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隋末暴徒 第一百三十九章 碰面萧瑀

《隋末暴徒》第一百三十九章 碰面萧瑀

作者:剑关南山 字数:4253 书籍:隋末暴徒

  义兴城北十五里处的馆驿,李元恺率人在此迎候即将到达的兵部侍郎萧瑀。

  等萧瑀到后,李元恺这双副使的职衔也就做到头了。

  天子紧急命萧瑀代替他担任双副使巡察江南军政,事前李元恺毫无所知,是他在义兴县城中,无意间收到的消息。

  一个小锦盒里装有一块明黄软缎,很突兀地就出现在李元恺的卧房书案上。

  软缎上是杨广亲笔所写的几行字,大意就是告知他一声,他的双副使职务已经被萧瑀替代,让他交接过后便回江都面圣述职,圣旨末尾还加盖了天子六玺之一的行玺。

  这块宝玺是杨广随身携带,使用最为频繁的,李元恺自然不会认错。

  萧瑀的到来是李元恺没有料到的,有些惊讶,但同时也印证了他的猜测没有错。

  秋浦县的事已经起到了震慑江南士族的作用,接下来该是到了安抚人心的时候了,而这项工作,让出身兰陵萧氏的皇后亲弟萧瑀来做,显然要比李元恺合适的多。

  李元恺陈兵义兴,又调兵遣将四处出击抓捕江南阁的人,虽然还没动到四大士族的头上,但谁知道这胆大包天的小子什么时候会大手一挥率兵进逼吴县。

  李元恺心中暗笑,杨广得到消息后,恐怕比他还着急,生怕他不知轻重直接打进吴县,到时候动了那四家,可就不好收场了,这才紧急传令萧瑀来接替他。

  不用猜李元恺也知道,杨广的旨意必定是通过鸣蝉传达的,除了鸣蝉以外,恐怕也没谁有这个能力,能悄无声息地将皇帝旨意带进他义兴城的临时住所里。

  沈光带着人手回来禀告说,萧瑀的车驾已到了二里外,李元恺便和来整出馆驿前去迎接。

  来整看了眼神情平淡的李元恺,笑道:“原本我还以为贤弟会因此恼怒,毕竟差事没办完就被替换下来,任谁都不会高兴。不知情的,还以为贤弟在秋浦的所为惹怒了陛下。”

  李元恺淡笑道:“刀子使完了,自然要擦洗干净装回鞘中。让萧瑀来接替我也好,安抚人心这种事,我可不太擅长。”

  来整笑道:“可是那四家并未如预料中的那样来找你谈判,等你和萧瑀交接完毕,也就要回江都面圣去了。”

  李元恺笑了笑,悠悠地道:“不急,他们一定会来的。先去见见萧瑀再说,总觉得这家伙现在这个时候出现,不单是陛下指派那么简单。”

  计山脚下,李元恺便和萧瑀的车驾迎面碰上。

  一身紫袍头戴纱冠的萧瑀钻出车厢,笑吟吟地朝着李元恺拱手致意,朗声道:“李县侯,别来无恙!”

  萧瑀今年三十五岁,继承了兰陵萧氏一族的优良基因,长得那叫一个英俊潇洒,美须飘飘,美名与李敏并列,都是洛阳城里饱受各家闺中女眷垂涎的美男子。

  在洛阳时,李元恺和萧瑀见过几次面,谈不上熟络,但也不算太陌生。

  李元恺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抱拳一礼,然后主动伸出手去搀扶萧瑀下车。

  萧瑀轻笑着道了声谢,扶着李元恺的手臂下了马车,吁了口气笑道:“从江南河坐船直抵晋陵,然后又马不停蹄地换乘马车赶来,这一路可把我坐够了。劳烦李县侯陪我走走,呼吸两口这江南故地的新鲜气息。”

  李元恺笑道:“萧侍郎有命,敢不从焉?劳烦来大哥带着人马队伍先行回到馆驿等候,沈光率领二十人跟随在后护卫。”

  来整抱拳应了声,又朝萧瑀揖礼,翻身上马率领车队先行回馆驿去,沈光领着护卫跟在十步之后,李元恺陪着萧瑀慢悠悠地走在山间小径上。

  “能把来整招来助你,难怪你小子能在宣城搞出那么大动静。”萧瑀负手走着,侧目轻笑道。

  李元恺道:“来大哥不愧是将门虎子,此番多亏有他助我,否则萧侍郎今日见到的就不是活的李元恺了。”

  萧瑀闻言有些惊讶,见李元恺脸色平淡眼眸中却带有一股冷意,不由苦笑了下,不用说,肯定是江南阁又搞刺杀那一套。

  不过萧瑀显然不准备接这个话题,沉默片刻,笑道:“你不知道秋浦县的事在江都引起多大的风波。等你回到江都述职,可要做好被那些御史言官臭骂一顿的准备。”

  李元恺哼了哼,冷声道:“就知道朝中会有人拿此事做文章。管他呢,等我把白莲邪佛的脑袋送到江都宫去,他们就知道这些以佛门名义做掩饰的逆党有多么可怕!”

  萧瑀轻笑两声,说道:“那帮子谏官不通时政,整天仁义道德挂在嘴上,专挑别人的毛病,你不用太过理会他们。陛下对你在秋浦的果决处置非常满意,这种窝案骇人听闻,若是任由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李元恺笑着拱拱手,心里明白,这些话不光是萧瑀说的,其中就包含了杨广的意思,萧瑀在转达杨广的安抚之意,让他放放心心回江都。

  关于白莲逆案的事,两人只是简单交流了一番,萧瑀似乎没有深加追问的意思,李元恺自然也就不会多说。

  不过李元恺能听得出来,萧瑀要找他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另有其他。

  快走到馆驿的时候,道旁有一小片桃林,樱红的桃花正值盛开的季节,满地飘落的花瓣如同铺就了一层地毯。

  萧瑀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眼跟在不远处的沈光,轻声道:“李县侯可否单独随我入桃林叙谈?”

  李元恺笑了笑,朝沈光招手示意他们先回馆驿,笑道:“能与萧侍郎共赏景致,我之荣幸也!”

  萧瑀朗笑一声,伸手一邀,率先步入那片野地桃林中,李元恺紧随其后。

  远离了道路,桃林里一片静谧,萧瑀放缓了脚步,负手沉思片刻,驻足沉声道:“今日萧某想与李县侯推心置腹谈几句。”

  李元恺不动声色,拱手笑道:“萧侍郎有话但说无妨。出了这片林子,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萧瑀点点头,注视着他,低声道:“那份名单,可是在你手里?”

  李元恺眉头一挑,嘴角上扬笑了起来,很是坦然地点点头。

  萧瑀叹了口气,神情复杂地道:“谁都没有想到,你竟然能把那份名单拿到手。你可知,这要命的东西一旦被天子知晓,江南必将掀起一股腥风血雨。陛下的性子你也知道,他可以容忍江南阁的存在,可以容忍江南士族搞出白莲圣佛这种见不得光的江湖组织,但绝对不会允许江南阁收买朝廷官员。”

  李元恺淡淡地道:“可是江南阁依然这么做了。并且是从大隋一统南北之时便开始了。”

  萧瑀苦笑道:“自晋室南渡三百年来,大隋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王朝。南方世族向来视北地统治者为胡民,认为他们的汉家血统不正,不足以代表汉人衣冠。况且关陇和山东门阀强势,把持天下大权,江南士族不得不抱团抗衡,为自己争取权利。而南方官员想要治理地方,又离不开当地乡老大族的支持,所以,其实无所谓收买不收买,大家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罢了,难道你还以为江南阁能凭借这点力量造大隋的反吗?”

  李元恺盯着萧瑀看了片刻,忽地咧嘴笑道:“听萧侍郎的口气,似乎是为江南阁做说客来了?”

  萧瑀望着李元恺一脸揶揄,口吻玩味,不由气笑道:“你小子少跟我玩阴阳怪气的一套!你留在义兴不动,不就是等着人家主动来找你谈吗?”

  李元恺摊手笑道:“我可没有料到江南阁会请动萧侍郎先来打头阵!”

  萧瑀从头顶摘下一瓣桃花捻了捻,淡笑道:“你可知,江南阁其实本应有五大长老主持?”

  李元恺眨眨眼:“那萧氏为何退出江南阁了?”

  萧瑀悠悠地道:“因为萧氏早与杨隋连为一体,身为外戚,实在没有必要再加入任何一方门阀联合当中,平白惹皇帝怀疑。”

  李元恺恍然:“我明白了,萧氏早已不用为存亡安危考虑,身为外戚后族,族中子弟的前途也有所保证,自然不用像江南阁一样处心积虑地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

  萧瑀笑了笑,没有否认,又道:“其实也算不上退出,只是不再过问江南阁的事情,不再理会各家各族的恩怨纠纷。但我萧氏根基毕竟在南方,江南阁若真出了事,萧氏也不能坐视不理。因此,萧氏虽已不再江南阁占据长老席位,但萧氏说的话,他们一定会听。”

  李元恺点点头,低着头想了想,道:“那萧侍郎想替江南阁跟我说些什么?”

  萧瑀笑道:“明日晚间,义兴城北七十里处的滆湖山庄,乃是我萧氏所有的一片庄园。若你信得过我,我就安排你两家在那碰面,具体你和江南阁谈些什么,我不管,我的职责,是平息你和江南阁之间的仇怨,白莲圣佛的事到此为止,从此后你们井水不犯河水。”

  李元恺负手踱了两步,没有立即答应,话锋一转淡笑道:“听闻当初夏玉山一行人是以帮锦瑞祥送货的名义进入洛阳城的?”

  萧瑀面色一滞,略有愧色地苦笑道:“此事的确是我萧氏有错在先,若知道是夏玉山率人前往洛阳,萧氏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应允的。”

  萧瑀满脸诚恳地又道:“不瞒你说,萧氏自始至终就反对江南阁要杀你为王峙复仇的计划。即便他是王僧辩和陈霸先的孙子,也不足以再让江南阁追随。”

  李元恺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不管萧氏事先知不知道夏玉山是要潜入洛阳刺杀他的,他现在都只能选择相信萧瑀。

  白莲圣佛已灭,算起来他和江南阁之间的直接仇怨也基本算清,是该到了了结的时候了。

  李元恺道:“明日我会同萧侍郎前往滆湖山庄,但会面之前,希望萧侍郎先替我转达几点意思。”

  萧瑀忙道:“你尽管说。”

  “第一,凡是涉及到白莲圣佛的江南阁党人,就不要再指望我会放人。袁氏的袁同甫,谢家的谢滁和谢肇,还有几个,都是白莲圣佛的直接领导者。光死一个张延骞,可不够我向陛下交差的。”

  萧瑀皱眉沉吟片刻,叹道:“这件事我会提前知会他们,只是答不答应,就不由我决定了。”

  李元恺淡笑道:“萧侍郎放心,我想他们一定会答应。四大士族里,顾家和陆家顶多只是死一个微不足道的学生和女婿,王家基本不受影响,顾家和张家又换了家主,只要这四家点头,其余家族也没有话说。”

  萧瑀苦笑道:“如此一来,此事过后,江南阁内必生嫌隙,各家各族间都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彼此信任。你这是为江南阁的分裂埋下祸根啊!”

  李元恺冷冷一笑,漠然道:“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与我无关!像这种士族联合集团,遇到外敌时尚能同心协力,可一旦牵扯到各家的具体利益,就只会各自为政。若遇大变局,分崩离析只在瞬息之间。”

  萧瑀眼眸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这些道理他又何尝不懂,这也是萧氏果断和江南阁划清界限的原因之一。

  只是萧瑀没想到,李元恺这样的年轻人,竟然也看得如此透彻。

  萧瑀道:“还有别的要求吗?”

  李元恺笑道:“这第二点,其实是跟萧氏有关。”

  萧瑀皱起眉头,以询问眼神看着他。

  李元恺微微凝眼,冷声道:“我要一个人的命,希望萧侍郎莫要阻拦!”

  萧瑀心中一突,脸色变得有些难看,牙缝里吐出三个字:“洪尽忠?”

  李元恺微笑点头,对萧瑀那瞬间变得凌厉的眼神毫不在意,淡淡地道:“江南阁若想拿回我手里的名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

  顿了下,李元恺缓和语气笑道:“洪尽忠虽然是萧氏家奴,侍奉皇后娘娘数十年,但萧侍郎敢保证他现在还是萧氏的忠仆吗?萧氏和有可能继承大统的齐王之间,你说他会选择谁?如今洪尽忠留在皇后身边,早已不是伺候那么简单,他已经成为齐王安插在内宫的暗桩。这种狗东西留在身边,迟早会成为祸害,到时候连累了萧氏,岂不得不偿失?况且,萧侍郎难道觉得,齐王真有希望入主东宫吗?”

  萧瑀垂目沉思不语,李元恺也不急,耐心等着他表态。

  良久,萧瑀才沉声道:“若没有洪尽忠,萧氏在内宫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李元恺摊手笑道:“那又如何?只要皇后安在,萧氏就是我大隋的第一外戚。与其放着这么一个不安分的东西留在身边,还不如尽早舍弃。若是等哪日洪尽忠与齐王的事发,激怒了陛下,萧氏必受牵连,到那时萧侍郎悔之晚矣。”

  萧瑀似乎被说动了,迟疑地道:“只是洪尽忠侍奉皇后多年,皇后对他宠信有加,若要除掉,恐怕皇后不同意。”

  李元恺嘿嘿笑道:“正是因为皇后将他视作娘家人一样信赖,若是有一天皇后发现洪尽忠辜负了她的这份信任,岂不是会凤颜大怒?洪尽忠这些年背着皇后与江南士族勾结的证据,江南阁手里不会少吧?”

  萧瑀深吸了口气,面色复杂地苦笑道:“你说的不错,洪尽忠已不是我萧氏的家仆,而是成了齐王党羽。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放心吧,皇后那里交给我去说。”

  萧瑀盯着李元恺看了会,忽地笑了起来,拍拍他的肩膀道:“若你和吉儿的事真成了,将来还要改口叫我一声舅父,到那时咱们就成了一家人。洪尽忠这件事萧氏愿意卖你一个面子,将来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李元恺满脸迷惑,挠挠头不解地道:“杨吉儿?关她什么事?舅父?啧啧~萧侍郎这话说的,我怎么一点都听不明白?”

  萧瑀讶然失笑道:“怎么,陛下和娘娘还没有跟你说吗?”

  李元恺更加疑惑了,哭笑不得地道:“萧侍郎真是把我说糊涂了!”

  萧瑀朗笑数声,说道:“看来你是真的不知!也罢,这种事轮不到我开口,等将来陛下和娘娘自然会找机会告诉你的。”

  萧瑀笑吟吟地朝他挤挤眼睛,一挥袖袍施施然地往桃林外走去,李元恺一脸懵怔地跟在后头,脑子里不停地回想着萧瑀的话,心中竟然生出些不好的预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