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冉魏霸业 第0566章 债台高筑

《冉魏霸业》第0566章 债台高筑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字数:2447 书籍:冉魏霸业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chun闺梦里人!

  抚恤金是自古以来的就有的。

  在古代,如果是临时征召的农民杂兵,连军饷可能都没有,除非立大功,否则普通战死后基本上就是随地一埋,打了胜仗或许国家会给予这个家庭几斗糙米补偿,如果是败退中,可能就暴尸荒野,更别说抚恤了,死了也白死。

  而若是是类似职业兵的士兵,战死后基本会记录在册,之后按朝廷法则给予家属抚恤金和安置,不过,这也是要看当时的实际战争情况的。

  像古代倭国和欧罗巴的军队就是这样,正规军士兵按等级多多少少能享受一定的待遇,家属战前也可以得到安置。

  而临时抓丁的农民杂兵就惨多了,什么都没有,活了算走运,死了自认倒霉。

  魏国的抚恤金标准和赏赐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会根据将士的等级而来。

  一个普通的士卒,抚恤金大概是二十贯钱,加绢布各三匹,后续追加三年。但这是正规军的标准,也是驻扎在大梁外面的禁军的标准。

  而一个普通的郡兵或者屯田兵呢?

  其抚恤金是十八贯钱,加绢布各三匹,后续追加两年而已。那些临时征召而来的新兵抚恤标准都差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阵亡的将士,那些残废了的士卒也是要抚恤的。就是这样的一笔账,整个大魏的国库都吃不消!

  “陛下,臣有一个主意!”徐机又站了出来。

  “说。”

  “国库的珍宝,还有从建康的库房里搬来的奇珍异宝也是不少的。诸如珍珠、美玉、玛瑙、翡翠手镯、红珊瑚、犀牛角等数不胜数,倘若能把这些珍宝变卖出去,所能获得的铜钱,应该数以万万贯!”

  闻言,冉闵愣了一下,没有说话。

  韦謏哼了一声说道:“徐大人,你这话说得轻巧。这个法子咱们以前不是没有提过,但是这些稀罕的物件在如今这个世道了,还不如真金白银好使!看上去这些珍宝很贵重,但有的时候还不如一石粮食廉价呢!”

  “是啊!这怎么变卖出去?这法子咱们之前是用过的,反应平平,那些大富大贵之家,根本就不稀罕什么珍宝!”

  “人家就不缺这个啊!”

  冉闵的眉头皱了皱,这倒是一个问题。

  国库的钱财是没有了,但是珍宝很多啊,历朝历代积压下来的奇珍异宝数不胜数,随便卖出去一件,都价值连城。

  但总不能把这些珍宝当做赏赐之物,当做抚恤金发放下去吧?

  这么珍贵的东西,莫说冉闵自己舍不得,舍得也不能发,因为这乱了规矩!

  就在众人都质疑徐机的谏言的时候,冉闵却微微颔首道:“徐机的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国库的珍宝数不胜数,如何变卖出去?谁会买下来?这些都是比较关键的问题。”

  “这……陛下,你可以让百官和各大士族豪门购买啊!”

  韦謏挑眉道:“徐机,你休要在此饶舌!胡言乱语的,且不说百官会不会购买这些珍宝,那些豪门显赫之家,哪一个不是家中无数藏私的?他们岂会甘心购买?朝廷总不能强买强卖吧?”

  “就是!就是!”群臣都十分赞同韦謏的话。

  这朝廷强买强卖可不行,不说会不会搞得民怨四起,人神共愤,关键是还牵扯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啊!

  “朕倒是觉得徐机的这个法子可行。”冉闵可没时间听群臣扯皮,有这种闲工夫,还不如多想几个法子出来。

  “陛下……”群臣还想劝谏,但直接被冉闵驳回了。

  冉闵淡淡的道:“府库的珍宝堆积如山,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变卖钱财,留之何用?至于诸卿所虑者,是没有买家的问题。这样吧,就在各地筹措拍卖会,把国库的奇珍异宝都变卖出去。朕相信总会有人想要的。”

  “拍卖会?”

  群臣都没有听说过拍卖会。拍卖会的观念早于西方出现,但在华夏,直到晚清的时候才出现的。

  拍卖是财产权利转让的最古老方式之一,起源于人类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为了转让自己的剩余物品而产生的公开竞买行为,人们起初是为了转让或出售自己的产品,而非可以专事拍卖活动,只是这种竞价买卖方式方便而且成功,才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更多的关注。

  古巴比伦城每年举行的拍卖已婚妇女的情况。公元二世纪末古罗马出现了拍卖行。

  “陛下,不知道这拍卖会是什么?”崔皓不解,于是硬着头皮问道。

  “拍卖会,就是一种竞拍的方式,价高者得。其特殊性在于拍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价格不固定,最终商品由出价最高的人获得;其二,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买主,只有这样才能有竞争;其三,必须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冉闵说得这么明白了,群臣没有听不懂的。

  但崔皓仍有疑惑:“陛下,这个拍卖会的想法是不错。但是有能力参与竞拍的人,都是出自大富大贵之家,他们家中藏私甚多,只怕不缺这种珍宝。而许多普通的百姓是没有竞拍的能力的。”

  “关于这一点,朕也想过了。”

  冉闵摇摇头说道:“拍卖会的真正内涵,看来你们还没有清楚。古往今来,为人君者最是忌讳臣民结党营私,党同伐异,故而臣民都不敢进行大的集会,尤其是官与商,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低下,没有与官吏接触的机会。但这个拍卖会,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交流,这样一来,那些没有门路的商贾岂会不趋之若鹜?”

  听到这话,崔皓不禁眼前一亮:“陛下圣明!”

  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低到不能再低了,仕农工商,商人排在末尾,三教九流(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由尊至卑,商人又排在九流的末尾。

  汉朝时,规定商人必须入市籍,且不允许穿丝织品的衣服,不允许作官。

  晋朝时,规定商人必须穿一黑一白两只鞋,头上戴的帽子上,要写清楚自己贩卖的商品的名称,其实是对商人身份的一种侮辱。

  唐朝明朝时,虽然允许农民可以穿好的衣服,但仍然不允许商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并规定不许穿红色、紫色的衣服。

  由此可见,商人在九流排行中地位是何其的卑下!

  但这个时候,韦謏跳出来反对了:“陛下,万万不可!”

  “韦卿有何话说?”冉闵的眉头一蹙。

  “陛下,商贾之业乃是贱业。正所谓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这些商人都是见钱眼开,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未得官府的支持,这些商贾便如此富有,倘若让这些商人搭上了官府的线,到时候官商勾结,鱼肉百姓,岂非祸事?”

  群臣都对韦謏的话十分赞同:“是啊!陛下,韦謏大人所言不可不虑。商人重利而无忠义,不识大体,如若这拍卖会促成了官商勾结,到时候祸害的可是天下百姓呀!”

  “臣请陛下勿开拍卖会!就算要开设拍卖会,也应当在官员,在士族之间开设,断不能给那些奸商勾结了贪官污吏,为祸一方的机会啊!”

  “三思啊陛下!”

  闻言,冉闵冷着脸说道:“国家需要钱。现在除了这些商人能拿的出来,你们拿的出来吗?士族们愿意拿出来吗?朕不管别的,钱一定要到位!”

  韦謏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其实不只有如此极端的办法。陛下可以向士族借钱,相信以朝廷的威信,士族们一定愿意的。”

  国债?

  “这倒是一个办法。还有吗?”

  “呃……”韦謏绞尽脑汁地想了想,又道:“陛下,士族多宽裕,十几代人乃至于几十代人的积累,钱粮无数,莫说是别的地方,就算是颍川士族们钱财,都足以充裕国库了。”

  “你这是让朕,让朝廷债台高筑吗?”冉闵瞪着眼睛道。

  “臣不敢!”

  “还有没有别的法子?”

  这时,王猛站了出来,垂手道:“陛下,眼下不只是发放将士们的赏钱以及阵亡将士的抚恤金的问题,官员的俸禄,士卒的粮饷,还有各地方都闹起了灾害,这些都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资金!其他的还好说,这将士们的赏钱、抚恤金和军饷,不妨暂且不发,以债券的方式,朝廷可以先赊着,日后再补发也未尝不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