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奉诏为妾 第四百二十五章 来了都来了

《奉诏为妾》第四百二十五章 来了都来了

作者:洒洒三点水 字数:2972 书籍:奉诏为妾

  是成功登位,从此之后指点江山成为一国之主?

  还是屈居人下,受人制肘,成为人臣?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了!

  三皇子、四皇子的人马纷纷出动,到处拉人入伙,朝臣们也是左右衡量,能不能飞黄腾达,就看这回眼睛擦得够不够亮了。

  有主动上‘门’投效的,这种多半是底子比较薄,前途一片黯淡,再不抓住这几十年才有一次的机会,一辈子估计就这点出息的,有野心没地位的投机者;也有稳坐钓鱼台,待价而沽的,这种一般是自身实力雄厚,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的,就看哪个的价码更好了;也有不‘欲’搀和,远避他乡,逃开这一团‘乱’的;当然也有身处‘乱’局之中,却不想加入任何一方的中立保守派。

  护国公府算是中立保守派的领军代表人物。

  不过也因此,护国公府承受的压力最大。

  三皇子、四皇子的说客们轮番上‘门’轰炸,一点儿也不知道放弃为何物。护国公看见他们就头疼,为了躲避他们,都跑到山上去了。偏这些神通广大的家伙,就连避到了山上都避不开他们的魔爪。

  护国公萧正对着霍夫人发着牢‘骚’:“圣上也真是的,究竟在玩什么把戏?选中了哪一个,赶紧早点定下来啊!再这样下去,日子都没有办法过了。这都什么事啊。”

  一时又遗憾道:“如果太子没有摔断‘腿’就好了,也不会有这些破事了。”

  霍夫人笑着安抚他:“再怎么样也就这几个月的事了,应付过去了就好了。”

  “也只能这样了。”护国公叹了口气:“这个时候可真羡慕振南兄啊,那些人可不敢到汝南王府去烦他。”

  护国公萧正说的振南兄正是汝南王朱振南。

  以前,汝南王府、护国公府‘交’情不过是寻常,但后来避暑山庄事件,得了汝南王的及时援助,护国公自然要上‘门’道谢,后来又因为同红家的‘交’情,因缘际会见过数面,两人竟颇为谈得来。慢慢地,也就不再一口一个王爷,而是亲切地称呼彼此的名字了。

  四大异姓王地位显赫、立场超然,大兴皇族要依赖他们守护边疆的安宁。但同时,皇族对他们也十分警惕,提防他们的势力太过膨胀,以至对皇族造成威胁。

  长久的岁月里,渐渐形成了这样的惯例。

  只要边疆安宁,皇族就不会过多干涉四大异姓王在他们领地上的所作所为;但同样的,只要不涉及到边疆事物,四大异姓王也不会轻易对朝廷的事指手划脚,尤其是立储之事,更是最大的忌讳。

  四大异姓王不会轻易碰。

  皇族更不会让他们碰。

  曾经有一个皇子为了争位起过这样的念头,结果才开始实施,就被发现了苗头,惹得整个皇族震怒,就算他深得当时皇帝的欢心,替他说情。但最后还是在整个宗族的压力下屈服,将那皇子圈禁,这才息了众怒。

  从此,再也没有哪个皇子敢碰触这条警戒线了。

  所以,相比整个京都的暗‘潮’汹涌,四大异姓王府的‘门’前却是格外的安静,甚至为了避嫌,比起往昔,还反而冷清了不少。

  这让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萧正如何能够不羡慕呢?

  萧正这么一说,霍夫人却是眼前一亮:“王爷,这不是一个大好的去处吗?我就不信,这些人竟然敢跟到汝南王府去!”

  “对啊!”

  萧正一拍脑袋,“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

  当下,萧正就和霍夫人兴匆匆地去了汝南王府避难去了。到了一看,竟然有不少熟人,柳翰林、上官夫人;宁家的‘侍’郎和夫人;红家二老爷、三老爷及两位太太,竟然都在汝南王府。

  看到萧正他们也来了,不约而同地笑了:“你们也来啦!”

  朱振南无奈了,感情他这汝南王府成了避难收容所了?

  这些日子,为了招待这些人,他和红大都没说上几句话,平哥儿也是,都快要忘了他这个爹是谁了。

  翰林府的、‘侍’郎府的躲到汝南王府来,萧正十分理解,但红家几位老爷,朝廷上的事儿跟他们扯不上边啊?怎么也拖家带口地全来了。

  萧正还只是疑‘惑’,没有问出口。

  霍夫人如今跟三太太的‘私’‘交’很是不错,就笑问:“你们难道也是避难的?”

  三太太无奈地叹了口气,二太太虽然没有叹气,也是一脸地郁闷,上官夫人就取笑道:“你不知道啊,现在他们家的‘门’槛快给媒人踏破了。”

  就在前些日子,二太太的长子红俊才同‘侍’郎府宁家的宁彩若定了亲,这‘门’亲事还是‘侍’郎府提出来的。

  宁夫人为了宁彩若的婚事几乎愁白了头,因为周三公子那事的耽搁,宁彩若的年纪就不小了,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上次参选,几个皇子倒也对她有意。

  虽然宁家家底比较单薄,不是大族,但宁‘侍’郎和皇帝有一份过命的‘交’情,情谊不同寻常,是一个不错的助力。但比起蒋丽华她们这些贵‘女’来说,宁彩若肯定要弱上不少,因此,都只想收宁彩若做个庶妃,连个侧妃也当不上。

  宁‘侍’郎夫‘妇’因为爱惜宁彩若才不肯轻易将她许人,哪里会肯让她去做个没有什么地位的庶妃。就求了皇帝的恩典,把宁彩若从名单里摘了出来。

  后来也是机缘巧合,一次宁彩若外出的时候碰到了些麻烦,正好红俊才路过看到了是宁家的马车。两家关系一向‘交’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就上去给宁彩若解决了麻烦,并护送了宁彩若回家。

  宁夫人心中感谢,就注意到了红俊才。

  越看越觉着这年轻人为人稳重,品‘性’好,长得也是不错的,经过了周三公子一事之后,宁夫人对那些太过出众的青年才俊也有些犯怵了=,再加上宁彩若的这个年龄再也经不起拖了,就同宁‘侍’郎提了提红俊才。

  宁‘侍’郎听夫人说起,找机会试探了一下红俊才的才学,资质的确不是很好,但基础还算踏实,只要肯‘花’时间,中个举人应该问题不大,但进士就悬了,除非也同四老爷一样,走了狗屎运,不然机会渺茫。这样的男子最多只能算是中上,配自个儿出‘色’的‘女’儿,宁‘侍’郎还是觉着差得太远,并不太赞同。

  但宁夫人又给宁‘侍’郎分析了嫁给红俊才的种种好处。

  两家住得近,能够照应得到,红家的老爷太太们‘性’格都不错,二太太是个讲理的,不是个刻薄人,大太太不是个事儿,三太太同二太太的关系也不错,家风很好,没有什么糟心的事儿。而且宁彩若也对红家也熟悉,同小姑们的关系也都不错,适应起来不会很困难,而且宁彩若还和对红家有很大影响的红七也有‘交’情,这也是个可靠的后台。

  越想,宁夫人越觉着这事儿好处多。

  宁大老爷及大夫人听了之后,也表示赞成,他们的两个儿子,现在同红家兄弟一起在白鹿书院,关系很好,而且,他们两家都出自清河县,是老乡,同在京都闯‘荡’,也是一种缘分。

  给这许多人一说,宁‘侍’郎慢慢也就没有那么排斥了。

  最重要的是宁夫人问了宁彩若对红俊才的印象,看她的样子,倒是并不怎么排斥。于是,宁‘侍’郎也就松口了。

  宁夫人就同二太太提了这事儿,二太太也正在为几个儿子留心合适的对象,宁彩若她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对她的印象很好,只是她有自知之明,几个儿子的人才,还真配不上人家姑娘,而家世,红家也是比不上‘侍’郎府的,二太太不想因为这事儿反而坏了两家的情谊,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如今宁家自个儿愿意低就,二太太自然是喜之不尽了,宁家的背景倒在其次,主要是宁彩若的品貌才华,真正是难得的。自家儿子能娶这样的姑娘,简直是祖上烧了高香了。同红俊才一说,红俊才欢喜得都傻了。那么好的姑娘竟然要嫁给自己,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红家十分郑重地请了霍夫人做这个媒人,聘礼什么的都十分讲究、分量十足,态度也十分诚恳,很尊重宁家的意见。

  这件婚事谈得十分愉快,宁‘侍’郎心里最后的一些不满意也被红家的诚意给打消了,诚如夫人所说,‘女’人比起嫁给出‘色’的男人,还不如嫁给一个好人家。

  尤其,前些日子宁彩若的好友吴群群同才子常世宁成亲不过才半月,常世宁的寡母竟然要给他娶平妻。

  对象是常世宁母亲嫂子的‘女’儿,常世宁的表妹。

  据说,常家贫困,寡母为了将常世宁养大,日夜帮人缝补衣服,熬坏了眼睛,现在东西都看不大清楚了。常世宁来京都赶考之后,多亏了娘家嫂子及这个外甥‘女’儿的照顾,两家大人已经有了默契,就待常世宁考中了就说亲。

  后来大伯去信,说了吴群群的事儿,这样的好亲事,又是大伯做的媒,常母也有些心动,但也十分犹豫。后来常世宁的表妹知道了这事,那姑娘倒是很深明大义,表示不能为了她影响了常世宁的前程,自愿居在吴群群之下。

  常世宁的寡母心里觉得十分对她不起,在吴群群入‘门’后,就整出了平妻的事儿。虽然因为吴家的反对,那表妹也表示让步之下,此事最终未能成,只纳了那表妹为妾。

  但吴群群如今在常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想到这,宁‘侍’郎更觉着还是红家知根知底的好。当初吴家如果知道常母抱着这种心思,是绝对不会把吴群群嫁给常世宁的。但如今,后悔也晚了,‘女’儿都是别人家的人了。本来红宁两家定亲是好事儿一件,但这个时机却实在不太好。那些拉拢宁‘侍’郎无果的人,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也不知最先是谁想的歪主意,竟然纷纷打起了曲线救国的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