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命当争 第765章 完全体的应龙王

《重生之命当争》第765章 完全体的应龙王

作者:半亩南山 字数:2008 书籍:重生之命当争

  对巴新翘首以盼的上上下下来说,西雅成功站到了月球表面甚至成功抵达了月球轨道,就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和荣耀了。

  这个还保持着很多部族色彩的国家,因为这样一个英雄,真正多了些国家这种概念的认同。

  而对HSDA、对华宇重工和燧石航天来说,月宫基地能够正常启动、以后有了发展基础,自然才算成功。

  好在事实证明,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人类的太空技术真的已经不是多年前能比的了。

  何况这背后,还有一个开挂的顾松打下的各种基础。

  月宫基地进入了增殖状态,从盘古空间站往月宫基地,后续物资不断补给过去。

  而月宫基地的物资,目前当然还得由地面运过去。

  不仅仅是两大航天集团的火箭,神箭9、烛龙2和空天飞机,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射节奏里……

  ……

  按照原计划,太空之中的三大空间站,开始变轨了。

  在空前的发射量保证下,盘古空间站上补给了充足甚至可以说是冗余的燃料。

  空间站上本身有小型的核电能源舱,也可以为离子推进提供能源。但另外一套化学推进系统仍然独立存在,补给了相当数量的燃料。

  5月初开始,盘古空间站开始进入加速状态。

  航天大时代虽然已经来临,但现在一切就是这么笨拙。

  空间站绕着地球一圈圈地飞行,速度越来越快,轨道半径越来越大。

  哪有一丝科幻大片中,飞船突然加速,瞬间消逝在视界中的震撼感?

  但是!

  这一切仍然是足够触动心灵的。

  这是目前脱离地球轨道的最大航天器。

  它代表的是人类开发宇宙的决心。

  盘古空间站,前往地月拉格朗日L1点。

  ……

  与此同时,天宫空间站变轨进入科研和宇宙观测环境更好的同步轨道。

  只有燧石空间城仍然处于大规模的建设当中,停留在近地轨道。

  毕竟所有的火箭,如果只用发射到近地轨道,所能提供的运力最大、消耗燃料最少。

  应龙王执行完月宫基地的首批宇航员运送任务,就进入了一次系统维护。

  停留在昌文燧石航天总部的机库里,它正在进行一次很关键的升级。

  范元白激动得浑身发抖,机库里只有顾松、他和赵鸿涛。

  因为还有一颗小太阳!

  “现在,贺挺那边相关的技术交流已经完成,可以开始进行升级了。老范,这个活就交给你,我还要去梨湖大会。”

  “没问题,包给我!”

  “我可跟你说了,别好奇,你只负责组装,让应龙王节省空间,提高运力,将有效载荷大幅度提升。”

  “我知道我知道,心里有数!”范元白忙不迭点头,当年傲气全然不见,已然视顾松为神。

  只有懂技术的人,才知道顾松现在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太阳啊!

  顾松满意地点了点头,才转身离开。

  赵鸿涛留下了,问范元白:“多久能搞定?”

  “快得很,老板专门写了程序,这边的机器人组装好很快,但测试就要点功夫了。”

  “那好吧……我先去训练。”

  “你去吧!”范元白顾不上理他,已经在操作着机库当中的维护检测工具们,开始忙大事了。

  当初核动力空天飞机,贺挺那边也安排了一笔经费,参与了一些外围研究。

  所以应龙王的初始状态,只应用了顾松提供出去的第四代核裂变发电技术。

  而完全体的应龙王,当然是采用跟月背微型工厂一样的微型聚变发生器来提供能源。

  月宫计划业已启动,盘古空间站转移到地月拉格朗日L1点之后,距离月球只有6.5万公里,望舒号可以直接在空间站和月宫基地间往返,而载人飞船从未来的天宫空间站前往盘古空间站也不难。

  应龙王既无需多出现在HSDA任务的视野里,也已经和贺挺那边履行了全部义务,现在可以借维护之名,进化到完全体了。

  范元白觉得这是顾松莫大的信任,让他来干这件事。

  其实过年时候话也没说透,他们两人也不知道这是个啥,以为只是更换些零件,优化一下。

  虽然这次要更换的零件有点多、有点大……

  机库里,机械臂开始忙了。

  范元白全神贯注,严格按照顾松给的流程来操作。

  他见过地下实验室里的机器,知道这幺小规模的聚变反应堆是多么精密的玩意,更知道一架空天飞机有多高的技术门槛。

  每一个环节都得严格按照流程来!

  毕竟,这东西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知识范围。

  必须先照做,成为顾松身边最受信任的技术核心再说!

  ……

  发展多年,武湖早已今非昔比。

  这是星海市之外,规划理念和建设投入最新、最先进的一座城。

  当时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理念在武湖试点,后来燧石宇航大学定制武湖,以自动驾驶为目标的华威麒麟电动汽车在武湖投产,神州数码的通用型量子计算机总装厂全球仅有武湖一家,它的地位可见一斑。

  顾定慎和雷春红在燕京住了数年,也搬回了中湖,住在永宁的北面、神斧湖的南侧,和对面的燧石宇航大学一湖之隔。

  但交通其实方便得很。

  湖上有大桥、有城铁,湖底有地下隧道、磁悬浮地铁。

  作为现在聚集了数座大学、还有燧石宇航大学这样站在世界多个领域绝对顶端的学校,这个欢呼的科教新城,已经隐隐在积累千年文脉的底蕴。

  梨湖大会的举办地点,今年放到了燧石宇航大学。

  至于原因,则是有一个很特别、很有突破性的发现。现在的原型产品,没办法搬到会展中心去。

  能让如今的顾松说出发现很特别、很有突破性,那得是什么级别?

  全世界被顾松勾起好奇心的人,都来到了武湖。

  燧石宇航大学是一座刚刚建成没几年的新学校。

  校园里,大树也不少。但是整个植被,都还在培育的过程当中。

  但它并不因为这些东西受到人轻视,谁都清楚燧石宇航大学的崛起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它的第一届本科生,还没毕业而已。

  但它已经聘请的教授团队,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支重要力量。

  燧石科技有多可怕?它原来的燧石研究院,现在是燧石宇航大学的一支独立研究力量。

  有燧石航天量子超算中心支持的这几年,燧石宇航大学简直就是顶级期刊的论文收割机。

  它自己的《宇航科技》,就是顶级期刊之一。

  那么这次,让梨湖大会搬到燧石宇航大学来举办的突破发现,到底是什么?

  往主会场走去的嘉宾和记者们,不由得心中好奇和期待着。

  记住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