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鼎明 第414章 来客

《鼎明》第414章 来客

作者:戍边铭东 字数:1873 书籍:鼎明

  崇祯十一年正月十五,潞州府。

  李征回到潞州已经月余,洛阳城的攻防战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的注视,在洛阳之战已经告一段落后,李征也开始慢慢戒备起来,防止李自成被胜利冲晕头脑,再次率大军西向。

  对于洛阳之战,李征是没有丝毫干预的想法。

  不仅仅是没有想法的问题,更是能力问题。其次李征已经开始准备西征,将背后的威胁先行解决,不想四面树敌。

  这一次迎战入寇满清大军,已经令潞州军有些元气大伤,不仅有无数的钱粮损耗,更是有着大批需要他为之善后的事情。

  羊头山上的褒忠祠规模一扩再扩,占地面积已经极大了,但是这次又是数千英灵的加入,却又显得有些局促了。

  更大规模的扩建还在继续,李征在领着文武拜祭之后,便即投入了战兵抚恤的大业之中。

  近六千的战死伤残,令李征勒索回来的银子和粮食一下子去了小半,而后续十数年的战亡孤儿抚养也是一笔大帐,需要未来不断的添补钱粮进去。

  好在平阳府已经被拿了下来,可以分配的田地一下子多了无数,倒也可以将抚恤安置下去。

  至于其他官兵的战功赏赐,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的时间也是极多。

  在这方面,李征是不会大意的,更是每个环节都要亲自过目,而且更是派出无数的随风人员,下到基层,或明或暗的监视抚恤钱粮的发放过程。

  受大明锦衣卫的教训,李征是不可能将随风解散,更加不会将其雪藏,不过对于他们的权柄,却是做了一些限制。

  锦衣卫巅峰之时,那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限制的,集缉拿,审讯,判刑,执法于一身,完全就是一个独立性的司法机构,权力可谓大的吓人。

  但如今的随风,则是只有侦查、缉拿的权柄,审讯和判刑、执法,则是没有这个权力。

  在潞州府如今已经开始尝试司法独立,因为明代中期以来,风气渐渐开放,替人打官司的讼师(如今的律师)已经开始流行。

  这些讼师比一般官员都更加的了解大明律,替雇主打起官司来,更是常常让主审的官员都有些无所示从,因为无论他怎么听,双方都是各有各的道理,听谁的他都觉得是对的。

  而潞州军治下,因为李征从不打压这种职业,便使的这种风气更加的流行,甚至包括卢怀真与余行则两位知府,都很多次的向李征抱怨,他们根本就无法在讼师辨论之中审案。

  甚至威胁李征,若是再继续这般下去,他们就要撂条子不干了。

  有感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李征觉得已经是时候了,便于去年设置了提刑官体系。

  将司法从各级官员手中给剥离了出来,通过考试在讼师之中公开选拔提刑官。

  李征一向觉得,专业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处理,让这些讼师自己与自己辩论厮杀,即减轻了地方官员的工作压力,也推进了司法的进步。

  起码,经过大半年的争吵辩论,大明律中许多漏洞都被发现并进行了补充,许多大明律没有法律也被陆续补充起来。

  当然这些都是李征一手操办的,完全就是一言堂,觉得合理的就采用,不合理就驳回。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征觉得自己还是有这个资格的,毕竟没吃过猪肉,难道没见过猪跑吗?

  其他人也不会怀疑李征的决定,毕竟李征独断专行,这才是符合他身份的行为。

  这一次迎战流寇,所获得的政治利益极大。

  太原府已经开始与李征眉来眼去了,他们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李征在北线的军队虽然只有数千,但是在李征主力回师之后,太原府就是李征嘴边的一块肉。

  若是在李征迎战建奴之前,太原府还有与李征比划两下子的底气,但是在满清十万大军都被两军余潞州军逐退后,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底气了。

  为了确保自己在李征大军到来之后的利益,他们迫不及待的伸出橄榄枝,哪怕未来真有一战,起码也先混个脸熟,不会落得个全军沦丧的下场。

  如今的李征还没有进军太原的意思,拿下太原容易,安插自己人入内也已经不再是难事。

  唯一的缺点便是,拿下太原后,便只能选择与大同镇开战,否则太原永远都不会有安宁的日子可过。

  拿下大同镇后,他就不得不直面宣府以及塞外蒙古人,守住这些地方对于李征来说也并不难。

  不过潞州军势必主力北移,大军分散于宽大的正面上,不仅会令潞州军的威慑力大为下降,更是主动替大明朝廷扛起了西北压力,反而自己核心区域却是变得空虚起来,完全的损己利人。

  至于再次扩大军队规模,眼下钱粮充足的情况下倒没有什么,但是几年时间内没有其他收入的话,财政危机便会到来。

  一旦李征拿不出钱粮供给潞州军,那潞州军势必渐渐坠落成为另外一支明军,那便万事皆休了。

  至于向西问题便十分轻松了,陕西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只要扼守几个关隘,便出不了什么大事。

  就算有敌大举来攻,山西作为后盾,也可以迅速反应过来,派遣大军往援,不会误了什么大事。

  消耗小,收益大,无论自私看,西征的好处也远远超过替大明朝廷向东解决李闯这个麻烦。

  陕西虽然残破,但并非已经无可救药,只要大力扶持,还是可以缓过这一口气的。

  只要有着山西连续供血几年,陕西也能慢慢的自我恢复过来,就算无法负担大规模的军队驻扎,但是却是可以提供优质兵源来维持百姓的征讨,成为潞州军的兵源基地,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的战兵来源。

  不过眼前最麻烦的便是洛阳的李闯集团,如今已经真的是拥兵数十万,虽然大半都是不堪一击的杂兵,但是那令人窒息的数量,依旧给人极为沉重的压力。

  就在李征思索如何处置李自成之事时,一个不速之客却是自洛阳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