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朝最强工科生 第48章 给农户们想出路

《明朝最强工科生》第48章 给农户们想出路

作者:智能码字机 字数:1846 书籍:明朝最强工科生

  “东家,刚才说的什么?”宋老伯讶然不已,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幻听了。

  丁原放缓语速,字正腔圆的说道:“宋老伯,你就放心好了。我父亲与人为善,我也不会给他丢人。既然宋家屯几百村民的生计都仰仗于我,我就不会让大家吃不上饭。以后佃租就免了,屯子里的人们只要凑齐官府的辽饷和农税就足够了。”

  “真的……不用交了?东家分毫不要,把土地给我们,让我们白种?”宋老伯惊讶的难以言表。

  丁原朗声笑道:“宋老伯,你真的没听错。我刚才已经做主免了,是真的免了。你回去,也可以跟屯里的人有个交代了,让他们安心过个好年。”

  几百亩地,还不是特别优质的地,收成换来的佃租也没多少钱,丁原心想应该不需要跟母亲商量就可以做决定了。

  宋老伯这才知道,自己是真的遇见活菩萨了。两眼一涩,双膝微屈,作势就要给丁原下跪。

  “老汉我替全屯老少爷们谢谢东家了!”

  丁原已经猜到了宋老伯要下跪,见他膝盖刚刚弯曲,丁原便麻利的搀住了宋基。

  “您这把岁数了,朝我一个小毛孩子屈膝,真是要折煞我了,听我一言,别再道谢了,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宋家屯的人吧!”

  宋老伯的眼泪已经顺着面颊滑落到了下巴,眼眶红肿,呜咽道:“得嘞,得嘞,我这就回去。主家大恩,我们宋家屯的人一辈子也忘不了。”

  丁原又是一番好言好语相劝:“放心好了,有我在一天,宋家屯的人就不会再挨饿了!”

  宋基终于走了,带着令宋家屯振奋的好消息离开了丁宅。

  丁原却没有那么轻松,他目光幽幽的看着宋老伯离开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真是道尽了黎民百姓的心酸啊……凭什么他们最辛苦,付出了最多,但拿到手里剩下的最少呢?”

  翠儿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道:“少爷有菩萨心肠,宋家屯的农户们会记得少爷的好的。”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没多会儿,丁家的门人又匆匆跑了过来,说是从知府衙门里来了一个师爷要找丁原。

  连猜都不用猜,这是办完了宋家屯几百亩地的交割,给丁原送过来了。

  把那尖嘴猴腮的师爷引到了堂屋里,丁原和他略微寒暄了几句。

  师爷很快说明了来意,不出所料,他此行就是为了把宋家屯归还丁家。

  “我家东翁听说了宋家屯的地是丁家的,那可是大费周章才给拿回来。又加上我这个师爷鞍前马后忙活了大半天,嘴皮子都磨破了,才把事情办成,交割完给丁公子送过来。”

  丁原自然知道,师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邀功要赏钱。他也不会跟这种人计较吝啬,掏出了五两银子,塞到了师爷手中。

  “在知府衙门里替丁原忙前忙后做了这么多,真是有劳了。”

  见到银子,师爷笑得比花都灿烂,一边收好银钱,一边打开了宋家屯的黄册账簿,上面记录着宋家屯的户籍状况。

  食指沾了沾唾液,师爷扯着嗓子念道:“宋家屯,屯里含匠户在内,总计有七十三户,人口四百二十六。其中,男子共有二百七十五口,成丁者,一百八十九口,不成丁者,八十九口。女子共有一百五十一口,壮女一百零七口,幼女四十四口。剩下的是每家每户的户籍详册,我就不一一念了,若是丁公子日后发现了什么状况,可以随时派人去知府衙门里寻我,我一定效劳。”

  丁原心中腹诽,给我干点活就有这么多银子拿,你当然愿意效劳了。

  不过心里虽然嫌弃,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回道:“一定一定。”

  两人干坐无话,师爷见丁原也没有给他上茶聊天的意思,枯坐片刻,有些尴尬的离开了。

  待师爷走后,丁原随便翻了翻黄册,递给翠儿说道:“你把这册子保管好,顺便再给我取纸笔来。”

  翠儿收好黄册,取来了纸笔,给丁原铺好宣纸。丁原思略片刻,拿起毛笔手腕晃动,开始书写。

  执笔疾书小半个时辰,丁原略有所成,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翠儿很有眼力价的端上来一杯倒好的热茶,笑着问道:“少爷,你这半天忙活什么呢?”

  “在书写一个草案,关于宋家屯种地的奖励机制。”

  “种地,奖励?”翠儿听愣了。

  “等到春种的时候,我给他们找点新作物种一下。顺便之后我会让他们包产到户,然后收成目标,如果超额完成,那就有奖励。如果没有达标,那就有一定的惩罚。就跟矿上和农场里一样。”

  翠儿完全听晕了,她从来没想过,种地也能奖惩的?

  丁原正跟翠儿说着‘包产到户’和‘农田补贴’的话题,却猛然瞥见母亲钟氏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堂屋里。

  丁原赶紧起身说道:“母亲,我正有事要说呢。多亏知府徐标的帮助宋家屯已经回来了。刚才宋基宋老伯前来诉苦,我看他们贫苦,就给他们免了佃租,事出着急,我也没跟母亲商量就自作主张了。。”

  毕竟这块地以前是属于父亲丁振邦的,所以丁原觉得还是有必要说一声。

  钟氏轻轻挥了挥手,满不在意的说道:“这些事情,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问我。”

  一边说着,钟氏在一个老女仆的搀扶下坐到了丁原旁边的凳子上。

  这个老女仆便是丁原特意找来的松江府人氏,自打她来到了丁宅,钟氏的思乡病确实好了不少,心头也舒缓多了。

  钟氏呷了口茶,有些幽怨的说道:“原儿,过了年,你就十六了,也不小了。你别怪为娘唠叨,你这个年纪可该娶亲了。”

  丁原一听又是催婚,有点头大。“也不能刚做出点事业,就让我成家吧?再说了我的缘分不也没到么?”

  “缘分缘分,你整天扎在泥瓦堆里,跟一群粗衣糙汉混在一起,能有姻缘才怪了!正好过年的时候,你替你父亲拜访几个故交,比如城东贩黄豆的周掌柜,我听说她女儿也……”

  丁原哭笑不得,赶紧丢下一句‘我去看看生意’,然后便一溜烟儿的跑了,只留下钟氏坐在堂屋里摇头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