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第六十九章 唐总兵(上)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六十九章 唐总兵(上)

作者:加勒比海贼王 字数:2006 书籍:带着军火库闯大明

  随着时间的持续,北方的消息不断的传来。

  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京师,仅剩三万兵力,损失大半。

  恼羞成怒下,屠灭吴三桂留在京师的家眷三十余口。

  也就在这二天,新军与郑芝龙的郑氏集团最终达成了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郑氏赔偿新军现银一百万两,并允许顺风镖局护送的商队进入郑氏集团控制的区域自由贸易。

  新军交还所有伤员和俘虏,承诺双方停战,并互不侵犯。

  之所以谈了好几天才谈拢,双方最大的分歧不是那一百万两的赔款,这些赔款对于郑芝龙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双方最大的分歧是贸易问题,因为谁都知道,商贸是郑芝龙起家和立身的根本,他不想任何人轻易动这块蛋糕。

  可最终,他又为何答应了呢?说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新军的商贸体量太小了,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且,新军现在还只能进行陆上活动,可他郑芝龙最大的商业利益是来自海上。在这方面,新军对他的威胁是零,因为新军现在连一条船都没有。

  另一原因也很重要,那便是不断传来的消息,一次次证明唐宁预言之准确。

  这让信奉天主教的郑芝龙都有些相信唐宁是那所谓的天选之人了,暂时不想太过交恶。

  于是双方这才将协议敲定,财大气粗的郑芝龙当即将一百万两白银交付了,而新军也信守承诺的将所有俘虏和伤员全部交还。

  郑芝龙还想完成当初双方未完成的交易,想将其他几十支枪和子弹买走,可唐宁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郑芝龙也只能作罢。

  看到一个个装满银锭的箱子被搬入库,财迷心性十足的宋二小姐实在是忍不住了,打开一个个箱子。

  看着闪闪发亮的银锭,笑得嘴巴都合不拢,舒服的躺了上去,也不嫌硌得慌。

  真恨不得一直睡在这里,都忘记自己警卫连长的身份了,直到被姐姐宋云舒赶出来。

  一百万两对郑芝龙算不得什么,但对新军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横财。

  有了这笔银子,黄冈城的扩建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消息不断传来,一步步证实唐宁所言不虚。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京师匆匆称帝,三十日,火烧皇宫,退出京师。

  五月初,多尔衮率军兵不血刃的进入京师,受到闯军欺压的全城百姓反而大为欢迎。

  由于李自成的前车之鉴,多尔衮分布了一些有利措施,严禁抢掠,禁止剃发,赢得了士绅们的好感,让他迅速的稳定了占领区的局势。

  随即,多尔衮迎请在盛京的小皇帝顺治赴京登基,在他的主持下,商议将都城从盛京迁往京师。

  这也预示着,满清全面向大明的江山露出了吞噬的野心。

  五月中旬,经过一番博弈,以凤阳总督马士英,以及江北四镇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的拥立下,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应天府武英殿,成为南明首位君主。

  国号依旧为明,以次年为弘光元年。

  拥立朱由崧荣登帝位的人都得到了莫大的好处,也基本控制了朝政。

  如拥兵自重或有重要影响力的如郑芝龙等,也都获得封爵或者升官。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这些人都基本上认同了弘光帝的地位。

  而朱由崧自己,似乎当上皇帝就已经很满足了,不理朝政,只图享乐。

  弘光政权建立的消息传开,一些明朝遗老的心思也安定了不少,至少大明还没有亡,心中也有了主心骨。

  收到弘光帝册封南安伯,总镇福建,负责福建抗清事务诏书的郑芝龙,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地位得到提升,被册封伯爵,忧的是,再次被唐宁料中,果然是五月,果然是四镇拥立,果然是朱由崧。

  至于刘珙和扬球,已经麻木了,相比于新军的强大实力,他们更敬畏于唐宁那神鬼莫测的能力,真是说什么应什么。

  姜世英诸贼,心中则是五味杂陈,忌惮唐宁的同时,越发忧心当初唐宁之言。

  而此时的唐宁,在黄冈城中接待了从应天府远道而来的一群人,以刘公公为首的,代表着弘光朝廷。

  估计整个应天府上下,知道黄冈城在哪个方向的人都没有几个。

  此时在弘光帝刚继位没多久,就专门派人前来,自然是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有什么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虽然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不那么发达,但以唐宁为首的新军在这东南沿疆搞风搞雨也有小半年了。

  特别是最近几月,那两首神鬼莫测的童谣,还有以几百兵力重创现在南安伯郑芝龙万余兵力的战斗,想不传扬开来都不容易。

  此际,正是弘光帝新登帝位,需要集合、拉拢各方力量以显正统,新军那么显眼的目标,怎能放过?

  主要是唐宁此前没有被官府招抚,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叛逆。

  不然的话,弘光帝怕是直接甩过来一个任命诏书了。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只要唐宁点头接受朝廷的招抚,封爵不敢保证,但封个几品官员的职位肯定是少不了的,不然也不用这位刘公公亲自跑一趟了。

  弘光帝给的条件还不错,开出的条件是潮州总兵。

  这次,唐宁没有拒绝,而是痛快的接下诏书,有了正式身份。

  唐宁知道,如果自己动动手段,再抬抬价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以现在新军的发展情况,总兵一个潮州府,都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消化。

  如果真的一步迈得太大,很可能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动乱时代,各方势力错缩复杂。

  远的不说,距离最近的郑氏集团肯定不会眼见着新军迅速做大。

  而唐宁自己,暂时还不想将力量消耗在与郑氏集团的对抗上。

  至于接受招抚会不会带来其他麻烦,唐宁却不怎么担心,他很清楚真正有实力的势力对弘光朝廷的态度,不过是阳奉阴违罢了。

  刘公公却不这么想,看到此行如此顺利,很是欣喜。

  他微微沉吟了一下,顺势问道:“唐大人,咱家在应天府早就听闻过一首童谣。”

  “红莲山上唐将军,天选之人有神兵。大明王朝气数尽,今年三月有断定。”

  “可悲可叹崇祯帝,一条白绫了此生。只待他日拥明君,重现大明好光阴。”

  “听说这首童谣,是出自唐大人之手。”

  听到刘公公扭扭捏捏的将这首童谣念出来,唐宁便知道,这个老太监还带着别的任务。

  而此时,他已经知道弘光帝要问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