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鼎明 第452章 四朝并立

《鼎明》第452章 四朝并立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1950 书籍:鼎明

  眼见李征大喇喇的告辞而去,崇祯皇帝与百官眼中,都是说不出的羞辱以及愤懑。

  传来的消息很特别,没有具体的名字,只有一句,‘一号’已经投降,但要求不透露姓名,前去河套助少将军一臂之力。

  对李征来说,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只要他肯出力,比这更离谱的条件,李征也不是不能考虑。

  李征也不得不佩服这老狐狸眼光毒辣,河套虽然如今只是一片待开发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未来李征集团的核心区域之一,这个时候参与到这种要地的开拓之中,是稳赚不赔之事,只要能够完成对河套地区的开发,未来他的位置肯定稳稳当当的。

  不过有了他的加入,李开远那毛燥的性格也算有个可以指点一二的老师,只是这小子向来胆大,除了自已与李开莫之外,谁也不怯,倒是需要派人过去敲打敲打,让他凡事多听听那老狐狸的意见,免得他年轻莽撞误了大事。

  眼前大明朝廷已经到手,名份什么也已经到手,李征并不是已经可以安枕无忧了。

  在他面前还有满清与李自成这两个敌人,尤其是满清,更是绝对的强敌,容不得有半分的马虎。

  而若要想最简单的收拾满清,那山海关就必须牢牢掌握在手,若是能将吴三桂招降过来,那就简单的多了。

  以一支人马控制住吴三桂,再将他的力量分散开来,重新布置好蓟州防线,那满清就剩下苟延残喘一途了。

  宣大如今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宣大,满清想从宣大入寇,李征就不介意给他来一个诱敌深入外加关门打狗!

  若是满清拼命攻打山海关或者蓟州天险,那李征就更加欢迎了,拼消耗他现在可是谁也不怵,钱粮充足的他就算境内三年不事任何生产,也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所需!

  只要撑过三年,他就能腾出手来将李自成赶的远远的,当他在李自成被逐出的地方恢复生产之后,李自成那套流寇手段就会彻底没了用处,至少在自已治下,口袋有粮名下有田的百姓,除非脑子坏了,否则谁还会亡命追随于流寇?

  再有个五年休养生息,就算满清不来找自已麻烦,他也要挥军北上,彻底将这个心腹之患给连根拔起,将自已所预料的噩梦完全清理干净,能够好好安歇。

  至于南边可能的小朝廷,依东林党人的尿性,只要自已抬抬手放福王过江,估计他们狗咬狗就能咬上个几年时间,想要整合江南与自已对抗,起码也得七八年后,福王坐稳了位置之后才能实现。

  不过自已会给他们这么久的时间么?

  现在所有的关键全部系于吴三桂一身,虽然他若是铁了心投靠满清,但却不会再象历史上那般,直接导致神州陆沉,最多也就是让自已通盘计划打乱。

  不过只要自已还在,那满清就别想入主中原,哪怕拼的同归于尽,白白便宜了李自成这个嫁衣王,李征也决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招降吴三桂的使者,在李征入城之前便已经派了出去,但是李征却也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对于吴三桂,李征是抱着十二分的忌惮和怀疑的,毕竟历史上他将李自成玩的也太凄惨了,这孙子的无间道本事可谓炉火纯青,令人中者便永世铭记。

  李征是不相信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个破理由的,毕竟李自成再白痴也不可能糊涂到,一边招降吴三桂之时,一边做着***女,抄人家产的行径。

  而且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时间也与李自成招降他的时间相差极长,足足有一月时间,这个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吴三桂不顾一切投降满清,估计除了当事人外,谁也猜不到。

  李征自认只是中人之才,根本玩不过这些宦海生涯几十年的人精,他唯一的优势便在于事事有准备,事事都做好最坏的打算,无论你玩什么花样,我都有应对的手段,更有一力破十会的拳头,任你玩转万般阴谋,我自一拳打碎!

  转眼之意,便是近十日过去,京城也在陆续的恢复之中。

  只是文武百官的家产却是再也回不去了,钱是关宁军抢的,关宁军不仅拳头硬,又是李征照着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李征卖这个面子出来。

  唯一不同的是,李征这十日中虽然出门只有寥寥数次,但是却是经历了十数次的暗杀,而且花样百出,刺客正面相搏是最低级的,无孔不入的下毒,才是让人防不胜防。

  李征不止一次发现食物中被下毒,厨子被收买也就算了,连征募的侍女也有行刺者,其中最凶险的一次,他所盖的被服之中被人藏了毒针,一个帮李征收被子的侍女不小心毒针入手,只是一刻钟不到,便即毒性身亡。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随风组织大举进入京城之后,这才告一段落,无数忠心耿耿的锦衣卫,东厂番子,虽然正面作战能力不强,但是他们各个擅长种种阴谋害人。

  在连续被随风揿了几个锦衣卫余孽的秘密据点,大批漏网之鱼被处理之后,这种刺杀才慢慢平息下来。

  不过李征却是明白,真正的主使人必定是他最亲爱的皇帝陛下,在将崇祯身边的老人全部清洗了一遍之后,彻底将崇祯与宫外隔离开后,这种有组织的刺杀才终于慢慢平息。

  这十日来,吴三桂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但是李自成的祝福却是接连不断。

  在腊月十七这天,李征更是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便是李自成已经于崇祯十二年腊月初十这日,于洛阳城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不出意料的为‘顺’。

  而江南也没有闲着,福王世子数月前便一路有惊无险的到达南京。

  有感于京城消息断绝数月,刚刚流落于南京的福王世子朱由崧,立即被南京城的镇守太监卢九德,凤阳总督马士英以及黄得功等文武迎为监国。

  南明的小朝廷总算建立了起来,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福王登基,但这几个月来,就算只是身为监国,等待京城方面传来消息的朱由崧,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东林党的群起而攻之中。

  在此时的华夏大地上,已经出现了大明,南明,大顺,满清四朝并立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