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这样的作者 第六十八章 郑生名裂,君侯请坐

《我是这样的作者》第六十八章 郑生名裂,君侯请坐

作者:战袍染血 字数:2509 书籍:我是这样的作者

  在诸多视线的注视下,郑兴业五感轰鸣,与周遭间仿佛多了一层隔阂。但偏偏众人之言却能清晰的传入耳中,让他的心一阵阵的收缩——

  “听杨先生的意思,定襄侯这文稿虽然立意深远,但似因急于书就,所以有不少瑕疵?”

  “好像就是这个意思,真是造孽啊,能被杨先生这般形容的,那肯定是好文章啊,结果就因为旁人的卑劣心思,留有遗憾!”

  “这郑生真个心大,以为定襄侯过去名声不好,就以为自己能浑水摸鱼,现在如何?也不想想,人家既然能说出四藩论,难道还能放任流言,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说起来,怎的定襄侯突然之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我过去也曾见过其人,那场面,真是……真是一言难尽。”

  “我倒是明白,诸位且思量,先定襄侯时,当下这位寄情于声色犬马,而今身肩大梁,方显本色啊!这是效法古贤也!”

  “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只是可笑那郑生,竟是看不透这点,欺负到侯爷头上来了,真个是不怕死的!”

  “如今,他在这文会上也算是原形毕露了,身败名裂不远矣!”

  ……

  凡此种种,皆入郑兴业之耳,让他心中惊恐迷茫,焦急之下,喉头竟有猩甜味道,他已顾不上,无助地四处张望,见着的一双双眼睛,不是漠视,便是嘲讽,还有幸灾乐祸,也不乏痛恨、愤恨之意的。

  这一切何等陌生!

  过去,在他的记忆中,萦绕着自己的目光永远都是蕴含着羡慕、崇拜、妒忌,萦绕自己的话语都充斥着称赞、佩服、敬佩……

  “或许只是一梦?”

  这般想着,他朝几位大儒看了过去,迎着的只有杨靖那满是怒意的视线,再看孟准时,这位对自己颇为看重的大儒,却是摇了摇头,面露失望,收回了目光。

  “这……这到底是怎的了?”

  迷茫与惊恐中,郑兴业忽的想起了一人,遂向荀妙看去。

  这位先前为自己出谋划策公侯之子,一见郑兴业的目光望过去,立刻就移开了目光。

  这一幕,让郑兴业的心彻底沉下去了,瞬息之间,他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了,甚至不知自己是何人,为何在这里,又该往何处去。

  “完了!完了!完了!”

  想到悲凉处,郑兴业只感到天下之大,却无处安身,竟是两腿一软,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

  他这番模样,只看得旁人连连摇头,更有人嘲笑出声。

  李怀都不免摇头:这心理素质,比我可差太多了,想当初,我在这里被人背刺,千夫所指,那都厚着脸皮忍着,硬是听了几位大儒的总结发言,这才拨转时光。

  “到底还是年轻啊,过去太顺利了,这一遇到挫折,心态就崩了,真是……让人念头通达啊!活该啊你!但别着急,好戏还在后头呢!”

  窗外,那小彩忍不住道:“这情形,莫非……莫非……”后面的话,却说不出来了,只是满脸担忧的看着自家小姐。

  柳家小姐满脸失望,却不复再看,转而盯着人群中的李怀。

  “这情况已然分明,”王川开始补刀,“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此这四藩论到底出于谁人之手,乃是一目了然的!定襄侯,真乃奇人!”

  “你的事自有公断!”屋里,杨靖冷哼一声,将目光从郑兴业身上收回,似乎半点都不愿意在这人身上浪费时间,“君侯,请坐,杨某要请教几句。”

  “不敢!先生真折煞在下了!”李怀惊了,这第二回他都没享受这般待遇了,您老人家忽然这么客气,是要做啥?又有什么新的难题要出?

  话虽如此,但李怀还是老实不客气的坐了下去。

  看的不少人眼皮子直跳。

  而等他坐下之后,转念一想,忽然明白:第二回自己刚装完一波,那王景等人就被荀妙策反拉拢,一个背刺,全盘翻转,现在么……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朝荀妙看了过去,随后微微一笑,看着表情,面对异变,这位也破格了。

  “可恶!”荀妙的表情已不再是那般平静,“竟敢临阵反悔!”他低语着,对身边侍从吩咐,“去,拿着我准备的东西,给他们几个人瞧瞧!不怕他们不就范!”

  “诺!”

  ————————

  另一边。

  “当时定襄侯便说,只需要一问,若是郑生能回答上来,便承认文章为其所著,这一问乃是问天下之地势……”

  假山凉亭前面,正有一名伪装成家丁的侍卫侃侃而谈,言语间条理分明。

  凉亭里面,那位白龙鱼服的九五之尊则拿着一张文稿在仔细观看,不时点头,等一份看完,皇帝抬起头,看着那侍卫,问道:“这文稿是将定襄侯的话,记述下来的?”

  “是,正是当场记述。”

  “他这些个说法,还真有点意思,”皇帝低下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文稿,“立足中原关中,而放眼天下,于是藩镇有四……是这个道理,这么说来,那四藩论,还真有可能是这小子所书,只是这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了,他过去是个什么模样,谁人不知?”

  这边还在说着,那边又有人过来,又是一名侍卫,捧着新的记述之稿。

  皇帝赶紧拿过来一看,结果只是扫了一眼,就勃然大怒:“好个李怀,真个不分轻重!”

  旁边的一听,赶紧都低下头去。

  便是那近侍黄旗都不免躬身,只是这心里却十分奇怪,听官家刚刚的语气,分明是对那位定襄侯有了改观,乃至信了四藩论为其所作,怎的转脸,就是这般语气了?

  只是这边念头还未落下,就听那位至尊道:“这等时候,本该安心下来,著书立说,那别人家写文,哪个不是闭门不见客,推敲琢磨个几年,万无一失了,这才一口气书就,他李怀倒是好了,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急切的将文章写出来,以至于留下瑕疵。”

  这说着说着,皇帝的气似乎也理顺了,语气也缓了很多:“本以为他过去是刻意隐瞒,不与其兄争锋,现在看来,还是不够沉稳!只是若他所言为真,这祸根还在那郑兴业身上!”他的眼睛里闪过一点寒芒。

  边上,黄旗踌躇了一下,正要开口,没想到皇帝却先对那后来的侍卫问道:“几位大家是如何处置这事的?”

  “还未处置,”那侍卫从容回应,“当时杨先生以目视郑,但并未斥责,反而继续就那文稿询问侯爷,但那目中之意,却十分清晰,于是众人皆对郑生指指点点。”

  皇帝便问:“郑兴业又是如何?”

  “其人只在原地,不言不语,亦无表情。”

  “哼!”皇帝冷哼一声,“本以为是个有本事的,结果却是这般卑劣,将他人之言拿了,反还散播流言,行那阳谋之计!”

  黄旗在旁提醒:“官家,这事怕是还未定论。”

  “朕知晓分寸,是非曲直,不是朕来定的,但人心自有公道。”皇帝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只是还有一事,黄旗,得你亲自过去才行。”

  “奴婢听着。”

  “看这些记述之言,就知道李怀胸中是有东西的,但终究不比他手上所书,他的文稿原本里必有高论,否则杨靖那般性情,绝不会轻易就被说动,更不会认定郑兴业乃伪者!”

  说着,他凝视着黄旗:“你现在便过去,想办法将那原稿给朕带来,若是不能,至少得誊写一份!”

  黄旗暗道果然如此,便就应下,转身便走。

  这边黄旗刚走,皇帝呼唤了一声“梓申”,那边就有一个面容冷峻的青年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人相貌平平,身子瘦削但看得出浑身满是筋肉,行走间没有发出半点声息,来到了皇帝跟前,便单膝跪地,低头听令。

  “若郑兴业真是欺世盗名,那决不能姑息,此例不可长!但朕思量着,只他一人的话,决计做不到如今这般,你去给朕查清楚,是谁人在背后推动!”顿了顿,皇帝又道,“去皇城司问问,他们或许已有纪录,先前朕懒得过问,但而今却要给李怀一个公道和说法!”

  “属下领命,”那冷峻青年拱拱手,先是应下,随后转而道:“另外,还有事,要禀报圣上,先前侍卫回报,说是这院中正有两处异动。”

  “哦?”皇帝眯起眼睛,“哪两处?”

  “其一,荀国公子荀妙,似正与人勾结,欲行某事。”

  “荀妙?”皇帝回忆了一下,“刚才见他与郑兴业很是亲近……去查,这事的来龙去脉,朕要知晓!”

  “诺!”

  皇帝跟着又问:“还有一事呢?”

  那青年便道:“文会之前,赵畅派了几人出去,如今抓了一人,正往浑园扭送,属下已着人监视动向,特来请示。”

  “赵畅?他抓了人?”皇帝露出疑惑之色,“什么人?为何这时抓起?”

  青年如实禀报:“是定襄侯府一逃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