版《红楼梦》,因为里面的人物,将每一个角色都演活了。而新版却依然只停留在“像不像”这个层面。

  第三个阶段是“真不真”

  很多专业的演员,出道多年,随着经验的积累,所谓的“演技”越来越纯熟。然而拿出他们所谓的“好作品”和他们刚刚出道时候的作品比,竟然比不过。

  技巧要练到炉火纯青才可以不着痕迹。没有练到这一地步的话,表演中会夹杂着明显的技巧,倒不如一张白纸的时候更打动人心!

  真挚自然的感情流露,会赋予角色一股非一般的魅力。

  比如《西游记》中的六老师,出道即巅峰。比如,初出茅庐的邻家小鹿,一部《天浴》让她成为当年最年轻的影后,但随着演戏越来越多,整容越来越多,演技逐渐下滑。

  失去了真,失去了一种让观众动容的感触,终究落入下乘。

  第四个阶段是“变不变”

  A在电影1中演了B,在电影2中演了C,你觉得B和C是同一个人,和A不是同一个人。这就是一个演员永远被锁定在一个角色上,成名作里把一个角色演的出神入化导致你看什么都觉得他是那个角色,这也是演员们最怕的一种情况。

  例如:“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金刚狼休杰克曼、船长约翰尼德普。他们其实除了这些成名作之外,还拍了许多电影,但是因为成名作角色感太强,观众们很难再接受他的其他形象。

  这时候,演员如果不去求变,就会被固定死在这个角色中,以后难以突破。

  比如,国内的天仙姐姐刘木兰,自从演了赵灵儿之后,形象固化,之后的王语嫣、小龙女都是这种形象的延续,傻、白、甜,外加一点天然呆。她也缺乏突破的勇气,一直这么延续了下来。

  直到自己年过三旬,青春不再,想要改变形象寻求突破时,却发现自己的脸再也做不出其他表情了。

  近年的《花木兰》剧照中,她除了素颜朝天、脸上带点污泥外,演技与十五年前别无二致。

  而反观因《泰坦尼克号》一举成名的小李子,为了打破自己固有的形象,开始留胡子、大肚腩、玩水枪,硬生生从一个奶油小生变成了胡子男。在他颜值下降的同时,演技却一路飙升。

  不去求变,只在一个形象上死扣的人,终有一天会被时代所淘汰。中年气质大叔张嘉译、威严汉子陈报国,演技固然高超,但无法求变,也就只能如此了。

  第五个阶段“神不神”。

  马龙白兰度、汤姆汉克斯、丹尼尔戴刘易斯、西恩潘、摩根弗里曼、梁超伟、梁佳辉、张佳辉、黄秋笙、宋康昊、三船敏郎........

  这一系列演技超凡的人,不但演技老辣,还都有一手绝活,也就是身上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亮点,让观众看了之后深深的被打动。

  陈卓的演技,如果让他自己领悟,最快也得十年打磨。但在系统加成之下,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迅速进入了“传神”的阶段。

  在这部《美丽人生》中,陈卓饰演的中年平凡男人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角色。却演绎的入木三分,让年轻的影迷大呼不可思议,也让中年的观众产生深深的共鸣。

  主角莱斯特,家庭内女强男弱。丈夫莱斯特在一家普通的广告公司,做一个普通的职员,收入不高,被人看不起,面临裁员。

  妻子是个女强人型的人物,开设自己的房产中介公司。妻子挣钱多,所以在家里理所当然的就有最大的话语权。她每天做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放自己最喜欢听的音乐、要求丈夫和女儿按照她的要求生活。

  以前日子还能过,但有一天,莱斯特不想再行尸走肉一般的混日子了,于是主动从公司离职。这一下引爆了妻子的巨大不满。

  因为这就意味着,从此家庭的所有重担都要由妻子来承担,这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中产阶层的财政压力非常巨大。

  在这种压力之下,妻子与丈夫爆发争吵,并对女儿吼道:“你这个没良心,看看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我小时候只能住小公寓,哪来这么大的独栋别墅?”

  “实际上,整天喊的男女平等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一个家庭中,还是以个人收入能力来决定地位。男人整的钱多,就是一家之主;女人挣得钱多,就会对男人指手画脚;孩子没有赚钱能力,就得乖乖听话,直到他们能赚取自己的第一笔生活费为止。”

  影评员罗布路奇看着电影中的一幕幕,不自觉地陷入了进去,连笔记都忘了写。

  电影继续发展,丈夫莱斯特的窝囊与无能被妻子看不起,所以两人同床异梦,已经很多年没有深入交流。他只能每天清晨在浴室里,自己嗨一把。

  他被妻子轻视,被女儿厌恶,在公司里也是个可有可无的员工,生活就像一具行尸走肉。总而言之,他是个人到中年的Loser。

  “就跟我一样,生活无聊透了。”

  一个中年男人叹息的说道。公司里到处喊着“竞争”、“活力”、“创新”,而他们这种人到中年的人,激情远远不及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于是便时刻面临着裁员。家庭生活更是无奈。

  一个不能挣钱的丈夫还是丈夫吗?

  一个不能挣钱的爸爸还是爸爸吗?

  爱情已经远离他而去,亲情也在淡漠。让人到中年的落魄男人越发感觉生活没有希望。

  电影继续,在电影中,妻子就如同一朵插在牛粪上的鲜花。牛粪日益干枯,但是养分却滋润了鲜花越发繁茂。

  电影中妻子是个精致的房产经纪人。非常注意个人形象,信奉一句话:“想要成功,就必须随时随地保持完美形象。”

  她在人前光鲜亮丽,但是背后为了工作,她需要一个人将中介所想要卖出的房屋打扫、清洁,还得忍受顾客的各种挑剔与嘲讽。自己一个人躲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痛哭。哭完之后给自己几巴掌,强迫自己脸上继续带上微笑。

  “别人只看到我们白衬衣、修身工装、小短裙,光鲜亮丽。却看不到我们所忍受的各种嘲讽与委屈。”

  一个职场女子和闺蜜一起下班来看电影,她原本以为会看到陈卓飒爽的英姿,健康的体魄,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出生活的黑色喜剧。

  “来看这个电影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生活中已经很不如意,还要在电影中再重复一遍吗?”

  好闺蜜耸了耸肩道。

  “我觉得还不错,这让我看到了世界上不只是我一个人正在遭受这样的委屈,任何一个成功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拼搏奋斗的人,需要付出的东西比常人要多出许多。我们渴望成功,也更有希望成功。”

  职场女子给自己鼓劲道。

  之后电影继续,电影并没有在严肃的社会话题上花费太多笔墨,而是用搞笑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无奈讲述出来。

  当观众看到平凡无聊的中年男主角看到自己女儿的同学安吉拉露出猪哥像时,纷纷笑了起来。

  中年男人也有幻想的权利嘛。

  面对安吉拉的勾引,男主莱斯特竟然信以为真了,暮气沉沉的心开始苏醒。先是用花招讹诈了公司主管六万美金,然后主动炒了公司,自己不干了!

  “干的漂亮!我也想给我们的主管迎头一击,但是我做不到。”

  “虽然离职的理由很多,但遇到的可恶主管似乎都是一个相貌,可恶,丑陋,吝啬!如果我有主角这样的机会,也会毫不留情的讹诈他一笔,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之后,男主角莱斯特为了讨好安吉拉开始健身;为了庆祝自己不用再每天上班,他把老婆的汽车卖了,买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老爷车;为了显得自己跟上时代潮流,变得很酷,开始抽小烟............

  观众感觉很有趣,原本沉闷的剧情开始变得欢快起来。中年男人莱斯特的奋起,唤起了很多疲惫中年人的斗志。

  最终,虽然故事以悲剧收场。但观众却并不觉得悲伤,反而有种温馨,又若有所思的感觉。

  “这是一部好电影。”

  罗布路奇在电影结束之后,慎重的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的感悟。

  电影首映结束了,第二天各大媒体开始对这部电影大肆报道,各方评论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

  “这不是一部说教片,却让人看完之后感觉收获许多。真是高明的策略。而陈卓也在电影中贡献了精彩的表演,让电影添色许多。”

  “倒叙式的叙事结构,让电影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最后谜题解开时,让人恍然大悟。”

  还有许多观众网络社交群中交流自己的观影感悟,总体还是赞扬的居多。票房也一路高升,很快获得了本月的票房周排行榜冠军,在最终下架时获得了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对于一部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的文艺片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而与《美国丽人》打擂台的《恐惧拉斯维加斯》则遭遇到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失败。即便有船长约翰尼德普、本尼西奥、蜘蛛侠托比·马奎尔加盟,依然无法拯救这部老套到掉牙的影片。

  “德普+敞篷车+公路+嬉皮士+LSD+70s+拉斯维加斯,出色的画面感觉和向60年代的致敬,至于故事情节什么的跟它较真你就输了!”

  “形形色色的人,药物作用下,许多迷乱和癫狂的画面出现,让他们分不清幻觉和现实,到底哪个更残破,哪个更肮脏扭曲。”

  “整个剧组不是喝多了就是嗑药了,一点也用心,不严谨,里面好多配乐竟然是《海盗电台》里用过的!”

  在低口碑的冲击下,本来题材就不讨喜的电影只获得了区区一千万美元就匆匆下架,吉姆特瑞也因此丢尽了颜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