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不求生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

《明末不求生》第一百八十九章 选择

作者:宇文郡主 字数:2364 书籍:明末不求生

  “吴三桂、济尔哈朗、阿济格三支东虏残兵败将,尚盘踞秦晋燕鲁四省之地。胡尘尚未扫清,大局尚未安定,金瓯无缺的大一统局面尚未巩固下来。

  大局在前,东虏依旧有翻转之力,我军不能不慎而再慎。”

  方以仁对于依旧控制着华北四省泰半人民版图的残清,还是心存警惕。大顺军的援兵约有一半人马已经由郭君镇指挥,没有在徐州城下作停留,而是直接北上,沿着此前清军南征的进军路线,相继收复丰沛及鲁西南平原上的众多城池。

  剩下一半兵力,多数为徐州会战中身负重创的伤兵,则跟随晋王的仪仗及大顺朝随行从征百官,留在徐州城内暂做休整。

  李来亨已到官署探望完了被清兵击伤的谷可成,他伤势很重,但所幸并无大碍。这一场激烈的决战中,顺军仅仅付出了制将军马世耀一名高级将领的牺牲,就基本上做到了将清军核心力量一网打尽的战果,已经是非常难得。

  回到城内的刘芳亮没有继续穿他自己的那副银甲,也没有再穿马世耀换给他的那件扬武蓝罩衣,而是身着一袭麻布长衣,为老朋友与老部下的壮烈就义留一份哀悼之念。

  在官署的大院之外,吏政府尚书宋企郊、文谕院总裁谢征各带一批开封朝廷的官员,正在按照南明投降官员自己填好的登记名录,准备量才选用官员。

  由于大顺朝的行政体制和明朝已产生了一定区别,这些投降官员即使通过吏政府和文谕院的考核,还要接受龙衣卫进一步的审查,以免破坏分子趁机混入朝廷之中。到这些步骤完成之后,降官们也不能直接参与到大顺政权中,而需要先行到乡官学校或李来亨临时设置的一系列的新政学习班中,进行几个月的“再教育”,才能按照其成绩授予相应品级的官员。

  徐州一战,江南不仅兵力一空,而且跟随马士英、史可法北上的大批文武官员,也悉数被顺军俘虏。投降者极众,毕竟历史的第一次才是正剧,历史的第二次重演只能是闹剧。

  大明经历了去年东虏入关挟持崇祯皇帝的一场剧变,经历了获鹿之战中崇祯皇帝不明不白死去的一场混乱,到了今日,又何以求得殉节之士?

  大顺军已分派部分马队,由投降明军乘船引导,过淮河南下,一路直入江北大地。顺军所至,江北士民出郊远迎,开城款迎、出城望风伏迎者都同样不可计数。

  奉命率军南下的郝摇旗已在亳州设酒交代,东南乡绅裹金北上助饷者,便由顺军发给从征票一张,待大军南下以后,将会和当地其他搢绅分为别册,给予不同的优待待遇。

  大顺军携徐州会战全胜之威,不过以两千多人的马队追亡逐北,一路跟踪追击南逃的刘泽清、郑森所部,沿途地方肃然、市肆不易,往来也不加禁止。如此政策之下,北方尚有为明死节之士,江南则绝无,人各保有其家室,顺军也不滥加杀戮,大军破竹,江淮之定,恐怕不过数日。

  原来北方沦陷清军之手,加上多尔衮颁布剃发令的缘故,前明搢绅士子官员,逃亡南京的人便不计其数。其中精华之士,半数随马士英北伐,如今便尽数落入李来亨的掌中。

  在徐州官署大院之外,已有聪明的降官叩首疾呼“大顺皇帝万万岁”的声音传出。但这种人的聪明程度毕竟有限,对大顺政权的了解更为有限,真正聪明的人是已经打探出顺军主帅乃晋王李来亨的人。

  这些更聪明一层的人,则直呼:“大顺监国晋王万万岁!吾等生逢贞观圣主出世,特来军前恭候王驾!”

  只不过李来亨麾下的殿中军大批军马入城,战蹄之声如风如雨,即便这些明朝降官大喊大叫,也都被淹没在军马声中,李来亨是听不到半句的。

  不过明军、清军俘虏之中,各自有一批一等一的聪明人,从这句话中又为自己的投降变节找到了一条相当出彩的理由:

  “天既生贞观圣主,岂不生魏征之臣?大丈夫名节既然不全,当立盖世功名如管仲、魏征可也。”

  不少对大顺军内部政权组织情况有所了解的人,都特意将李来亨吹捧为唐太宗李世民一般的“贞观圣主”,如此顺便就能够以曾事隐太子李建成、后又臣事唐太宗的魏征自居。

  这些人一位觊觎求用,但其实根本对大顺行政体制一窍不通,对于平江南、伐燕都的大略也没有丝毫见解。李来亨只将这群人的声音当做放屁,吩咐宋企郊和谢征严加筛选,多刷下去些没用的文人书生。

  李来亨的主要精力还是用在了清扫清军残余力量上面,徐州会战结束以后,他派遣了郭君镇率领三万兵马北上收复失地,并且协助正在泰山一线抗击阿济格南下的顺军殿前军兵马,而对南明,则只派郝摇旗带领马队两千追击,收取江北之地。

  李来亨的用意是很显然的:重北轻南。

  这是由于多尔衮虽然投降被俘,满洲人的壮年人丁被消灭过半,可是在燕都代善、太原济尔哈朗、西安吴三桂和济南阿济格的手中,估计还控制着超过十五万的兵力,其中满洲、蒙古一系的八旗兵,估计也还有两三万人左右。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放任不管,任凭清军自行整合和恢复其实力。一旦清军放弃现在过大的盘子,退守到燕云地区,照样有可能形成北宋时契丹的国势。

  “多尔衮已经系首军前。”李来亨解下铠甲,先放松了一口气,继而又恢复紧张的神情说,“但燕、晋、秦、鲁尚未平定,东虏还有十几万可用之兵分据黄河。我军必须尽快恢复锐气,趁敌整合之前,快刀斩乱麻,击其无备,一俟可乘之机,直接恢复河北。”

  大顺军作为一支由农民起义军转化而来的政权力量,内部的君臣待遇远比明朝时更为平等。除了李来亨坐在主座上以外,从平章政事方以仁到其他制将军以上的重要将领,都在厅中有椅子坐着。

  方以仁敲着椅子的手柄,又提到了多尔衮说:

  “睿酋投降我军,究竟如何处置?现在就送回开封羁押起来吗?亦或者以其劝降清军河北诸王?”

  李来亨大笑道:“招降?若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代善等虏酋诸王全部投降,那孤应该如何处置他们?像明朝对待俺答汗那样,封以顺义王吗?”

  刘芳亮按剑哼道:“这些奴酋还想封王?我恨不得将他们全部杀掉,以祭大顺军无数英烈在天之灵。

  殿下招降东虏诸王可以,可若是将其封王,军中将士谁能心服?谁能安之!”

  李来亨正言道:“刘师傅勿忧,孤在此立誓,一定让满洲人为他们多年来的暴行付出足够代价。如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代善等一班虏廷名王,孤也不会将他们中的任何一人轻轻放过。

  多尔衮……先将他严加锁拿控制住。多尔衮投降,无非是以辱换生,心存复国之念罢了。孤会彻底打消他这个念头,对付河北诸虏,孤也绝不会借用多尔衮出面来做解决。

  多尔衮唯一的作用,就是待孤彻底扫平残清以后,在公审大会上进行一场属于历史的审判。”

  对于二次北伐的具体布置,顾君恩领衔的参军院已经在积极作业了:

  大顺军下一个的打击目标,就是距离徐州不远的阿济格东路军。

  ===

  顺清战争进入垃圾时间,接下来是直接写大结局,还是像《费希尔家族中国回忆录》那样写一些顺朝的历史图景?

  选前者的读者在这里留言。

  选后者的读者在这里留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