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琉璃满京华 第三百一十六章 请功

《琉璃满京华》第三百一十六章 请功

作者:衣布衣出 字数:1883 书籍:琉璃满京华

  这一刻,皇帝有点诧异曲江的交涉能力了。

  他虽然没见过夏氏,但从她一系列做生意的手段,以及刘协调查的结果来看,那可不是个省油的。

  曲江这样一个潜心于工匠行的人,居然能用他可以动用的银钱,拿下夏氏这些有理有据的奇思妙想,怎么想都觉得不可能。

  果然,曲江听到皇帝问话,摇头摇的那叫一个利索,“禀陛下,夏氏出示的所有,已经不是微臣可以判定价值的。所以,购买技术的价钱并未谈妥,只是夏氏颇具胸襟,见微臣迫切需要她展示的资料和物品,便让微臣先行拿回了。”

  说到这里,曲江猛然发现,他这次交差,因为太过激动,好像弄错了程序。

  “这个……”曲江慌忙站起,躬身请罪,“陛下恕罪。”

  皇帝有点儿诧异,说的好好的,曲江的差事办的也不错,虽然没谈下来价钱,但把东西拿回来,事情就成定数。好端端的,怎么就请罪了?

  曲江真有点儿诚惶诚恐,夏宴清给出的那本册子,他第一时间注意的,只是关于望远镜制作原理和玻璃性能。但随后细想册子上乱糟糟的术数表述方式,却让他大有感悟。

  如果那些表述方法能够整理成一个体系,以后在术数和计算方面,会简单很多。

  所以,他很是激动,求见皇帝交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定要帮忙夏氏,帮她求一个配得上的恩典。

  可他却忘了,他向皇帝交差,应该先把从夏氏处拿来的东西让皇帝过目。

  曲江哭丧着脸,说道:“微臣对今日所得过于激动,着实忘了,清韵斋所得成果应该先拿来给陛下过目的。”

  原来是为了这个,皇帝失笑。

  事情就是这样,这样的失误,如果发生在善于钻营的官员身上,事后再百般遮掩,怕是皇帝真会不悦,认为这是在藐视皇帝的权威和地位。

  但是,曲江坦诚自己失误,反倒是没什么了。

  “嗯,念你初犯,朕就不追究了,下不为例吧。朕恕你无罪,坐下说话。”

  “谢陛下隆恩。”曲江忙谢恩,补救道,“将作监的文吏应是正在誊抄清韵斋那份书册,还有一些试验器具,微臣这就取来请陛下过目。”

  皇帝摆手,示意他先坐下。

  “先不急,那些东西,就算拿来,朕一个外行,也是看不明白的。你先说说,夏氏出手这些东西的要价吧。”

  曲江为难,望远镜的技术原理和试验方法固然重要。但不看到册子的话,皇帝又怎么会知道其中价值呢。

  “禀陛下,夏氏所献之物意义重大,价值不好估量。夏氏的意思,银钱少些没关系,但是,希望能得朝廷或者皇上一个赏赐,让她和清韵斋有个保障。”曲江斟酌着,把夏宴清的意思用一个温和的方式说出来。

  “什么赏赐?给清韵斋一个御赐匾额?还是御赐她一柄如意?”皇帝说道,思量着,这些东西是否够分量。

  按照望远镜对朝廷的重要性,这些东西好像不怎么够。但再多封赏的话,望远镜这事儿不能公之于众,凭白重赏,说不过去吧

  曲江差点儿就又站起了,“陛下夏氏不但有进献望远镜之功,她在术数方面的记录方式,若加以妥善应用,对朝廷工事和天文地理方面的记载和计算,也大有益处。只御赐匾额或者如意的话,怕是……有点拿不出手。”

  这是嫌弃皇帝的赏赐不好、不够分量,曲江越说,声音越低,很没底气。

  皇帝没纠结他的赏赐被嫌弃,却皱眉道:“越说越离谱了,夏氏才从乡下出来多久?被你说的,竟然连术数和天文地理也懂了,简直是无稽之谈!”

  曲江虽然浸心语工匠业,但也不是个迂腐的,这次是怎么了?竟会被夏氏愚弄至此。

  “陛下息怒。”一旁的孙从山连忙上前,给皇帝换了杯茶。

  曲江见皇帝恼了,再看孙从山递过来的眼神,连忙站起,拱手禀道:“陛下容禀,正因为夏氏长于乡野,虽天资过人,但无术数根底,所以才能为着便利,误打误撞用便捷方式做了数字记录。”

  皇帝继续拧眉,这是什么话?

  那是术数,让多少读书一流的学子一窍不通、望洋兴叹的术数。生长于乡下,才跟着先生学了一年多的女子,她懂什么是术数?

  但曲江显然不是个说谎的人,更何况夏氏和曲江是一点儿利益关系都没有,犯不着替夏氏编造谎言。

  好在皇帝在这上面还是知道点儿的,不说复杂的算筹计算,简单的加减和九九计算法,他还是懂的。

  “你还是回去把夏氏那本册子拿来吧。”皇帝摆摆手,这次摆手是赶曲江回去取东西的。

  曲江离开,皇帝征求孙从山的意见:“望远镜不论是以何种形式出现,总是夏氏之功。怎奈她只是一个和离女子,还是个经商的,该当如何赏赐于她?”

  对于皇帝来说,夏宴清的这个要求很合皇帝的心意。

  买技术的话,那可是要用银子的,国库啊、开支啊、赋税多少和百姓艰难啊……等等,那都是困扰每个朝代的事情。

  赏赐就不一样了,皇帝说句话,官吏动动笔杆子,就完事儿了。

  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

  现在,让皇帝烦恼的是如何赏赐。

  以夏氏之功,这若是个朝廷官员弄出来的,那就是大功勋了。随便给个机会、立个功,加官进爵不在话下。

  可夏氏,没理由啊,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真的御笔亲书一个玻璃、琉璃什么的匾额应付差事吧?

  那可不单单是个和离女子,她身后还有夏珂父子三人,和他打算用来辅佐太孙的宗室子邵毅呢。

  这种事问出来,让孙从山也很有压力的好不好?皇帝都不好把握的事情,他又能有什么好办法?

  “禀陛下,玻璃应是前所未有的罕有之物,是夏氏开创了玻璃行业的先河,在玻璃的经营中,也没有借着玻璃稀有获取暴利。

  马上就是新年,陛下可以在开年之际下一道圣旨表彰夏氏,辅以御笔亲书的匾额。若夏氏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只求自保的话,有这些足够了。”

  孙从山斟酌再三,终究是给了个建议。

  皇帝点了点头,建议不错,表彰圣旨可调整的力度比较大,完全看内容和措辞。圣旨和御赐匾额同时下达,分量应该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