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鼎明 第444章 一点就透

《鼎明》第444章 一点就透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2063 书籍:鼎明

  崇祯十二年十一月,围城已经数月的京城,终于坚持不住了。

  漕运断绝,京城内本就百物腾贵,围城之后,更是度日如年。

  在原本仇恨的支持下,大明文武百官对于反咬一口的关宁军都是恨之入骨,发誓要与其决一死战。

  但是数月过后,城内百姓饿殍遍地也就算了,就连守军的家眷供应也开始捉襟见肘了。

  进入十一月,原本守军家眷每日每户半斤粮食供应,如今已经变成二三两,这点粮食,一家数口人,每顿饭也就是一人一口罢了,完全就是吊命。

  但这还不是每日都能供应的上了,许多官兵家中已经开始出现老人饿死的情况,已经令得军心开始有些动荡了。

  更可怕的是,寒冷的冬季已经到来,但是城中可以取暖的柴薪却是根本没有任何的供应。

  人不吃饭的话,还可以支撑个数日,但是穷当兵的家中本就没有几件象样的衣服,大冷天若是不取暖,夜里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城中逃亡百姓的房屋已经被拆的差不多了,所有能烧的,在这几个月都被做饭用火烧的差不多了,别说普通百姓,大户人家也开始为取暖而发愁。

  但在这个关口,城中还依旧有人在屯积粮食与柴薪,黑市之中的粮食已经涨到百姓们不可触摸的价位,但依旧是有价无市。

  柴薪虽然没有粮食涨的那般离谱,但是价位也是令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

  若只是如此,大家也都还能咬着牙的挺着过去,毕竟守军每日下发的口粮还是有一斤上下,每日带回一些回家,还能让家人勉强活下去。

  但在十一月中,士兵们的口粮也快速降至平时的一半,这点粮食别说向家里带了,就算保持士兵们一天的体力都有些够呛。

  城中闹事的守军已经接二连三,但朝廷却依旧拿不出任何的办法,既没有强力弹压全城,将所有粮食集中起来供应分配,甚至百官们连提也不提这这茬。

  在他们每家都有定时供应之后,他们所有人的问题便从屯积居奇之辈身上移开,开始大谈特谈军需官兵有多艰难,军属供应困难,士气如何动荡之上。

  但一问到如何处理,所有官员的意思都一样,那就是如今社稷危难,请皇帝大开内帑,供应前线。

  崇祯皇帝是不明白什么叫做印钞机,他只有不断的拿出真金白银和还剩下不多的宫中粮食,源源不断的接济守军。

  但是崇祯不明白的是,贪婪之辈从来都不会因为任何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贪婪之心可谓永无休止。

  从宫中流出的钱粮,出了宫门便会少了两三成,再从官僚们手中一过,就会直接减半,到达官兵手中,便只剩下了不足三成。

  这种在眼皮下被人克扣挪用的事情,偏偏崇祯皇帝却是一无所知,在他自己费了锦衣卫与东厂之后,他就完全成了一个瞎子、聋子,每日所听所看,都是别人想让他看到的,至于真实的情况,根本也无人敢向他提起。

  哪怕就算在他身边忠心耿耿的大太监王承恩,也不敢贸然向崇祯提起任何内幕,毕竟他也不敢保证,在举世皆敌之下,崇祯能不能保的住他。

  但是在城头守军军心士气越来越动荡之际,王承恩却是再也坐不住了。

  亲信大太监与皇帝的关系,向来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换句话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己人,才是牢不可分的同盟关系。

  若是文武百官在不断要钱之下,能够用这些钱将形势稳定住,那就算他们从中大捞特捞,那忌惮他们势力的王承恩能做的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今在城池危亡之际,他们依旧这般不管不顾,王承恩那是完全坐不住了。

  “万岁爷不要啊,再拨多少都是无用的!从宫中出的钱粮,到了守城官兵手中,向来最多只有两成多点而已!哪怕万岁爷将宫中钱粮全部搬出,也根本无济于事!这些狗官们,从来就没有办过任何实事,除了诓骗万岁爷,一无是处!”

  左右都是一个死,王承恩还是决定哪怕被崇祯赐死,他也不想死在这些蝇营狗苟之辈手中,在崇祯皇帝又一次决定批复加大拨付内帑钱粮之时,勇敢的站了出来,将实情通通说了出来。

  痛快的将心中话全部说出之后,王承恩再次重重的扣了几个响头,将眼一闭,只等狂风暴雨的出现。

  但预料中狂暴的崇祯皇帝并没有出现,反而是一处的宁静,宁静的令人心悸,似乎时间一下子停滞了下来一般。

  当王承恩缓缓睁开眼睛后,却是发现崇祯皇帝直挺挺的坐于龙椅之中,双眼空洞的看着屋顶,不知不觉间,两行清泪,正静静的顺着的他的双颊划落。

  “万岁爷,万岁爷啊!还请保重龙体,莫要为了这些混帐们伤了自个的龙体啊!”

  王承恩连滚带爬的来到崇祯身边,颤抖的替崇祯试去泪水,泣不成声的说道。

  “承恩啊,你说朕哪里对不起他们了?登基十二载了,风雨无阻,天天上朝理政,他们的谏言,朕有几次驳斥了?就连东厂、锦衣卫,也是听从他们之说,束之高阁,朕如此的信任他们,他们,他们为何这般对朕?”

  崇祯皇帝慢慢坐直了身体,目光定定的看着王承恩,半晌之后才幽幽的问道。

  “贪婪之辈行事,又哪有什么道理可言?”

  王承恩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有打起了太极,讷讷的道。

  “有道理,本就贪婪,哪有什么道理可言?承恩,这宫中也就你敢跟朕说句实话了,眼下局势危急,你告诉朕,朕该如何是好?”

  崇祯皇帝问也不问王承恩为何现在才告诉他这些,他并不是个蠢人,当然明白其中缘故,只是该如何处理这些人,崇祯皇帝方寸已乱的情况下,也委实想不出什么办法来。

  “万岁爷,奴婢只是太监,太祖有令,太监不能参政……”

  王承恩之前心血来潮的一腔血勇,此时也已经散的差不多了,听到这个问题,顿时打了个寒噤,小心的推辞道。

  眼前魏忠贤前例不远,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躺这趟混水。

  “说!”

  崇祯皇帝却是不打算放过他,目光严厉的盯着王承恩,虽然只是一个字,却是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奴婢不知!只是奴婢觉得,对付这种人就得反其道而行,他们越是反对什么,咱们就越做什么,这样才能让他们任何奸谋都不能那般容易的达成!”

  王承恩当然明白该如何,但却不敢说的太清楚,含糊的说道。

  “好一个反其道而行!”

  崇祯皇帝却是一点就透,目光中充满了锐利,喃喃的重复着这句话,身上再次恢复了皇帝的威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