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命当争 第769章 充满悲观和阴暗的争论

《重生之命当争》第769章 充满悲观和阴暗的争论

作者:半亩南山 字数:2479 书籍:重生之命当争

  “顾总说得没有错,人类文明的传承,核心就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承。学无止境,每一个人的一生,其实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也可以说,学习的能力和效率,从总体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

  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上,嘉宾正在感叹:“不要把这个理解为某种学习的方法,要把他理解为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级别的?在文字出现以前,人类的知识只能口口相传。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的知识开始得以更准确地记录、积累、提升。”

  “这也许是像文字这种级别的工具!”他越说越兴奋,“提高学习效率,会提高到什么层次?”

  “当它成熟之后,基础知识有没有可能实现像计算机复制一般的知识复制效率?”

  “你想象一下,现在的情况下,普通人要学到将近30岁,才能在某一个很细小的领域,学到这个小领域里他不再有不知道的知识,他可以钻研新知识。能拓宽某个小领域的知识边界,哪怕只有一点点,这就是我们的博士。”

  “30年啊!如果这个时间,只用20年、10年、甚至更短呢?我们整个人类的创新效率会达到一个什么层次?”

  主持人有些尴尬,觉得他过于激动了。

  但现在他声情并茂的,节目效果似乎又很好。

  “还有,虽然顾总没有展开,但他提到了这一点。他说,人的智商,是可以提高的。这个结果虽然是因为学习,但……如果是研究中还有别的发现呢?如果是这种方法,真的对人的大脑有很特别的某种神经元激活方式,让大脑的记忆方式、思维逻辑得到训练和提升呢?”

  “所以,这真的是事关人类文明层次提升的问题!”

  “我们不能像弱者一样顾虑可能存在的被邪恶势力利用。”

  “我们必须作为强者,去面对它、了解它、掌握它!”

  “……”

  各种各样的讨论,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媒介上。

  有关实验的数据,已经在燧石宇航大学的《宇航科技》期刊网站上先发表了出来。

  实验只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实现,却没有对它所造成的“学习能力提升”进行大量的对照分析。

  那么接下来,摆在全世界相关研究团队面前的,就是两个课题方向了。

  第一,脑机接口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脑机接口技术真的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和效率,让大脑能力提升吗?

  然后,想在他基础上去重复实验或者进一步研究的团队赫然发现,研究门槛确实很高。

  不说别的,光是对脑神经信号进行处理的人工智能,就特么是架构在量子计算框架上的新一代人工智能。

  还有进行脑神经信号采集的传感器和处理芯片……

  还有适宜进行这方面研究、用于执行人脑指令的机器人……

  人家都已经研究到通过人脑控制机器人完成钻木取火这种原始人掌握的“高科技”动作了,你还在研究脑机接口控制义肢,会不会太落后?

  但是想要根据人家的论文达到人家现在的水平……经费要爆炸啊!

  ……

  人类再次登月的热度还在,神经科学获得巨大突破又让全球陷入了狂热和忧虑并存的讨论。

  脑机接口、改造人、机甲、缸中之脑、Matrix……

  各种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式未来的争论各有拥趸。

  “我话放在这里,技术也许是好技术,但看你有没有资源和地位去享受。机会永远不是留给普通人的,你们狂欢个什么劲?”

  “时代平稳、没有大的变化,普通人不是更没有机会?没错,如果有大变化,别人的机会更大,但普通人的机会也会变多。虽然确实有可能成为大时代的炮灰,但如果想变强,连争都不想争,还想怨不公平?懒和懦弱都是癌,抢救一下也许还会有转机!”

  “我觉得没必要争论了。一样技术主要有用,它就一定会被继续研究下去,何况这么有用的技术?它会存在与否,不会因为你们的讨论而有所改变。与其在这里嘴炮,不如多关注它的进展、研究他会带来的影响,先争取别成为炮灰。”

  “缸中之脑就缸中之脑吧。如果真有这样的项目,应该不会在虚幻世界设定比现实世界更高的难度吧?毕竟现在就够丧了。”

  “你确定吗?据说剧烈刺激的话,人的大脑才最活跃呢。”

  “哎,为什么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让人感到自己的无力和卑微呢?”

  “田园牧歌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人跟人的差距,现在比古代大太多。还坚持教育无用论的,等着将来子孙后代都变成别人脚下的砖块吧。”

  “……”

  看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唐远峰叹道:“这么有争议、这么敏感的技术,直接这样向全世界发布,用意是什么呢?”

  顾松坐在他对面,轻声说道:“太空时代来临,人类要涉足未曾深入的领域,内心都是有恐惧的。面对未来的未知威胁,所有人类都需要进行心理建设。这样的讨论,并不会有坏处。至于说公布出去……并无大碍。”

  唐远峰看着他问道:“有信心保持领先?”

  “这当然是绝对有信心的。”顾松笑道,“更重要的是,这是十多年以来,我们第一次最及时公布自己最前沿的成果。我们虽然提前走了一小点路,但他们的差距并不大。这种情况下,更容易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差距。”

  “感受到差距,就加入你燧石宇航大学的研究框架?”

  “人类科学院也行啊。”顾松和他一起笑,“毕竟量子超算中心这样的东西,可不在我公布的范围之内。”

  “看来这就是以前你所说的研究工具的差距了。”唐远峰说完,欲言又止。

  顾松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然后说道:“确实是目前的真实进度。但我非常看好这项技术,也会像往常一样,保障他在关键领域的应用。但同样的,关于它应该建立怎样的安全标准,防止未来的路走偏,这就更加需要您组织各方面的人进行讨论了。”

  “如果只是你现在真实的进度,你已经看到它未来被极端利用的可能性了吗?”唐远峰还是问了出来,“是不是又梦到了什么?”

  顾松摇着头说:“并不是。我只是从现有的技术条件基础出发,看到了目前阶段就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说实在的,它的应用确实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伦理问题。我拿出来演示的是非植入式的脑机接口,但实际上早就有一群生物黑客,热衷于用各种新技术改造自己的身体。”

  “生物黑客?”唐远峰还没听过这个概念。

  “借了黑客的概念,他们觉得人体的秘密也可以得到破解、得到增强。”顾松解释道,“比如有人在手里植入磁体和微型芯片,用来做开门、解锁电子设备这样的事,比如往眼珠里注入特殊的制剂,获得短暂的夜视能力。像这样的一群人,目前是最热衷于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他们中极端的人,甚至不介意未来给自己替换智能机械肢体。”

  唐远峰听得皱起眉。

  “这个技术,在我做之前,很多团队就进行了很多年。我想,如果HSDA能为它制定一套安全和极速标准,又能引导这项技术往好的方向应用的话,这会是未来很多技术的一个锚点。要知道,现在的主流交互方式,已经在往声音、手势、触摸这样的感官方向发展了。到未来,人和网络的交互以意念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是很可能的。”

  “我明白了。”加上请顾松来之前做的功课,唐远峰心里有了数。

  然后他深深地看了顾松一眼。

  HSDA关于这项技术利用的边界有倾向,ESG也可以有倾向。

  最终,就看引导能力。

  顾松是有信心在技术的进步方面保持领先的,那么HSDA就可以掌握主动权。

  而古往今来,主流之外的异端都是不好受的。

  同样的,古往今来,华国人保守谨慎,中庸守礼。至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人嘛……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未来的推演,各方各面的专家已经在不断投入智慧了。

  人类的边疆得到拓宽,法外之地就会难以避免地暂时变多。

  毕竟环境在变,规则总是滞后的。

  但无论何时何地,身处阳光之下、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的角色,终归要更加关键。

  如他所说,顾松这是提供了一个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