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金珠传说 第213章:风口浪尖(二更求订阅)

《金珠传说》第213章:风口浪尖(二更求订阅)

作者:江天1573 字数:1834 书籍:金珠传说

  一行人进入农场参观。

  “这是火龙果树,刚过花期,现在已经结果了,年底就能成熟。”农场的场长介绍着。

  “这片是菠萝地,夏果刚收完,现在这一片,年底还能收获一批冬果,一年能收两季果子,冬果能赶上春节这个旺季。”农场场长得意地说。

  “这一片是香蕉园,我们种植的是小米蕉,也叫皇帝蕉,比一般香蕉好吃很多。”

  “那边是西瓜,这边是草莓……”

  李东文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甚至还有西红柿,辣椒和黄瓜,品种不少,整个一片菜园子。

  黄局长显然对这个项目不怎么上心,抓住旅游那个大项目才是正经,不能为了捡个芝麻,丢了西瓜。

  农场的场长倒是很热心,一门心思想把这个农场推销出去,上千号人的工资,每个月都要发,想想就发愁,产品卖不出去,更是发愁。

  李东文有点纳闷,为什么很少见到高大的果树呢?难道是气候环境不适宜生长?

  李东文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疑问,等回头再仔细调研一下,免得犯些低级幼稚错误。

  这片农场一共有九千多亩,不算小了。现有员工两千多人,其中将近一千人是退休了的,退休工资也要农场来承担,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农场这几年为了退休工资问题,没少跟万州社保局扯皮。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那些缴足了社保的退休工人,社保局承诺接收过来,但是有些没缴足的,就需要补缴。

  退休的个人是不愿意再补缴的,年纪比较大了,几乎为农场工作了一辈子,也没多少余钱来缴。由企业补缴,农场也没钱缴。

  这事就一直拖着,但退休工资农场还不能不发,否则就会出大乱子。

  国营企业,又不是个人的,谁愿意为公家的事,得罪那些退休职工呢,犯不上。

  社保改革之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有退休职工的工资,都是由企业发放的。建国几十年下来,退休职工越来越多,企业的负担也就越来越重,所以才进行了改革。

  李东文是不关心什么社保改革的,员工上班干活,企业支付工资,天经地义。

  至于退休,那关我屁事,再过几年,哥们也从这个星球退休了。

  一行人离开农场,回到万州城里,天已经黑了。

  黄局长坚持要请大家吃饭,李东文也没推辞。

  今天的晚宴,万州的州长王国峰也亲自出席了。也许是黄局长汇报了招商的进展,希望很大,大领导才肯露面。

  近些年,全国各地都在抓招商引资工作,打着投资的旗号,来骗吃骗喝的也不少。

  并不是每个客人都值得当地的一二把手出面接待,招商没有那么容易,不是每个客人都会投资。

  一般情况下,招商引资接待的客人,能有十分之一的成功率都算高了,十个有九个是谈不成的。

  今天黄局长能把大州长请出来,说明她对这次招商引资很有信心。

  这几年来,桃花仙的品牌已经红遍大江南北,尤其是茶和酒,这两样产品可以说是自带流量,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闯出了名气。

  李东文的个人名气,远没有桃花仙的品牌响亮,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李东文是谁,并没有将李东文与桃花仙公司的老板,联系在一起。

  “久仰李老板的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想不到李老板这么年轻,就闯出桃花仙这么大一片基业。”王州长的客套之词,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李老板,您明天还有什么安排,需要我们如何协助?”晚饭之后,黄局长贴心地问。

  是真贴心,说话的时候,黄局长的心都快贴到李东文的心口了。

  “明天?我们还要开个会,研究一下,就不麻烦黄局长了。”李东文站起身来,躲开了黄薇的胸器。

  见李东文起身离席,周道平赶紧跑了过来,“老板,晚上还开会吗?”

  “明天上午开会吧,让大家搜集一下资料,尤其是今天考察的那几个地方。”李东文吩咐周道平。

  当天夜里,李东文又悄悄出去了一趟,仔细巡视了一遍白天考察的那几个地方,也没发现什么端倪。

  第二天早上,大家在酒店吃了早餐,就直接租了一间会议室,开会。

  这次李东文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是直接开始提问。

  “牛角岭那块地,为啥留到现在,还没有开发?”

  张俊茹的团队显然已经做过功课,一个小妹拿起一根指示杆,对着地图说:“牛角岭这块突出来的半岛,据当地人说,是一个风口,几乎每年都有台风路过这里,平时风浪也大。据说沙子都是被台风吹跑的。当地人说那里风水不好,说那里是风口浪尖,还是牛角尖。”

  风水不好?牛角尖?本大仙专治各种风水不好,我在哪里,哪里就是好风水。

  李东文一听这个原因,也不跟大家解释了,直接做决定:“先拿下这个牛角尖,嗯,牛角岭。”

  众人一脸诧异,都不知道李东文要干嘛,那块破地,又不长庄稼,树也长不高。放羊还可以,这里的东山羊挺好吃的。

  李东文没理会众人的诧异,继续问:“你们谁知道,那个农场,为啥不种植点像样的果树,就像你们之前说的,那个山竹,桂圆,芒果,菠萝蜜什么的?”

  张俊茹翻看了一下资料,开始给李东文科普:“这个国营农场,由于历史原因,就没有种植过山竹,桂圆,芒果和菠萝蜜,当初计划经济时代的国营农场是有分工的。”

  “到了现在,虽然是市场经济了,但农场也不愿意种植了。主要是时间耗不起,山竹结果最快要7年,搞不好要10年,菠萝蜜结果最快也要8年,甚至要十几年,桂圆和芒果,没有个4年到5年,也是吃不到好果子的。”

  “现在的企业这么短视,恨不能一年产出两季果子,谁愿意等七八年呢?再者说,种植果树,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七八年没收成,谁愿意扔这么一大笔钱?”

  靠,真特么短视。哥们的蟠桃园,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呢。

  就这里的破果子,也敢十年才结果?哥们能让它十天就结果。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